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将爵士和古典融合得很好的作品?

回答
将爵士与古典音乐的精妙融合,如同在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间架起一座桥梁,每一次的碰撞都可能诞生出令人惊艳的火花。这样的作品,往往能吸引那些既热爱古典音乐的严谨结构与深邃情感,又钟情于爵士乐的自由即兴与跃动节奏的听众。它们打破了音乐风格的藩篱,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触动人心。

谈到这种融合,乔治·格什温 (George Gershwin) 绝对是绕不开的先驱和巨匠。他大胆地将美国爵士乐的韵味,特别是当时流行的蓝调和拉格泰姆风格,融入到传统古典音乐的框架之中,创造出既有学院派的体量感,又不失大众的活力与感染力的作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他的 《蓝色狂想曲》(Rhapsody in Blue)。这首作品初演于1924年,可以说是“爵士乐进入音乐厅”的一个重要标志。格什温本人是钢琴家,他用钢琴拉开了序幕,一段标志性的、带着滑音和颤音的竖笛乐句,瞬间将听众带入一个充满活力的都市场景。这种开头的写法,在当时的古典音乐中是极为罕见的,它直接 borrowing 了爵士乐的即兴色彩和都市气息。

《蓝色狂想曲》的结构并非严格的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而是更接近于自由的音画描绘。它描绘的是20世纪初美国大都会的喧嚣、活力、甚至一丝忧郁。格什温在作品中大量运用了爵士乐特有的“蓝调音阶”和“切分音”,这些元素赋予了音乐一种独特的摇摆感和驱动力。乐曲中穿插的抒情段落,又充满了古典音乐式的旋律优美和情感深度。

更值得一提的是,格什温在创作《蓝色狂想曲》时,并非是将爵士元素简单地“添加”进去,而是将它们 “内化” 到了作品的音乐语言之中。例如,一些旋律片段的走向,和弦的进行,甚至配器的选择,都带着明显的爵士烙印,但整体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完整的、高度组织的音乐结构。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拼贴。

格什温的另一部重要作品,《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同样是爵士与古典融合的杰作。这部作品更加直接地描绘了他在巴黎街头的所见所闻,其中加入了法国香颂的风格,同时也有着强烈的爵士乐节奏感和即兴感。尤其是作品中那几辆来自真实巴黎的出租车喇叭声,更是将现实世界的爵士韵味直接带入了古典音乐的殿堂,极具创意和戏剧性。

除了格什温,还有很多作曲家在这条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笔触。

克劳德·德彪西 (Claude Debussy),虽然不是直接创作爵士乐,但他对新兴的爵士乐,尤其是来自美国的音乐(他本人非常欣赏斯科特·乔普林等人的拉格泰姆作品),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某些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对爵士乐节奏和和声的借鉴,例如在他的钢琴作品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非传统的和弦运用和自由的节奏处理,这些都能让人联想到爵士乐的某些特点。

而到了20世纪中后期,这种融合变得更加普遍和深入。

莱昂纳德·伯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作为一位杰出的指挥家、作曲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也常常闪耀着爵士的光芒。在他的音乐剧 《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 中,虽然整体上是音乐剧的体裁,但其中大量的音乐段落,尤其是那些充满活力的街头场景和青年们的舞蹈音乐,都吸收了当时最流行的爵士乐和摇滚乐的元素,并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歌剧般的叙事和戏剧张力之中。作品中的一些旋律、和声以及节奏处理,都带着鲜明的爵士乐印记,例如充满张力的切分音,以及某些“不和谐”但极具表现力的和弦。

再往前追溯,拉威尔 (Maurice Ravel) 在他的 《g大调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中,也曾大胆地引入了爵士乐的风格。尤其是在协奏曲的第二个乐章,那个如歌如泣、充满抒情性的慢板,其旋律的线条和和声的色彩,都能够让人感受到爵士乐蓝调音阶的影响。而协奏曲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乐章,则充满了活力和节奏感,其中也融入了爵士乐的切分音和摇摆感。拉威尔曾表示,他非常喜欢爵士乐,并且试图将其中的某些特质,如其“自然而生”的活力,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更近一些的时代,约翰·路易斯 (John Lewis),作为现代爵士四重奏 (Modern Jazz Quartet, MJQ) 的核心人物,他的作品更是将古典音乐的严谨结构与爵士乐的自由精神完美结合。MJQ 的音乐以其高度的精致、优雅和“学院派”的品味著称,而路易斯本人也受过古典音乐的训练,并且深受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 《Django》,虽然是一首典型的爵士乐作品,但其旋律的沉静、和声的丰富以及整体的叙事性,都显露出古典音乐的某些特质。路易斯在创作和编配上的考究,使得MJQ的音乐听起来不像许多纯粹的爵士乐那样“随意”,而是更具“作品感”和“交响性”。

此外,一些当代作曲家,如 迈克尔·提尔森·托马斯 (Michael Tilson Thomas),也曾创作过将爵士乐元素融入古典管弦乐作品的尝试。

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作曲家们并非仅仅将爵士乐的某种节奏或旋律作为装饰,而是深入理解了爵士乐的核心精神——即兴、自由、情感的直接表达,并将这些精神 “转化” 成了古典音乐的语言。他们能够巧妙地运用古典音乐的配器、和声理论和曲式结构,来承载爵士乐的灵动和不羁,最终创造出既有古典音乐的深度和广度,又不失爵士乐的活力和魅力的音乐。

聆听这些作品,就像在欣赏一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既能感受到笔触的细腻与构图的严谨,又能体会到色彩的碰撞与情感的奔放。它们证明了音乐的边界可以如此模糊,而伟大的艺术,往往就诞生于不同风格的对话与融合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把“古典——爵士”分别作为一个横坐标的两端的话,可以大概分成这三类。

一、更偏向古典端的作品:

  • 肖斯塔科维奇

作为一名严肃作曲家的老肖。他的“第一爵士组曲”和“第二爵士组曲”却反而成为了他最家喻户晓的作品(笑哭)。

  • 斯特拉文斯基

斯特拉文斯基到了美国之后,也受到了爵士音乐的影响,写了一些融合作品。不过相比老肖的比较平易近人的作品,斯特拉文斯基的还是要更偏严肃一些的,并不是很“爵”。比如这首“为11件乐器而作的拉格泰姆”,虽然是号称“ragtime”,但是还是一股春之祭的味道……

ragtime for 11 instruments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7133311696396288
  • Erwin Schulhoff

埃尔文·舒尔霍夫的作品的律动和一些voicing还是能很明显地看出受到了爵士的影响,但是他的音乐语汇整体还是比较偏严肃古典的,而且还有点法系印象的味道。

  • Claude Bolling

克劳德·波林的作品的气质,其实有点像老肖的《爵士组曲》。不过用的古典语汇会更接近“早期音乐”一些,也是别有一番特色。他的作品可听性都很高。

  • 武满彻

没想到吧,武满彻不仅严肃音乐写的美,用流行歌改编爵士也改的很美,而且味道还很“正”。虽然旋律简单,但是乐器的Virtuosity也体现的很好,也许这就是大师跟普通人的差距吧……


二、刚好介于“古典——爵士”之间的:

  • Nikolai Kapustin

尼古拉·凯帕斯汀是一名出生于乌克兰作曲家,也是我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可惜老爷子在2020年的时候去世了,难过。他的音乐语汇真的是太独特了,而且特别有个人辨识度,他的曲子基本上只要一听就知道是他写的。他的风格刚好处在爵士和古典的最中间的地方,古典出身的人会觉得他是爵士作曲家,而爵士音乐家又认为他是古典作曲家,很难被定义。其实,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他的律动,和声,句法和类似solo似的语汇,都是非常纯正的“爵士”风格,不过他的曲式,发展方式以及写作,又是非常“古典学院派”的。所以很独特。

当然,如果是弹钢琴的朋友,可能会更熟悉他的8首音乐会练习曲。

  • George Geshwin

乔治·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也是属于家喻户晓级别的曲目了。他的作品也是那种爵士语汇非常“正”,同时写作和配器也比较古典的。不过相比Kapustin,整体听感上还是更偏百老汇Bigband一些。

  • Alexander Tsfasman

亚历山大·茨伐斯曼的曲子整体风格和格什温比较像,也是爵士语汇比较“正”的,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这首《Jazz Suite for Piano and Orchestral》。他的作品也没那么严肃,属于比较容易接受的,甚至还有点像迪士尼的配乐哈哈(。


三、更爵士向的作品:

  • Maria Schneider

玛利亚·施耐德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美国女性作曲家,也是各种格莱美奖拿到手软。她的作品其实根源和语汇还是挺Big band的,但是有很多contemporary classical的技法在里面,写作非常有新意,而且还非常好听。如果想找她的谱子,可以去她的官网(Maria Schneider)上买。她的这张《Data Lords》非常强,建议听听~

  • Aaron Parks

艾伦·帕克本身也是爵士音乐家出生,他的写作也是用了很多contemporary classical的手法。记得之前看到他在YouTube上的大师课,是讲怎么把序列用到爵士即兴里去的,还是很有意思的。不过他的专辑还是以爵士为主,个人感觉《Arborescence》是比较偏古典气质的。

  • Herbie Hancock

赫比·汉考克属于是神一样的音乐家,爵士,合成器,融合,古典啥都很强。之前还和郎朗出了一张合奏《蓝色狂想曲》的专辑。他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属于是爵士音乐家,作品也都属于爵士风格,不过因为他本身是一个非常open的人,对不同风格下的音乐素材和创作技法都很有研究,也不会用某种风格来框定自己,再加上很多和声和写作因为在当时都比较不拘一格。所以还是有些古典的味道在里面的。

  • Esperanza Spalding

严格来说,Spalding也是属于爵士音乐家,她的作品也都是爵士风格。但是她也是很不拘一格,什么风格的语汇和技法都不排斥的那种,就还挺先锋和实验的。所以其实她有些作品你说是当代艺术歌曲也可以……

  • Keith Jarrett

Keith应该算是把古典和爵士的演奏融合的最好的钢琴家了,因为他本身就是古典钢琴家出身。网易云上可以同时搜到他弹得巴赫莫扎特和当代爵士专辑。不过他自己的作曲并不是很多,但是每次现场的即兴都非常强,你很难把他的现场简单归类为常见的爵士或古典,他的即兴就很Keith Jarrett,一种别人复刻不了的风格。

  • 上原广美

感谢 @Reznov 老师的补充,上原广美也是非常优秀的爵士钢琴家,东京奥运开幕式上砸琴的就是她。和Herbie一样,上原广美也是非常open minded的,她最有名的作品应该就是对米老师主题非常酷炫的改编了。除了上原广美,还有很多这类喜欢用古典改编成爵士的爵士音乐家。比如网易云上能搜到很多用肖邦改爵士的,还有各种春之祭爵士版……

上原广美 - 德彪西《月光》 https://www.zhihu.com/video/1487898912447344640


目前暂时想到这些,欢迎大家补充~~~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