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宣布:每个人写的代码超过十个 bug 就开除!
开发立马把所有测试人员拉到一个小微信群,开始商量对策。
开发:测试的兄弟们,这可怎么办,帮帮开发的兄弟们呀。
测试:我们也没办法呀,你们把代码写好点?
开发:写再好写不可能不超过 10 个呀,而且你们想想,如果我们不写 bug,你们测什么?你们测不出 bug,会不会被炒掉?你们自己想想吧!
测试:确实……
开发:所以啊,我们需要既能测出 bug,又不能让 bug 超过 10 个。
测试:这怎么做到啊?
开发:好做啊,我们只需要「计划 bug」即可,就跟「计划经济」一样。
测试:怎么计划?
开发:打个比方,今天提测了,三天后上线,这三天是你们的测试时间,一共只能有 9 个 bug。你们只要每天定好只提三个 bug 就行。
测试:可以啊,我们每天做个内部记录,当天晚上只在 bug 跟踪系统里挑三个最严重的 bug 录入,内部记录我们就在这个群里发给开发。
开发:不错不错,就这么办。
一段时候之后,领导发现系统的 bug 数量明显降低,于是觉得自己的领导能力一级棒,整天沾沾自喜。
看,领导、开发、测试都没有任何损失(也没有任何改进),公司又变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上下沟通变得更难),而且公司的 bug 跟踪系统再也不能有效反映 bug 的真实情况了(白白浪费了一个系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领导也许还有后续政策,但是下面一定会想出后续对策。
一个公司如果不改进生产效率和沟通方式,只是拍脑袋瞎定政策,那么就什么都不会改变。
我们有一任领导,是从硬件部门调过来的。
于是乎用管硬件的思维来管理我们软件部门。
要求我们0 BUG;怎么样,颤抖了吧,比你们10个BUG可怕多了吧,尿了吧;
当然,我们的QA和开发不在一起,不太可能“计划BUG”;BUG数量不会以领导的意志力而减少。那怎么办呢?
每个BUG都要写5 WHY,要解释BUG的原因、对策、影响、以后的补救方法、巴拉巴拉...
本来解BUG的压力就已经很大了,每个BUG还要再浪费10分钟写这些自己都不相信的鬼东西,自然怨声载道。
于是,该领导也成为了我们这边最短命的一领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