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的政府在建设面向穷人居住的社区方面,采取了多种策略和项目,旨在改善低收入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社区环境。这些努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演变,并受到经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芝加哥政府在此方面的建设思路和具体做法,力求呈现一个全面且具象的图景。
核心理念与策略:
芝加哥政府在建设穷人居住社区时,通常围绕着几个核心理念展开:
住房可负担性 (Housing Affordability): 这是最直接的出发点。政府致力于提供价格合理的住房选择,以减轻低收入家庭的经济负担。
社区发展与 revitalizatio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不仅仅是提供房子,更重要的是提升整个社区的活力和质量。这包括改善基础设施、公共空间、商业设施以及社会服务。
机会均等 (Equal Opportunity): 通过改善住房条件,政府希望为低收入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就业和医疗机会,打破贫困的代际循环。
居民参与 (Resident Engagement): 认识到社区居民是社区发展的主体,鼓励并吸纳他们的意见和参与,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混合收入社区 (MixedIncome Communities): 许多策略倾向于创建混合收入社区,避免过度集中的贫困区域,鼓励社会融合,并为低收入居民提供更广泛的社会网络。
具体的建设途径和项目:
1. 公共住房计划 (Public Housing Programs):
历史遗留问题与转型: 芝加哥曾经拥有大规模的公共住房项目,如著名的卡布里尼格林 (CabriniGreen)。这些项目在初期是为了解决住房短缺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项目面临着维护不善、犯罪率高、社会隔离等问题。
“聚集式住房”到“分散式住房”的转变: 21世纪初,芝加哥住房管理局 (Chicago Housing Authority, CHA) 开始实施一项大规模的“住房转型计划”。这项计划的核心是将原有的高层聚集式公共住房拆除,转而建设或购买分散在城市各处的低层、多户式住房或单户住宅。
目的与效果: 这种转变的目的是打破贫困的“集中效应”,让低收入居民有机会居住在治安更好、学区更好的社区,接触更广泛的社会资源。同时,新的开发项目也旨在吸引中等收入家庭,实现混合收入社区的目标。
具体措施: 包括使用住房选择券 (Housing Choice Vouchers) 帮助居民在私人市场上租房,以及开发新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包括政府投资建设、与开发商合作等多种模式。
2. 经济适用房开发 (Affordable Housing Development):
政策激励与法规: 芝加哥市政府通过多种政策工具来鼓励开发商建设经济适用房。最常见的是强制性包含条款 (Inclusionary Zoning Ordinance),要求新建多单元住宅项目按照一定比例(通常是10%20%)提供价格低于市场价的经济适用单位。开发商可以选择在项目本地或指定的其他区域提供这些单位。
税收优惠与融资支持: 市政府还会提供税收抵免、土地赠予、低息贷款或直接的补贴,以降低开发商建设经济适用房的成本。例如,联邦的低收入住房税收抵免 (LowIncome Housing Tax Credit, LIHTC) 是重要资金来源。
社区土地信托 (Community Land Trusts) 和非营利组织合作: 政府也积极与社区土地信托组织和非营利性住房开发机构合作。这些组织的目标是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土地,并将其永久性地保留用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和维护,确保住房的长期可负担性。
利用闲置土地: 芝加哥市有很多闲置的公共土地,市政府会优先将这些土地用于经济适用房的开发项目,降低土地成本。
3. 邻里投资与基础设施改善 (Neighborhood Investment and Infrastructure Improvement):
社区再投资区 (Tax Increment Financing, TIF Districts): TIF项目允许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冻结当前的 property tax基数,并将之后几年增加的 property tax收入(增量)用于该区域的特定项目投资。这些项目可以包括道路、公园、社区中心、商业开发,以及支持经济适用房的建设。
公园与绿地: 改善社区的公园、游乐场和绿地,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休闲和社交空间。
交通可达性: 改善公共交通网络,如公交线路优化、地铁站升级,可以帮助低收入居民更容易地前往工作地点、学校和医疗机构。
商业振兴: 吸引超市、药店、日托中心等基本商业设施进入低收入社区,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并创造就业机会。
4. 支持性服务与社区项目 (Supportive Services and Community Programs):
住房援助和咨询: 除了提供住房,政府还通过各种渠道提供住房援助,包括租金补贴、房屋维修援助、以及为首次购房者提供的首付援助。
就业培训和教育: 与社区组织合作,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成人教育、儿童课后辅导等项目,帮助居民提升自我,争取更好的就业机会。
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 确保社区内有可负担的医疗诊所、社会工作者和咨询服务,解决居民在健康、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社区组织支持: 市政府也会资助和支持活跃在这些社区的社区组织,因为它们往往最了解居民的实际需求,并且是推动社区发展的关键力量。
挑战与持续的演变:
尽管芝加哥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建设面向穷人居住的社区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资金的限制: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巨额资金,而政府财政资源是有限的。
社区的抗拒 (NIMBYism Not In My Backyard): 在某些地区,新的经济适用房项目可能会遭遇现有居民的反对,担心房价下降或社区治安问题。
gentrification (绅士化) 的影响: 一些旨在振兴社区的投资和项目,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房租和房价上涨,反而使得原本的低收入居民难以负担,被迫迁离。政府需要平衡发展与公平,避免“以贫换富”的现象。
政策的连贯性与执行力: 政策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力,并保持政策的连贯性,才能产生长远的效果。
总的来说,芝加哥政府建设面向穷人居住的社区,是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仅是盖房子,更关乎整个社区的生态系统——从基础设施到社会服务,从教育到就业,再到居民自身的赋权。这个过程不断在探索更有效、更公平的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