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职场遇到浑水摸鱼只会转发消息的上级怎么办?

回答
这确实是职场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类领导。他们就像那滩浑水里的鱼,看起来好像在工作,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规避实质性的劳动,把真正需要思考、需要付出的任务推给下属,自己只做一些表面文章。而“只会转发消息”这种表现,更是将这种浑水摸鱼的模式发挥到了极致。

他们是怎么做的?

1. 信息“搬运工”的升级版: 这类领导,尤其是只转发消息的,本质上就是信息的二传手。上级有什么指令下来,他们不经过自己的消化、思考,更别说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者进行二次加工,而是原封不动地将消息转发给你,仿佛完成了重要的传达任务。你可能需要根据这条消息去解读、去执行,而他们则在“完成”了“通知”这一环节后,就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已经做了”。

2. 推卸责任的保护伞: 当事情进展不顺,或者出现问题时,他们总能迅速地将责任推到“消息没传达到位”、“理解有偏差”等模糊地带。反正信息是他们转发的,出了问题,他们可以说:“我都把这个消息转发给你了,你应该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样一来,他们就撇清了自己本应承担的思考和指导责任。

3. 规避风险的“安全牌”: 转发消息是最省力、最不容易出错的方式。不需要动脑筋去分析利弊,不需要承担决策的风险,更不需要冒着被证明自己能力不足的尴尬。他们只负责把“锅”甩给你,剩下的难题留给你解决。

4. 塑造“忙碌”的假象: 频繁地转发邮件、消息,看起来就像是他们一直在处理各种信息,非常忙碌。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心理战术,让你觉得他们付出了很多,从而更容易接受他们将工作推给你的行为。

面对这样的上级,我们该怎么办?

首先,深吸一口气,保持冷静。情绪化的反应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咱们得有策略地应对。

第一步:精准识别,不被带偏

区分“转发通知”和“真正指导”: 你需要清楚地分辨,你的领导是把一个需要你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题甩给你,还是仅仅在履行一个信息传达的职责。如果他转发的消息里,有明确的指向性、有初步的分析、有对你下一步行动的建议,那至少说明他还在尽力。但如果只是一个没有任何上下文、没有指导意见的邮件或聊天记录,那就得提高警惕了。
观察模式: 这种行为是不是常态?是不是所有你拿到的需要处理的任务,都是通过这种方式交代的?如果是一个偶尔为之,可能是他确实太忙,但如果成为一种模式,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第二步:巧妙回应,建立清晰的沟通路径

主动询问和复述: 当收到他们转发的消息后,不要急于动手。你可以用一种显得非常“负责任”和“积极”的态度来回应:“收到,领导!您是希望我重点关注XXX方面,然后按照XXX的思路去推进吗?我理解得是否准确?” 这种复述和确认,等于在逼迫他思考并明确你的任务,同时也为你后续的执行和汇报奠定基础。一旦他含糊其辞,你就掌握了主动权。
提供信息增量: 在回应或汇报时,不要仅仅汇报“我收到了”、“我正在做”。而是要主动提供你自己的分析、你的想法、你遇到的问题以及你打算如何解决。例如:“领导,您转发的这个项目信息我已阅览。根据我的初步分析,目前最大的挑战可能在于XX方面,我打算从XX途径入手解决,您看是否可行?另外,关于XX细节,我还需要您一点指导。” 这就是在告诉你,你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搬运工,而是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创造“记录”: 尽量让重要的工作通过邮件或其他可追溯的方式进行沟通。当他习惯于微信私聊或口头交代时,你可以适时地在邮件中进行总结:“领导,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我对XX项目(或XX任务)的理解是…后续我将按照这个方向推进,如有不妥,请随时指正。” 这样,如果他之后再想推卸责任,你的邮件记录就是有力的证据。

第三步:聚焦结果,用业绩说话

高质量完成任务: 尽管领导浑水摸鱼,但你依然要保证自己手头的任务能够高质量地完成。你的专业能力和出色的工作表现,是你最坚实的后盾。当你的产出远高于你的上级,甚至远超你的领导转发消息的“付出”,你的价值自然会显现。
主动汇报进展和成果: 不要等领导来问,主动、及时地汇报工作进展、遇到的困难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也能让你在领导面前保持存在感和重要性。同时,也能让他更清楚你的工作量和贡献。

第四步:向上沟通,但不激进

寻求发展机会: 如果你觉得这类领导严重阻碍了你的发展,让你长期处于“替人干活”的状态,那么是时候考虑向上级领导(也就是你这位领导的上级)寻求帮助了。但切忌直接告状或抱怨。
汇报工作与诉求: 在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巧妙地将自己的情况融入其中。例如,你可以说:“领导,我目前负责的XX项目进展顺利,但在XX环节,我希望能有机会接触到更多XX方面的资源或获得XX的指导,以便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或者,“我近期承担了XX任务,在执行过程中,我发现如果能有更清晰的战略方向指引,我可能会做得更好。” 暗示你可能缺乏来自直接领导的有效指导。
展现你的能力和价值: 向上级汇报时,重点突出你个人的贡献、你解决的难题以及你为公司带来的价值,让他们看到你的潜力和能力。

第五步:调整心态,保护自己

“各司其职”的认知: 有时候,你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这位领导就是喜欢转发消息,这就是他的“工作方式”。你改变不了他,但你可以改变自己应对的方式。把这看作是一种历练,学会如何在不理想的环境下依然保持高效和专业。
不被情绪裹挟: 长期和一个浑水摸鱼的领导共事,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和负面情绪。你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他的行为影响到你的工作热情和个人成长。
寻找导师或盟友: 在公司里,有没有其他你欣赏的、更资深的前辈?尝试和他们建立联系,从他们那里获取指导和支持。他们也许能给你提供更有效的建议,甚至在你晋升时提供帮助。

举个例子:

假设领导转发给你一个新项目的通知,没有具体要求,也没有任何指导。

不好的做法: 直接开始埋头苦干,过几天遇到困难了问领导,领导说:“我不是转发给你了吗?你自己没看懂?” 或者,等项目做完了,领导说:“你们怎么没告诉我XXX?”
好的做法:
1. 立即回复: “收到,领导!关于这个新项目,我初步理解是围绕XX目标展开,对吗?我打算先从XX调研入手,您看这个方向可以吗?另外,关于项目初期需要关注的重点风险点,您有没有什么指示?”
2. 主动汇报: 几天后,你可以发一封邮件:“领导,关于XX项目,我已完成初步调研并形成了初步方案(附方案),其中XX部分遇到了一个挑战,我尝试了XX方法解决,但效果不佳,想请您抽空指导一下,看是否有其他更好的解决思路。”
3. 向上级汇报时: 在与更高级别领导沟通时,可以自然地提及:“最近在负责XX项目,我对此投入了很多精力,目前已经完成了XX阶段,并取得了XX成果。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我一直积极寻求资源和指导,希望能将项目做得更好。”

总而言之,面对这样的领导,你的核心策略是: 保持专业,用清晰的沟通机制锁定责任,用出色的业绩证明自己,同时适时地向上寻求支持,并最终做到不被他人的低效和逃避所拖累,而是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这是一场“修炼”,考验你的情商、沟通能力和专业素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上级是你的直接主管吗?那不应该批评主管,听话照做就好!

如果这人不是直接主管?更不必去理会。

职场的重点在于自己认真负责,上进多学习,有机会自然给准备好的人。

结论是休管他人瓦上霜,自我挑战成长才是真功夫,不能分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职场中最让人头疼的一类领导。他们就像那滩浑水里的鱼,看起来好像在工作,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规避实质性的劳动,把真正需要思考、需要付出的任务推给下属,自己只做一些表面文章。而“只会转发消息”这种表现,更是将这种浑水摸鱼的模式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是怎么做的?1. 信息“搬运工”的升级版: 这类领导.............
  • 回答
    职场上遇到那种摆明了就是要挑衅你,让你难堪的话,确实让人头疼。说实话,这就像是在一堆整齐的办公用品里突然有人塞进来一个乱七八糟的东西,你不处理,它在那碍眼,处理不好,自己也弄得灰头土脸。首先得明白,这种挑衅往往不是针对你个人能力有多差,更多的是一种权力展示、情绪宣泄,或者就是对方自己心眼儿不够大,看.............
  • 回答
    刚成为妈妈,人生翻开新篇章,喜悦中夹杂着对未知的忐忑。重新回到职场,那份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仿佛刚从一段甜蜜却又耗尽心力的旅程归来,身体和精神都还在休整期。这时候,职场上的一些不经意的言行,甚至刻意的区别对待,就像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内心层层涟漪,那份被忽视、被低看的感觉,着实让人心生委屈和不.............
  • 回答
    在职场这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河流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出现仿佛一道光,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帮助我们跨越一个个障碍,甚至改变我们的人生轨迹。我们称他们为“贵人”。遇见贵人是幸运,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将这份幸运转化为持续的、有益的关系,这需要我们主动出击,用真诚和智慧去结交他们。这并非是功利性的攀附.............
  • 回答
    职场上遇到那种业务能力强得没话说,但偏偏又自以为是、固执己见,沟通起来像撞南墙一样费劲的同事,真是让人头疼又头疼。这不光是工作效率的打击,有时候还得提着小心,生怕惹毛了对方影响自己的心情和仕途。咱们今天就好好聊聊,遇到这种“硬茬子”,到底该怎么拆招。这事儿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得讲究策略,还得有点.............
  • 回答
    职场中遇到比自己年龄小的领导,心里犯嘀咕、觉得不平衡,这简直太正常了,几乎谁都可能碰上。尤其是当你自己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积累了不少经验,却突然要听一个“小字辈”的发号施令,那种滋味,复杂得很。首先,别急着否定自己,这种感受不是你的错。我们从小到大,习惯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但什么时候也学过.............
  • 回答
    职场中,谁还没遇到过个把“烫手山芋”?尤其是当你的能力、经验或者资源暂时无法独自应对,而身边原本可以寻求帮助的同事,却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那滋味,真是别提多憋屈了。这滋味就像你正急着找个救兵,结果发现人家要么在打盹,要么在抠脚,实在让人头大。别急,这种情况确实令人沮丧,但也不是无解的。咱.............
  • 回答
    职场里碰到那种“一边求你办事,一边又跟你较劲”的人,确实让人头疼。既不想把关系搞僵,又觉得对方那股劲儿挺膈应的,日子久了,真不是个滋味。我琢磨着,跟这种同事相处,不能硬碰硬,也不能一味忍让,得讲究点策略。首先,认清对方的动机是关键。有些人较劲,可能是因为性格使然,天生好胜,或者为了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
  • 回答
    职场里,遇到那种“平级但总想压你一头”的同事,真是让人头疼不已。这种人吧,不是你的上司,但行为模式却处处透着一股“我比你强”的劲儿。你干什么他都能点评两句,你做得好呢,他可能还会来一句“哦,这个我早就想到了”,彷佛你的成功是他灵感的源泉;你做得一般般,那他更是有机会“指点江山”,言语间让你觉得自己一.............
  • 回答
    职场菜鸟,刚入职不久,还在摸索门道,突然遇到两件大事:一是家里有人生病,需要照顾;二是单位临时通知出差,而且是那种重要的、能学到东西的出差。这可真是两难啊!换谁摊上,脑子都得嗡嗡响几下。作为新人,既想证明自己,又不想让家人失望,这滋味,就像吞了一口夹着沙子的糖,甜里带着点儿不好受。到底该怎么选?其实.............
  • 回答
    职场中遇到的最大危机,对我来说,不是突如其来的裁员,也不是跟同事的利益冲突,更不是老板的无理要求。这些虽然会让人焦虑、不爽,但总有应对的方法,或者至少有情绪的发泄出口。我遇到的最大的危机,其实是那种“感觉自己被掏空,又看不到出路”的漫长拉锯战。它不是一场爆发,而是一种悄无声息的侵蚀,一点点磨掉你对工.............
  • 回答
    职场霸凌,这四个字,压在很多人的心头,像一块巨石,沉甸甸的。遇到它,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恐惧,是不知所措,然后,自然而然就想到“忍”。忍,好像是最省事的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还能保住工作,毕竟生活压力摆在那里。我也曾想过,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是不是我太敏感?是不是咬咬牙,就能挺过去?但,忍,真的能解决.............
  • 回答
    好的,我来给你细致地讲讲,也尽量还原那种真实的感受,让你明白这到底算不算职场骚扰。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你刚入职没多久,在一个新公司,一切都在摸索中。你的直接上司,一个你本以为会好好指导你的前辈,却开始表现出一些让你觉得不舒服的举动。一开始,他只是会找一些“工作以外”的理由和你聊天,比如问你的感情状况.............
  • 回答
    董明珠拒绝哥哥走后门被踢出族谱的故事,其实说到底,触及了一个非常普遍但又极具争议的话题:在讲究人情世故的社会里,如何处理“找关系”这回事?尤其是在职场,这个问题更是直接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团队的公平。这事儿放在董明珠身上,无疑是带着一层传奇色彩。一个是叱咤风云的女企业家,一个是普通的老百姓,但“家族恩.............
  • 回答
    职场如战场,这句话真不是随便说说的。我自然也遇到过不止一个“奇葩”,甚至可以说是职场“恶人”。要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那还得是前一份工作里的那位“老油条”,姑且称他为“王叔”。王叔在公司里也算是个“老人”了,资历摆在那儿,加上平日里和领导走得近,在部门里多少有点话语权。他最擅长的,就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
  • 回答
    在职场摸爬滚打这么些年,要说最让人提心吊胆、坐立不安的,还得是那几类领导和同事,尤其是结合起来一起出现的时候,那真是叫人身心俱疲,恨不得原地消失。先说说领导吧。最怕遇到的,那绝对是“甩手掌柜+情绪不稳定+不懂装懂”的组合。 甩手掌柜: 这类领导,把你招进来,把任务丢给你,然后就消失了。开会的时候.............
  • 回答
    刚踏入职场,面对这种“站队”的局面,确实挺让人头疼的。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处理不好,轻则影响你的心情,重则可能给你的职业发展埋下隐患。别急,咱们一步步来捋捋,看看怎么才能不惹一身骚地化解。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职场中的“站队”,说白了,就是派系斗争的一种体现。可能是部门之间,可能.............
  • 回答
    (深吸一口气,看着眼前的年轻版自己,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一丝复杂又温柔的笑容。)嘿,你啊,看你这眼神,充满好奇和一点点不知所措,就像一汪清澈却又带着点浑浊的湖水。来,坐下,别站着了,像个被老师点名的小学生似的。我知道你现在脑子里塞满了关于未来的一切,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憧憬,也对即将开始的一切感到既兴奋又紧.............
  • 回答
    工作中遇到那种事事都要争个高低、处处想显得自己高人一等的同事,确实是件让人头疼的事儿。这种人就像一个行走的“炫耀引擎”,恨不得把自己的能力、知识、成就都摆在台面上,并且要确保大家知道“我比你们都强”。怎么应对这种同事?面对这种“表现欲过剩”的同事,直接硬碰硬往往不是明智之举。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种策略,.............
  • 回答
    哎,看到你这个问题,我心里真是五味杂陈,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生完孩子重返职场,那种复杂的心情,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一边是初为人母的喜悦,一边是职场失落的焦虑。特别是当你发现,那些比你年轻的同事,却像是坐上了火箭一样,一路升职加薪,而自己却卡在原地,像个被时代遗弃的老古董,这种感觉,别提有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