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辟谣过,我能找到的任何版本大陆的教材里(1953年至今我和基友能找到的大部分教材)都没有说过一句“五胡乱华”。与其说是改,倒不如说是沿袭之前的说法。
原文链接如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495824/answer/221157062
唯一看见的提到这四个字的是弯弯的教材,我估计可能一开始网上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一个台湾网友吧?而且台湾教材也不是一味的否定这个历史事件,也用了内迁两个字。仔细去看弯弯的教材,你会发现“内迁”是一个因,“五胡乱华”是一个果,但是,有很多“因”才造就了这一个“果”。
排名靠前的一个答主,你是不是该给我打钱了?你不是悬赏吗?
其实,当时有一个答主回答写的不错,截屏发出来,大家看看。
“五胡乱华”这个说法最早来自于南宋,这真的耐人寻味。举一个例子,宋人民间流行三国热,大概就是把曹魏当作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看待,拥刘反曹倾向明,与其说,宋人在这里是对历史客观看待,倒不如说,他们把自己的情感、思想观念代入了历史。所以,后来的学者很少引用这个词。
这种事情我是不是几个月就要辟谣一次呢?辟谣一次可以,两次可以,这种谣言,以后是不是月经谣言呢?
看见一个人回答了,不是反驳的,帮忙解释清楚一下,
@梧台居士,你的第一张图是特定历史事情的小学历史教材(九十年代之前都有小学历史教材),还有你的说法不准确。
大约,历史教材变迁是这样的:
现行的历史教材是第11套,总的来看应该说文革之前是一个系统,文革之后是一个系统。
78年开始恢复统编教材。78年我们都知道是改革开放,但是那时候思想还比较保守,所以78年教材出来以后,每年都在修改。(下图为78年历史教学大纲,以前在想法里发过)
后来,一直修改到82年使用新的教材,82年教材是根据81年教育部重新颁定新的教学大纲编写的,但是和78年的教学大纲区别不大,是微调。
87年又有一次调整,主要是在初中阶段增设了世界史课程。82年初中中国历史四册,87年初中中国历史三册,世界史一册。
92年的调整比较大,主要是开本变大,而且初中三年都有历史课(原因你懂的),另外改变过去编写教材使用的章节体,变成课题体。
此套教材在01年时依据00年颁布的修订版教学大纲作了修订。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这是建国后首次使用课程标准字眼。这次调整又是相当巨大的,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是,不再强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选择性的讲授,故而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比如东汉王朝完全就没有涉及。另外就是将一标多本全面推向深入。
最后一个大的变化就是2016年起逐步使用统编教材,恢复一标一本。
01年和87年针对的是义务教育,对历史来说就是初中的变化。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多图)
考虑到知乎用户的年龄,大家能接触的初中历史教材应该再早也超不出1981版去。
当然,要是硬有人说自己学的是更早的版本……
请问你学的那版,目录是长这样吗:
1981版我这里有:
可以看到,其逻辑是:
西晋的残暴统治导致各族人民起兵反晋,刘渊等少数民族贵族野心家利用这种怨恨,建立了新的政
权、也制造了新的压迫。
还真没有“五胡乱华”。
(初中历史教材在1978-1981大改过一次,后来分别在1992、2001又大改过。)
利益不相关,我是少数民族。
晋朝的南迁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古代民族和我们现在的少数民族没有关系,他们或融入了汉族或被消灭殆尽。无论如何是你们汉族内部的事,你管他们叫五胡还是五族还是五祖都和我们现代少数民族没关系。
你们慢慢撕,别扯到不相关的人。
隔着台湾海峡你们能撕,隔着深圳河你们还是能撕,现在隔着一千多年和古人撕。真是有趣的民族。
PS:兄弟打架就让邻居笑话,同室操戈引来了日本侵华。最好的劝架方式不是好言好语的讲道理,而是讽刺挖苦。你看那家兄弟俩,互相骂CNM,难道他俩不是一个妈?两个四十岁的人,为了七岁的时候谁踹了谁一脚打架是不是很sb。那现在为了一千年多前的事撕逼,就更SB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