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认为水浒传里最悲剧的人物是谁?

回答
《水浒传》中人物的命运大多坎坷,充满悲剧色彩。要说谁是最悲剧的人物,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物的悲剧根源和表现形式都有所不同。

但是,如果让我选择一位最能代表那种由身不由己的命运、个人挣扎与时代洪流的巨大落差所造成的,最终走向毁灭的深刻悲剧,我会倾向于选择林冲。

以下是我认为林冲是最悲剧人物的详细理由:

一、人生的美好与理想的破碎,是高开低走的极致体现:

出身显赫,前程似锦: 林冲出身于军官家庭,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当时的社会地位相当高。他武艺超群,为人正直,有家庭(妻子张贞娘),有事业,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中的佼佼者。他的生活是那个时代里很多人所向往的,稳定、体面、有声有色。
“身在官场,却不恋官职”的君子风范: 林冲并非贪恋权势之人,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武艺和作为军人的荣誉。他在高太尉府被陷害时,虽然有能力反抗,但他依然心存对朝廷和体制的敬畏,不愿意以自己的身份去招惹更大的麻烦。这种对规则的尊重,在他后来的悲剧中,反而成为他被一步步推向绝境的原因。
对家庭的深情与守护: 林冲对妻子张贞娘的感情是全书中最纯粹、最真挚的感情之一。在经历高衙内调戏妻子后,他虽然怒不可遏,但更多的是出于保护妻子的责任感,而非滥杀无辜。即使在被发配沧州后,他依然牵挂着妻子的安危,希望她能得到好的归宿。这份爱,也最终成为了他命运悲剧的导火索之一。

二、命运的残酷捉弄,是被权力残害的典型:

被“高俅三尺”的权力无端摧毁: 林冲的悲剧,最直接的原因是高俅父子的恶毒陷害。这一切并非源于林冲自身的过错,而是源于权贵的贪婪和嫉妒。高俅看中了林冲的妻子,得不到就想毁掉林冲。这种赤裸裸的权力滥用,让林冲从一个有声有色的禁军教头,瞬间沦为阶下囚,被发配边疆。
“风雪山神庙”的最后绝望: 在发配的途中,林冲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依旧怀揣着一丝希望,希望能活着见到妻子。然而,在山神庙里,他得知了妻子被逼上吊自尽的消息。那一刻,他所有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彻底破灭。他杀死陆谦等仇人,虽然是复仇,但也是一种绝望的宣泄,是对人生失去一切后的爆发。
“等死”心态的形成: 从山神庙出来后,林冲的心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不再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也不再对生活抱有幻想。他加入梁山,更多的是一种无处可去、无处可依的被动选择,而非主动的英雄壮举。他身上那种“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麻木感,是对他内心彻底绝望的最佳写照。

三、个人挣扎与时代洪流的无力对抗: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真实写照: 林冲并非没有能力,他的武艺绝不在鲁智深、武松之下。但是,他身处体制之内,受制于体制。当体制腐败,当权力可以肆意妄为时,他的个人能力就显得苍白无力。他试图通过隐忍、通过规则来保护自己,但最终还是被体制的洪流所吞噬。
对“忠君报国”的理想破灭: 即使被陷害,林冲心中仍然存有一丝对朝廷的忠诚。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洗刷冤屈,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然而,梁山泊的招安,让他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招安后的征讨,让他看到了朝廷的腐朽和对英雄们的无情压榨。
征方腊后的凄凉结局: 在征讨方腊的战争中,林冲虽然表现英勇,但也身受重伤,断了一条腿。回到京城后,他无法再继续他的武艺生涯,也无法回到之前的生活。他最终选择在六合寺出家,了却残生。这是一个何等悲凉的结局!一个曾经叱咤风云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个有着美好家庭的男人,最终却只能孤身一人,带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伤痛,遁入空门。这与他最初的人生轨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悲剧性不言而喻。

四、与其他角色的悲剧性对比,更显林冲的深沉:

武松: 武松的悲剧在于他的血性与时代格格不入,他的复仇虽然过瘾,但最终也是身败名裂。但武松身上始终有一种反抗到底的斗志。
鲁智深: 鲁智深的悲剧在于他“替天行道”的理想在乱世中的无奈,他آخر的圆寂虽然超脱,但也是一种无奈的解脱。
宋江: 宋江的悲剧在于他“招安”的理想,最终却葬送了包括林冲在内的许多好汉的性命。他的悲剧是站在一个领导者的角度,他的选择最终导致了集体的悲剧。

相比之下,林冲的悲剧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他并非没有挣扎,他并非没有抗争,但他所面对的是一个黑暗腐朽的社会和一个强大的邪恶势力。他的悲剧是那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无奈,是那种“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慨叹。他的前半生如烈火烹油,般般入火,而后半生却如落花流水,般般入水。

总结:

林冲的悲剧,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大的罪过,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大的野心,而是因为他生在一个不公正的时代,成为了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的正直、他的才华、他的爱家,都未能为他带来好运,反而成为了他被毁灭的诱因。他的人生轨迹,从云端跌入泥沼,从希望走向绝望,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军人,变成了一个断腿出家的老人。这种由美好的开端到凄凉的结局,以及其中所经历的无情摧残和内心世界的崩塌,使得林冲成为《水浒传》中最令人扼腕叹息、最具有深刻悲剧意义的人物。他代表了那个时代无数被压迫、被摧毁的良善灵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水浒传里,作者唯一主观塑造的悲剧人物毫无疑问是林冲。

林冲是整个水浒传中最痛苦的人物。

他武艺高强,妻子贤惠,本应是人生赢家。

他为人谦和,有情有义,与人无冤无仇。

就这样一个人,遭人暗算,要要置他于死地。

你以为这样就悲剧了吗?

不,命运不让他死,要继续折磨他。

他找到一帮兄弟,落草为寇只是为了有个安身之地。

命运却连这个小小愿望,都不给他满足。

人做不了,鬼也不让你做!

于是他只能痛苦破坏自己善良的原则,被人当枪使,火并王伦,成就了自家兄弟。

他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但排名却一再后推。

他觉得这样的日子能过下去,人生也没必要太计较。

就在这时,妻子被逼死,恩人被气死,他唯一的人生愿望就是复仇。

但是为了兄弟们的前程,他还是忍了。

他躺在病床上,窝囊死去的时候,梁山上灯火通明,大哥宋江假惺惺来了句不咸不淡的话,于是再也没有然后。

六合寺里,林冲病死,武松出家,鲁达坐化。

谁都知道,林冲是被气死的。

他们三兄弟打得过天下英杰,却终究斗不过那个傻逼大哥。


我读水浒,感觉水浒讲的是兄弟情谊,背后却写着妇人算计。

若论兄弟情,反而是三国更加纯粹。

刘皇叔举国之兵,报兄弟之仇,如此才是兄弟之义。

水浒嘛,呵呵。

user avatar

水浒悲情人物之史进

《那个美好的少年,是怎样被毁掉了一生》

——守护者逐渐失去的一生

作者 张采橙

题记

决定把水浒三十六个人物都写下一次,这次轮到史进,他是第一个出场的梁山好汉,自然而然的是读原作第一个让我记忆深刻人物。

之所以觉得他是悲剧的,我将于正文描述。

九纹龙史进,在整部剧里的出场到死亡整个过程是这样的:

一、美好少年。

“这般的对面松林透过风来,史进喝采道:‘好凉风!’”

本书第一回:刚出场时的史进,富家少年郎,拜了师傅,学成了武艺,6月晴朗的天气里,悠闲的躺在柳树下,看见标兔李吉,让他有空给寻些好吃的弄将来。

多么美好。富家少年小吃货,好习武,那年初夏,舒心地躺在柳树下的草地上看天。就是一个武侠电影里的美好主角。

二、保护家园

听闻少华山有一伙强盗,不时抢劫百姓,史大郎决心保家卫国。

于是组织起乡里的民兵,成功抵抗了强盗,并抓住陈达。

直到这里,仍是这么的美好,高富帅少年郎,不单有武力,还有强大组织能力抓捕强盗,保卫百姓。

三、少年义气

神机军师朱武这个人物,也许才是乃是水浒的最强军师。这个以后再说。

而他,是毁掉史进的开端。从朱武的角度,作为一个强盗,兄弟被抓,他没有不管不顾,甘愿冒生命危险,为了陈达,自缚去求同死。从强盗的角度,实在也不好鄙视。

然而这招高,实在是高。他给史进出了一个杀人诛心的选择题。

九纹龙,作为一个江湖有名有姓的好汉,强盗这么义气的来为兄弟送死,他却万万不可能杀掉朱武或者将他绑去官府邀功。

还记得韩寒拿新概念奖项的那个出题吗,出题官拿来一个玻璃杯,把一张纸揉成一团,扔进有水的杯子里。

水慢慢侵染,最后纸团湿透了。

我觉得在史进的生命中,朱武就像那个出题官,然而史进,却不是韩寒,而是那个纸团。

在那个情况下,作为好汉,看似有得选择,其实也只有被朱武扔进了水杯里。

这杯水,不是景田水,而是梁山泊那满是肮脏污渍的血水。

在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类的五大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生理需求/自我实现。

史进为了安全,组织大家打击强盗,满足的是安全需求。

他是江湖好汉,有名有姓的,不然鲁智深不会听闻史家村史大郎这个名号,也为了这尊重需求,他必须放掉朱武,也许那时的史进只是纯粹的被他们的义气打动,可他也知道只能偷偷的放走,偷偷的来往。

然而他的社交需求这一块,就像被血水所染了。只是颜色并不见深。

四 梦魇开始

梦魇开始得很如此迅速,全书第一回中段还没开始,第一回末段还没到来,噩梦就开始了。

他被官府知道了跟强盗有来往。

代价随之而来,他奋力向前先杀李吉,突出重围,跑路了。

富家少年郎,祖上家业,已化作灰烬,那美好夏天柳树下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

史进跑路后呢,朱武留他做强盗,那时的史大郎是怎么说的?

史进道:“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

若知代价那么大,若一切能重头来过,好汉,是否还愿意跳进那杯血水中?

而那时他所面临的安全需求,是在当强盗和寻师傅安生做选择。

纸团仍没有被浸透,他的选择很决绝的是去寻师傅,保卫国家:“我师父王教头在关西经略府勾当,我先要去寻他,只因父亲死了,不曾去得;今来家私庄院废尽,我如今要去寻他。

这是他满脑子想的,去寻师傅,和他一起守边关,这其实也引出了他的最终需求,也就是自我实现,凭借自己的武艺:“若寻得师父,也要那里讨个出身。”

五 初次堕落

为何标题叫初次堕落,这其实也是在我心中的堕落。

史进离开了朱武,在寻找师傅的过程中,引出了鲁达,就是他的第一阶段,或者说,他的重头戏,其实到此时已经全部结束了。后面就成了毫无闪光的小配角了,或者说充满羞辱的坠落过程了。

寻师途中,史进遇见了鲁达,对待金翠莲,在鲁大师的意愿下,出手阔绰,一下子十两拿出来,多么干脆。拥有梁山名号最响绰号的打虎将李忠则深知生活艰难,摸出了二两银子还被羞辱。那时的史进,初游人间,可能还不知道李忠得卖多少狗皮膏药才能换来这二两银子。

之后,就是鲁达的大戏了。

可作为第一个出场人物,我可还惦记着他呢。

史进再次的出场,已经是鲁大师打死了人跑了路,当了和尚的时候,然而史进,我们的史大郎此时在做什么呢?

他在树林里剪径呢,人类的最基础的需求,安全需求,就是在树林里跟鲁智深拼命。

话个题外话,鲁大师的生存之道也很有意思,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一通,剁翻了的就剁翻了,剁翻不了的做兄弟,比如史进,比如杨志。要是史进在打斗中被剁翻了,然后鲁大师才知道是兄弟,不知作何感想。

而这,就是他在我心中的第一次堕落。

他的安全需求,从保卫家园,变为为在树林里打劫。

他的社交圈呢,回去少华山,和草寇们结伴抢劫了。

他的尊严需求呢?再贴上这段话即可:“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

至此,他的安身立命,他的生活,他的尊严,都染上血水。

六 跌落凡间

后来,发生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只是始终见不着史进。

直到第五十七回,鲁大师想起了他的好兄弟史进,要去邀他上山。

这时才有了史进的戏份,然而他的出场,是在朱武的嘴中:被抓去了。

再次出场实在有点窝囊,可好汉终究是好汉,再怎么也不是董平那种货色,被抓去的原因是为了正义,刺杀贪官被抓。

再然后呢,鲁大师也被抓去啦,所谓兄弟成双。最后两人还是双双被梁山大军所救。

史大郎久违的再次出场,真的有点窝囊。

不过也别急,刚被救回来,接下来的戏份又来了,原来芒砀山中有三个强人,樊瑞项充李衮,你看这烂名字,就是些虾兵蟹将,事实也确实是,武松林冲花荣,这种才叫角儿。其绰号又取的什么混世魔王八臂哪吒飞天大圣,这一看就是从西游记串场过来跑龙套的。

宋江听了,大怒道:“这贼怎敢如此无礼!小弟便再下山走一遭!”只见九纹龙史进便起身道:“小弟等四个初到大寨,无半米之功,情愿引本部人马前去收捕这夥强人!”

看的时候心想,果然大郎还是要角,马上就安排几个肉包子让他补回场面,史进一个天罡星,加上一个地魁朱武,上去跟龙套们干一干。

结果呢,被打得屁滚尿流。

这下算明白了,他不再是鲁智深武松这样的要角了,整本书看完也确实如此,再无多少戏份。

其实,还有一段戏份,第六十八回,章节名字就叫:东平府误陷九纹龙

打东平府的时候,九纹龙再次自告奋勇,准备潜入里面做内应,带兵打仗不行,但做特种兵,总没问题吧?

:“小弟旧在东平府时,与院子里一个娼妓有交,唤做李睡兰,往来情熟。我如今多将些金银,潜地入城,借他家里安歇。约时定日,哥哥可打城池。只待董平出来交战,我便爬去更鼓楼上放起火来。里应外合,可成大事。 “

我还能记得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第一次为史大郎感到深深的悲伤。

原来他做内应,是源于里面有个妓女跟他相好。

更悲伤的是,最后还被妓女出卖了,于是再次被抓。对比一下燕小乙和李师师,这差距,休题也罢了。

至此,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社交需求之外,心理需求也交代清楚了,那个富家美好的少年,并未娶到大家闺秀过此生,而是找妓女解决。

七 暗淡了的微光

当纸团,也染得差不多了。人物的结局,也就一目了然了。

飕的一箭,正中史进,攧下马去。五将一齐急急向前,救得上马便回。又见山顶上一声锣响,左右两边松树林里,一齐放箭。五员将顾不得史进,各人逃命而走。

征战八方的史进,刚出场时虎虎生风的史大郎,最后和另外五人,被箭射成了刺猬,算是草草了事。

可有一段话,却让我注意到了:

神机军师朱武为陈达、杨春垂泪已毕

想想,从本书第一回合就勾搭上的朱武史进,后来一块上少华山,一块梁山泊做强盗,偏偏哭祭时作者都硬是没有提到为史进而哭。忘了提?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本书之细腻作者绝不会让自己出现这么大的失误。然而是朱武无情吗?还是他觉得史进亏待了他吗,我想也不是,在梁山中,史进算是个和鲁智深武松一样的真好汉,做兄弟的,对鲁智深,对朱武,对梁山弟兄,都没得说。

我又想起的是在他落草前的那句话:

“我是个清白好汉,如何肯把父母遗体来点污了!你劝我落草,再也休题。”

这团纸是被浸透了,可是,他心底那份清白,也许并未消失殆尽,而可以肯定的是,他和朱武陈达杨春他们,从未真的交融在一起,即使他当了强盗头子,仍然愿意为了刺杀贪官而入狱,愿意为了兄弟两肋骨插刀,这让人想起了谁,当然是鲁智深啊。有资格哭的也是鲁智深这档次的,我想,这也算是作者对他的最后一丝的温情吧。

他史大郎,本是一张洁白的纸,他想要的是守护清白,想要的是守护名号,想要的是守护村庄,想要的是和师傅一块守边关,想要的是守护义气兄弟,这,就是属于他的自我实现:守护者史进

这么简单的愿望,有没有实现?








水浒悲情人物之花荣


先说一句闲话,戴敦邦的108将,这幅是我的最爱:


闲话已了,正题开始


这个优雅的男子,

这个骄傲而卓越的男子

为了宋江,到天涯海角

跟随邪恶,永不变心

------改自诗人多多 少女波尔卡


清风一出,四方威风,乱军从中,片叶不沾。

所有的细节,所有的分析,都比不上的是,多年以来对他所积累而来的印象:天英星花荣,一个优雅的男子,银枪离手时,羽剑无虚发。

他还有着水浒传中最华丽的名字 花荣花荣 繁花荣景。

之前说过不止一次,战场上没吃亏的,卢俊义一个,关胜一个,呼延灼勉强算一个,其实还忘了一个花荣了。为什么独独漏掉他?仿佛他没受过伤,是理所当然的。因为他是花荣。


这样的男子,就应该就像赵云那样,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没有。

因为他是追随者

之前说过史进,是个守护者,只是他的一生,就是不断失去的一生。这是他的悲剧之所在。

而追随者花荣,从来不曾失去,直到死亡,也是紧紧跟着。而这,也是他的悲剧之所在。

所谓殊途同归,终点站是悲哀。


水浒人物中,花荣算是二线人物,与一线人物相比,二线和一线差别就在对人物内心成长的勾绘,作者对花荣这个人的内心的描绘,近乎为零------不需要。

而与一众二线人物相比,比如杨雄秦明呼延灼,你会发现他极少踌躇过,他唯一一次慌张失态还是清风寨差点害了宋江——他所追随的人——追随之心给予花荣内心——最坚固的镇静与安稳,当然唯一的前提是,追随必须是彻底而持久的,而他也确实做到了。

如果他崇拜的人是刘备,他就是赵云。对的,他,让我想起了演义里的赵云,只是更加骄傲。而宋江,一个常被用来和宋江比较的人,其实两人,是天与地。

总的说,这个人物,是个(刻画得)很精美的二线。

他是繁花,只是未曾逢春。水浒后传,貂尾续狗,花荣之子,倒是取得很妙:花逢春

繁花荣景,总有枯萎,你满心只管去追随,无所谓终点到站时。






关于水浒传的其他回答

user avatar

卢俊义最悲剧。



很多人说卢俊义最悲剧,因为本来一方雄主、富贵非凡,却被宋江吴用设计、陷害,逼上梁山。结论正确,但是推导过程是错的,卢俊义并不是被梁山众人算计上山的。

狗头军师吴用又是在卢俊义家里写反诗、又是骗他来梁山住了个把月,还挑唆管家李固告发卢俊义,其实都没吊用,卢俊义不是当年刺配江州的宋江,戴罪之身,任人宰割,一个芝麻官都能文字狱害死他,卢俊义是享誉大宋的习武富豪,“北京”大名府的大豪强、地头蛇,别说诬陷他写反诗、勾结梁山,就是他真的写反诗、勾结梁山,被告发了,在自己地盘上还有用钱、用权摆不平的道理?《红楼梦》里王熙凤吃醋,唆使下人整自己那包着二奶的老公贾琏,王熙凤怎么说的?“你就是告我们家谋反也没关系”。

事实上,卢俊义压根就不怕梁山的这些伎俩。他难道就不知道自己在梁山住了一个月有“通匪”嫌疑?他当然知道,但他不怕,非常坦然的和梁山好汉把酒言欢、住了一个多月,自己有权有势,你去告,在大名府衙里喊破嗓子你看梁中书敢出来接这案子不?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卢俊义上梁山的关键人物是他的管家李固

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着,冻倒在卢员外门前。卢俊义救了他性命,养在家中。因见他勤谨,写的算的,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都称他做李都管。

吴用算计卢俊义时并不知道李固的底细,只是把他当做一般管家去唆使告发,那么问题来了,一般的管家会被吴用唆使告发自己主子么?——不会,忠仆自不可能告发,即便是一般的仆人,第一没能力,第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不会告发,告发了岂不是砸自己饭碗?所以吴用这“连环计”水的一比。。。可偏偏这个李固却是个有能力、有动机告发主子的,吴用算是瞎猫碰上死耗子,蒙对了。

第一,李固有能力,卢俊义的“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

第二,李固有动机,他与卢俊义妻子贾氏私通,日夜担惊受怕,必欲除卢而后快。

所以卢俊义在梁山HIGH了一个月,刚下山回家就被早已布置、准备好的李固、贾氏、梁中书派人拿下,你天大的名声、万贯的家财、盖世的武艺,在这一刻毫无用处。

为什么说卢俊义最悲剧呢?卢俊义遭遇到了整部水浒传最恶毒之人——李固。

李固是啥人?一个快冻死在自家门口的、举目无亲之人,卢俊义好心收留了他,还委以重任,可谓恩宠至极。李固怎么对待卢俊义的?夺其妻子、谋其家产、害其性命。

你说李逵狠毒,恶鬼般的人物,一板斧下去,无辜路人、小衙内脑袋分家,即便这种男人也清楚知恩图报,你对他好,他命都能给你。

你说宋江阴险,算计了那么多人,害得秦明、扈三娘家破人亡,但也尙知孝悌恩义,待其父亲、弟弟相当优厚。

就他妈的大反派高俅,整人也是整和自己有仇的王进、碍着高衙内的林冲,对养子、实际是堂兄弟的高衙内可是相当爱惜的。对知道自己底细内幕的柳世权、董将仕虽没提及报恩,但也没有就把这俩人给做掉了。

李固?卢俊义救他一命、擢其高位,对其有再造之恩、知遇之恩,恩同骨肉、父母,结果李固呢?引狼入室,鸠占鹊巢,恩将仇报!夺其妻子、谋其家产、害其性命,要夺去恩人卢俊义所拥有的一切!卢俊义以人世间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一个人,而那个人却回报给他人世间最大的恶意,夺走了他的爱情、事业、性命。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李逵只是杀人,李固却是在诛心,教这世上千千万万的好人如何去施以援手、救助那些饥寒交迫之人?帮了别人,那人还睡你老婆、夺你工作、要你老命?教人如何去帮人?

帮不了,

等死吧,

告辞。


卢俊义之悲剧,固有其迂腐粗陋的性格原因,但若不是遇到李固这么个刷新水浒道德新下限的人间之屑,也不会如此悲惨。想卢俊义,文武双全、河北三绝、威震天下,几乎死于小人之手,临刑之际,竟只有一个素未谋面的石秀陪着,可怜玉麒麟!


PS历史除了时间地点人物都是假的,小说除了时间地点人物都是真的,这么个恩将仇报的例子历史上还真有,写“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李煜,他爷爷李昪原本是个乞丐,大将杨行密只因在乞讨的人群多看了他一眼,收了他做养子,从此李昪飞黄腾达,后来李昪建立南唐、囚禁杨行密一家、逼迫其家族乱伦,李昪之子尽屠杨行密全族。李煜这一家子堪称人间之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