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不愿意讨好领导的 90 后都是怎么想的?

回答
90 后不愿意讨好领导的心态,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背后反映的是他们成长环境、价值观以及对职场的新认知。简单来说,他们不愿“讨好”,并非是抗拒工作或不尊重领导,而是对“讨好”这种行为本身的理解和定义不同,以及对自身价值和职业发展的追求方式有所转变。

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的心理和想法:

一、 对“讨好”的定义与抵触:

“讨好”在他们看来是“虚伪”和“不真诚”: 90后普遍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爆炸和多元文化熏陶,他们更看重真实和坦诚。在他们看来,为了获得领导的青睐而刻意奉承、违心赞美、迎合不合理要求,就是一种“讨好”,这与他们追求的真诚沟通相悖。他们认为,工作上的合作应该建立在专业能力和项目进展的基础上,而不是个人情感的“经营”。
反感无效社交和“形式主义”: 很多90后对职场中那些纯粹为了“刷存在感”或“表现”而进行的无效社交感到厌烦。例如,不必要的聚餐、拍马屁式的称赞、过度表达对领导的“关心”等。他们认为这些是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把这些时间投入到提升专业技能或完成工作目标上。
不愿失去自我和独立思考能力: 讨好往往意味着要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附和领导的观点,甚至放弃独立判断。90后普遍受过良好教育,思维活跃,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使与领导不同,也希望能够通过理性的讨论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顺从。他们担心一旦习惯了讨好,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 对自身价值和职业发展的认知转变:

价值判断更侧重于“能力”和“贡献”: 相比于父辈可能更看重“忠诚”、“服从”等传统美德,90后更相信“实力说话”。他们认为自己在职场上的价值,应该体现在他们的专业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为公司带来的实际贡献上。如果领导只看重“听话”和“奉承”,而不是能力,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价值被低估,甚至感到不公平。
更关注“成长”和“学习机会”: 90后对职业发展的诉求更直接,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获得个人能力的提升。如果为了讨好领导而挤占了学习和提升专业技能的时间,他们会觉得得不偿失。他们更愿意花时间去研究一个新技术、学习一个新工具,而不是去研究领导的喜好。
对“被认可”的需求更注重“基于事实”: 他们渴望被认可,但这种认可应该是基于他们的工作成果和能力,而不是基于他们是否“会来事儿”。如果领导因为他们会说好话而给予奖励,而忽略了那些默默奉献、贡献更大的同事,他们会感到不服气,并认为这种奖励机制不公平。
更懂得“保持距离”是维护自我: 在他们看来,职场上的界限是重要的。与领导保持适当的专业距离,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能更好地专注于工作本身。他们不愿将个人生活和工作过分纠缠,也不希望因为与领导关系“好”而承担额外的不合理要求。

三、 对职场环境和领导角色的理解:

期待“平等”和“尊重”的沟通: 90后是伴随市场经济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更倾向于将领导视为一个合作伙伴或指导者,而非高高在上的权威。他们希望与领导之间的沟通是平等、开放和互相尊重的,领导能够倾听他们的意见,并给予支持和指导,而不是单方面的命令和要求。
不认同“恩赐”或“施舍”: 他们不认为领导给予工作机会、晋升空间是一种“恩赐”,而是基于合作互赢的商业关系。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价值来实现职业目标,而不是依赖领导的“提拔”或“赏识”。
对“老板文化”的反感: 一些90后可能经历过一些不健康的职场文化,比如过度强调领导的权威、要求员工绝对服从等。这让他们对“老板文化”产生了抵触情绪,更倾向于去那些强调扁平化管理、尊重员工意见的企业。
对“人情社会”的疏离: 虽然中国社会仍然有一定的人情社会色彩,但90后在成长过程中,信息获取更便捷,也更习惯于基于规则和契约来处理关系。他们可能不太适应或者不太愿意主动去经营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

四、 具体表现和应对方式:

专注于工作本身,用业绩说话: 这是他们最直接的反击方式。如果领导不看重能力,那他们就用更亮眼的业绩来证明自己。他们相信,持续的高效产出最终会获得认可。
保持礼貌和职业素养,但有自己的底线: 他们不会故意刁难或对抗,会保持基本的礼貌和职业素养。但如果领导的要求已经触及他们的原则或专业底线,他们会选择委婉拒绝或提出更合理的替代方案。
寻求平台和机会,而非个人恩宠: 如果觉得现有领导或平台不利于自己成长,他们可能会选择跳槽,去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更注重能力和贡献的环境。
构建同辈之间的支持网络: 90后更愿意在同辈中寻求认同和支持,他们可能会与相似想法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共同应对职场挑战。

总结来说,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并非是懒惰、不负责任或者缺乏感恩之心,而是他们对职场关系、个人价值以及职业发展有了更现代、更理性的认知。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被尊重、被重视能力,并能够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他们宁愿花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的硬实力,而不是去揣摩领导的心思,进行“虚情假意”的讨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90后都绝对拒绝与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领导本身是优秀的、能够激发员工潜力、并给予公平的回报,那么90后也会乐于与这样的领导合作。关键在于,他们看重的是“真诚的合作”和“基于价值的认同”,而不是那种单向的、带有依附性的“讨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真人真事。

某副部级单位一把手。在电梯里。被一个愣头青小伙嘲讽了一路,半个响屁没敢放。

同梯负责护着电梯门的一干处级局级都傻眼了。

小伙子刚办完辞职手续。

细节不多说了。这事儿还有点流传度,说多了就知道是哪家了。


放三十年前,这是不能想的。

副部级啊朋友们,副省长级,到地方就是封疆大吏,管着上亿人生老病死吃喝拉撒。

三十年前,一切都是公对公,领导对领导。人的吃饭住房娶妻生子,全要靠一层一层的领导照顾解决。

你人生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领导”。

但今天呢?

你是个副省级也好,正省级也好。

人家饭碗一摔,谁tm还认识谁是谁?


差不多的例子,还有同事间的关系。

老式的同事关系,明里面腻腻歪歪,张哥李姐的亲切得不得了,没事聚在一级叽叽喳喳。男同事还好,女同事之间经常好得要穿同一条裤子。

一旦有个千八百块的甜头可争,马上暗战丛生;有个把升职机会,能跟“哥哥姐姐”们撕一户口本。

而年轻人居多的职场,这种状况要好上不少。

工作各司其职,生活各找各妈。

有些老同志经常感叹,现在的年轻人一点都不抱团,我们当年同届之谊一起这个这个一起那个那个如何如何。

说到底,还是人对“工作”的依附程度低了。

早晚要撕破脸皮的,何必现在假惺惺地腻在一起呢?这年头大家又不是很缺朋友。


问题里说90后。别说还真有点准。

至少我的观察里,80后的“领导”情结,还是剩余不少的。

毕竟出生在计划经济的尾巴,从小从父母那里耳濡目染。虽然如今对领导的人生依附差了很多,意识上并不能马上转过来。

相比之下,90后的历史包袱要小很多了。

user avatar

我以前在国企工作,职场流动性较低,讨好领导的现象还是比较常见,最典型就是要敬酒。

我讨厌给人敬酒,为此还买了一辆车(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每次聚餐都当司机。

后来出国读书,发现基本没人讨好领导,领导的不合理要求,可以无视。

基本上,职场流动性越低,社会福利越低,工会势力越低,规则越不透明 就越需要讨好领导。

现在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主要是市场经济深入人心,职场流动性大大提高。

user avatar

不是不愿意,是根本不会。

user avatar

因为不爽可以辞职。

不是90后就了不起了,90后的博士一样要“讨好”导师。当然大家都是知识分子,不能明着拍马屁。但是至少要揣摩导师是怎么想的,即使不同意,也要讲究斗争技巧,表面上要顺着导师来,不能硬怼。

在员工不爽就可以走的情况下,老板怕人跑了,不敢太狠,员工自然比较硬气。

但是博士要读5、6年,换导师成本太高,所以除非你是天纵英才,一般的博士都没什么议价能力,只能指望导师是个好人。

user avatar

因为大部分90后觉得自己来公司是出卖劳力而不是出卖人格。当然,更深层次的话就是大部分90后觉得所谓的工资还不值得自己出卖人格,心中有道线。凭什么要为几千,万把块折腰。


先说说第一点吧,最起码我这边接触的大部分90后都是觉得自己来公司是出卖劳动力的,我会编程,那么我来公司就是编程好就行了,我会设计那么我来处理视觉这方面的,我是媒介,我就来沟通媒体什么的。


我拿你多少钱,我就贡献什么程度的劳力,我做的不对那是我的错,但是我做对了的事,你也别想拿一些有的没的要挟我。就我在手游公司的见闻,不少刚入职场的90后,直接对着老板吼。我做的事情就是我做的,而且还是对的,我怕你个鸡儿。


像讨好领导这种事,怎么说呢?对于真正的有能力的领导就不叫讨好,那叫志同道合,彼此是好的合作伙伴。对于和自己不怎么搭的领导,那就各司其职,各自做好各自的事,谁也别BB。说难听点的,这又不是十几几十年前,得罪了领导饭都没的吃。在大部分年轻人看来,我给公司贡献价值,公司给我钱,明码实价。那么中间这个领导我干嘛要讨好?觉得我不行,那就开我呗。


第二点的话,就是这点钱真的不值得自己的跪舔,心中有道底线,几千万八块不值得。


真要是几十万,几百万的,我觉得大部分人可能都会觉得这个足够自己弯腰了,就和五斗米不值得折腰,但是你给我安排两千石的话,我说出也不怕你们笑话,我腰压根就没直过。所以说归根结底就是,你丫的都舍不得大钱,又想要别人跪着做事,凭什么?


而且就我接触的大部分90后来说,吃饭都是考自己的本事。可能你这边工资高个2K,15K变17K,那边低了2K,15K变13K。但是这2K不值得我跪下,4K也不值得。我吃饭的东西是靠我自己赚来的,不是你施舍的。也就是俗话的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我吃的是我自家的,拿的是我自己凭本事拿的。我干嘛要跪着和你说话,讨好你?


此地不留爷,必有留爷处,我能在你们公司拿10K的工资,我到其他地方未必拿不到8K的?但是让我每天委屈自己抑郁一样的去讨好你,不好意思,做不到。

————————————

点个关注

一起看更大的世界

user avatar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期,货币贬值物价尤其房价飞涨,资本回报率远远大于劳动回报率,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已经意识到勤劳不能致富,工作不能致富。99%人出生买不起房就一辈子买不起了。

社会贫富差距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1个亿在富人眼里都是小目标了,马云爸爸等顶级富豪资产都3000亿了,一些中专没毕业主播小姐姐随便卖卖唱,一个月赚几十万还让吊丝跪添。初中数学题不会的小鲜肉靠抠图,替身一年赚上亿。

即使你在努力,在牛逼,清北好专业毕业年薪到手30万,跪添领导当上了项目经理,不吃不喝工作20年就600万,够不上一线城市一套好点的房子(还没算上房价每年涨幅)。

一些风投机构造出一个又一个互联网泡沫,搞个app动不动估值XX亿,央行财政部负责货币超发出了问题对喷甩锅, 而搞实体经济越来越难。

以上事实已经足够击垮传统知识分子的信仰了和价值观了,在很长的未来看不出谁能改变这一切。

user avatar

分两种情况

1 有房。

我都有房了还在乎你那点公资

2 没房

反正靠你那点工资也买不了房,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user avatar

我要给你们一个反直觉的答案。

其实并不是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人都是一样的,只要你能提供像当年给70后、80后一样的“价值”,90后一样舔跪你。


给70后、80后一个城市工作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超过父辈的收入,一个月甚至超过父辈种地一年的收入;超过大部分同龄人的收入;意味家里每年都会增加从小大到没用过的电器;意味着可见的未来能买起上百平的商品房;意味着学到远超这个国家平均水平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式……

其实城市工作能给80后的其实比给70后的少多了,所以当年80后也被认为不好管了。


今天你能给90后这些东西么?

一个工作,能给90后一个月超过父辈一年的收入??

能给90后买得起房子??

能给90后超越国家平均水平的技术和经验??

能给90后一个看的到的美好未来??


现在一份城市的工作能给90后的只是艰难生存而已,就类似于给70后、80后三亩地去种。你当年如果给我们三亩地种玉米,你看我们讨不讨好你。

现在90后真的就不讨好那些可能给自己带来美好未来的人么?当然不是的。

你没见过创业的90后舔跪投资人?

你晚上去夜总会给公主每人每次600-1200的时候,她们不讨好你?

你没见过研究生和博士生怎么舔跪那些真正有水平有项目的导师的?

……

所以,这实际上是我们的问题,但问题是,我们现在没办法在一份普通工作里给90后提供像给70、80后一样的“美好的未来预期”、“高于祖辈和同龄人的收入水平”、“大房子”、或者“真正先进的学术/技术”……


前面高票答案有写,这是现代的企业制度的成功,其实不是的,举个例子,我们楼下的小饭店现在招人难得一比,留人就更困难了,老板现在恨不得讨好员工了;而你们都知道的阿里巴巴,新人进去甚至还有颇具羞辱性质的破冰活动,显然不能说我们楼下小店比阿里更是现代企业。

同样的,这和出卖人格、还是出卖劳动力也没关系,一个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要向客户展现亲和力,这也是一种讨好行为,并不涉及出卖人格;区别在于工作是否值得人去讨好。

再同样的,这和文明和进步也没关系,白宫的实习生也要讨好领导的。你不能说白宫实习生一定不如底特律黑人区的折扣店的小时工更文明更有自尊。


早年老罗语录里有提到这样一个观点——“年轻人的叛逆期和时代无关,你爸爸年轻时也有让你爷爷看不惯大动肝火的时候,你爷爷年轻时也有让你爷爷的爸爸看不惯大动肝火的时候……

所以,70、80后在年少的时候跟90后现在没什么两样。

90后别瞧不起你们的前辈,7080后也别妄自菲薄,7080后并不比90后更不文明、不现代、没自尊、更蝇营狗苟,只是当年人家真的出价更高而已;

其实今天,我们也想给你们“买得起大房子、特别高的收入、特别牛的技术…… ”,但是现在社会发展水平高了,我们真的是实在给不起了……

user avatar

四大行职员,刚刚被领导骂的狗血喷头,因为我忘记说服客户存定期……

在6070甚至80后那里,我捧着金饭碗,可身为90后的自己,我无论如何想不出这饭碗金在哪里。

领导,70后妇女,更年期,半句英语不会说,就不说受教育水平了,行内资格证书一个没有,却天天开口闭口要营销,保险产品是什么她不知道,反正你们这帮小桂圆给我卖就是了。

不是我喷领导,我就是不清楚为什么我寒窗苦读十余载,到了国企就得对这种人点头哈腰。

为什么90后都不讨好领导?我只想问为什么要讨好领导?领导能大手一挥给我在魔都分套房?还是能用精深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行业经验为我行创造收益?再不行了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也行啊!

对不起,都没有。

领导?领了什么?导了什么?

我就不明白了 ,都什么年代了,今天这碗饭我明天还要不要吃都不一定,干嘛要忍着恶心对这种人献殷勤

user avatar

问题问反了,不愿意讨好领导不需要任何解释,愿意讨好领导才需要解释……

讨好领导,能换到什么东西,才能使得一个人愿意讨好领导?……今天讨好领导还能换到那些东西吗?……

user avatar

我大概体会了一下题主描述问题的场景:

一大帮子人跪那,正比着谁跪的直呢

突然一新来的

一看这景象,转身就溜了

题主一看

哎哟喂

这人咋不愿意跪着呢


我完全不想去阐述不愿意跪着的原因

因为人本来就不应该跪着

不知道是我脑子瓦特了还是题主脑子瓦特了

爱谁谁,不惯这臭毛病

user avatar

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很多人说90后没吃过亏或者不会讨好,其实那是很次要很小众的原因。

这个话题我恰巧前一阵刚和北京几个互联网公司的HR闲聊的时候谈到过。她们感叹,现在的90后根本不鸟领导,有些甚至跟领导一言不合就开撕。和80后的我们比较,的确更有个性。

其实为什么不用讨好?甚至一言不合就开撕,因为可以随时辞职!

为什么说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因为现在的员工和领导,员工和公司,是合作关系,而不是传统守旧的附属或依附关系。

特别是北京这种工作多机会多的城市,大部分人的心态是,你只是职位上是领导,但实质就是同事,到哪都是赚钱,为什么要讨好你。

而且做过人力资源(HR)的都知道,跳槽是大幅涨薪的最好办法,在一家公司每年的涨薪幅度大约是20%,而且同样能力水平的新员工会比老员工工资高。所以我这几个HR朋友,在同一公司最久的是三年,然后上个月也跳了,工资接近翻倍。


请注意,一言不合就开撕不太适用于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大型央企、国企也慎用!除非你不想往上爬 。

所以其实问题的实质是,我国市场体制的变化。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国有单位越来越少,那么大家的选择就越来越多。

说的通俗点,什么的计划体制?就是你是被计划的,你跑不了。一份工作很多人一干就是一辈子,换个地方?要么组织调动,要么你自己申请,程序很复杂,首先要经过政审,然后经过双方单位领导同意,组织部门等等都要层层审核。

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如果哪个领导看不上你,这辈子很难翻身。

什么,辞职?大米白面都是国家发,辞职吃啥。

我们的90后出生在改革开放初期,而很多80后的父辈还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言传身教,使80后还有一部分受影响,包括我自己,父母家人对领导对同事的态度和他们的本身略保守僵化的思想不可能不潜移默化。而90后这批同学,可以说已经影响不大了。

社会越进步,就会越开放,也越会包容个性的存在。

user avatar

有个与世隔绝的村子,因环境问题导致所有人都患有腰椎病,大家都直不起腰。几代之后,人们大都对弯腰低头习以为常。

直到有一天环境突然变好了,新生儿不再患有腰椎病,自然立直了腰板。这时有的老一辈却反过来质问: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弯腰了?

努力工作的人原地踏步,溜须拍马之徒升职加薪。这种现象就是一种病,得治。


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故其地之民无一人无瘿者。及见外方人至,则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曰:“异哉人之颈也,焦而不吾类。”外方人曰:“尔之累然凸出于颈者,瘿病之也,不求善药去尔病,反以吾颈为焦耶?”笑者曰:“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终莫知其为丑。

——刘元卿《贤奕编 · 大脖子病人》

user avatar

我关注了局座的微信公众号(疯狂暗示)

很早以前有一期节目,就是说90后不会端茶倒水的事儿。


开篇,局座讲了自己当年,端茶、倒水、每天楼下拿报纸,几乎是那个年代所有晚辈的共同默契。

但现在的孩子不会在意这些,大部分90后根本没这个意识。


至此,你们可能会以为局座在批评现在的90后,我当时收听的时候也是这样觉得。


但节目最后,局座话锋一转——但老同志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们端茶递水呢?现在的90后本来工作就很忙了!!他们的精力不应该用在溜须拍马上,你(指老同志)抱怨现在的90后不会来事儿,说白了其实就是(指老同志、上司)自己懒。


这期节目很长,时间久远,七七八八就记住这么多,大家有兴趣可以关注一下局座召忠微信公众号(再次暗示)!

局座对年轻人的尊重、关怀可以说能随时提现到他的言行上,他甚至发起了“给年轻人让座”的民间活动。



下面是我个人的观点:情商高绝不是体现在马屁和讨好上,讲原则也绝不是情商低。大家在网上都讨厌中国人自己的圆滑世故,却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相反,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


实干兴邦,少整虚的。




user avatar

这不是90后的发明。

我们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也是不兴这一套的。我们只是在向我们党的光荣传统致敬。

user avatar

因为没用。。领导都不知道哪天就换了。。= ̄ω ̄=

user avatar

组织部缺人,事多,忙不过来了,就从乡镇调人,选来选去,调了一个看上去挺不错的小伙子,年轻有为,来了之后要他当牛,天天加班,兼职司机,当秘书,当写材料机,美其名曰:锻炼你,回头把你调过来。


这小伙子也是鸡贼,前半年,努力努力,噗嗤噗嗤的下蛮力干活,半年时间里面,多次去问人家组织部长,啥时候能调过来,人家也鸡贼呀,悠悠转转的,就是打哈哈。得,半年时间一到,人家彻底摆烂,无所谓了,老子回去了。不给你们几个孙子玩了,组织部长脸的气绿了,也没办法。


你说说看,又想人家给你当牛做马,又不给人家好处,你当人家是傻逼不开窍,人家骂你是牛马心够黑。现在的年轻人,没吃过没见过,手机在手,天下我有,你以为像咱们那些年的老憨皮吗?一句虚伪表扬的,都把你忽悠着连轴转,回头一看,给别人当了嫁衣,真tmd气的想打人。


这哥们在组织部噗嗤噗嗤干了半年,啥好处没捞着,回头自己单位都下属都快提拔自己的上级了,自己还TM是个半边户,边缘人,爹不亲娘不爱的。人家图个啥呢,还给你当牛马,你TM就是个牛马。爷爷我不伺候了。


人家回去那天,头天晚上,组织部长还是按理给他当天牛马,布置任务。第二天全县开各局一把手领导大会,你,乖乖的加班吧,把材料打印出来,会场布置好,第二天当个服务员,给端茶送水点烟,人家一声不吭。第二天,直接不来了。


会场气氛很诡异,组织部长很难堪,脸上很不好,无奈,人家就是不把你当回事儿,妈的,你能拿人家怎么办?开除?人家没有违纪违法,不提拔?人家无所谓了。你要搞人家,人家还要搞你呢,每天去上访,告你违规借调干部,胡乱许诺,人家可以有证据的聊天记录,甚至还有录音,留了一手,得,认了吧。

user avatar

因为房价巨高。

房价高注定了:

满足年轻人最大的需求的主要资源的分配权,不在领导手上。

或者说,领导手里的那些个资源分配权,完全满足不了90后的真实需求。

客观上领导的能力差决定了他们价值低,自然不配被跪舔。

领导即没有能力给我买房子,也没有意愿把自己的位置给我坐,那么我跪舔他干什么呢?



这一代年轻人实际上是真正开始自由的一代人。

尤其是爹妈给力的,他们已经是自由的一代人了。

实际上我觉得,就算爹妈不给力,也自由了。

因为反正不管怎么做,都买不起房子,那索性就算了吧,我佛慈悲……


我不是要宣扬三和精神,

而是客观的说,当你把自己的欲望降低到三和大神的地步,

那么你的确,客观上,加入了全中国第一批真正自由的一代人当中:

在如今:

强人不可以突破法律对它们进行原始的奴役。

资本家又无法利用他们的欲望,驱使他们。

所以他们是无敌的。




对于这个原因,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

你往那里一站,在面前方块牌子:

跪舔一下一套房,说到做到决不食言

你看看你会不会被90后舔出高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0 后不愿意讨好领导的心态,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背后反映的是他们成长环境、价值观以及对职场的新认知。简单来说,他们不愿“讨好”,并非是抗拒工作或不尊重领导,而是对“讨好”这种行为本身的理解和定义不同,以及对自身价值和职业发展的追求方式有所转变。下面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90后不愿意讨好领导的.............
  • 回答
    “90后员工普遍不愿意讨好领导了”这个说法,不能一概而论,但确实反映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与前几代人相比有所不同的工作心态。 更准确的说法可能是:90后员工更倾向于用公平、尊重、能力和价值来赢得领导的认可,而不是仅仅依赖于“讨好”式的迎合和奉承。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时代背景与.............
  • 回答
    现在一些年轻人不愿意讨好领导,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既有时代发展、社会观念的变化,也有个体经历和认知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时代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后物质主义”思潮的影响: 相较于父辈们经历的物质匮乏时期,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成长在相对富裕的环境中。他们对物质的追求不再是首要目.............
  • 回答
    近些年,确实有种说法认为,新一代的男生似乎比老一辈更“直”,不太愿意花心思去“讨好”女生。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感叹,背后其实牵扯着社会观念、经济压力、性别角色的转变以及信息传播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时代背景的变化:经济压力与个人价值的重塑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咱.............
  • 回答
    看到你这么说,我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好像一颗心掏出来,捧在人家手里,结果人家看都没看一眼,就嫌弃地丢到一边。你觉得自己已经低到了尘埃里,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把姿态放得这么低,连一点点尊严都好像顾不上了,可换来的却是冷漠、失望,甚至是你觉得不公平的待遇。那种感觉,就像是在漆黑的夜里拼命呼喊,却只有回声.............
  • 回答
    关于日本政府在北方四岛和钓鱼岛问题上态度差异的解读,这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国际法、地缘政治以及两国关系的具体情况。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分别来看待这两个领土争议。北方四岛(日本称“北方领土”,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的归属权问题首先,理解日本为何能与俄罗斯“谈论”北方四岛,需要回顾其历史和国际法.............
  • 回答
    .......
  • 回答
    这件事啊,说起来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感觉不少人好像对远在天边的美国大选、英国脱欧什么的,聊起来头头是道,好像比自己家门口的社区选举都熟悉。可一说到咱们国内的各种事儿,就好像突然没劲了,或者说得含含糊糊,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中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我琢磨着,有这么几个原因吧:一、距离产生美.............
  • 回答
    你问到的这个问题,我特别能理解。那种“讨厌看到、听到抑郁相关内容”的感觉,其实挺复杂的,背后藏着好几层的原因,而且每层原因都和当时你自身的状态息息相关。1. 唤起了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首先,你当时心里可能已经隐隐感觉到了什么,或者家人之所以那么积极地让你去看医生,本身就说明他们观察到了一些异常。当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贴近生活。一个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会不会介意别人给他添麻烦?答案通常是:非常有可能介意,甚至会比一般人更介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下。一、 不愿麻烦别人背后的核心心理首先,要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这通常不是一种简单的礼貌.............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当下社会一个挺普遍的现象。不愿意生孩子的人多了,愿意生孩子的人似乎也有些特定,这背后确实不是单一原因能解释清楚的。咱们不妨一项一项地掰开了聊聊。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的越来越多?很多人可能会把这归结为“穷”,觉得养个孩子成本太高了,从奶粉尿布到教育医疗,一路下来都是钱。这确实.............
  • 回答
    你这不是自私,你只是在维护自己的空间和权益。说实话,把主卧让给坐月子的弟媳,这事儿确实挺考验人的。你这么想,主卧是你和丈夫的私密空间,里面有你们的习惯,你们的物品,你们一起营造的舒适感。突然要让给别人,而且是弟媳,一个你们可能并没有那么亲近,但又不得不因为家庭关系而迁就的人,这本身就有点让人不舒服。.............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现在社会上关于彩礼的争议可不少。不愿意给彩礼的原因嘛,说起来也是五花八门,而且背后牵扯到的家庭观念、经济压力、个人价值认同等等,都挺复杂的。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跟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点,也希望别显得太“官方”或者像机器人回答。首先,经济压力是压在很多人身上的大山。你想啊,现在.............
  • 回答
    “是你的祖宗又不是我的祖宗”这句话,在很多家庭的祭祖活动中可能会被提及,而且确实是很多媳妇们的心声。这其中的原因复杂多样,背后折射出的是家庭关系、文化观念、以及个人感受的冲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1. 归属感和情感连接的差异: 血脉传承: 上坟祭祖最核心的意义在于缅怀和尊重自己的血.............
  • 回答
    员工不愿意加班,老板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在职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很多管理者头疼的难题。毕竟,很多时候为了应对突发状况、赶项目进度、或者抓住转瞬即逝的商机,加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员工普遍表现出对加班的抵触情绪,甚至直接拒绝加班,这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仅仅依靠“压迫”或者“强制”往往.............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你想让男朋友帮你跑步,结果人家不愿意,你觉得是不是该生气?首先,咱们得掰扯掰扯,你为啥想让他替你跑步? 是你自己实在太忙了,实在抽不出时间,而跑步对你又很重要,所以才想让他帮忙分担一下? 还是说,你只是单纯地想有人陪你一起跑步,或者在他身上感受到一种“被照顾”、.............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挺敏感又现实的社会现象,也是不少人在婚恋过程中会遇到的困惑。如果直接说“不愿意给彩礼的就去找不要彩礼的”,这话听起来好像是挺有道理的,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咱们不妨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这背后牵扯的是双方的“价值判断”和“情感需求”。彩礼这个东西,从古至今,含义就很多元。.............
  • 回答
    我的男朋友为什么这么“抗拒”西装?我的抓狂与分析最近,我真的要被我男朋友“折磨”得够呛了!起因是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穿西装。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公司里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比如年终晚会、客户招待会,还有几个朋友的婚礼,我都希望他能和我一起,以一个更正式、更体面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我脑子里已经预设了.............
  • 回答
    哎,这事儿确实挺让人头疼的,尤其是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女性。未婚妻有这样的想法,你夹在中间肯定不好受。咱们一步一步来分析分析,看看怎么才能找到一个比较妥善的解决办法。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你未婚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这绝对不是无缘无故的。你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和沟通:一、 未婚妻的想法根源: .............
  • 回答
    中国是否因为不愿意为黑人弗洛伊德设立雕像而构成种族歧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笼统地讲,一件事情本身可能并不必然是种族歧视,关键在于其背后的原因、中国的相关政策以及国际社会对此的普遍认知。首先,我们来看看弗洛伊德事件本身。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国引发了大规模的“黑人的命也是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