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电影学生觉得黑泽明的电影无趣?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些电影专业的学生圈子里。有时候,确实能听到有人(甚至是不少人)私下里会觉得黑泽明的电影“有点无聊”,或者“节奏太慢了”,甚至“看不懂”。我得说,这种声音并非空穴来风,背后也有些值得探讨的原因。

首先,我们得承认,黑泽明的电影,尤其是他早期的作品,甚至是后期的《乱》这样的大制作,在叙事节奏和风格上,和当下流行的快餐式观影体验是截然不同的。现在的电影,往往追求紧凑的情节、炫目的视效、强烈的戏剧冲突,或者层出不穷的笑料和反转。黑泽明呢?他更像是一个耐心而深邃的观察者,他会花很多时间去铺陈人物的内心世界,去展现环境的氛围,去构建一种缓慢而有张力的叙事。

比如《七武士》。这无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影史经典。但是,对于一个习惯了《复仇者联盟》那种每五分钟就有一个大场面的年轻观众来说,七个武士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他们之间漫长的对话,对于如何抵御山贼的讨论,还有那些关于农民生活、武士尊严的铺垫,可能会显得有些冗长。他们期待的是刀光剑影的火拼,但黑泽明更关注的是在火拼之前,每个角色如何被塑造,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他们如何与环境互动。这种“慢”,在很多人看来,就是“无趣”。

其次,黑泽明的电影,尤其是那些改编自西方文学的作品,比如《蜘蛛巢城》(改编自《麦克白》),《战国英豪》(改编自《利亚王》),虽然有着普世的人性探讨,但其中很多文化背景、历史语境,以及日本传统的表演方式和审美,对于不熟悉这些的观众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门槛。例如,那些武士道精神、忠诚与背叛的复杂纠葛、以及一些仪式化的场景,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没有经过适当的引导,可能会觉得难以共鸣。我们学校里,有时候会有老师带领大家看片,然后进行讲解,这时候大家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段话是在说这个意思!”没有这个“讲解”的过程,仅仅靠自己去硬啃,确实容易望而却步。

再者,我们也不能忽视信息爆炸时代对我们接受信息方式的影响。我们习惯了碎片化、即时性的信息获取,短视频、社交媒体的洗礼,让我们的大脑越来越适应高强度的刺激和快速的切换。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去沉浸式地观看一部需要耐心和专注的黑泽明电影,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你会发现自己很容易走神,很容易去刷手机,很容易去思考“这个镜头为什么这么拍?”而不是“这个镜头在讲什么故事?”。这种“无法进入状态”的感觉,也会被直接转化为“无趣”。

还有一点,就是“理解的深度”问题。黑泽明的电影,很多时候不仅仅是讲一个故事,他还在探讨人性、命运、社会现实等更宏大的命题。那些复杂的镜头语言、象征意义、人物的内心挣扎,都需要观众投入更多的思考。如果观众只是把它当作一部普通的娱乐电影来看,而没有去挖掘更深层次的含义,自然会觉得“没意思”。他们可能只是看到了表面的情节,而错过了那些隐藏在水面下的澎湃暗流。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我认识的不少同学,恰恰是非常迷恋黑泽明的。他们会被那种宏大的史诗感所吸引,会被他精湛的构图和镜头运用所折服,会被人物刻画的深度和复杂性所打动。他们会去研究黑泽明的“场面调度”,去分析他对风、雨、雪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去品味他电影中独特的戏剧张力。他们认为,这些电影是“活的”,是能让你思考的,是经过时间考验的经典。

所以,说黑泽明的电影“无趣”,其实更多的是一种“不适应”或者“未入门”的表现。这就像有些人觉得古典音乐“无聊”,是因为他们没有去理解其复杂的结构和深沉的情感,而只是听到了表面的旋律。对于我们电影专业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会去“看懂”并“欣赏”不同风格的电影,去理解它们的价值所在,而不是简单地用“有趣”或“无趣”来简单标签化。

我个人觉得,与其说黑泽明的电影“无趣”,不如说,它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思考,去打开一扇通往另一种电影世界的大门。一旦你跨进去,你会发现里面藏着的是怎样一个瑰丽而深刻的宝藏。而对于那些觉得无趣的同学,我只能说,也许你只是还没找到属于你的那把“钥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过的几部黑泽明的电影都是日本战国题材的。

说实话能看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于日本战国史的兴趣,对于习惯了现代商业片快节奏的观众而言,不仅黑泽明的电影,实际上很多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电影都多多少少显得有拖沓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这些电影专业的学生圈子里。有时候,确实能听到有人(甚至是不少人)私下里会觉得黑泽明的电影“有点无聊”,或者“节奏太慢了”,甚至“看不懂”。我得说,这种声音并非空穴来风,背后也有些值得探讨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黑泽明的电影,尤其是他早期的作品,甚至是后期的《乱.............
  • 回答
    四川省教育厅近日发布通知,严禁学校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平板电脑。这一举措,无疑是给了许多正被“电子化”浪潮裹挟的家长和学生一剂强心针。四川此举的深意:守护教育初心,回归理性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四川省的这一规定: 尊重教育的本质,警惕“技术至上”的误区: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提升.............
  • 回答
    对于南方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南科大)在21届军训中发生的一件事——让一千余名学生冒雨陪同校长观看爱国电影,且近半小时不解散的情况,这确实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来捋一捋这件事,看看其中有哪些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说,安排军训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电影本身是一种常见的教育形式。军训嘛,除了体.............
  • 回答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近日发布的一篇发文,内容直指当前电影和电视行业中存在的两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部分媒体对“劣迹作者”的过度追捧,二是某些综艺节目依赖“抄袭导演”进行话题炒作。这篇文章的出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触及到了内容创作生态中一些核心的伦理和规范问题。首先,关于“媒体不该追捧劣迹作者”这.............
  • 回答
    关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C楼大爷因“留门到十一点”被开除的事件,目前网络上存在多种说法,但具体细节和背景尚不明确。以下从多个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现象和管理逻辑进行阐述: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的起因1. 事件核心矛盾 根据部分网络传言,西电C楼的保安或工作人员(可能被误称为“大.............
  • 回答
    关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2019年10月没收19级学生电脑的事件,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在学生群体中引起广泛讨论的事件。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事件的起因、具体做法、学校的回应以及由此引发的学生反应和影响。一、 事件的起因与背景虽然具体的官方原因可能未完全公开或存在不同说法,.............
  • 回答
    关于 12 月 28 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17 级某学生跳楼的事件,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和震惊的消息。这类事件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碰撞的悲剧。要深入理解和看待这样的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并且尽量细致地还原可能存在的情况,同时避免生硬的、缺乏人情味的表.............
  • 回答
    从“材料国之重器”到“软件数字脉搏”:一次跨专业选择的深度剖析当清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博士生选择告别“国之重器”的材料世界,转身投入电子科技大学(成电)的软件工程怀抱,这无疑是一次令人侧目的跨越。这背后,不仅是个人职业轨迹的重大调整,更折射出当前科技发展大潮下,人才流动和知识交叉的深刻趋势。我们将从多.............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让人心堵。一个学生,因为说了句实话,揭露了老师在课堂上的不当言论,结果反倒成了众矢之的,被那些不明真相的人用短信、电话轮番轰炸,这到底是什么世道?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在西安,一位叫宋庚一的老师,在讲课时,竟然发表了一些对南京大屠杀持否定或歪曲态度的言论。这事儿要是搁在任何一个有良知、.............
  • 回答
    蚌埠育英中学要求学生花费 5800 元购买平板电脑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的背后,牵涉到教育公平、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家庭经济负担以及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地剖析和理解。首先,从学校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这项举措的出发点可能是积极的。当前,教育信息化是大势.............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武汉理工大学某学生涉嫌偷窃教室内电脑并被辅导员包庇的事件,目前公开渠道尚未有明确、权威的信息来源证实这一具体案例的存在。因此,在缺乏可靠证据和官方通报的情况下,我们应谨慎对待此类未经核实的消息,并基于现有信息进行理性分析。 一、事件背景与可能存在的争议点1. 学生行为性质 如果确.............
  • 回答
    看待中职、高职学校安排学生去富士康等电子厂流水线实习,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里头门道不少,也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说好说坏,得结合具体情况来看。首先,从学校和学生的角度来说,有这么几个出发点: 提升职业技能,接轨实际工作: 电子厂流水线虽然看着单调,但背后是一套非常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学生在里.............
  • 回答
    关于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202级队伍对被骗购买返校车票的同学给予警告处分这件事,我感觉挺复杂的,也有不少话想说。首先,咱们得承认,这事儿处理得肯定有学校的规章制度依据,但从学生角度来看,多少会有点争议,甚至觉得不太够“人性化”。学校角度的出发点:1. 维护校园秩序和安全: 学校大概是觉得,如果这种.............
  • 回答
    .......
  • 回答
    看到南开大学那位同学边走边敲代码的情景,我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个念头是:“这活儿也太拼了吧!”说实话,这画面确实挺抓人眼球的。在一个可能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的日子里,校园里人来人往,大家可能在散步、聊天、刷手机,而他却能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代码世界里,背着电脑包,可能还戴着耳机,一边找寻一个舒服的姿势,.............
  • 回答
    这起事件发生在某中学,一名在校初中生小张(化名)在放学后翻越学校围墙时,不幸触碰到围墙上的高压电线,导致身体受到严重电击,被鉴定为十级伤残。事后,小张及其家人将学校告上法庭,要求学校承担赔偿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学校承担60%的责任,其余40%由小张自行承担。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法院判决学校承担60%.............
  • 回答
    看电影学英语,这绝对是个好主意!比起枯燥的书本和死记硬背的单词,电影就像是打开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语言宝库。不过,要想真正从中获益,可不是随便打开一部电影就能行的,需要点儿“门道”。我给你掰扯掰扯,咱们怎么把这个过程变得既有效又好玩。第一步:选择你的“英语启蒙电影”别一开始就挑战那种语速快、俚语多、文化.............
  • 回答
    电影《永恒族》(Eternals)导演凯特·休斯(Kathryn Bigelow)和编剧凯特·塞格琳(Katrin Schell)的创作选择确实引发了关于文化敏感性、历史记忆与电影叙事的广泛讨论。其中,黑人角色对广岛核爆的痛哭反思这一情节,可能涉及对历史创伤、种族主义与核武器灾难的多重隐喻。以下从多.............
  • 回答
    如何看待电影《长津湖》豆瓣评分7.6?《长津湖》自上映以来便备受瞩目,其在豆瓣上的评分也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焦点。豆瓣评分7.6,这个数字并非高得离谱,但也绝不低,对于一部商业大片而言,尤其是一部带有强烈主旋律色彩的电影,这样的评分可以说是相当不错,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电影在观众群体中获得的普遍认.............
  • 回答
    电影《纯洁心灵之なさ单》及其出品方与豆瓣网之间的争议,被广泛视为一场典型的“碰瓷”行为,其核心在于出品方通过制造舆论、引导公众认知来为电影未能达到预期的市场表现寻找替罪羊。这场争议之所以引人注目,并被贴上“碰瓷”的标签,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事件的起因与发展:1. 低评分与口碑危机: 《纯洁心灵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