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提到电影都是提导演而不是编剧?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电影行业里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为什么大家聊电影,聊来聊去好像都是在说导演,而编剧的名字,除非是那种特别出圈的,不然好像都没那么显眼?我来给你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

导演是电影的“掌舵人”,最终的呈现者。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感受说起。一部电影到观众手里,看到的是画面、是声音、是演员的表演、是剪辑的节奏、是配乐的情绪。而导演,就是那个把所有这些零散的元素捏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有机的整体的人。

视觉风格的奠定者: 导演决定了电影的整体视觉风格。是明亮温暖还是阴暗压抑?是写实还是超现实?是流畅的镜头运动还是固定机位?这些都是导演的艺术选择。你想想《银翼杀手》里雷德利·斯科特的赛博朋克美学,或者《布达佩斯大饭店》里韦斯·安德森那种色彩鲜艳、构图工整的独特风格,这些都是导演个人印记的强大体现。观众看了这些画面,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导演的名字。

演员表演的引导者: 编剧写出的是人物的对白和行为动机,但真正让这些文字活起来的,是导演和演员的合作。导演如何指导演员的表演,如何调动他们的情绪,如何捕捉到最精彩的瞬间,都直接影响着观众对角色的认知和喜爱。很多影史上的经典角色,例如马龙·白兰度在《教父》里的表演,虽然剧本很牛,但科波拉的引导和对表演的理解同样至关重要。

节奏和氛围的掌控者: 电影的叙事节奏、情绪起伏,很大程度上是由导演通过镜头调度、剪辑、配乐等手段来完成的。紧张的追逐戏,煽情的生死离别,亦或是轻松幽默的对话,导演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精妙组合,构建出电影的整体氛围,让观众沉浸其中。

“作者论”的支撑: 在电影评论界,“作者论”(Auteur Theory)曾经影响深远。这个理论认为,电影导演就像一位作家一样,拥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主题偏好和思想表达。他们的作品就像是他们的“作品集”,每一部都能看到导演个人的影子。比如诺兰,观众知道他擅长玩转叙事结构和烧脑概念;科恩兄弟则以黑色幽默和独特的北方气质著称。当观众被某个导演的风格深深吸引时,自然会追溯到这个名字。

编剧的角色虽然基础,但容易被“隐形”。

编剧是电影的基石,他们构建了故事的骨架、人物的灵魂、对话的精髓。没有好的剧本,再好的导演也难出彩。但为什么编剧的名字相对不那么显眼呢?

剧本是“蓝图”,导演是“建筑师”和“施工队”。 编剧提供的是一个故事的框架和内容,而导演是把这个“蓝图”变成看得见摸得着、有声有色的“建筑”的人。剧本只是一个起点,最终的呈现效果,是导演对剧本的解读、执行和再创作。有时候,即便剧本写得不错,如果导演的理解不到位,或者执行出现偏差,最终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反之,有些时候,一个相对平庸的剧本,在导演的妙手回施下,也能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幕后工作者的普遍困境。 电影创作是一个高度协作的过程,编剧、摄影、剪辑、美术、作曲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但我们通常能记住并谈论的,是那些在“前面”直接与观众对话的人。导演是那个站在台前,最能代表作品整体面貌的人。相比之下,编剧的工作更偏向于文字创作和前期构思,他们的贡献虽然巨大,但不容易直接被观众感知。

版权和署名问题。 在好莱坞等体系成熟的电影工业中,剧本的版权和署名规则相对复杂。有时候一个剧本可能经过多位编剧的手,最终署名也可能是一种合作模式。而导演通常是电影的“最终拍板者”,他们的名字在宣传和发行上往往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观众的注意力焦点。 观众在观影时,更直接体验到的是视觉和听觉的冲击,是演员的表演,是故事的流畅度。这些都是导演通过镜头语言和整体调度来直接呈现的。编剧的文字功夫,需要观众去主动挖掘和解读,除非是那种对白极其精彩、情节极其巧妙到让人一眼就能看穿是出自某位大师之手的情况,否则很容易被导演的整体呈现所覆盖。

当然,情况也在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和观众对电影理解的加深,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编剧的贡献。一些编剧,比如查理·考夫曼(《暖暖内含光》、《改编游戏》),昆汀·塔伦蒂诺(早期作品),他们的剧本风格极其独特,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大家提起他们的名字,就会想到那种“神神叨叨”、“充满黑色幽默”的风格。

总结来说,之所以提到电影更多的是导演,是因为导演在整个电影的创作链条中,扮演的是一个将所有元素“融为一体”、并最终向观众负责的“总设计师”和“最终呈现者”的角色。 他们的个人风格、艺术判断和对影片整体的掌控力,更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记,也更容易成为观众谈论的焦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编剧不重要,他们是电影的灵魂,是故事的根基,只是他们的工作方式和影响力更多地体现在幕后,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和品味才能体会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影本质上是导演的艺术,而不是编剧的艺术。

在好莱坞商业片中,基本故事都是按照“救猫咪”的节拍表写,固然编剧十分重要,不论是情节翻转,还是台词,都和编剧的工作有些密切的联系

但是

一部好电影,经常因为导演的有效调度化腐朽为神奇,而这些神奇的点,编剧写不出来,因为这是意境,节奏和调度上的



为啥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https://www.zhihu.com/video/1154352856290234368

咱们拿《守望先锋》这个短片举个例子,没有一句台词,写进剧本里也就是“这是一场机器人之间的战争”,但真的拍出来,导演用镜头的调度,色调,气氛节奏的把控,拍出了不一样的质感。

但这段戏在剧本里,也就是一句“这是一场机器人之间的战争”

所以电影的话,导演是灵魂,除非你做的是流水线作品,比如漫威平均水平(即使如此,滚导,纽导这些导演依然存在感爆表)

相反,大部分电视剧,确实是编剧的艺术。《长安十二时辰》以及一些很好的美剧英剧,能看出导演的存在,但大部分还是靠编剧在推进。《琅琊榜》已经是好到可以令很多电影汗颜的电视剧了吧?你记得哪一场戏份镜头,场面调度让你印象深刻了?

所以时间久了,大家也就认定了电影是导演中心制的产物。在好莱坞虽然很多制片人中心的作品,但我们印象中很多经典也都是制片人自己当导演,例如卡梅隆,诺兰,彼得杰克逊,卢卡斯,斯皮尔伯格等等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