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中文期刊中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出到经济学(季刊)?

回答
中文期刊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到《经济学(季刊)》这一行为,从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学术发展等多个维度来看,都是一种极其严重且不可接受的行为。

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何这一行为不可取,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的根本违背

剽窃(Plagiarism)的定义: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剽窃是指将他人的思想、研究成果、文字、数据等据为己有,并以自己的名义发表,而未注明原作者。无论原文是中文还是外文,抄袭的行为都属于剽窃。
诚实研究原则: 学术研究建立在诚实和公开的基础上。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并且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抄袭直接破坏了这一基本原则。
著作权侵犯: 外文期刊的论文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未经许可抄袭并发表,不仅违反了学术规范,还可能触犯法律。

2. 对《经济学(季刊)》的声誉和公信力造成损害

学术声誉: 《经济学(季刊)》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期刊,其学术声誉是长期积累的基石。一旦被曝出发表了抄袭论文,将严重损害其作为高水平、高质量学术研究发表平台的公信力。
读者信任危机: 读者(包括其他学者、学生、政策制定者等)信任期刊是出于其对论文质量和研究诚信的严格把关。抄袭行为会使读者对其发表的所有内容产生怀疑,削弱其影响力。
期刊评价体系: 在学术界,期刊的评价体系(如影响因子、学科排名等)与期刊的声誉息息相关。发表抄袭论文会影响期刊的评价,甚至可能导致被踢出某些评价体系。

3. 对中国学术界的整体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中国制造”的学术污名: 如果抄袭行为广泛存在并被曝光,会给国际学术界留下“中国学术界不诚信”的刻板印象,这对于中国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将是巨大的阻碍。
阻碍真正的学术进步: 抄袭的论文虽然可能包装得光鲜亮丽,但其内在是空洞的,没有原创性的贡献。这类论文的充斥,会挤占真正有价值的原创研究的空间和资源。
恶化学术生态环境: 抄袭行为如果得不到有效制止,会形成一种不良的示范效应,鼓励更多的“学术投机”者,导致学术环境的恶性循环。

4. 对被抄袭者造成的不公平待遇

原创贡献被剥夺: 被抄袭的外文作者付出了大量的研究时间和精力,他们的思想和成果被他人窃取,这是对其劳动的最大否定。
学术评价失准: 被抄袭的作品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而抄袭者却可能因此获得不当的学术声誉和利益。

5. 对中文学术研究的阻碍

原创性创新缺失: 中文期刊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中国学者在本国语言学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抄袭外文论文,本质上是将外文成果以中文形式再包装一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原创贡献。
学术“空心化”: 长期依赖抄袭和模仿,会导致中文学术研究缺乏深度和新意,形成一种“空心化”的现象。
阻碍国际交流的有效性: 如果中文期刊充斥着对其他语言文献的简单挪用,那么通过中文期刊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价值将大打折扣。

针对“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到《经济学(季刊)》”的具体情况分析:

“经济学(季刊)”的特殊性: 这类季刊通常是具有较高学术声望的期刊,其审稿流程理论上应该更为严格。然而,正是因为其声望高,抄袭者更倾向于将成果投递到这里,以期获得更高的学术回报。因此,一旦发生此类情况,对期刊的打击也更大。
抄袭的可能形式:
直译加少量修改: 将外文论文直接翻译成中文,然后进行一些表面的修改,如改动一些词语、调整句子顺序,但核心研究方法、理论框架、数据分析、结论等都与原文高度一致。
部分借鉴与缝合: 将多篇外文论文的观点、模型、方法或数据进行拼凑和整合,表面上形成一篇新论文,但实质上缺乏原创性的贡献和连贯性。
数据和图表挪用: 直接挪用外文论文中的数据、图表,并声称是自己收集或分析的。
概念和理论框架的直接套用: 将外文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模型或理论框架直接应用于本国情境,但不进行深入的理论拓展或实证检验,只是一个简单的“复刻”。

如何看待和应对?

零容忍态度: 对于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都应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加强审稿机制: 期刊的审稿人需要具备更高的警惕性,熟悉本领域内的重要外文文献,能够识别出潜在的抄袭行为。可以利用专业的学术查重软件来辅助审稿。
完善学术不端举报和处理机制: 建立畅通的举报渠道,一旦发现抄袭行为,必须进行严肃调查和处理,包括撤稿、取消作者的学术头衔和晋升资格,并向相关学术机构通报。
教育和引导: 加强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诚信教育,让他们了解学术规范和抄袭的严重后果。鼓励学者进行原创性研究,支持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社会监督: 学术界的同行、学生、读者都可以成为监督者,一旦发现疑似抄袭行为,应积极举报。

总而言之,中文期刊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到《经济学(季刊)》不仅仅是个人学术失范问题,更是对学术诚信、期刊公信力乃至中国学术形象的严重损害。这是一种短视且破坏性的行为,对学术界的健康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说结论吧。没有抄袭,只是撞车,反应的是国内学者研究不够深入、不够详细;如果真是抄袭,也不是抄公开论文,而是通过学术会议。

这件事我去年3月就给朋友提过,因为当时写论文需要借鉴Fisman关于院士竞选那篇论文,顺便就看了他关于中国经济的几篇论文,发现这篇煤矿的论文和季刊的一样。当时个人感觉只是撞课题了,而且给朋友提起也只是说国内经济学研究讲故事方面还有待提高,研究相对而言不够细。

个人之所以感觉只是撞课题,是因为顾、沈季刊这篇论文思路更可能借鉴的是聂辉华2011年发在经济研究的那篇《政企合谋与矿难》。因为聂2015年左右又写了一篇政治周期和矿难的论文,当时很可能在全国很多高校学术会议讲了自己的研究。聂的那篇论文是省级数据,顾和沈可能借住灵感,甚至和其研讨,然后想用微观证据再做一次相关主题。

所以顾和沈这篇论文的研究课题本身并不新鲜,是聂辉华数年前的冷饭,新鲜的只是微观数据。相对于直接抄袭论文,换个微观数据或者换了因变量(自变量),而故事核心不变,在学术圈不是更普遍?比如Fisman自己就在矿难核心故事下,又写了一篇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死亡天花板”的论文。至于数据和回归方程选择的问题,个人感觉不是问题,因为做政治关联微观研究的数据基本就是上市公司数据、官员籍贯数据等等,处理规范也差不多。

个人觉得季刊接受这篇论文大概率是2014年末至2015年初的事情。结果Fisman同年6月把自己这篇论文在牛逼客挂出来了,编辑可能让顾和沈把最近文章放入引用文献里,并要求研究做了相关改进。季刊的编辑们之所以同意发表,是因为论文发表是要排队的,在排队过程中发生这类事情,你让编辑们怎么处理。还记得今年《金融研究》的事情么。。。

至于我什么说抄袭公开论文可能性不大,是因为我搜了一下顾振华参加的学术会议,发现2015年7月有这样一条连接:经济研究编辑部。连接的内容是“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学术简报”,简报里面有顾振华关于矿难的研究,而这类学术会议的论文都是要提前交的。所以顾振华如果真的是抄袭Fisman,也不是抄其公开发布的论文,而且之前听了Fisman或者其合作者的学术报告,然后着手抄袭。

你相信哪个故事呢?借鉴5年前一篇国内著名学者的论文,只是换一下数据,核心故事没有太大变化;或者参加学术会议,决定抄袭世界著名学术的论文,且经济学季刊编辑们明明知道这是抄袭,却在两年后将其发表了。

······························································································

截图是我看相关论文的时间(PS顾的论文看的是纸质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文期刊抄袭外文期刊并发表到《经济学(季刊)》这一行为,从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和学术发展等多个维度来看,都是一种极其严重且不可接受的行为。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何这一行为不可取,以及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1. 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的根本违背 剽窃(Plagiarism)的定义: 这是最核心的问题。剽窃.............
  • 回答
    看待《现代兵器》杂志2021年06期以设想中的隐身轰炸机作为封面,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张封面图,它代表了杂志编辑的选题导向、对当前军事科技发展趋势的判断,以及对读者群体的吸引策略。一、 封面图的象征意义与信息传递1. 前沿科技的探索与展望: 隐身轰炸机代表了目前航空兵器最尖.............
  • 回答
    百度V百科第367期《网瘾真的很难戒除》中关于“戒网所”的提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解读这个话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网瘾”这个概念本身。它并非一个官方的医学诊断词汇,但普遍被认为是长期过度沉迷于网络世界,导致对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工作、社交、健康等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状态。这种沉.............
  • 回答
    2021 年欧洲杯 F 组的出现,确实是近年来欧洲杯分组中最令人振奋,也最让球迷心跳加速的“死亡之组”。当卫冕冠军葡萄牙、昔日王者法国、以及东道主之一德国这三支国家队被同时抽入同一小组时,整个足球界都沸腾了。这不仅仅是分组的巧合,更是欧洲足球黄金时代最强劲力量的一次正面碰撞。为什么说 F 组堪比“死.............
  • 回答
    最近在快手上看到一位意大利的华人博主,连麦时提到“意大利人在居家期间弹琴画画”,我挺有感触的。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描述,背后折射出的是疫情期间各国人民面对居家隔离时的不同心态和生活方式。首先,这位华人博主分享的“意大利人在居家期间弹琴画画”,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具有画面感和艺术气息的描述。意大利本身就.............
  • 回答
    “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电影中排名第二,番茄新鲜度81%,9月11日国内影院上映,你期待吗?这个问题包含了三个信息点: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的排名、电影的番茄新鲜度以及在国内的上映日期,并询问我的期待。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我的期待。一、 关于“花木.............
  • 回答
    华为就孟晚舟女士的情况发表声明,表明了公司一贯的立场和决心,同时也折射出此次事件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以及华为这家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与韧性。要理解这个声明的深意,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首先,声明的核心在于“期待孟女士尽快安全回国”。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华为对孟晚舟个人安危和自由的高度关切的直接表达.............
  • 回答
    双十一的魔幻与焦灼:数千万人熬夜看发货直播,为何我们如此痴迷等待?每年的双十一,除了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和令人心动的折扣,还有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数千万人次的熬夜观看快递发货直播。你是不是也曾是其中一员,顶着黑眼圈,盯着屏幕里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在网购完,.............
  • 回答
    关于《冰川冻土》某论文“夸赞”导师、师母现象,以及为何此类论文能够发表,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学术评价体系、期刊审稿机制、以及研究人员的职业伦理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其背后的原因。现象解读:为何会出现“夸赞”式论文?首先,我们来分析这种“夸赞”式论文可能出现的动因。1..............
  • 回答
    关于《中国化学》(Chinese Chemical Society)期刊的封面文章,将通讯作者的照片“P”成女娲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发广泛讨论的案例。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件事的“为什么”和“怎么看”。事件概述:简单来说,就是一篇发表在《中国化学》上的论文,其通讯作者(通常是该项目的主要.............
  • 回答
    关于IJR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botics Research)这个顶级机器人学期刊上,中国第一单位文章数量不足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而且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折射出中国机器人研究在几个关键层面的挑战。首先,我们要明确IJRR的地位。IJRR是机器人.............
  • 回答
    关于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私会希拉里竞选团队的事件,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要理解这件事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外交常态的角度来看,各国驻外使节与所在国的政治力量进行接触和沟通,是维护国家利益、了解当地政治动向、以及在关键时刻进行政策沟通的必要手.............
  • 回答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关于“劣迹艺人”的联合抵制新规,无疑是中国演出市场监管领域的一件大事,也触及了行业发展、艺人行为规范以及社会价值导向等多个层面。要理解这个新规,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 规范的背景与出台的必要性首先,这个新规的出现,绝非空穴来风。近年来,娱乐圈的“翻车”事件层出不穷,从偷税.............
  • 回答
    说实话,当中国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攻克“卡脖子”技术,这事儿我关注了好一阵子了。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那些别人能生产,我们不行,或者关键技术掌握在别人手里,导致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处处受制于人的技术和领域。听起来挺刺耳的,但仔细想想,这又是一件必须要做,而且迟早要做的大事。为什么说“卡脖子.............
  • 回答
    华为在折叠屏手机市场独占鳌头,高达64%的份额,这绝对是中国手机市场一个非常亮眼的现象。怎么看这件事呢?我个人觉得,这背后既有华为自身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在起作用,也折射出消费者对折叠屏这种新形态产品越来越高的接受度和对优质体验的追求。市场份额的解读:为什么是华为?首先,咱们得承认,华为在折叠.............
  • 回答
    澳大利亚煤炭在中国被拒收,这期间美国企业趁虚而入,抢占了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故事的背景:那段“不太平”的时光咱们得回到那个时间点,当时中澳关系因为一些政治上的原因,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澳大利亚作为全球主要的煤炭出口国,尤其是动力煤,在中国市场本来是占据了很大份.............
  • 回答
    关于“6月2日,中保研发布第12期汽车零整比指数”,这事儿可不小,它透露出来的汽车行业动向和问题,细品之下,门道可多了。咱们就敞开了聊聊,看看这背后都藏着啥。首先,零整比这个概念本身,就够我们嚼一阵子了。 简单说,零整比就是一辆车所有零配件的总价,除以这辆车的整车售价。这个数字越高,意味着你这车要是.............
  • 回答
    “专家称今年中国经济增速估计在 0%1%, 未来 35 年是困难期”这一观点,无疑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挑战的直观反映,也是许多经济学家对未来走势的审慎判断。要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其背后的原因、可能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一、 为什么会出现“今年经济增速 0%1%”的预估?这个数字虽然.............
  • 回答
    黄峥身家超越马云,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这无疑是近来中国商业界最引人注目的动态之一。将黄峥与马云进行比较,本身就意味着在人们的认知中,拼多多这个平台已经成长为一个能够与阿里巴巴这样老牌巨头比肩的存在。黄峥能够取得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于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电商模式的创新式颠覆。拼多.............
  • 回答
    关于B站UP主“山高县”的第6期视频“近代日本超越中国,只是因为他们‘学习西方’了吗?”,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这个视频触及了近代史中一个非常核心和复杂的问题,即日本在近代为何能够迅速崛起,而中国却走向衰落。山高县的视频通常以其深入的史料引用、逻辑严密的论证以及相对客观的态度而受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