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南京大学回应毕业生年薪 18 万,称「有效样本占 45 %」,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南京大学关于毕业生年薪 18 万的回应,称“有效样本占 45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掰扯一下。

首先,我们得承认,18 万这个数字,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相当亮眼的。放在全国范围内看,也绝对是高薪行列了。所以,当这个数字出来的时候,大家的反应普遍是惊讶、羡慕,甚至还有点质疑。毕竟,我们身边可能很多毕业生,起薪并没有这么高。

南京大学之所以出来解释,说“有效样本占 45 %”,核心目的就是要说明,这个 18 万不是“所有人”,而是“一部分人”的平均数,而且这部分人还是经过一定筛选的。那么,这个“有效样本”到底意味着什么?

“有效样本”的含义与潜在的解读:

“有效”是关键: 什么是“有效样本”?这通常指的是在统计调查中,那些能够被计算、分析,并且能够代表整体(或部分)趋势的数据。在这个语境下,可能意味着:
完成了信息填报: 并不是所有毕业生都积极地填写了就业数据,或者说,学校能获取到的数据有限。那些没有填报、或者填报不完整、或者信息存疑的学生,可能就不被算在“有效样本”里。
数据真实性: 有些数据可能存在夸大或不实的情况,学校为了保证统计的严谨性,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剔除。
就业去向明确: 可能只统计了那些已经落实工作,并且薪资明确的学生。比如,选择继续深造(读研)、创业、或者自由职业的学生,其“年薪”可能就难以量化,或者不被纳入这个统计范畴。
样本具有代表性(还是局限性?): 学校的意图可能是想说,这 45% 的样本,在就业情况、薪资水平上,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但我们也要警惕,这 45% 的样本,会不会恰恰是那些就业情况最好、薪资最高的群体?

45% 的解读:
“一部分”的真相: 45% 意味着,只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在进行统计的群体中)的薪资被纳入了这个 18 万的统计。这意味着,另外 55% 的毕业生,他们的薪资水平可能低于 18 万,甚至可能差距不小。
统计口径很重要: 这也暗示着,如果统计口径稍有不同,比如把所有毕业生的平均数拿出来,或者包含所有就业去向,这个数字可能会大打折扣。

为什么学校要特别强调“有效样本占 45%”?

回应质疑,澄清事实: 当一个高薪数字引发关注时,总会有声音质疑其真实性或普遍性。学校出来解释,是为了打消这些疑虑,避免被误解为“我们学校所有毕业生的平均工资都是 18 万”。
展示成就,但也避免过度宣传: 南京大学作为名校,毕业生有高薪是很正常的,这也是学校办学实力的一种体现。但如果过度宣传,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必要的误解,甚至被贴上“高高在上”的标签。强调“有效样本”是一种相对保守和严谨的做法。
统计的内在逻辑: 任何统计数据,尤其是涉及就业和薪资的,都离不开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清洗。学校作为负责任的调查方,有义务说明其统计的依据和局限性。

我的看法:

1. 透明度是好事,但要更细致: 南京大学愿意站出来解释,说明他们对统计数据的严谨性有一定考虑,也愿意与公众沟通,这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仅仅说“有效样本占 45%”,仍然不够信息充分。
“有效样本”的具体标准是什么? 比如,是否排除了出国、读研、创业、未就业的情况?是否排除了试用期薪资?是否剔除了极高或极低的个别数据?
这 45% 的毕业生,主要流向了哪些行业、哪些单位? 他们的专业背景是怎样的?这能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个 18 万的由来。
那另外 55% 的情况如何? 他们的平均薪资是多少?就业率是多少?未就业的比例有多少?这些信息同样重要。

2. 公众的关注点: 大众关注毕业生薪资,并非仅仅是看一个“平均数”,而是希望了解:
这所名校的毕业生,整体的就业质量如何?
社会对这些优秀人才的认可度高不高?
自己的孩子,或者自己,如果考上这所学校,未来的就业前景大概是怎样的?

3. 警惕“精英统计”: 如果这个“有效样本”恰恰是那些进入顶尖大厂、高薪行业(如互联网大厂、金融、某些新兴科技领域)的毕业生,那么这个 18 万就更像是“精英样本”的平均值,而无法代表绝大多数普通岗位的毕业生。这会导致信息的不对称,让那些非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感到失落或被忽略。

4. 整体就业情况更值得关注: 相比于一个孤立的“平均年薪”数字,更重要的是了解南京大学毕业生整体的就业状况,包括:
就业率: 多少人顺利找到了工作?
就业质量: 找到的工作是否与专业对口?工作满意度如何?
薪资分布: 除了平均数,高、中、低不同收入档次的毕业生各占多少比例?
行业流向: 主要去了哪些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

总结来说, 南京大学的回应,虽然点出了统计的严谨性,但“有效样本占 45%”这个说法,反而激起了更多的疑问。我希望学校在发布这类数据时,能够提供更详细、更全面的信息,让公众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了解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而不是仅仅关注一个可能带有“精英化”色彩的数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也才能让社会对高校的就业成果有更准确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肯定是偏高的。


比如我毕业那年,也要填这个问卷,我比较知耻,不想给母校抹黑,打死不填。

最后辅导员受不了了,疯狂发微信打电话逼着我赶紧填。

最后没办法了,心想你这么逼我,就不要怪我以一己之力拉低南大毕业生的收入了。


毕竟进的是知名医院,怎么着七八千的工资还是应该有的吧,于是怀着报复心态,薪资一栏填了个5000。


后来入职了。


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

看着手机银行里转入的3500块,

我都会想到这件事,恨不得狠狠抽自己俩耳光,我一个南大屌丝踏马哪来的自信自己能月入5000……

user avatar

结合这两天大V对并夕夕薪水的洗涤答案,可以得出结论:

拼夕夕新员工平均南大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南京大学关于毕业生年薪 18 万的回应,称“有效样本占 45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值得好好掰扯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18 万这个数字,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相当亮眼的。放在全国范围内看,也绝对是高薪行列了。所以,当这个数字出来的时候,大家的反应普遍是惊讶、羡慕,甚至还有点质疑.............
  • 回答
    南京大学副教授发文公开炮轰学校在颜世安教授延聘问题上的处理方式,这事儿确实挺让关注的。我仔细看了看相关的报道和评论,感觉这事儿挺复杂,也挺能反映出学术界和高校管理中的一些普遍问题。首先,从那位副教授的角度来看,他站出来发声,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他可能是出于对颜教授个人学术能力的认可,也可能是对学校处.............
  • 回答
    南京财经大学教师因在课堂或公共场合使用“918事变”侮辱辽宁男篮的事件,若被证实属实,该教师可能面临多重法律责任和后果,具体责任划分如下: 一、法律依据与责任类型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39条:教师应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44.............
  • 回答
    南京市消协就“下馆子必须扫码点餐才能就餐”一事的回应,确实触及了当前消费体验中的一个普遍痛点。他们明确表示“消费者有权拒绝”,这态度本身是值得肯定的,至少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场上是清晰的。那么,这件事具体是怎么回事呢?简单来说,现在很多餐厅为了“方便”或者说是“提高效率”,强制要求顾客使用手机扫码点.............
  • 回答
    南京地铁回应“只罚中国人不罚外国人”一事,在我看来,其核心问题确实是触碰了公平公正的底线。抛开具体事件的细节不谈,仅从回应本身来看,其声明“确违反了公平公正原则”的表述,是一种对事实的承认,也是对公众质疑的初步回应。但问题在于,这种回应的力度和后续处理方式,才是衡量南京地铁对此事的态度是否认真的关键.............
  • 回答
    关于南京师范大学某校内宿舍发生的20岁学生死亡事件,家属方面表示未进行尸检,并称“做完也不能确定伤口来源”,这确实是一个非常令人关注的焦点。除了家属的这番话,围绕这个事件,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关注的细节。首先,死亡原因本身是核心问题。 家属提及的“伤口”是什么性质的伤口?是在哪里发现的?是如何.............
  • 回答
    南京一位员工在主动提出辞职后,却未得到公司任何回应,反而最终被公司以“旷工”为由解雇,并因此提起劳动争议诉讼,最终获得了51万元的赔偿。这起案件从法律角度来看,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解读,它触及了劳动合同的解除、解除的法定条件、以及企业在处理员工离职时的法律责任等核心问题。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员工主动.............
  • 回答
    南师大校园内悬挂“旭日旗”的事件,以及校方“学生以为是日本国旗,挂错了”的回应,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此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事件的发生与性质: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旭日旗”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旭日旗,特别是带有太阳光芒线的版本,是日本海军的军旗,在二战时期被侵略性扩张.............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新加坡餐饮品牌“亚坤”南京分店因为将台湾列为“国家”而引发的风波,以及由此可能面临的处罚。这件事发生后,涉事店铺迅速被南京的商场方面作出处理——关停。这只是初步的应对措施,而真正的处罚会涉及多个层面,并且往往是系统性的。我们可以从法律法规、市场管理、品牌声誉等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 回答
    关于南开大学18级化学系学生虞同学对询问考生的回答,我需要更多的具体信息才能给出详细的看法。因为我无法直接访问或了解某个特定时间、特定场景下的私人对话内容。然而,我可以从 普遍的、符合逻辑的以及可能的角度 来分析这个问题,假设虞同学的回答可能涉及以下几种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分析:在分析之前,请您提供更.............
  • 回答
    南京金牛湖野生动物园的这波操作,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是“男性 99 元、女性免费”的门票定价策略,简直是把性别议题直接搬到了台前,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我来帮你梳理一下这件事情,以及大家的一些看法。事情的起因:最开始,可能是一些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或分享了这个优惠信息,然后就炸开了锅。这个定价方.............
  • 回答
    “东京大学数学系回国就业不如 985”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需要多维度分析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 笼统地说,“不如”是不准确的,但“一定好过”也并非绝对。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一、 国际顶尖名校的光环与国内认知的差异: 东京大学的国际声誉.............
  • 回答
    在上海买房遥不可及,回南京买房,这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尤其是在上海漂泊了几年,对这座城市的爱与恨交织,又现实地面对了经济上的巨大鸿沟之后。这就像一个在你心中盘旋了很久的问题,想要落下,却又有很多顾虑。先来捋一捋,为什么会考虑回南京?上海,这座光鲜亮丽、机会无限的城市,它的魔力毋庸置疑。在这里,你.............
  • 回答
    这个问题,我懂,这真的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内心深处的一场拉锯战。留在南京,还是回苏北老家,这背后牵扯到的,是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从小到大积攒的情感,是现实的考量,更是对未来的憧憬。让我来帮你掰开了揉碎了,把你能想到的,以及你可能还没想到的,都聊聊。咱们先掰扯掰扯留在南京的“香”在哪里: 职业发展和.............
  • 回答
    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送”,里面藏着千丝万缕的复杂情感和政治考量,绝非一般人能轻易理解。要说清楚,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得说说当时那个“西安事变”的背景。张学良年轻气盛,痛恨日本人侵略中国,眼瞅着国家山河破碎,却看到国民党内部还在搞“剿共”不抗日,他心里那个憋屈劲儿就.............
  • 回答
    这起事件牵动了许多人的心弦,尤其是在南京南站发生的猥亵事件,以及随后涉及到的河南滑县女童随养父回家的情况。要全面看待这件事,需要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深入剖析。首先,南京南站的猥亵事件本身是一个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和儿童权益保护问题。 行为的恶劣性: 任何形式的猥亵行为,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的,都是绝对.............
  • 回答
    香港小学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教育引发的争议,以及教育局“历史不能回避”的回应,确实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且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传达历史,特别是那些充满痛苦和暴行的历史。看待香港小学播「南京大屠杀史实」吓哭学生遭投诉:从这件事本身来看,有几个层面值得探讨: 教育的目标与方式: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
  • 回答
    .......
  • 回答
    南京大学发现的夸克星对天文学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它不仅为我们理解极端天体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更可能改写我们对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认知,甚至对理解宇宙的演化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详细阐述其意义,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对中子星内部结构的革命性认知核心问题: 中子星是已知最致密的天体之一,其核心内部.............
  • 回答
    南京大学打算花 120 万在 Nature 刊发校庆特刊宣传稿这件事,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它,包括其战略意义、财务成本、传播效果、潜在风险以及替代方案等。一、 战略意义和潜在好处: 国际声誉和品牌提升: Nature 是全球最顶尖、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期刊之一,其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