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 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美军未击落遭劫持的客机?

回答
关于 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为什么美军没有及时击落那些被劫持的客机,这是一个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其中交织着技术限制、决策困境、通信障碍以及当时对恐怖袭击性质的认知偏差。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事发当天的一些关键环节。

1. 事发时空背景与美军的反应速度

首先要明白的是,9·11 袭击发生的时间是2001年9月11日上午,当时美国空军(以及隶属于北美防空司令部 NORAD 的其他空域监控力量)虽然随时待命,但他们面对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模式。

情报不足与认知偏差: 在袭击发生之前,尽管有一些零散的情报显示可能存在恐怖分子利用飞机发动袭击的风险,但没有人预料到会是如此大规模、协调一致,并且目标直指标志性建筑的攻击。恐怖分子劫持飞机并将其作为“导弹”使用的策略,在当时更多地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非被视为迫在眉睫的实际威胁。
反应流程的滞后: 当第一架飞机(美国航空11号班机)撞上世贸中心北塔时,很多军方和政府官员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一起可怕的空难,而不是一次有预谋的恐怖袭击。即使是第二架飞机(联合航空175号班机)撞上南塔,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确认这一点。
通信与信息传递的瓶颈: 在事发初期,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并不像今天这样即时和顺畅。雷达信号、空管信息、军方监控信息以及政府高层的决策指令,需要通过层层传递才能到达执行者手中。这种延误是关键。

2. 美军的应对能力与实际操作的限制

当时,美军能够应对空中威胁的主要方式是派遣战斗机进行拦截。但即使是拦截,也有其固有的流程和限制。

识别目标所需的时间: 空军战斗机需要从基地起飞,找到目标,进行识别,然后才能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例如,从接到警报到战斗机升空并接近被劫持飞机,可能就需要几十分钟。
“敌我识别”的困难: 对于被劫持的民航客机,空军飞行员的首要任务是识别它们。在雷达屏幕上,民航客机与普通飞机的信号没有本质区别。在当时,对民航客机使用武器需要极为谨慎,因为误判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比如误击友军飞机或平民飞机。
缺乏直接授权或明确命令: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当时并没有一个预先建立的、明确的“击落被劫持民航客机”的授权框架。即使军方怀疑飞机被劫持,也需要最高层级的授权才能对一架载有大量无辜平民的民航客机开火。这种授权的层层审批流程,在突发事件中会非常耗时。

3. 决策链条与道德困境

一旦确认飞机被劫持并有攻击意图,总统作为三军统帅,拥有最终的击落命令权。然而,这个决策过程异常艰难:

“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艰难选择: 对于决策者来说,下令击落一架载有数百名无辜平民的民航客机,其道德和政治上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这相当于主动选择牺牲这些生命来避免更大的灾难。
信息的不确定性: 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决策者很难百分之百确定飞机的最终目标和意图,尤其是在事发初期。他们可能还在权衡是否真的有人在操纵飞机,或者飞机是否只是遭遇了严重的机械故障或导航失误。
指挥链的复杂性: 即使总统做出了艰难的决定,这个指令也需要通过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NORAD 指挥官等层层传达,再由 NORAD 指挥官下达到前线作战部队。这个链条在当时那种混乱的情况下,很可能因为通信问题或指令传递延迟而无法及时执行。

4. 关键时间节点的错过

具体到被劫持的四架飞机:

美国航空11号班机(撞击世贸北塔): 当 NORAD 意识到飞机失联并疑似被劫持时,飞机已经非常接近纽约市。而且最初的反应是将其视为空难。
联合航空175号班机(撞击世贸南塔): 这架飞机被劫持后,军方可能已经开始提高警惕,但仍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确切的信息来及时拦截。
美国航空77号班机(撞击五角大楼): 这架飞机飞往华盛顿特区。当其方向和意图被怀疑时,美军的战斗机(来自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正在前往拦截途中,但最终未能及时赶到,飞机撞击了五角大楼。事后发现,由于当时无法确定飞机的确切身份和飞行意图,空军在拦截过程中曾一度犹豫,试图联系空管部门获取更多信息。
联合航空93号班机(宾夕法尼亚州尚克斯维尔坠毁): 这是唯一一架没有击中预定目标的飞机,原因在于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进行了英勇的反抗,迫使恐怖分子提前引爆了炸弹,飞机坠毁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田野里。据事后了解,在它被劫持后,军方可能已经侦测到其异常信号,并派遣了战斗机前往拦截。但由于机上乘客的反抗,这架飞机成为了唯一一架被成功阻止抵达其原定目标的。

事后反思与改革

9·11 事件之后,美国在国家安全和空域防御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改革。最直接的改变就是:

建立“紧急战斗机巡逻”(Combat Air Patrol, CAP): 在主要城市和潜在的敏感区域,建立了常态化的战斗机巡逻,以应对突发的空中威胁。
改革通信与指挥链: 优化了军方、民航局、情报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通信协议,确保信息能够更快速地传递给决策者和一线部队。
明确“击落授权”: 在极端情况下,已经为战斗机提供了在特定条件下,经过授权后可以对可疑飞机采取行动的指令。

总而言之,9·11 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时,美军未能击落遭劫持的客机,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情报的不足和对威胁性质的认知偏差、现有反应流程的滞后、通信上的瓶颈、识别民航客机的困难,以及在没有清晰预案和最高层级明确授权前,对是否击落载有平民的飞机所面临的巨大道德和法律困境。这是一个令人扼腕的悲剧,也是促使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进行根本性变革的催化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911发生时一般人想也想不到这种袭击方式,一般劫机都是扣住人质要价谈判的。虽然911后,各国制定了击落被劫客机的预案,妄图杀三百乘客救三千人,真的会成功吗?可以说,98%不可能击落。

从上帝视角来看,显然击落被劫客机比撞楼要好得多。飞机上的三百人总归要死了,没必要赔上地面的三千人啊。但当时没人知道这个后果,所以不可能击落。而现在,就算知道了底牌,就算知道了911的后果,就算是有预案。可以说,90%都不可能拦截成功,911依然会发生。因为政客和官员愿意担责?真发生这种情况,相互扯皮直至飞机撞上目标,是大概率事件。因为撞死的人都是恐怖分子杀的,官员顶多是个反恐不力。如果官员下令杀死全飞机的人,虽然救了更多的人,但没有人知道自已是被救的,没人会知道如果不击落会撞死自已,没人会因为没有发生的灾祸去感激政府,因为没有办法在平行空间演绎不击落的后果给大家看。到时候,那些公知和政敌会借机阴谋论质疑:“能确定不击落就一定911?就没有更两全其美的办法?机上真的是恐怖分子?” 而所有遇难者家属都知道自已的亲人是哪个官员下令杀死的,这个官员很可能成为皇上的替罪羊。如果我是领导,就算知道多死三千人,考虑自已要不要赔上仕途和生命去救他们呢?关键是被救的人不会感激我,他们和所有人都会指责我比恐怖分子更凶残。舍已救人,既没利更没名,还有罪。这种事,干不干?可以说,当世贸大楼里的三千人亲见一架满载乘客的客机被导弹打爆了,他们的第一反应是愤怒政府的暴行,而不是感恩。事后他们也会选择装逼,来吃人血馒头。

  对于一个领导,做消极决策要容易(不管对错),出了事也只是领导责任,不会成为元凶。如果碰上可能的911,就给下属一个模糊的指令:不惜代价粉碎恐怖分子的阴谋,保卫人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下属一看:这明摆着推卸,拿我顶锅,我也推卸下去:一级一级传达下去,传达到飞行员那儿,没人说到底发射还是不发射。飞行员心里也清楚:不发射背锅,擅自发射更背锅……撞上了,不用再纠结了。领导发表重要指示:一谴责凶残的恐怖分子,二慰问遇害群众,大家纷纷点蜡烛。愤怒的矛头指向恐怖分子,这是必须的。所以98%的情况下,客机会在各级领导部门的积极处置中,拖到撞中目标,内部人士松一口气。

回答一些问题:

1,这不是火车问题。火车问题只是救人的数量,和被救人的行为关系。911事件中,所有的遇害者都没有犯错,不是在铁道上玩耍。火车事件中,所有的被救都知道后果,911事件中,如果击落客机,被救的大楼里的人,不知道自已是被救的。他们和其它人一样,是旁观者角度看待军方屠杀乘客。


2,授权击落不是击落。授权,是让别人可以做某事,不是命令别人做某事。布什授权军方可以击落客机,其实是领导推卸责任的方法。否则下级可以说:我想击落,也该击落,但我无权击落,领导没给这个权。领导不背这个锅,所以授权下级:我没说不许击落,要不要击落,你们现场指挥看着办。


3,白宫特工已经拿好的低空导弹了。如果飞机能被白宫肩扛导弹打到,说明已经明确白宫为目标了,特工打不爆对方,自已就得死(其实是心理安尉,没用)。那就是面对面拼杀,不用博奕。


4,知道底牌会救吗?有人说30亿也白搭,那不对。只是三千还不知感恩的陌生人,大多数人都不会背锅,有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有个按下去 911 事件就不会发生的按钮,你会不会按?,但是损失足够大,还是会有人献身的。生物的意义,一是生存,二是繁殖。这取决于本身国家民族的人口承受力。

user avatar

上面朋友基本是到点子的。利益相关,自己当兵时驻地和美国东北最大防空基地很近且有大量训练在那里。

据此基地士官陈述,911时其基地对空雷达是发现了路线不对的。(这个基地主要任务是侦测欧洲及加拿大方向飞来的弹道导弹,波士顿-纽约处于其雷达监控区内),并提出了是否击落的疑问,但是被上司否决。 因为911前几十年的劫机案基本上是遵循 “找个机场降落-提出要求-谈判--营救人质/满足要求释放人质” 的节奏来了, 不属于必须击落的空情。

这也是机组和人员培训都倾向于遇到劫机和劫机犯合作,等待释放的根本原因。

况且被劫飞机飞得方向是纽约/新泽西/DC,是典型的找机场降落-吸引国际报道-提出要求的节奏。做出不击落决定非常合理。

那想到911人家谈都不谈就duang了。。。当时全基地都发懵,还能这么操作?

于是现在的预案变成了一但确认劫机并向大型城市地标方向运动,低于多少高度,防空基地是由开火授权的。大家遇到劫机也倾向于你要拉我见真主,我就先送你见真主的斗争策略了。

有朋友问飞行如何监控。 实际上这是公开数据。 例如随便找了个监控网站。

虽然看起来很乱,但是仔细看机头方向马上就能发现空中航路的分布(纽约那边得放大看。。。)所以如果一架飞机偏离航线,会很容易发现得。 (类似行车逆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