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白岩松?

回答
评价白岩松,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他这个人,在中国电视新闻界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在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方面,留下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首先,从他的专业性来看,白岩松无疑是成熟且有经验的。 他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本身就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毕业后进入央视,从最基础的记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节目主持人。他能够长期活跃在新闻一线,并且在《新闻1+1》、《焦点访谈》、《新闻周刊》等重要节目中担任核心角色,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专业能力得到了广泛认可。

他最让人称道的一点是,他的提问和评论往往能直击问题的核心。 在面对一些复杂、敏感的社会议题时,他不会回避,而是敢于提出尖锐的问题,引导观众思考。他的语言风格,不像一些主持人那样花哨或煽情,而是朴实、有力,带着一种思考者的冷静和担当。他善于用相对平实的语言,剖析事物的本质,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引发社会各界的讨论。比如,他在一些关于民生、教育、医疗、环保等方面的报道和评论,都触及了许多民众关心的痛点,也促使相关部门和社会反思。

其次,他的“中国式”视角和人文关怀也是他区别于其他主持人的一个重要标签。 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读中国社会的发展。他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关注社会转型期的阵痛和希望。他很多时候展现出的,是一种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深深的忧虑和期望交织的情感。这种情感,也让他的节目具有了某种温度,让观众觉得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评论员,而是和大家一样,在经历和感受着这个时代。

当然,评价一个人不能只看优点。关于白岩松,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在某些问题的评论上,他的立场有时显得过于“官方”或者“温和”,未能达到更深层次的追问。尤其是在一些更敏感的政治议题上,他的评论会显得相对谨慎。这可能是作为一个在体制内工作的媒体人的必然选择,但也因此会有人觉得他“不够彻底”。

还有一点是,随着他名气的增大,他个人的“标签化”也比较明显。 很多人一提起他,就会想到他那种沉稳、严肃、略带忧郁的形象,以及他那些“金句”。这种形象的固化,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他可能呈现出的更多元化的表达。有时候,大家也会觉得他的一些评论,听起来有点“套路化”,虽然有道理,但少了点新意。

另外,时代在变,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在变。 在如今这个社交媒体高度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媒体主持人所扮演的角色和影响力,也在发生变化。白岩松的风格,更符合过去那种需要官方媒体引导舆论、传递信息的主流模式。在一些更年轻、更追求个性化表达的群体眼中,他可能会显得有些“老派”。

总的来说,如何评价白岩松,其实是见仁见智的事情。

从一个资深媒体人的角度看, 他是中国电视新闻史上一位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在新闻深度挖掘、现场评论、引导思考方面,都展现了极高的水准,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从一个观众的角度看, 他是那个曾经坐在屏幕前,用冷静的语言,带你理解复杂事件的人。你可能会因为他的犀利而赞同,也可能因为他的谨慎而感到些许遗憾。
从一个评论者的角度看, 他是那个在公众视野中,持续发声的媒体人。他的观点,无论是否被完全认同,都为社会提供了讨论的样本和方向。

他所代表的,是一种在中国新闻界曾经或仍有影响力的“理性”、“担当”和“人文关怀”的结合。他无疑是一位有思想、有能力,并且对自己的职业有着深刻理解和追求的媒体人,即便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他依然有着自己的位置和价值。他是一个复杂而多面的符号,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白岩松,中国红十字会副主席。

王朔——

一天早晨,我随手打开电视看新闻,换了几个台,大约是湖南卫视,看到白岩松在接受访问,谈他的新书《痛并快乐着》和他自己。第一感觉是这个人很得意,虽然眼镜遮住了他的眼神,使他的表情看上去有些暖昧,仍能直观到他的情绪的饱满,若是小说中人物,便可形容为顾盼自雄。他的眼镜始终是冲画面右上方闪烁的,尽管画外有一个提问者,应该彼时彼刻跟他同在,他的视线却给人旁若无人的印象,甚至也不看镜头--观众,假若那不是在电视上,我们完全可以把这当作是一个人在自言自语。

他称自己是理想主义者,业余足球健将,幸福的父亲,“坐在第一排的人”,简言之一,一个对自己很满意的人。这满意流露在他的用词上,频繁使用“一定”、“总是”、“应该”这些不容置疑的句式前辍,我已经不能复述他的原话了,但对他种种突如其来的断语和始终如一的自信过目难忘,他像是一个早已洞悉了生活真相并具有超常理解力的能者,几乎对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明确的态度并能迅速给出当然的解释,这在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时尤甚,那个时候他甚至像一个政府发言人。

《痛并快乐着》这本书我是在书店买的,这之前有一个朋友曾向我做了热情的推荐,说白岩松“有真东西”,而且确实是自己写的。我们都知道他们台的某些主持人写的行销一时的自传是别人代笔,这是公开的秘密,有经历而无书写能力找人代笔,并不违反出版业的游戏规则,只要传主本人不要冒充作家就好。

这书我看了百十页就搁下了,搁下的原因不在文字水平,大多数书看不下去是见作者有话说不出来,说不利索,替他着急。白岩松的文字能力在中等偏上,老实一点就好看很多。他写自己,个人境遇,无论是“痛”还是“快乐”都算情真意切,遣词造句也还工整,一进单位,语涉同事和军国大事,话就见大,特别懂事、特别见得人、说到哪儿都理直气壮的广播词儿就出来了。在这儿,你能感到作者笔风陡转,仿佛摁了切换键,从正常人变成转播机器。

我注意到在电视台混的人都爱提大事件和大人物,好像他们知道得更多,离中枢更近。白岩松也未能免俗,书中照片和行文处处透出得亲天颜的兴奋和沾沾自喜,什么“我第一个鼓掌”,对不起,我要说这是诌媚,似这等宫闱秘闻,在你固然可喜可贺,我不关心!

离什么近,就像什么,质量越重,引力越大,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一部分。在白岩松自夸的那些方面,我最不明白是“坐在第一排”这句话。我们都进过剧场。第一排和站在后边的有什么差别,不都是观众吗?只不过你看得更大,听到的锣鼓更震耳,北京话叫“吃味儿”。什么演出需要第一排观众站起来向后排观众解释剧情?你能看到什么内幕的后台的东西?怎么委婉怎么客气,也没别的词——自作多情。

写这篇小文当中,我又看了一次白岩松主持的《东方之子》,采访余华,这是他的正科,我想这里大概有更多他的本来面目,于是仔细观察此人。过去我还认为他的严肃和一本正经是对文艺节目主持人的嬉皮笑脸和哗众取宠的有意反拨,以正视听,现在我认为这仅仅是做作,因错觉导致的拿不准“范儿”,如果他自认为这是真诚,那就是骨子里的做作。

他的眼睛始终不看交谈者,对方认真回答他的问题时,他的脸上偶尔浮起一些挂在嘴角的微笑作为回应,表示他在听。他在哪儿学的这一套?他不是一个学生出身的热血青年一个热爱运动和音乐的普通人吗?我相信那些问题不是他想问的,何其愚蠢,逼得余华也只得加倍愚蠢地回答。一个聪明人强迫另一个聪明人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一起露怯,做肤浅、不着四六的交流,怎么还会有那么强烈的优越感?

你真有你显得那么重要么?我不相信电视主持人是一个独立观点的表达者,更接受广播学院学生自己的说法:肉喇叭。白岩松在电视上皱着眉头议论了好几年中国的事儿,除了“为民请命”、“关心民间疾苦”这些社会共识,我不记得他还有过什么个人观点。在这样的位置上,做成这样已经是最好,但要当真,既让别人当真自己也当真,就是存心欺世了。

user avatar

没对他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但我个人觉得他在春晚上的关于疫情的朗诵有点油腻。

其他的朗诵者总体上都是眼睛看摄像机,唯独他是看着台下观众。然而春晚舞台很大,他的眼神实际上应该不会接触到观众,春晚上似乎也没有从下往上看的角度的摄像机,所以他应该其实只是在看地板。

然后其他的朗诵者都是身体挺直,他则是左摇右晃,不像在做严肃的朗诵,反而像是给幼儿园小朋友讲故事。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然而还是比水均益的朗诵好一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评价白岩松,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他这个人,在中国电视新闻界算得上是响当当的人物,尤其是在新闻评论和深度报道方面,留下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首先,从他的专业性来看,白岩松无疑是成熟且有经验的。 他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系毕业,本身就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毕业后进入央视,从最基础的记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
  • 回答
    白岩松老师的这番话,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群体的广泛讨论。他以谷爱凌的妈妈徐声为例子,呼吁家长们重视孩子的睡眠,让孩子每天睡够十个小时,这背后反映的,绝不仅仅是对一个奥运冠军成长经历的简单解读,更是对当下社会普遍存在的教育焦虑和对孩子成长方式的反思。首先,我们要理解白岩松.............
  • 回答
    关于白岩松老师关于汉服是“小圈子爱好”,国家不可能为少数人设立“汉服节”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引发不少讨论的观点,也触及到了文化传承、群体认同和社会资源分配等几个核心问题。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承认,白岩松老师作为一位资深的媒体人,他的发言往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他提出“小.............
  • 回答
    白岩松关于“29岁前买房很神奇”的言论,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评价,它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关于年轻人购房、阶层固化、以及价值观念等一系列复杂议题。一、 言论的背景和可能的意图:首先需要理解白岩松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的背景,他的发言往往具有一定的社会观察和引导性。 对年轻人压力和焦虑的共鸣: 29岁.............
  • 回答
    白岩松作为一位资深媒体人,他对“打工人”现象的评价,通常会站在社会观察者的角度,结合当下中国的社会现实、经济发展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状态,进行深入的剖析和反思。要详细评价白岩松的观点,我们需要理解他可能从哪些角度切入,以及这些角度可能带来的影响和解读。一、 白岩松可能关注的“打工人”现象的几个核心维度:.............
  • 回答
    关于白岩松在2012年提及霍顿服用孙杨同款禁药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误会,或者说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梳理和评价这个事情:1. 信息来源与传播:首先,我们要明确白岩松的这个说法是如何传播开来的。通常情况下,公众人物的言论会通过媒体报道、社交媒体传播等方式进入公众视野。白岩松作.............
  • 回答
    “除了花钱,没有任何优势”:白岩松对中国足球夏窗转会的痛批,为何一针见血?2019年夏季转会窗口,中国足球再次成为舆论的焦点,然而这一次,焦点却是伴随着“痛批”。主持人白岩松一席“除了花钱,没有任何优势”的论调,如同重磅炸弹,在中国足球界激起千层浪。这不仅仅是一句批评,更是对中国足球现状的深刻洞察,.............
  • 回答
    白岩松老师这番话,虽然言辞不多,但着实切中了当下网络上一些声音的要害,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他的意思,我们得一层层剥开。首先,白岩松老师提到的“短视”,直白点说,就是看问题只看到眼前,缺乏长远的眼光和历史的厚度。当柳传志先生卸任联想董事长,很多人在网络上表达了一些负面情绪,甚至进行攻击。这种攻击往.............
  • 回答
    白岩松关于河南的评价,无疑是近些年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的一个话题。要深入理解他的观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一次孤立的发言,而需要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白岩松的个人经历以及媒体传播的语境中去审视。首先,我们要回顾一下白岩松究竟说了些什么,以及这些话是如何传播开来的。一般来说,白岩松关于河南的.............
  • 回答
    白岩松老师对陈欣怡服用禁药事件的评论,用“她是傻子还是疯子”这样的表述,确实引爆了舆论,也让我们对这件事有了更深的思考。首先,从白岩松老师的职业和影响力来看,他的发言带有很强的引导性和批判性。作为一名资深的媒体人,他习惯于用犀利的语言直击事件核心,也承担着引导公众认知、传播正确价值观的责任。用“傻子.............
  • 回答
    白云先生的《美国梦已碎 美国病正危》这篇文章,是一篇带有强烈个人色彩和批判视角的评论文章,旨在剖析当前美国社会存在的问题,并将其归因于“美国梦”的失落和由此引发的“美国病”。要评价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一、 文章的核心论点和观点:文章的核心论点可以概括为: “美国梦”的.............
  • 回答
    白宫官方网站首次正式启用“拜登哈里斯政府”的表述,这标志着一个重要的信息传递转变,其背后蕴含着多层面的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迭,更是对新政府定位、政治信号释放以及未来施政风格的清晰宣示。首先,从政治象征意义层面来看,将“拜登”与“哈里斯”并列作为政府的统一标签,是对副总统.............
  • 回答
    白云先生的这篇《被资本击沉的大明王朝》,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历史爱好者和关注社会经济议题的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讨论。单看标题,就足够抓人眼球,将王朝的覆灭归咎于“资本”,这本身就带有一种强烈的论断色彩,足以激发人们探究其背后逻辑的兴趣。这篇文章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在于它试图用一种现代经济学的视角.............
  • 回答
    关于白云的文章《真正的奥运会,其实是一部淫乱史》,我需要说明的是,目前我无法直接访问或评价一篇特定作者、特定标题的文章。网络上的文章数量巨大,且内容可能随时间变化。然而,我可以根据您提出的标题和主题,提供一个普遍的评价框架,并探讨这类文章可能包含的论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它们。一、 标题和主题的解读.............
  • 回答
    白敬亭和赵今麦主演的《开端》,这几年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刚开始看的时候,是被那股子“无限流”的劲儿给吸引住了,但看完之后,才发现它远不止是一个简单的循环故事,而是更像一个精巧的社会观察器,把许多现实的痛点都剖开了,让人一边看得心惊肉跳,一边又忍不住去思考。首先,从故事设定来说,《开端》的脑洞确实很大。.............
  • 回答
    《乔家的儿女》这部剧,打从名字一出来,就带着一股子浓浓的年代感和生活气息,加上又是正午阳光出品,白宇、宋祖儿、毛晓彤这些演员也都是观众们耳熟能详的,自然是自带流量和期待。看了之后,怎么说呢?只能说,这确实是一部有“正午阳光”味道的剧,但也不是完美无瑕,它有它的闪光点,也有一些地方让人觉得可以更好。首.............
  • 回答
    《玉楼春》这部古装剧,说实话,挺有意思的,但要说它有多么惊为天人,那倒也未必。不过,作为一部以女性视角展开的宅斗、成长剧,它倒是有几个亮点值得说道说道。先说说整体感觉吧。《玉楼春》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色彩浓烈”,它的服化道做得相当用心,尤其是那些绣着繁复花纹的华丽衣裳,还有精致的头饰,都透着一股子富.............
  • 回答
    当白宫专家在某个时间点(通常是指在新冠疫情发展过程中,例如冬季传播高峰期、新变异株出现时)发出美国新冠疫情进入“最致命阶段”的警告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评价:一、 评价的角度和考量因素:1. 证据基础(科学数据): 死亡率: 这是最直接的指标。专家们会分析每日新增死亡人数、7日.............
  • 回答
    白敬亭最近的肌肉状态,确实引起了不少关注,也算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 单从他近期一些公开的活动照片和一些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片段来看,我觉得他给人的感觉是那种“练到了点上”的健康身材,而不是那种为了拍戏过度增肌,显得有点夸张的类型。怎么说呢? 如果你仔细看,会发现他手臂上的肌肉线条,尤其是肱二头肌和.............
  • 回答
    关于白百何“出轨”事件的评价,这确实是一个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的事件,也给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评价它,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事件本身来说,当年的“爆料”是由狗仔拍到的视频,内容是白百何和一位男模特在泰国举止亲密。当时大众的认知中,她还是陈羽凡的妻子,所以“出轨”的标签就非常醒目。这个事件的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