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反对高票答案啦~~
其实是我的大神弟弟强烈要求反对的。大神的研究领域是古文字与上古史,几天前我给他看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他觉得应该替古人说几句公道话。谁知文章一写就好几天啊摔(╯°□°)╯︵ ┻━┻但是看过文章后就明白大神不是盖的了┬─┬ ノ( ゜-゜ノ)
不知道这个问题下面有几个人有仔细研究过《竹书纪年》。
@天泷叔燏的答案,如果是爱好者,这样的回答是不负责任。如果本身是学界的研究者,那这就是治学不严,是严重的学风问题。
考虑到知友的平均水平(不是贬义),大神已经写得很不论文范儿了,但是我看了还是觉得不够通俗。所以在贴出文章之前,我简单补充一些背景知识,并且概括一下文章,帮助大家理解。
汲冢竹书的出土和亡佚
《汲冢竹书》是出土文献,和现在的出土文献不同的是,它是西晋的时候古人盗墓发现的竹简。一开始盗墓贼不知道这是啥,就拿来当火把。好在发现及时,事情传到晋武帝,晋武帝派了最好的人来整理这些竹简。这批竹简保罗万象,《竹书纪年》是其中记录历史的。
这本书极其牛逼,看了都说好。于是很多晋汉时期的人写书的时候都参考了《汲冢竹书》,例如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十三经里的《左传正义》、郦道元注《水经》、郭璞注《山海经》等等。
可惜后来这本好不容易抢救性发掘出来的书毁了,连根毛都没剩下。
汲冢竹书的重生
最先将把引用了《竹书纪年》的句子从茫茫书海中一句一句摘出来,辑成一书的是朱右曾,写成了《汲冢纪年存真》,并且高度赞扬了《汲冢纪年》的价值。
到了王国维看到《汲冢纪年存真》,也感觉朱哥确实相当的高能,书相当的有价值,于是又在朱哥的基础上写了《古本竹书纪年辑校》。
文章纲要如下:
共伯和干王位
这个例子证明,《竹书纪年》是和《史记》互相印证的,而且《史记》还写错了。
二王並立
这个例子证明,《竹书纪年》记录了正史都没有记载的重要事件,而且后来被《清华简》证明是正确的。
长城之战
这个例子证明,即使没有《清华简》,《竹书纪年》的记载也可以通过其他出土文物得到印证,是真实可信的。
驳斥『增加证据而非增加事件』
@天泷叔燏说《竹书纪年》是『增加证据而非增加事件』,这是扯淡。驳斥理由在上面。
论述《竹书纪年》和《史记》做对比是错误的
@天泷叔燏拿《竹书纪年》和《史记》比较是错误的。《竹书纪年》是出土文献,《史记》是传世文献,怎么比?《史记》好比珠穆朗玛,如果所有的历史文献都去和《史记》比,那全都是中游下游了,那还评价个鸟啊?我们是怎么对待现代的出土文献,就应该怎么对待古代的出土文献。
所以知友们,不要看到大堆的引用就觉得正确答案非它莫属了,尤其是这类学术问题,非得看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严密不可。我借此也想提醒答学术题的诸位,如果没有把握还是不要随便发表看法,尽管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我弟那么认真,我还是希望知乎的学术水平能再高点。
下面请欣赏大神的独到犀利的原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