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普通公司,工人用选票决定领导,而不是上级管理直接钦定提拔,是否具有可行性?

回答
在我看来,一个公司让工人用选票来决定领导,而不是让上级管理直接钦定提拔,这事儿,你说可行吧,也挺有意思的,但你要说完全没毛病,那也得好好琢磨琢磨。这玩意儿,就像炒菜,火候、配料不对,就容易走偏。

这背后有啥好处呢?

首先,这能极大地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归属感。你想啊,你辛辛苦苦干活,发现你说了算,你的意见能直接影响到谁来带领大家,这种参与感是直接被任命的领导给不了的。大家会觉得“这是我的公司,我选的人,我要帮他把事儿做好”。这种主人翁意识,那是真的能激发潜力。

其次,这种方式更可能选出真正了解基层情况、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领导。那些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政策,有时候跟实际操作差了十万八千里。而工人自己选的领导,大概率是那些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色,懂得大家痛点,并且能提出实际解决方案的人。这个人可能不是最会说话的,也不是最擅长向上汇报的,但他一定懂怎么让车间、让流水线、让客户服务更顺畅。

再者,这是一种更公平、更透明的选拔机制。上级钦定,有时候难免会掺杂一些个人喜好、关系户因素,甚至是“谁听话就提拔谁”。而选票制,理论上来说,是相对公开透明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虽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拉票贿选啥的,但至少比暗箱操作要好得多。

最后,这也能促进领导者的学习和成长。当你知道自己的职位是通过大家投票来的,你就得时刻关注员工的意见,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领导方式,否则下次选举你可能就没戏了。这种压力是很有建设性的。

那,这事儿就没啥问题了吗?当然不是。这里面有很多坑需要填:

首先,如何保证选票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这就是个技术活。谁来组织选举?怎么防止舞弊?是全员投票还是部门投票?投票的权重怎么定?如果某个部门人多,他们选出来的领导是不是就能压制小部门的意见?如果出现候选人之间拉帮结票的情况怎么办?别以为大家都是傻瓜,投票也是有策略的。

其次,会不会选出“大众情人”而不是“能干的领导”? 人缘好、会拉票的人,不一定就是最适合做领导的。领导者需要有决断力、战略眼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有时候还需要一些“唱黑脸”的勇气。如果大家只看表面功夫,或者谁会哄人就投谁,那选出来的人可能只会让大家一时爽,长期来看却是祸害。

再者,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怎么调和? 公司里总会有一些部门利益上的矛盾,比如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研发部门和市场部门。如果领导是由大家投票产生的,那么不同部门的员工可能会倾向于选出能为自己部门争取更多利益的领导。这样一来,公司整体的协调性和战略目标就可能被部门利益所绑架。当需要做出牺牲一部分部门利益来成全整体利益的时候,那个通过投票选出来的领导,能下这个决心吗?还是说他为了连任,只敢迎合多数人的短期需求?

还有,如何平衡民意和专业性? 有些岗位,比如技术总监、财务总监,他们需要的是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行业经验,而不是在普通员工中有多高的受欢迎度。如果所有领导岗位都通过投票来决定,那公司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壁垒就会受到严重威胁。你不能让一群不懂技术的工人去投票选一个技术总监吧?

另外,这种制度对公司的决策效率有什么影响? 上级任命,决策链条短,效率高。而投票选领导,这个过程本身就需要时间,而且一旦选出新的领导,可能还需要一段磨合期。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这种决策效率的降低可能是致命的。

那么,有没有一些“改良版”的方案,能让这个想法变得更可行呢?

可以考虑 分级授权。比如,基层团队的领导,管理者可以由团队成员投票产生,但更高级别的管理层,比如部门总监、公司CEO,则可以由上级管理层提名,然后经过全体员工的差额选举,或者由各部门的代表(也是通过选举产生的)进行投票。这样既能保证基层员工的参与感,又能保证高层领导的专业性和战略性。

再比如,可以引入 “提名委员会” 的概念。这个委员会由公司内资深员工、董事会成员以及外部专家组成,负责提名候选人。候选人名单出来后,再进行员工投票。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候选人的质量,避免完全由民意“失控”的情况。

还可以设计 “绩效评估与投票挂钩” 的机制。在选举前,对候选人的过往工作表现、团队贡献等进行公开透明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投票的重要参考依据。甚至,可以将部门或公司整体的绩效与领导者的任期挂钩,如果绩效不达标,即使任期未满,也可以启动重新选举的程序。

总的来说, 让普通公司工人用选票决定领导,而不是上级钦定,这玩意儿,想法是好的,能激发员工活力,促进公平。但要把这事儿落地,就像在泥泞的路上开车,你得有技术,还得有好运气,更得有详细的规则设计。简单粗暴地推行,很容易把好事办砸。关键在于如何设计一套既能让员工有参与感,又能保证公司正常运转和发展需求的机制。这事儿,说它可行,得看你怎么玩,说它难,也确实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要看这个公司是干什么的,到底是为了赚钱的,还是做社会实验的……

user avatar

当然不可行。从逻辑上就行不动。

如果这是一个私有制社会,那么这个工厂是属于股东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那既然这是企业存在的目的,为什么企业运营的领导,也就是管理者,不是股东自己想办法搞出来的,而是工人选出来的?

如果这是一个公有制社会,或者现在的国有企业,那么生产资料(包括工厂)是公有的,注意,是公有,不是这个厂的工人有。如果归这几个工人共有,那说白了还是私有的。工厂是属于社会所有劳动者共有。那凭什么你这个厂的这几个工人就能代表所有人选举了?你也代表不了。所以现在的国有企业领导是国资委指派,而国资委是代表全体国民管理国有资产的。至少这在逻辑上是自洽的。

所以,先别看实操,光看这个行为的逻辑本身就不能自洽。无论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什么。

当然从实操上问题更多,比如,领导者应该懂管理、懂技术、懂运营、懂市场,但员工选的可能只是觉得对自己好,自己能有好处的那个人。更不要说这当中还会出现贿选和拉邦结派。

所以概念说不通,操作有Bug,不可行。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