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是大势所趋。
以后不仅杀人会增多,抽烟、喝酒、吸毒、早恋、怀孕、打架、反智都会在广大非重点中小学蔓延开来,这一点看看欧美就知道了,这是教育两极分化的必然结果。
教育资源在不断向重点中小学集中,它将垄断本地区90%以上的升学率,而广大县城的教育资源又在向大城市集中,那剩下的这绝大部分普通学校,基本上升学无望。你不能指望学生们在升学无望的情况下还每天死记硬背地读书,这不人道。所以恋爱打架抽烟喝酒烫头就成了必然选择,不然对不起大好青春和满裤裆的荷尔蒙,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会从成绩转向唱,跳,rap,篮球。
而且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谁读书谁会成为异类,因为你想通过考学来实现阶层跃迁,就相当于你不屑于与所有人为伍,相当于无形中鄙视了所有人是傻逼。那所有人为了心理平衡就会反过来孤立你,霸凌你:“学你mb呢,装得跟真的似的,还真以为自己能考上学呢?”,“别那么说嘛,人家觉得自己是凤凰,看不起我们也是正常的”,“我这就过去弄他,看他怎么考!”……欧美底层社区的公立学校喜欢霸凌nerd最初也是这个原因。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学校的惩罚手段在逐渐缺位。要知道,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不满14周岁不负刑事责任)早在1979年颁布刑法的时候就确立下来了,为什么青少年犯罪直到近几年才出现愈演愈烈的势头?因为学生从不爱学习到强奸到杀人,它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它得慢慢地惯才能惯出来。过去我国是参考了苏联的教育模式,有点像马卡连柯的集体主义那一套,你有一点苗头就开始教育你,很难发展到杀人这一步。那时候有一个专有名词叫“掉队”,就是说你有点跟不上班集体,老师就要单独教育你,或者在班集体面前教育你,再或者把你留下来教育你。而且学校的惩罚权力是得到全社会认可的。但是现在嘛,社会观念在转变,媒体、家长和学生都时时刻刻在准备弄你,所以学校尽量少的去管理学生,而且有意无意地在把这份责任推回到家庭中去。学生放纵得多了,打架吸毒强奸也就多了,最终发展到弑师和弑母的程度。
这还只是个开始,全社会都会慢慢习惯的。
什么逆反心理,什么家庭教育缺失,什么学校教育失责,什么虐待,什么报复
所有个例都可以通过结果反推原因,有时看似合理,但有时看起来只是一种解释
这种解释让我们心安,让我们觉得,这些都是个例,这些凶残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可被理解的。维系文明社会最重要的是维系这信念
但我始终相信,在许多可以解释的恶行里,隐藏着一些看似被解释,实际上却无法被接受的本质的恶,如同我们形容野兽时所谓的凶残天性
不是我们看不透,而是我们竭力避免面对,更不想承认
人类需要安慰,那些儿女情长,法律秩序,国家民族,看起来都那么真实,高楼大厦,飞机高铁,网络信息,看起来也那么可信
可我们还是需要安慰,需要一个解释,一套理论,认为人们可以互相理解,劝说自己,不要恐惧,这不是原始森林,我们也不是凶残暴虐的“低等生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