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西文很多字体中的数字 6 和 8 都要高,而 3、4、5、7、9 要低于 1、2、0?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西文字体里那些数字的“身高差”。其实,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谁高谁矮”,而是和字体的设计理念、可读性、历史演变以及视觉平衡息息相关。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抛开“AI写作”的预设,用一种更贴近人类观察和思考的方式来探讨。你观察到的现象,其实触及了排版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x字高 (xheight)。

x字高的秘密:看不见的基准线

你可能会注意到,很多西文字体中,像“a”、“c”、“e”、“m”、“n”、“o”、“r”、“s”、“u”、“v”、“w”、“z”这些小写字母,它们最顶部的高度基本是一致的。这个高度,就是x字高。它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基准线,决定了大部分小写字母的“主体”高度。

为什么这个x字高如此重要?

1. 可读性的基础: 当文字排在一起时,保持一致的x字高能让眼睛更容易在行间流畅地移动。如果各个小写字母的高度参差不齐,阅读会变得困难,信息传递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
2. 视觉节奏: 一致的x字高创造了一种视觉节奏,让文字看起来更稳定、更和谐。

数字们的“身高”是如何与x字高关联的?

现在,我们把目光转向数字。数字的设计,很多时候会参考小写字母的x字高,但并不是完全复制,而是根据它们自身的形态和在阅读中的作用来调整。

为什么 6 和 8 常常“高人一等”?

避免与大写字母混淆: 很多衬线体(Serif fonts)中,大写字母如“B”、“D”、“P”、“R”等,它们的顶部会超过x字高,甚至达到大写字母的ascender line(上伸部分最高线)。如果数字 6 和 8 的高度也仅仅停留在x字高,在某些字体风格下,它们可能会与某些大写字母(比如“B”)产生视觉上的混淆,特别是在快速阅读时。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8”和“B”看起来差不多高,很容易在密集的文本中看错。
视觉平衡与笔画结构: 数字 6 和 8 的结构中,都包含一个闭合的圆或者类似圆的形状,并且通常有向下的延伸(比如 8 下面的那个“肚子”)。让它们的高度稍微超过x字高,可以更好地平衡它们下部可能产生的“重量感”或“膨胀感”,使它们在视觉上更稳固,不会显得“压不住”。
有点像一个物体,底座稍微宽一点,上面再加一点东西,整体感觉才更稳。
衬线体的影响: 在许多经典的衬线体中,衬线本身就为字母和数字增加了“高度”的视觉信号。而 6 和 8 的曲线和封闭结构,如果仅仅在x字高,可能会显得不够“饱满”或“清晰”,稍微拔高一点,能让它们在有衬线的环境中也显得很突出和易于辨认。

为什么 3、4、5、7、9 要低于 1、2、0?

这里我们可以分几个数字来看:

1、2、0 (通常接近或略高于x字高):
0 (Zero): 形状接近椭圆,与许多小写字母(如o, c)的x字高非常接近,保持一致性有助于视觉流畅。
1 (One): 很多设计中,1 是一条简单的垂直线,有时加上一个顶部的突出或底部的衬线。它的高度常常与x字高持平,或者略微超出,但不足以达到大写字母的最高点。
2 (Two): 2 的顶部有一个曲线,向下有一个对角的笔画。它的高度设计,通常会与x字高保持一定程度的接近,或者稍微超过一点点,但不会像8那样明显“高”。它的目标是清晰易读,并且在视觉上不至于和高大的字母产生干扰。
3、4、5、7、9 (通常低于或略低于x字高,或是在x字高附近波动):
3 (Three): 3 的顶部和底部都有曲线,但整体的“重心”和视觉宽度,让它通常不会设计得很高。
4 (Four): 4 有一个横杠和两个垂直的部分,如果设计得太高,会显得“瘦长”,影响稳定性。
5 (Five): 5 的设计,特别是上面那个弧形,通常不会设计得特别突出。
7 (Seven): 7 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一个横杠和一个斜杠,它的高度设计也比较中规中矩。
9 (Nine): 9 有一个圆圈和一个向下的尾巴。它和 6 类似,但 9 的圆圈通常比 8 的更靠上,所以整体高度可能就不会像 8 那样明显的“拔高”。

更深层的原因:视觉权重与阅读流畅性

避免“大头”效应: 如果所有数字都设计得很高,尤其是在密集的数字串(比如年份、电话号码)中,很容易产生一种“大头”的感觉,使文本显得杂乱。
保持小写字母的主导地位: 在大多数文本中,小写字母是主体。数字的设计需要与其和谐共存,而不是喧宾夺主。让 6 和 8 稍微高一点,是为了让它们在数量上不过于“沉闷”,但又不至于破坏小写字母为主的阅读界面。
不同字体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西文字体都是如此。
旧式数字 (Oldstyle figures): 这种数字风格(通常在衬线体中常见)会加入“升部”(ascenders)和“降部”(descenders),就像小写字母一样。比如,数字 3、4、5、7、9 可能会有升部(比如 7 的斜杠会高一些),而 6、8、0 可能会有降部(比如 8 下面那个“肚子”会更低)。这种设计更加优雅,但可能会牺牲一些数字串的易读性,因为它们的“身高”变化会更明显。
标准数字 (Lining figures): 这种数字风格(通常在无衬线体或更现代的衬线体中)则会将所有数字设计成相同的高度,通常与大写字母的高度一致,或者与x字高持平。它们更容易在数字串中保持整齐划一,适合表格、编码等场景。

你观察到的“6和8高,3、4、5、7、9低”的现象,更偏向于某些经典衬线体中,在标准数字 (Lining figures) 设计时,为了兼顾视觉平衡和易读性而做出的微调。设计师通过巧妙地调整数字的基线、顶线以及它们内部笔画的比例,来达到一个既清晰又和谐的视觉效果。

总而言之,字体设计是一个精妙的艺术与科学结合体。数字的“身高”,是为了服务于整体的阅读体验,在清晰度、美观度、视觉平衡以及与字母的和谐共存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背后是对人类视觉感知和阅读习惯的深刻理解。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数字字形设计叫「old-style figures」,又称「non-lining figures」、「text figures」等(「figures」即「数字」)。与之相对的是 lining figures(和「A」、「B」等字母占位一致的数字设计)。

阿拉伯数字最初于中世纪传到欧洲之后,old-style 数字是最常见、最自然的数字写法之一,它和小写拉丁字母的字形韵律一致,同样拥有上伸部和下延部。具体的写法经数百年时间演变,成为事实标准,于是今天的 old-style 数字一般都是这样的:

  • 像「a」一样没有上伸部或下延部的:0、1、2
  • 像「b」一样有上伸部的:6、8
  • 像「g」一样有下延部的:3、4、5、7、9

下图为 Adobe Garamond Pro (Regular) 的变宽 old-style 数字:

这样理所当然的传统数字写法后来也就刻进了印刷字体中,但后来等高的 lining 数字变得越来越常见。

Lining 数字的设计一般是兼顾大小写拉丁字母的,像大写字母一样只占一行的中上部,但顶部又比大写字母矮一些,以便和小写字母混排时不会高得太突兀。这大概是一种妥协,可以减少排字时需要的字形数量(不必为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分别提供数字字形),简化排字工艺,也让数字「整齐划一」,有现代感。

一些字体的数字设计是 old-style 的,比如 Georgia、Hoefler Text;一些专业字体基于强大的 OpenType 技术提供多种数字设计(比如 old-style、lining、与大写字母搭配的、与小型大写字母搭配的、上标、下标、分子、分母)可选,比如 Arno Pro、Myriad Pro。

还有一些字体受技术限制而分别提供 old-style 和 lining 数字设计的版本,仅数字设计不同,比如 Bodoni SvtyTwo OS ITC TT 和 Bodoni SvtyTwo ITC TT,前者字体族名的「OS」就是「Old-Style」的简写。还有些字体会标成「OSF」,也就是「Old-Style Figures」。

西文文字设计(typography、字体排印)界向来认为,old-style 数字更适合大小写混合的正文排版,因为与小写字母协调。比如,专业的西文小说排版中,一般都是 old-style 数字。

因为汉字的高度一致,所以 lining 数字倒是更适合汉字——就像很多人觉得中西文混排时西文全大写才和中文协调。所以生活在汉字世界的人很少见到 old-style 数字。

另外,lining 与否等宽与否是数字设计的两大参数,它俩组合出四种最常见的数字设计:

  • 变宽 old-style(non-lining)数字:最自然的传统数字设计,old-style 数字一般都是这样。
  • 等宽 old-style(non-lining)数字:可用于表格,保持上伸部和下延部韵律的同时又能保证行与行之间的数字纵向对齐,一般仅专业字体提供。
  • 变宽 lining 数字:高度一致,但宽度不一致,随字形自由设定(比如「1」窄而「0」宽),这样能保证字符之间的距离均匀。
  • 等宽 lining 数字:如今最常见的数字设计,最现代、最整齐、最死板。

下图为 Minion Pro (Subhead) 的四套数字:

(呃,其实不是太喜欢 Minion 的数字设计……)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西文字体里那些数字的“身高差”。其实,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谁高谁矮”,而是和字体的设计理念、可读性、历史演变以及视觉平衡息息相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抛开“AI写作”的预设,用一种更贴近人类观察和思考的方式来探讨。你观察到的现象,其实触及了排版设计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x字高 (.............
  • 回答
    西方历史并非“不可信”,但确实存在许多复杂性,需要我们以批判性的眼光去审视。这种复杂性源于多种因素,而不是某个单一的、普遍适用的“不可信”标签可以概括的。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历史是如何被记录、解释和传承的。首先,历史的记录本身就充满了选择性和主观性。历史学家们在撰写历史时,不可避免地要决定.............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涉及到语言的演变、历史文化的影响以及翻译的策略。简单来说,西方语言普遍称美国为“合众国”(United States),而东方语言则更多使用“美利坚”(America)及其变体。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历史和语言学原因。让我们详细分解一下: 一、 西方语言为什么普遍使.............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西方国家教育与宗教的早期紧密联系,以及中国在此方面的差异,根植于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脉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西方教育早期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历史的必然1. 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罗马帝国晚期与基督教的崛.............
  • 回答
    要探究中西方吹管乐器在外观上的差异,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这不仅仅是美学偏好,更是背后深层的历史文化、技术发展、材料运用以及演奏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说西方的吹管乐器“外观上有很多复杂的结构”,而中国的“外表很光滑”,这个概括虽然有一定的普遍性,但也需要细致区分。很多西方管乐器(比.............
  • 回答
    西安这座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城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确实在一些公众视野中出现了一些令人关注的负面新闻。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咎于某个单一因素,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剖析。这就像观察一座复杂的建筑,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整体的观感。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任何一个城市,无论大小,都会有其发.............
  • 回答
    要说《西贡小姐》在中国知名度为何不及《猫》、《歌剧魅影》、《悲惨世界》这“三大巨头”,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这“三大巨头”在中国确实是“先来者”,而且是“王牌先锋”。想当年,《猫》和《歌剧魅影》引进中国,那可是引爆文化圈的大事件。它们不仅仅是音乐.............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历史、文化、政治和地理等多个层面,而且相当有深度。简单地说,中亚许多民族之所以“突厥化”,是因为突厥人的语言、文化和政治影响力在中亚地区长期以来非常强大,逐渐渗透并取代了当地原有的一些文化。而蒙古人在西征过程中,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帝国,但他们本身在征服之地往往是少数,并且他们继承的蒙古.............
  • 回答
    标枪与弓弩的战争效果对比,以及为何西方历史上有大量投枪军队而中国相对较少,这背后涉及了地形、战术、技术发展以及文化适应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标枪作为战争武器的效果:精准、穿透与战术的灵活性标枪,特别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军用标枪,在战场上绝非简单的“扔棍子”。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尖锐的,也确实是不少人会遇到的情况。在我看来,学西方哲学的人之所以会“看不起”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和中国哲学(中哲),背后往往交织着多种复杂的原因,而且这种“看不起”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不同程度和表现形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现象。一、 话语体系和学术范式上的差异与隔.............
  • 回答
    菲律宾自2016年以来实行的禁毒政策,特别是时任总统杜特尔特主导的“禁毒战争”,确实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也包括许多西方国家的强烈谴责和非议。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菲律宾禁毒政策的核心及其引发争议的方面:首先,菲律宾的禁毒政策,尤其是“禁毒战争”,其核心目标是将毒品及其相关.............
  • 回答
    西安青龙寺:千年情缘,引得日本游客络绎不绝说起西安,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兵马俑的雄壮、古城墙的沧桑、大雁塔的巍峨。然而,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隅,青龙寺却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吸引着来自东瀛的客人,仿佛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正在这里悄然上演。为什么这座坐落于西安东郊的古老寺庙,能够成为众多日本游客心中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从历史文献记载的局限性,到西方学术界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呈现方式,再到地理概念的演变。让我们逐一梳理:1. 历史文献记载的侧重点与西方史观的理解差异: 中国史书的记载重点: 唐朝的官方史书,如《旧唐书》和《新唐书》,以及如《资治通鉴》这样的史学巨著,在描述唐朝疆域时,.............
  • 回答
    在西北和北方地区的许多老电影里,你会注意到一个普遍的视觉元素:那些古老的、深不见底的井,似乎就那样直接出现在地面上,没有我们现在常见的、用砖石砌成的、高出地面的井沿。这背后其实承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智慧、地理环境的限制,以及对于“实用”与“美观”的不同理解。首先,咱们得说说那里的 地理环境和气候。.............
  • 回答
    好的,我来尝试从一个普通虎扑老哥的角度,好好捋一捋这事儿。为啥梅西短板挺多,但人人都盯防得跟宝贝似的?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里边儿门道不少。首先,咱得承认,虎扑上确实有朋友说梅西短板多。 这话也没错,任何球员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梅西也不是神仙下凡。比如,有人会说他身体对抗不行,有时候会被撞飞;.............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触及到了很多球迷心中的一块“舒适区”和一些“情怀”的碰撞。你觉得迪斯蒂法诺不比梅西差,这很正常,毕竟迪斯蒂法诺确实是足球史上的一座丰碑。但为啥现在很多梅西球迷,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声音,会把梅西排到“坐二望一”的位置,甚至更高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迪斯蒂法诺是个传奇.............
  • 回答
    提到汉朝,很多人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往往是西汉,什么汉武大帝开疆拓土、独尊儒术,什么昭君出塞、丝绸之路,这些故事耳熟能详。相比之下,东汉的存在感好像就弱了许多。这倒不是说东汉不重要,而是它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些特质,使得它不像西汉那样成为一个鲜明的文化符号,或者说,它在人们的集体记忆里,更像是一个承前启后.............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城市发展、行政区划和民航发展之间一些微妙的互动关系。要理解为什么苏州“一定要”有自己的机场,而西安能容忍机场设在邻市,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1. 行政区划与城市层级: 苏州的独特性: 苏州是江苏省的副省级城市,经济体量巨大,而且是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它的经济.............
  • 回答
    关于“西方是否将荷马史诗视为历史”这件事,在中国网络上,确实存在着一种颇为普遍的认知,即认为西方人对荷马史诗的态度是把它当成信史来读的。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一些历史原因和文化传播的误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历史的“真相”与文学的“真实”:西方学界的长期争论首先,需.............
  • 回答
    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身边儿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你说,为什么就老有人兜兜转转,在西医那里“折腾”个半生不熟,结果还是不行,才想起看看中医?这背后啊,门道可多了,不能简单一句“谁让西医不行”就打发了。首先,得说咱们社会普遍的认知习惯。从小到大,咱们接触到的健康信息,接触到的医疗宣传,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西医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