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着这个问题,讲几条个人做武评的标准吧。
1.作者旁白高于实战,因为通俗文学作品中,人物实战非常容易受“剧情需要”和“猪脚光环”两大因素的影响,波动性和偶然性很大。比如许褚作为反派魏军中的头号沙包,被颜良震慑不敢出手是他,和赵云在汝南平分秋色是他,在下邳、赤壁与队友组套装还被关张打飞是他,和马超憋出全书t3回合数(另外两场是许褚典韦、马超张飞)也是他,喝几盅被三爷一枪入魂还是他(完全没承袭张黑三、鲁提辖、武行者这些传统好汉越喝buff越夸张的优良传统~)……所以请问哪个是真实的许褚?金轮法王、玄冥二老甚至张无忌(作为主角设定太高,不加debuff剧情杀,情节张力就崩了)之类也是类似情况。作为反派,为了给主角威压,设定必须高,但很多时候又必须败给剧情需要和主角光环,战力薛定谔的情况非常常见。
2.由此还可引申出一点,就是一般反派洗白后加入主角团,往往因为戏份压缩、关键战必须让位主角,战力也就自动“矮化”了。短笛、贝吉塔之类直接和主角拉开档次差距的自不用说,即使浪客剑心这种战力天花板比较明确的,苍紫、斋藤等逊色主角半筹的重要配角,也一样出现了存在感减退的问题。水浒这种大群像剧,更是大聚义后五虎高级工具人、八骠高光战绩近乎消失。
3.综合之前两点,在传统讲史袍带书体系内,个人倾向于,对阵同一下位武将,回合数主要用于评价败方的上下限,而不适合定位多个上位胜方之间的强度差距。张飞和关羽面对纪灵回合数明显不同,张飞马超面对张郃回合数差异显著,但一般公认关、张、马武力差异微乎其微,几乎完全同档。
4.“高光只一场”武将的强度,必须参考败方的含金量和其他侧写。水浒里公认史文恭定位极高,是因为他在没有其他任何buff的情况下轻松击败秦明,而秦明的强度是花荣、栾廷玉、呼延灼、方杰等一众一流高手盖戳印证过的(120回本还有大高手孙安),其出阵率在全书仅次于林冲,战绩多,对手硬,胜率高。且在多种源流曲艺中,史文恭都是梁山遇到的最高boss,请卢俊义上山就是因为无人能够制之,故史文恭对标卢俊义,也为大多武评承认。
说回徐晃颜良一例。颜良全书战绩仅白马坡杀二败一一场(以及和文丑砍死耿武关纯??),而徐晃全书与顶尖武将的交手记录,也仅有对许褚50合平手一场,再就是20合平文丑、欺负箭伤未愈老关头儿两场了,数量少,参考性低,其速败于颜良,性质与张郃不敌马超、赵云仿佛。何况颜良光速授首后,袁绍仍然信心满满地对文丑表示“非汝不能报颜良之仇”,如果本初桑眼光不是太荒腔走板,那么认为文丑起码和颜良仿上仿下,当是合理推测。
考虑上述因素,笔者认为颜良大体还是一个定位与许褚相若,高一点低一点都讲的通的存在。而某些武评拉着败徐晃一场,就将颜良捧到吕下第一,我只能说虽然罗本写关羽斩颜良有点皮里阳秋(本来阵斩颜良是真实历史中的三国武力极限,而在毛宗岗大改前,颜良却是因为刘备嘱托后想问关羽姓名才被突袭意外致死,相较史实反而削弱了关羽),但无论如何罗贯中肯定不是想塑造一个“比关羽还强的大龙套”,一场论而说颜良天下第二,未免太过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了些。
以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