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入职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怎么办?发现自己受骗和被骗后 打110 电话有用吗?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心情,入职后发现自己被骗确实令人沮丧和担忧。您提到的“被骗”具体是指哪方面的欺骗呢?这关系到我们如何具体地分析和建议。

为了更准确地为您提供帮助,请您先思考并告诉我一些关键信息:

您被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是招聘过程中的虚假承诺(例如:高薪、职位描述不符、培训承诺等)?还是被要求缴纳各种名目的费用而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或工作机会?亦或是其他更严重的欺诈行为?
您是如何发现被骗的? 是在入职后工作内容、薪资待遇与招聘信息严重不符?还是被要求做违法违规的事情?或者根本没有工作岗位,只是被套取了个人信息或财物?
您是否已经支付了任何费用? 如果是,支付了多少?通过什么方式支付的?
您是否提供了您的个人敏感信息? 例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社保信息等?

在您提供更多信息之前,我先从普遍情况出发,为您详细解答关于“发现自己受骗后打110电话有用吗”这个问题,以及其他可能的应对措施。



发现自己受骗后打110电话有用吗?

答案是:有用,但需要根据情况判断其“有用”的程度和侧重点。

110是公安机关报警电话,主要处理涉及违法犯罪的行为。 如果您在入职过程中遭遇的“被骗”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犯罪,那么拨打110是非常有用且是首要的途径。

什么情况下“被骗”可能构成违法犯罪,拨打110是有效的?

诈骗罪: 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例如:
虚假招聘,骗取财物: 对方以提供工作为名,要求您缴纳“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入职费”等,但事后并未提供承诺的工作或提供的工作与承诺严重不符,且对方拒绝退还费用。
传销或非法集资: 承诺高额回报,诱骗您加入非法组织或投资项目,并要求您缴纳费用,最终导致您财产损失。
冒充用人单位诈骗: 对方可能根本不是合法的用人单位,而是冒充招聘人员,套取您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他非法活动,或者以其他名义骗取您的钱财。
诱骗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如果对方诱骗您从事洗钱、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这更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侵犯个人信息罪: 如果您在求职过程中,对方非法获取、买卖或提供您的个人信息,而您因此遭受损失或产生不良后果,也可能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罪。
强迫交易、敲诈勒索等: 如果对方在招聘或入职过程中有威胁、恐吓、暴力等行为,或者以某种方式强迫您进行交易并从中牟利。

拨打110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1. 保持冷静,准备信息: 在拨打110时,尽可能保持冷静,清晰地描述情况。提前准备好以下信息:
您的身份信息: 姓名、联系方式。
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 您在哪里面试、入职,什么时候发生的被骗行为。
对方的身份信息(如果知道): 公司名称、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办公地址(如果知道)。
被骗的具体细节: 对方是如何承诺的,您是如何被骗的,涉及哪些费用,支付方式等。
损失情况: 您具体损失了多少钱财,以及其他方面的损失(如时间、名誉等)。
相关证据: 您保留的招聘信息、聊天记录、录音、转账凭证、合同等。

2. 清晰陈述事实: 拨通110后,接线员会询问您情况。您需要如实、清晰地说明您被骗的经过,重点突出对方的欺骗行为和您因此遭受的损失。说明您认为对方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或其他犯罪。

3. 配合警方调查: 警方可能会派民警到现场处理,或者要求您到就近的派出所报案。您需要积极配合警方,提供您掌握的所有证据和信息。

110报警的局限性:

并非所有“被骗”都构成刑事犯罪: 如果您所说的“被骗”仅仅是工作内容与承诺不符,但对方并未有明确的诈骗意图或骗取财物,或者损失金额较小,可能更多地属于劳动纠纷或合同违约。这种情况下,警方可能不会立案侦查,而是会建议您通过其他途径解决。
证据要求: 警方立案侦查需要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对方构成犯罪。如果证据不足,可能难以快速处理。
处理周期: 刑事案件的侦办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立即解决所有问题。



除了拨打110,还有哪些应对措施?

根据您被骗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第一步:收集和保存证据(非常重要!)

无论您是否报警,收集证据都是后续维权的关键。您应该尽最大努力保存以下证据:

招聘信息: 任何关于招聘广告、职位描述、薪资待遇、工作内容、公司宣传等截图、照片或复印件。
沟通记录: 与HR、面试官、同事的聊天记录(微信、QQ、短信等)、邮件、电话录音(需注意合法性,告知对方录音)。
协议/合同: 入职时签署的任何文件,如劳动合同、协议、承诺书等。
转账记录: 任何您支付费用的银行转账凭证、支付宝/微信支付记录等。
公司信息: 公司注册信息、营业执照(可以尝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公司地址、联系方式等。
人证: 如果有其他受害者,可以尝试联合起来。
其他: 任何能证明对方虚假宣传、欺骗行为的证据。

第二步:根据被骗性质选择维权途径

1. 如果涉及诈骗,已构成刑事犯罪:

拨打110报警: 这是最直接的途径。
前往当地派出所报案: 如果110建议您前往,请携带所有证据前往。
收集证据,配合警方调查: 如上所述。

2. 如果涉及劳动合同纠纷、虚假宣传但未构成刑事犯罪:

与公司协商: 在掌握证据的情况下,尝试与公司负责人或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沟通,要求解释或赔偿。保留好沟通记录。
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如果您认为公司违反了劳动法相关规定(如工资支付、工作条件等),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
如何找到劳动监察部门: 搜索您所在城市或地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劳动监察大队”,一般在官方网站上能找到联系方式或投诉途径。
投诉时需要准备: 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虚假宣传材料等。
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或投诉无效,并且您有劳动合同,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这是解决劳动合同纠纷的法定程序。
申请时限: 一般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需要准备: 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如劳动合同、入职证明等)、与请求相关的证据材料。
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劳动仲裁结果您不满意,或者您的案件不属于劳动仲裁管辖范围,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3. 如果被骗取了钱财,但对方拒绝退还(属于合同违约或不当得利):

协商退款: 同样可以尝试与对方协商退还您支付的费用。
发送律师函: 如果对方拒绝协商,您可以委托律师发送律师函,警告对方其行为可能涉及法律责任,敦促其退款。
提起民事诉讼: 如果以上方法均无效,且您有足够证据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或违约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返还财产。

4. 如果涉及到个人信息泄露:

向公安机关报案: 如果您怀疑个人信息被非法买卖或滥用,拨打110报案。
向网信部门举报: 如果您是在网络平台遭遇的此类情况,可以向国家网信办或地方网信部门进行举报。



入职后发现被骗的常见情况及应对建议总结:

高薪诱惑但实际薪资低,或虚假承诺其他福利:
应对: 协商沟通,如无效可向劳动监察投诉。如果对方恶意欺骗且有证据,考虑报警。
被要求缴纳大量“培训费”“保证金”等费用,且培训内容与承诺严重不符或完全没有:
应对: 这种情况非常可能构成诈骗。立即收集缴费凭证和虚假承诺的证据,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 同时向当地人社部门投诉也可能有效。
工作内容与招聘信息严重不符,甚至与法律法规相悖:
应对: 如果工作内容违法违规,切勿参与。及时与公司沟通离职,如因此产生费用纠纷,可申请劳动仲裁或报警(若对方存在诈骗)。
公司承诺高额回报,诱骗员工投资或拉人头(传销):
应对: 这是典型的传销或非法集资,立即拨打110报警。 这种行为是严重的犯罪。
被套取个人敏感信息,用于非法用途:
应对: 立即拨打110报警,并告知您怀疑个人信息被用于非法活动。 同时,您可以咨询银行或征信机构,看是否您的信息已被滥用。



给您的关键建议:

1. 不要慌张,冷静分析。
2. 立即、系统地收集和保存所有相关证据。 这是您维权的基础。
3. 根据被骗的具体性质,决定是优先报警(110)还是先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涉及到诈骗性质,公安机关是主要处理部门。
4. 如果涉及金钱损失,要明确对方是否存在欺诈意图或合同违约行为。
5. 如果您不确定如何操作,可以咨询律师或相关的法律援助机构。

请您根据您遇到的具体情况,提供更多细节,我将尽力为您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祝您能够顺利解决问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哪家公司,具体怎么骗的,你都说不清楚,别人怎么帮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您好!非常理解您此刻的心情,入职后发现自己被骗确实令人沮丧和担忧。您提到的“被骗”具体是指哪方面的欺骗呢?这关系到我们如何具体地分析和建议。为了更准确地为您提供帮助,请您先思考并告诉我一些关键信息: 您被骗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是招聘过程中的虚假承诺(例如:高薪、职位描述不符、培训承诺等)?还是被.............
  • 回答
    入职后发现项目组代码异常混乱,是一个许多开发者都可能遇到的挑战。这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难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你的工作效率、学习曲线、技术成长以及个人职业发展。是去是留,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需要结合你个人的情况、项目的具体问题、公司的文化以及你对未来的规划来综合判断。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
  • 回答
    听到你入职后发现之前的财务在做假账,这绝对是个让人头疼又纠结的局面。首先,你能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开始思考该怎么做,这本身就说明你是个有责任感、有原则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这份工作,确实需要仔细权衡。一方面,你可能出于“把事情做好”的想法,觉得应该留下来纠正错误,或者至少确保不再继续错下去。你也许.............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又纠结的处境,新工作不仅没能带来期待中的成长和新气象,反而成了每天都要面对的战场。领导的刁难,那种无形的压力,甚至赤裸裸的羞辱,想想就让人窝火,更别提实际经历时带来的委屈和压抑了。要不要在离职的时候来一封群邮,把领导那些让你不堪回首的“壮举”都抖出来?这个问题,我琢磨了很久,也听到.............
  • 回答
    这事儿,听起来挺有意思的,但也着实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一个企业搞“感恩文化”,要求新入职的员工每天给老板发最低2.2元的红包,直到离职为止。这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深意?我个人琢磨着,这事儿怎么看都有点微妙。怎么看?首先,从员工的角度,这绝对是个新鲜事儿,甚至可以说是有点“挑战认知”的。 短期.............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挺闹心的事儿。明明招聘的时候说得好好的,弹性工作制,自由安排时间,结果一进来,发现部门领导的理解和公司宣传的完全是两码事。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别慌,也别立刻就想着辞职,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第一步,得弄清楚具体情况。公司号称的“弹性工作制”具体是怎么定义的?是允许你在某个时间段内自由.............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处境,尤其是在刚入职的时候,肯定会感到不安和无助。作为农村出来的女孩,可能对这种环境不太适应,但你自身的优秀却成了某些人别有用心的理由,这很不公平。别担心,我们一步步来分析,看看有哪些实操性的方法来应对这种情况。首先,咱们得明白,你“长得漂亮、身材好”是你与生俱来的优势,绝不应.............
  • 回答
    孕妇入职三天就被公司辞退,这件事听起来就让人窝火,也很让人心疼。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清楚,看看这事儿到底合不合规,也说说“隐孕”入职这回事儿。孕妇入职三天被辞退,这事儿从法律上讲,基本上是“不行”的。咱们国家对孕妇劳动者的保护是相当严格的,这是写在《劳动合同法》里的明文规定。核心的几点是: 不得随.............
  • 回答
    这件事说起来挺复杂的,既有道德层面的考量,也涉及到不少法律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引发争议。咱们分开来聊聊。这件事的几个关键点:首先,这位女士在应聘时没有如实填写婚育状况。这本身就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考虑候选人的婚育状况,尤其是一些对员工稳定性有要求的岗位,或者考虑到产假可能带.............
  • 回答
    这事儿啊,得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咱们得承认,985、211出来的学生,那脑子都是好使的,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让他们去干农民工的活儿,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浪费,起码在很多人看来是这样。毕竟,掏了那么多钱,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就是为了让他们以后能在大城市里,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做那些更高技术、.............
  • 回答
    21年7月毕业,刚踏入社会就赶上了事业单位的编制,这本来应该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好事。可你却在单位里过得相当不好,甚至觉得“痛苦”,这背后的原因,恐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你问该不该辞职,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易下决定的问题,毕竟编制就像一张“长期饭票”,轻易放弃确实让人难以割舍。我们不妨一起来掰开了揉.............
  • 回答
    毕业后,终于要迈入人生的下一站——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了。本该是充满憧憬和兴奋的时刻,但我发现自己被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深深笼罩着。这种感觉,就像在暴风雨来临前,空气中弥漫着压抑和不安,而我,就是那棵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的小树。首先,是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学校的生活模式是那么的固定和熟悉,课程、考试、社团,一.............
  • 回答
    得知你因为乙肝大三阳的情况在入职体检后被公司拒绝,这确实让人感到沮丧和不公。在你准备讨要说法之前,我们先梳理一下你的情况,以及在维护自己权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和法律规定: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等于患病: 乙肝大三阳(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核心抗原阳性)只.............
  • 回答
    “帝都航天院所待遇普遍评价不高”——这句流传在各大论坛和职场社交平台上的论调,几乎成了不少应届生在选择航天领域工作时的一个“固有认知”。然而,当“云岗某总体所”这位新同事,入职仅仅一年,就晒出仅年终奖就拿到十万多块的“成绩单”时,这个认知瞬间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这事儿吧,说起来挺有意思的。咱们先得掰.............
  • 回答
    嘿,新来的!刚接完手,就跟你聊上啦。真巧,我今儿个就收拾东西走人。别误会,不是因为你哈,你挺好的,一看就是个明白人。我呀,在这儿也待了一阵子了,从刚进来时的满腔热血,到现在……唉,说实话,都有点说不出口。刚开始接触这个工作的时候,我觉得还挺有挑战性的,能学到不少东西。老板也说,公司发展前景好,能给大.............
  • 回答
    医生规培结束后,新入职的医院要求重新轮转一年,这在不少医生看来,确实是件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甚至感到不公的事情。从常理推断,规培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新晋医生掌握扎实的临床技能和全面的医学知识,为独立执业打下基础。既然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为何还要“回炉再造”呢?这种做法的合理性,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从医.............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案件,涉及法律、社会心理、劳动权益等多个层面,以下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详细信息: 一、案件基本事实(假设性分析)1. 时间与地点 案件发生于某地(具体城市需以实际信息为准),时间可能为2023年或更早,涉及员工与上司的矛盾。 员工入职不足一个月,可能因未及时支付工资或未签订劳.............
  • 回答
    第一次入职,那感觉就像要去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盛会,心里既兴奋又有点小紧张。我提前做好功课,穿得体面,提前半小时就到了公司楼下,准备给人家留下个好印象。进了大门,前台小姐姐礼貌地指了路,我一路小跑到部门。刚坐下没多久,老板就带着我去了他的办公室。我以为是要聊聊工作内容、目标什么的,结果他直接扔过来一摞.............
  • 回答
    你刚入职一家发展中的小公司,就遇到了领导倡导“越级沟通”的策略,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在传统认知里,我们更熟悉层层汇报、逐级审批的模式,所以听到“越级沟通”难免会有些疑问,甚至觉得有点“反常”。但我想说,对于一家发展中的小公司来说,领导倡导越级沟通,甚至可以说是相当常见且有其合理性的。我们得把.............
  • 回答
    入职一年就和科长闹得不可开交,这绝对是个棘手的局面。别急,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怎么把这事儿圆过去,或者至少把损失降到最低。首先,冷静是第一位的。越是焦头烂额的时候,越不能冲动。你已经“撕逼”了,说明这事儿闹得不小,现在说什么做什么,都可能成为后续处理的关键点。深呼吸,把脑子里那些杂乱的念头暂时压下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