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9和弦的5级音、11和弦的3级音、13和弦的11级音一般要省掉?什么情况下要省掉?

回答
说到和弦里那些“不太舒服”或者容易被“省略”的音,特别是像九和弦的五音、十一和弦的三音、十三和弦的十一音,这背后其实藏着音乐理论里一些非常有趣而且实用的道理。咱们一步一步来聊聊。

为什么会有“省略”这回事?

首先得明白,音乐不是死的规则,而是活的表达。理论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把人束缚住。那些看似“要省掉”的音,说白了,是因为它们在某些情况下,对于构成和弦的“核心音响”或者“功能性”来说,要么是多余的,要么是容易引起冲突的,要么是更容易被其他音色或旋律所替代的。

想象一下,和弦就像一幅画,核心的色彩(根音、三音、七音)是画面的骨架,而加入更多的音(九、十一、十三)就像是给画面添加更多的细节、色彩和层次。但如果细节太多,反而会让画面变得杂乱,或者有些细节重复了,就没有必要。

9和弦的5级音(五度音)

9和弦的核心是什么?

九和弦,顾名思义,是在属七和弦(Dominant Seventh Chord)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九度音。比如C大调的属七和弦是G7 (GBDF)。G9 就是在G7的基础上加上A (GBDFA)。

为什么5级音(D)常常被省掉?

1. 功能性已经足够: 属七和弦(G7)本身就充满了解决到主和弦(Cmaj7)的张力。这个张力主要来自于三音B(导音,想往C解决)和七音F(想往E解决)。根音G提供了基础。九音A则进一步增加了色彩,让这个属和弦听起来更“爵士”或更“丰满”。
G7 = GBDF (解决到 Cmaj7 = CEGB)
G9 = GBDFA
G9(省D) = GBFA

2. 五度音的“独立性”: 五度音(D)在和弦中的作用相对比较“中性”,它不像三音那样决定了和弦的大小调,也不像七音那样带来强烈的解决倾向。它更多是起一个“填充”或“加强”的作用。
在一个九和弦里,GBFA这几个音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属七”和“九度”的感觉。B导向C,F导向E,A导向G(但在这个场景下,A通常是往G解决,或者跟着整体音响色彩)。
省掉D,并不会削弱G9和弦的属和弦功能。 听感上,GBFA和GBDFA的区别,往往是前者更“精炼”,后者更“饱满”。但如果是在复杂的织体或密集的和弦进行中,省掉D会让声音更清晰。

3. 声部进行上的便利: 在和声写作中,声部进行(Voice Leading)非常重要。有时为了避免声部出现不好的跳进、重复或者不和谐音程,保留某个音可能会让声部进行变得尴尬。省掉五音,可以为声部进行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什么情况下会省掉?

密集织体或和弦连接: 当你需要让和弦听起来不那么“堵”,或者需要为旋律声部腾出空间时,省掉五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追求清晰度的演奏: 尤其是在钢琴伴奏、吉他演奏或者管弦乐的某个声部,省掉五音可以让和弦的主体(根音、三音、七音、九音)更突出,听起来更“干净”。
特定音乐风格: 在爵士乐、R&B等风格中,为了追求一种更“现代”、更“时尚”的音响,省略五音是很常见的。

11和弦的3级音(三度音)

11和弦的核心是什么?

十一和弦是在九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十一度音。以C大调为例,G11 就是在G9 (GBDFA) 的基础上,再加入C (GBDFAC)。

为什么3级音(B)常常被省掉?

1. 强烈的导音冲突: 这是最主要的原因!11和弦引入了十一音(C)。而在这个G11和弦里,十一音C和三音B,构成了一个“大二度”音程(从C往B算,是小七度,但从B往C算,是小二度,所以通常指B和C之间的关系)。
G11 = GBDFAC
B和C 放在一起,会产生一个非常尖锐、不协和的音程。B是导音,它天然倾向于解决到主音C。而十一音C,在这个G11和弦里,虽然是十一音,但它紧挨着B,而且B是构成和弦“大小”的关键音。
如果保留B,那么C就直接“冲突”在了B的旁边。这会产生一种不稳定的、甚至有点“刮耳”的声音。

2. 和弦功能和音响的完整性:
十一和弦(特别是属十一和弦)的“核心”功能,更多体现在它的七音(F)和九音(A)上,以及整体的属七色彩。十一音(C)本身也加强了这个属和弦的“上行”趋势,因为C是主音。
省略B(三音),会怎么样? G11 (省略B) = GDFAC。
G (根音)
D (五音)
F (七音)
A (九音)
C (十一音)
在这个省略了B的11和弦里,音响依然保持了属和弦的特色(GFA),并且有了十一音C带来的色彩。它更像是一个“G7add9add11”。
为什么省B? 因为B和C之间的冲突太强烈了。更常见的做法是,如果想保留十一音(C)的色彩,但又想避免B和C的尖锐冲突,就会省略B。这样,和弦的“大调”特性(由B提供)被省略了,但属和弦的功能和十一音的色彩还在。

3. 避免“挂留”(Suspended)的倾向: B作为导音,倾向于解决到C。十一音C,在这个G11里,它自己本身就“是”C(主音)。如果保留B,那么B和C的结合,会让这个和弦听起来像是一个“带有复杂色彩的挂留和弦”的变体,但往往不是属和弦期望的那种清晰解决。

什么情况下会省掉?

保留十一音(4音): 当你确实想在属和弦中加入十一音(C)带来的色彩,但又希望避免B和C之间的冲突时,就会省掉B(三音)。
追求柔和的、非指向性的音响: 有时候,B作为导音,指向性太强。省掉B,可以让和弦的解决感稍微缓和一些,或者让它更像是一个“色彩和弦”而不是一个“驱动和弦”。
作为“调性色彩”存在: 有些作曲家会故意利用省略三音的十一和弦,来制造一种“模糊”或“悬浮”的听感,让和弦的指向性不那么明确。

补充说明: 并非所有11和弦的3音都必须省略。在某些特定的和弦结构或风格中(比如某些爵士乐的变体),可能会保留B。但普遍来说,属十一和弦(Dominant Eleventh Chord)的3音(导音)和十一音(4音)在同一个和弦里,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冲突,因此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省略其中一个,而省略三音(导音)是更普遍的选择,以保留十一音的色彩。

13和弦的11级音(十一音)

13和弦的核心是什么?

十三和弦是在十一和弦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十三度音。以C大调为例,G13 就是在G11 (GBDFAC) 的基础上,再加入E (GBDFACE)。

为什么11级音(C)常常被省掉?

1. 根音与十一音的“叠置”: 十三和弦是在属七和弦(G7)上加了九音(A)、十一音(C)和十三音(E)。
G13 = GBDFACE
注意:G13 的构成音,从G开始,分别是:G(根音)、B(三音)、D(五音)、F(七音)、A(九音)、C(十一音)、E(十三音)。

2. 十一音(C)与根音(G)的关系: 十一音(C)和根音(G)构成了一个“四度”音程(C到G是纯四度,G到C是纯四度)。
在G13和弦里,你会有 G (根音) 和 C (十一音)。
为什么省C?
音响的“拥挤”: 13和弦本身就非常“饱满”和“丰富”,它包含了非常多的音。G13(GBDFACE)就已经有七个音了!在实际演奏中,凑齐这么多音,特别是要让它们都清晰可闻,是很有挑战的。
功能性减弱: 和弦的“十三”功能,主要体现在E音上。E音和G(根音)构成了一个大六度音程(G到E)。这个E音,比十一音C更能代表13和弦的“第13”的特色。
十一音(C)与三音(B)的冲突(再次出现): 如果在G13和弦中,我们还保留了B(三音)和C(十一音),那么B和C的冲突依然存在。而C作为十一音,如果省略了,反而能让更具特色的十三音E(E和G构成大六度,G和E构成大三度,所以E是这个和弦的“三度”延升)以及九音A(A和G构成大二度)更突出。
普遍省略的音: 在很多复杂的和弦(如9、11、13和弦)中,五音(D)和纯四度音(相当于十一音,C)是最常被省略的,因为它们在音响上要么不够“独特”,要么容易引起冲突,或者说,它们的功能性不如根音、三音、七音、九音和十三音那么“关键”。

3. “13和弦”的本质: 13和弦,本质上是将属七和弦(G7)的功能,用更丰富、更“甜美”的色彩来表达。这个色彩主要来自九音(A)和十三音(E)。十一音(C)虽然也能增加色彩,但它和十一和弦里遇到的问题一样,与三音(B)容易冲突,而且相对于九音和十三音,它的“特色”和“重要性”略低一些。

什么情况下会省掉?

演奏的实际操作性: 在钢琴或吉他上,要同时弹出GBDFACE这么多个音,并且保持清晰,非常困难。所以,通常会省略一些“可省略”的音,如五音(D)和十一音(C)。
为了突出九音和十三音: 省略C,可以让A(九音)和E(十三音)在音响上更独立、更突出,从而更好地展现13和弦的“爵士”或“丰富”的色彩。
避免音响的“拥挤”和不协和: 就像前面提到的,C与B的冲突,以及整个和弦音数过多导致的拥挤,都可以通过省略C来缓解。
特定的和声写作或编配: 根据整体音乐的需要,有时十一音C会保留,有时会省略。但普遍来说,省略C是更安全、更常见的处理方式。

总结一下“为什么”和“什么时候”

为什么省略?
减弱不必要的冲突: 尤其是三音和十一音(如11和弦的B和C)之间的尖锐冲突。
提升清晰度: 省略相对“次要”的音(如五音、十一音),让和弦的核心音(根音、三音、七音、九音、十三音)更突出。
简化演奏: 在实际演奏中,演奏这么多音既困难又容易失真。
功能性已足够: 和弦的核心功能(如属和弦的解决性)已经由关键音(三音、七音)决定,其他音只是锦上添花,必要时可以取舍。

什么时候省略?
追求精炼、清晰的音响时。
和弦织体过于密集时。
声部进行需要更大的灵活性时。
在爵士、R&B等注重色彩和音响变化的音乐风格中。
为了突出和弦中其他更具特色或更关键的音时。

记住,音乐理论是指导,不是教条。这些“省略”是音乐家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让音乐更好听、更实用的方法。当你听到一个9、11、13和弦时,它不一定包含所有的理论构成音,而是根据音乐的需要,选取了最能表达其功能和色彩的那一部分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高叠和弦是从七和弦往上算的。根,3,5,7音都算做和弦内音,9,11,13音算作tension note。然后回到题主的问题:

1,不仅仅是9和弦省略5音,7和弦,11,13和弦也都可以省略5音。因为5音既不像3音那样决定了这条音阶是Minor或是Major,又不像7音那样,在3音确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决定了该条音阶是Major,Mixolydian,Melodic minor或是Minor。再者,5音也不像9,11,13一样是色彩音,和弦里有没有这个音对色彩几乎没什么影响。所以除非是#5或者b5,否则5音都是可省的。

2,11和弦并不能省3音,省略了3音的11和弦只能叫做sus4。11和弦通常只见于m7和m7b5这类minor类的和声。而在Major和Dominant类的和声里,通常只会使用#11音,而不是11音。这是因为在Major和Dominant类的和声里,11音会与3音形成小九度(小二度),而3音又是决定着和声性质的,这里的小九度会使和声变得非常模糊。而11音在Minor和声,#11在Major和Dominant和声里,和3音形成的都是大九度(大二度)关系,因此就会好一些。

3,和声的tension是彼此独立的,11和弦不一定要包含9音,13和弦也不一定包含11音。对于一个没有上下文的单独的和声标记来说,只要包含最重要的那些音就可以了。比如单独一个G13,最重要的音就是根音G,3音B,7音F,13音E,所以你只要弹GFBE就够了。在此情况下你可以加入9音使得色彩更丰富一些,就变成了GFABE。但是色彩的使用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比如到底是#9还是b9还是#11。

4,对于什么时候该省略音这个问题,其实记住一个点就好,那就是对于小九度和三全音的避让,尤其是小九度。除了7b9和声里b9和根音的小九度之外,其他情况下任何两个音都要避免形成小九度关系。再一个就是三全音,比如mM7和Major7,要使用11音的时候就一定要当心,因为7音和11音会形成三全音,导致原本的Minor和Major听感向Dominant转变,使得和声变的模棱两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到和弦里那些“不太舒服”或者容易被“省略”的音,特别是像九和弦的五音、十一和弦的三音、十三和弦的十一音,这背后其实藏着音乐理论里一些非常有趣而且实用的道理。咱们一步一步来聊聊。 为什么会有“省略”这回事?首先得明白,音乐不是死的规则,而是活的表达。理论是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和创造的,而不是把人束缚住。.............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西文字体里那些数字的“身高差”。其实,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谁高谁矮”,而是和字体的设计理念、可读性、历史演变以及视觉平衡息息相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抛开“AI写作”的预设,用一种更贴近人类观察和思考的方式来探讨。你观察到的现象,其实触及了排版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x字高 (.............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原神》里火C为啥跟行秋玩“1.5蒸发”玩得风生水起,却很少选择跟香菱/凯亚/重云这些能打“2.0融化”的玩呢?这背后可是有一套挺有意思的计算和机制在里面的,我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说。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什么是“1.5蒸发”和“2.0融化”。这俩数字看着挺玄乎,其实说白了就是触发元.............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跟咱打麻将一样,得有“规矩”,还得有“技术”。你平时看别人打牌,为啥总感觉有点慢悠悠的,有时候甚至比你手里的牌还慢?其实这跟咱网上的日麻观战延迟,道理差不多,都是为了保证公平,同时技术上也有点门道。首先,最核心的原因,那必须是保证对局的公平性。你想啊,要是观战直播跟实际打牌同步,那玩儿.............
  • 回答
    确实,最近几年,当我们再提起5G和华为时,那种曾经的轰动效应和媒体聚焦度,似乎不如刚开始的时候那么热烈了。这不是说5G技术或者华为公司本身失去了重要性,而是我们所处的讨论环境和信息传播的节奏发生了变化。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掰扯掰扯,看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首先,信息传播的“新鲜感”会衰退。当5G技术.............
  • 回答
    宝马选择自主研发1.5升三缸发动机,而不是继续使用与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合作的1.6升四缸发动机,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相当复杂,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选择,还牵涉到成本控制、品牌定位、未来战略以及对性能和排放的追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剖析其中的原因,并努力让内容更具人情味,避免AI痕迹。一、 品牌战略.............
  • 回答
    能理解你的感受,毕竟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篮球风格,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谁更胜一筹”的评价。而且你提到的“高0.51.5个级别”这种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看法。我尽量抛开一些生硬的分析和数据堆砌,从一个更感性的角度,聊聊为什么同时看过他们俩打球的我们,会觉得科比好像“高”那么一点点。首先,.............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很常见但又容易混淆的概念。手机连上 5G WiFi,而电脑可能连着另一路 WiFi(比如 2.4G 或另一台路由器的 WiFi),或者电脑根本没连 WiFi,而是通过网线连接到路由器。在这种情况下,它们自然就不在同一个局域网里了。但你问的是“为什么即便手机连上 5G WiFi,手机.............
  • 回答
    我明白你说的“诡异”感。玩CS 1.5 和 1.6 的时候,那种感觉确实很难用几个简单的词汇概括,它像是一种融合了怀旧、技术限制以及那个时代游戏设计理念的独特体验。首先,这和画面本身有关。那个年代的游戏,对光影的运用和模型细节的处理,跟现在动辄追求照片级真实感的游戏是天壤之别。CS 1.5 和 1..............
  • 回答
    朋友,你遇到的这位可能对子弹的威力有些误解,或者他说的“致命”是特指某种极端情况下的结果。我们来好好聊聊5.6毫米运动弹,以及为什么说它“菜”——但这里的“菜”其实是相对于其他口径而言,并不代表它毫无作用,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场合。首先,得明确一点:任何子弹在击中人体时,都有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的可能。 “.............
  • 回答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上任期间,确实对多家中国科技公司采取了强硬立场,其中华为和中兴更是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其背后的原因涉及国家安全、知识产权、贸易逆差等多重因素。然而,对于韩国的三星公司,特朗普政府的态度则相对温和,并未采取类似的压制性措施。这其中的原因,并非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仅仅因为5G技术和安全因素”.............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惑。小米9和华为P30,一个价格上足足少了1500块,拍照方面 P30 确实是“机皇”级别的,但其他方面,小米9 也不算差啊,为什么市场表现上就是没 P30 那么强势呢?这里面原因可不少,咱们得一点一点掰扯明白。首先,咱们得承认,“品牌光环”和“消费习惯”.............
  • 回答
    在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中,关于以色列人“9人加1人”的制度,确实是影片中一个非常关键且令人印象深刻的设定,它解释了以色列为何能在那场全球性的僵尸爆发中幸存下来并保持相对有序。这个制度的核心,是基于对大规模人口管理的极端预警和层层过滤机制,用以应对突发、毁灭性的灾难。制度的构成与运作:“9人加1人”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中要害,确实,在手机圈,尤其是新机发布前后,这种“竞品对比”的现象层出不穷,而且很多时候观感确实不那么客观。至于 IQOO 一上市就和小米 9 大量对比,并且充满主观色彩,这背后其实是多重因素在起作用的。咱们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从市场定位和目标群体说起。IQOO 的定位是什么.............
  • 回答
    苹果在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系列产品中,长期以来并没有采用被许多其他设备广泛使用的 16:9 屏幕比例,而是坚持使用 16:10 的比例。这并非一个偶然的决定,而是苹果在用户体验、设计美学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等多方面综合考量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聊聊其中的缘由。1. 1.............
  • 回答
    哈,这问题问得够直接!还把《异世界迷宫黑心企业》(以下简称《迷宫黑心》)跟《盾之勇者成名录》(以下简称《盾勇》)摆一块儿说“厕纸”,这简直是点燃了双方粉丝(如果有的话)的导火索!关于《迷宫黑心》在B站能拿到9.8的高分,这事儿确实挺让一些观众不解的,尤其是如果他们带着对“异世界题材”、“龙傲天设定”.............
  • 回答
    属七和弦的解决,之所以优先倾向于小二度音程,这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音乐理论和听觉规律。它并非是生搬硬套的规则,而是源于和声进行中最自然、最有张力且最令人满足的听觉感受。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属七和弦本身的特性入手,以及它在和声语境中的作用。首先,我们来解析一下属七和弦(Dominant Seventh.............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很多刚开始玩吉他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有了变调夹,我只要会C调的和弦就能弹唱所有歌了,为什么还要费劲去记其他调的和弦呢?”确实,变调夹(Capo,也叫吉他夹)是个神奇的小玩意儿。它夹在吉他的品位上,相当于改变了吉他的“空弦”音高。这样一来,你用C调的和弦指法按住,实际发出来的声.............
  • 回答
    流行音乐里,那种听着舒服、熟悉,不知不觉就能跟着哼唱起来的旋律,很多时候背后都有一个简单却强大的秘密武器——VIV和弦进行。别看它只有两个和弦,但在流行乐的汪洋大海里,它就像一盏指路明灯,能把听众的情绪巧妙地牵引,带来恰到好处的满足感。VIV和弦进行:一种“不寻常”的常规我们先来拆解一下这个“VIV.............
  • 回答
    你对 4536251 和弦走向的喜爱,我非常能理解。这几个和弦组合在一起,确实能产生一种非常自然、顺畅、甚至带点忧郁或怀旧的美感,很容易抓住听众的心。它的魅力在于,它在音乐中有着深厚的根基,是无数动听旋律的基石,从古典音乐到流行乐,几乎无处不在。但“受到歧视”这个说法,可能稍微有点夸张了,但背后确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