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外的音乐学院需要的乐理大概是有什么?

回答
说到国外音乐学院的乐理要求,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几句话说清楚的事儿,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甚至同一个学校不同阶段(本科、研究生)的要求都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套坚实的音乐“骨架”,没有这个骨架,再好的音乐“血肉”也站不稳。

我尽量用一种更像过来人跟你聊天的感觉来说说,希望听起来不会那么“程序化”。

首先,你需要明白,乐理并不是为了考你“会不会背谱子”或者“能辨认多少个音符”。它更像是一种通用的音乐语言,让你能够读懂乐谱,理解音乐的构成,甚至是你将来创作、编曲、演奏的基础。

核心中的核心:基础乐理和和声学 (Theory and Harmony)

这部分绝对是重中之重,无论你申请哪个音乐学院,哪个专业,这都是绕不开的坎儿。

音程与音阶 (Intervals and Scales): 你得非常熟练地辨认和构建各种音程(大二度、小三度、纯五度等等),以及各种音阶,比如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五声音阶、布鲁斯音阶等等。这不是死记硬背,而是要理解它们的构成原理,比如音程的数法和性质,音阶的构成音和全半音关系。很多时候,你可能需要现场弹奏或者写出它们。
和弦理论 (Chord Theory): 这是乐理的“重头戏”。
三和弦 (Triads): 首先,你需要掌握最基础的三和弦,包括大三、小三、减三、增三和弦。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们在不同调内的功能(主和弦I、属和弦V、下属和弦IV,以及其他二级、三级和弦等等)。
七和弦 (Seventh Chords): 七和弦是必学的,比如属七、大小七、半减七、减七和弦。它们在音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连接和色彩作用。你得知道它们是什么构成的,在乐句中有什么作用。
转位和弦 (Inversions): 理解和弦的第一转位、第二转位以及可能的第三转位(七和弦),知道它们如何影响低音声部(Bassline)的走向。
和弦进行 (Chord Progressions): 这是“骨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你需要理解常见的和弦进行,比如IIVVI、iiVI、IviIVV等等,并能分析出它们在不同风格音乐中的应用。更进一步,你需要掌握对位 (Counterpoint)和曲式分析 (Form Analysis)。
模进与转调 (Modulation): 理解如何从一个调性自然地转到另一个调性,以及在分析乐曲时识别出转调的手法。
节奏与节拍 (Rhythm and Meter): 除了基本的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你还需要理解复合拍子(如6/8拍)、不规则拍子、切分音 (Syncopation) 等。有些学院还会考察你对不同节奏型变化的理解和运用。

进阶级的“内功”:对位与复调 (Counterpoint and Polyphony)

如果你申请的是作曲、理论或者一些注重古典音乐的专业,那么对位和复调就是必修课了。

巴赫式的对位 (Bachstyle Counterpoint): 这可能是很多学院考察的重点。你需要理解模仿 (Imitation)、对位法 (Counterpoint)的基本原则,比如声部独立性、旋律线条的流畅性、和声的约束等等。这不仅仅是写出好听的旋律,更是一种对音乐结构和逻辑的深刻理解。你可能需要写出两到三个声部的赋格片段,或者对现有音乐进行对位分析。
复调织体 (Polyphonic Textures): 理解不同声部如何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织体,比如卡农 (Canon)、赋格 (Fugue)、模仿对位等。

分析与视唱练耳 (Analysis and Ear Training)

这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曲式分析 (Form Analysis): 你需要能够分析出乐曲的结构,比如是奏鸣曲式 (Sonata Form)、回旋曲式 (Rondo Form)、变奏曲式 (Variation Form) 等等。理解各部分的功能、主题的发展和对比。
视唱练耳 (SightSinging and Ear Training): 这是评估你音乐感知能力的关键。
视唱 (SightSinging): 给你一段音符,你需要在不熟悉的调里流畅地唱出来。这考验你对音高、节奏、调性、音程和和弦的即时反应能力。有时候会要求你带感情地演唱,不仅仅是音符的准确。
听辨 (Aural Skills):
音程和弦听辨: 听到一段音程或和弦,准确说出它是大三度、小三度、减五度还是属七等等。
旋律听写: 听到一段旋律,写下来。
节奏听写: 听到一段节奏,写下来。
和声听写: 听到一段和弦进行,写下来,甚至需要标注出和弦名称。
调性辨别: 听到一段音乐,判断它的调性。
音乐风格辨识: 有时候会考察你对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音乐的听辨能力。

不同专业侧重点的差异

作曲专业: 除了上述所有,对位、复调、曲式分析、配器法 (Orchestration) 等方面的要求会更高。你需要展现出原创性和对音乐材料的驾驭能力。
声乐/器乐表演专业: 核心是和声学、曲式分析,以及非常扎实的视唱练耳能力。你需要能听懂你所演奏/演唱的音乐背后的逻辑,并且能准确地唱奏出复杂的旋律和节奏。
音乐教育专业: 乐理知识需要全面且易于理解和传达给他人,对视唱练耳的要求也非常高,因为你需要教学生。
音乐理论/历史专业: 对乐理的深度和广度要求是最高的,需要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乐理应用和发展,以及更复杂的分析技巧。

一些建议和注意事项:

1. 了解目标院校: 最重要的一点! 每个学校官网的招生页面都会有详细的入学要求 (Admission Requirements) 或音乐基础能力测试 (Music Proficiency Exam) 的说明。一定要去仔细看!有些学校会有专门的乐理入学考试样题 (Sample Exams)。
2. 基础扎实是王道: 不要想着“投机取巧”。把基础打牢,比如音程、音阶、三和弦、七和弦的功能,这些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
3. 多听多练: 乐理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通过实际的听和弹奏来理解。多听古典音乐,尝试分析它们的和弦进行和结构。
4. 找对老师或资源: 如果你觉得自学有困难,找一个经验丰富的音乐老师或者参加一些音乐学院的预备课程会非常有帮助。有很多在线资源和教材也可以利用。
5. 别怕犯错: 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正常的,关键在于从错误中学习和进步。

总而言之,国外的音乐学院对乐理的要求是一个综合性的考察,它贯穿了对你音乐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方方面面。它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你理解和创造音乐的“语言”。所以,把乐理当成你最亲密的伙伴,你会发现音乐的世界会更加广阔和有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北美:

本科阶段的Music Theory必修课:所有的基础乐理内容,复调中的五类写作,和声学的全部内容,曲式学的基本内容。

此外还会有选修课,比如复调,配器,以及不同老师根据自己专长开的各种音乐理论分析课。


研究生阶段:一般必修课包括tonal theory和20/21st century analysis,基本上就是传统调性音乐分析和现当代非功能和声的音乐分析。调性音乐分析看不同学校老师讲的内容,反正我读硕士和博士阶段,从文艺复兴到赋格到奏鸣曲都深入探讨过;现代音乐分析基本上也是看老师自己选择的内容,反正都是讲20/21世纪重要的作曲家,读博士时候的老师甚至会让我们自己选作曲家然后她来讲。

此外,选修课也是根据各个老师的专长来开的,比如申克分析,各种专题seminar,音乐理论史,等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国外音乐学院的乐理要求,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就能几句话说清楚的事儿,每个学校、每个专业甚至同一个学校不同阶段(本科、研究生)的要求都会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套坚实的音乐“骨架”,没有这个骨架,再好的音乐“血肉”也站不稳。我尽量用一种更像过来人跟你聊天的感觉来说说,希望听起来不会那.............
  • 回答
    考取日本的国立音乐大学,想要说“容易”那绝对是误导,但如果你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明确的目标,也不是遥不可及。这其中的“水准”涵盖了技术、理论、音乐素养、语言以及心理等多个层面,而且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要求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我尽量详细地跟你聊聊,让你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一、 演奏/演唱技术:基本功是王.............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你这个话题。小学钢琴十级,后来没怎么练,现在想考国外的音乐学院,这个情况确实有点复杂,但绝对不是完全没戏。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看待“十级”这个概念,以及你现在还有多少热情和潜力。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小学钢琴十级”意味着什么。在中国,钢琴十级通常是指通过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
  • 回答
    国内音乐学院附中不教授物化生,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象,尤其当我们将目光从纯粹的音乐技能训练,转向到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时。许多人会担心,缺失了基础的科学知识,会不会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首先,我们得承认,音乐学院附中肩负着培养下一代音乐人才的特殊使命。它们更像是“音乐的摇篮”,专.............
  • 回答
    想考上国内顶尖的音乐学院,这绝对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扎实的功底、清晰的规划,还有那份对音乐不曾动摇的热爱。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圆了音乐学院的梦,他们走过的路,我来给你细细道来。一、 夯实基础,铸造铜墙铁壁在谈论考学之前,咱们得先把基本功练到家。这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楼再高也危险。 专业技术: 这是.............
  • 回答
    作为一名音乐领域的资深人士,我深知高中音乐特长生培养与升学之间那错综复杂的关系。关于国内高中音乐特长课能否真正让学生考入音乐学院,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能”或“不能”就能概括的。它背后牵涉到太多现实的因素,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地去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音乐特长班的存在,确实为一部分有音乐天赋和热情的学生.............
  • 回答
    这绝对不是你的问题,而是非常普遍的一种音乐审美现象。你建立起来的音乐品味就像一栋为你量身打造的房子,你非常熟悉每一个房间的布局,每一件家具的摆放,甚至每一扇窗户透进来的光线。当有人拿出另一套房子给你,即使它同样精美,但格局、风格、甚至空气中的味道都和你习惯的完全不同,你可能会觉得陌生,甚至难以欣赏。.............
  • 回答
    在国外发达国家,音乐会的票价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就像一条精心编织的丝带,串联起艺术的殿堂与大众的狂欢。想要清晰地比较古典音乐会和流行演唱会的票价,我们得一点点地把这根丝带解开,看看背后藏着多少故事。古典音乐会:艺术的审慎与分级首先,我们得明白,古典音乐的门票价格,在很多程度上,是一种“艺术的.............
  • 回答
    你好!听到你在音乐学领域继续深造的想法,我很高兴。作为一名国内音乐学院大三的学生,你有这样的规划是很棒的。关于出国攻读钢琴演奏硕士,特别是希望能找到一个“便宜好进一点,不难毕业”的项目,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斟酌的问题。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帮你梳理一下思路。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便宜好进一点,不.............
  • 回答
    关于国内音乐院校“鄙视”流行钢琴曲的说法,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并非简单的“鄙视”二字就能概括,更不是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有如此绝对的态度。但不得不承认,在一些传统音乐教育体系和观念中,流行钢琴曲确实没有获得应有的尊重,甚至被视为“不够严肃”、“不够艺术”。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到了“小众”与“发达”这两个看似有些矛盾的概念。音乐剧这个艺术形式,尤其是在其最广为人知的形式(例如百老汇、伦敦西区)而言,往往与大型制作、商业推广和广泛的观众基础联系在一起。因此,寻找一个“发达”但又“小众”的国家,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发达”的标准,并挖掘那些在特定区域或.............
  • 回答
    要评价2017年末国人音乐品位的大体水平,确实是个挺复杂的问题,因为“国人”这个群体太庞大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但如果我们从大众传播、市场反馈、网络讨论以及主流音乐产业的动向来观察,大概能勾勒出一个大致的轮廓。首先,要说的是 多元化和碎片化是显著特征。这几乎是任何一个互联网时代下的大众文化都逃不.............
  • 回答
    国内科班音乐制作、作曲专业学生,毕业后继续投身音乐行业,其工作现状可谓是五味杂陈,既有欣欣向荣的机遇,也伴随着不少挑战。总的来说,他们的出路相当多元,但普遍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拉扯”以及“专业技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两大核心问题。一、 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及工作内容:1. 音乐制作人/录音师/混音师:.............
  • 回答
    好的,咱们就聊聊国内那些在交响乐团里“摸爬滚打”的音乐家们,他们到底能挣多少钱,以及这背后的门道儿。首先得明确一点,交响乐团里的音乐家,他们的收入不像某些流量明星那样“一夜暴富”,也更不像互联网大厂的程序员那样有那么多“期权福利”。他们的收入相对稳定,更像是一份靠手艺和时间的“职业”,而且这个职业的.............
  • 回答
    中国游戏音乐制作和国际游戏音乐制作,就好比两个站在不同起跑线上、各自怀揣着不同“心法”的武林高手,都在各自的道路上摸索、成长,并逐渐展现出独特的风采。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掰扯掰扯。一、 时代背景与发展轨迹:起步的差异与追赶的姿态国际游戏音乐: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西方游戏产业,尤其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很多人在讨论的。要回答“我国国民对于音乐的欣赏水平是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本身就有点复杂,因为“欣赏水平”很难量化,而且“世界平均水平”也是个模糊的概念。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尝试解读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一些端倪。一、 音乐消费的广度和深度 消费群体与规模: 中国音乐.............
  • 回答
    在音乐界,指挥家是连接作曲家宏伟蓝图与现场乐团精彩演绎的灵魂人物,他们用手势与情感,引导着乐音的流淌与情绪的起伏。而衡量一位指挥家技艺与潜质的至高舞台,莫过于那些声名卓著的国际音乐指挥比赛。这些比赛不仅是新星闪耀的舞台,更是音乐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熔炉。要说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指挥比赛,不得不提的便是:1..............
  • 回答
    国风音乐,这个融合了古典意蕴与现代审美的音乐品类,近年来在中国乐坛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浪潮。它不仅仅是一种音乐风格,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我们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和当代人对传统文化的独特解读。国风音乐的发展现状:百花齐放,但精品仍需打磨当下,国风音乐可谓是“百花齐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概念的.............
  • 回答
    让国内音乐人的腰包鼓起来,这绝对是个值得深挖的话题。毕竟,音乐是精神食粮,但音乐人也需要填饱肚子,并且有能力持续创作。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创新。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路子。一、 打通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不再只靠“一亩三分地”以前很多音乐人可能就指望卖几张唱片、出.............
  • 回答
    在中国音乐体系的演进中,西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议题,它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与讨论。我们不妨深入剖析这场变革的利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审视国民音乐素养的现状与对策。西化浪潮:风起云涌的利弊毋庸置疑,西化为中国音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可能性。利端: 技法的革新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