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关键的问题,是近代以来,君主掌不掌权的问题,对政治是否表态。
当一个君主只是无权的立宪君主,遇到各种问题绝不表态,什么话都不说,那么这个君主的名声越好。因为当你什么都不做,人们的不满会转移到内阁、将军、大企业身上,这时候,只要重新大选再任命一个首相,那么一切就会恢复平静。平时再顺便去各地慰问群众,或真或假关心一下他们,就能够最大限度稳固自己的地位。但是你要是自己跳出来,那么问题的后果就是你自己造成了,人民当然有权迁怒与你引发革命。当然,不是说自己当无权君主就能100%保证不会被推翻,但是无疑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江山永固的几率。
今天欧洲活着的几个君主制国家,英国,荷兰,比利时,瑞典,丹麦,挪威等等等一大共同的特点是在20世纪上半页,这个君主制崩溃的时代,就已经早早当上“甩手掌柜”了。英国女王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曾经经常在各种场合活跃,发表自己一些政治观点,之后就被政府紧急叫停了。因为发表任何观点都会破坏王室的不表态形象。包括之前苏格兰独立和英国脱欧,女王也不明确表示任何看法,哪怕苏格兰独立会损害女王自身的利益。
再看看君主制崩溃的那些国家。
德国自不用说,从一战开始,到处都有威廉二世的活跃身影。而其邦国的皇室成员也大多活跃于军队中,比如担任各自邦国的军事统帅。
俄罗斯:一战前一年正好是诺曼诺夫王朝三百年纪念,那可是万民拥戴,人民称呼沙皇为“小父亲”。结果一战开始,各种大败,人民的舆论也全指责将军和政府,结果尼克死活要亲自去前线指挥,这下变成他本人无能了。声望一落千丈,最后革命也没人保他了。
保加利亚:国王自己发动政变结束了军人政府,之后没有恢复宪法而是进行君主独裁,二战又主动加入了轴心国,战败导致形象总崩溃。
意大利:国王仅仅在墨索里尼的恐吓下,就任命其为首相,最后导致了自身的形象受到了连累。
巴西:皇帝主动支持废奴,却不给资产阶级希望的地方自治,不受资产阶级喜欢,却又得罪了地主,最后被推翻。
崩溃的王室,大抵都是自身参与了政治,主动(而不是依据选举结果)任命首相,而其决定一旦被证明是错误的,变会在下一场政治浪潮中被推翻。理论上,君主只要能够每次都做出正确决定就可以,但是谁又能做到呢?日本皇室算是一个奇葩,昭和天皇自己涉足政治,先骂死田中,再追认918和热河入侵,自己押宝统制派压制皇道派。皇室还活到今天,除了美国的默许,还得益于其超高的甩锅技巧(通过宫廷侍从秘密传达圣意制定国策,而在外表演立宪君主,不留口实),并且有着一群宁可死也要替他背锅的臣子,全世界也就这独一份了。
中华帝国是一个君主专制帝国,皇帝无论实际还是名义都是真正的国家政策制定者,所以一旦国家出现问题,那么皇帝早晚会成为背锅的,哪怕错误是下面那些道貌岸然的大臣。
所以,一句话不说,闷声发大财,是最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