1911年11月4日,民军占领杭州的消息传到绍兴,绍兴府宣告光复。当时人心浮动,“许多男女,纷纷乱逃:城里的逃到乡下,乡下的逃进城里”。11月5日,鲁迅在群众大会上发表演讲,提出当务之急是集合学生组成一支“武装演说队”,到街头宣传革命的意义,以安定人心。所谓“武装”,其实就是大刀、木棍之类,而且大刀也是没有开刃的。演说队将要出发的时候,同学中有一位当队长的问:“万一有人拦阻我们,怎么办?”鲁迅答道:“你手上的指挥刀是做什么用的?”结果游行一趟,通衢张贴“溥仪逃,奕劻被逮”的新闻,演说队直到回校也没有遇到抵抗。
——黄乔生.鲁迅与辛亥革命·绍兴光复前后的鲁迅,
绍兴军政府(即中华民国的绍兴地方政府)成立,尚在鲁迅游行后五日。
某些人何德何能,敢说鲁迅是键盘侠?
高等人向来就善于躲在厚厚的东西后面来杀人的...就是保障“民国”和私产的法律,也总是厚厚的一大本。甚至于自天子以至卿大夫的棺材,也比庶民的要厚些。至于脸皮的厚,也是合于古礼的。
独有下等人要这么自卫一下,就要受到“不负责任”等类的嘲笑:
“你敢出来!出来!躲在背后说风凉话不算好汉!”
但是,如果你上了他的当,真的赤膊奔上前阵,像许褚似的充好汉,那他那边立刻就会给你一枪,老实不客气,然后,再学着金圣叹批《三国演义》的笔法,骂一声“谁叫你赤膊的”──活该。总之,死活都有罪。
鲁迅《伪自由书》
笑死我了,没有鲁迅等光复会员抛头颅洒热血,哪来的民国?还键盘侠?
鲁迅要是键盘侠,现在可能还是大清国吧。
这么一来,我不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也许题主是1949年跟地下党同志们赤手空拳接管过一个省辖市的人?是作为解放初政务院教育部的处长编写过最早的几本中小学教科书的人?
最近看了一些老光复会员的小传,才体会到鲁迅写《在酒楼上》和《孤独者》的心情。
从朱瑞、张载阳到夏超,一次又一次的内斗;
一次又一次引入北洋各派势力,捧他们做督军、掌握浙省的大权;
只求能在北洋军人麾下做个省长之类二流的角色;
如果连这都做不到,就去投靠做到的人,领干薪分享民脂民膏;
然后一次又一次把浙江推入战乱的火坑。
不要说比不上孙文、陈炯明的团体,就是连阎锡山、谭延闿的团体都不如。
然而,只有像魏连殳那样加入这个游戏才能够轻易获得荣华富贵,否则就连穷困都不能守,注定颠沛流离(侥幸倒戈到南军也没有好下场)。
键盘侠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也没有资格写,只有革命元勋才写得出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