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农业≠重视农民。
所谓的”重农抑商符合古代的生产力水平“,这种结论极具误导性。
难道因为当下的生产力水平低,就不去为未来做打算吗?为什么非要去迎合低水平的生产力,而不去追赶高水平的生产力呢?
高水平的生产力,本身就需要信息的充分交流沟通,需要多主体的反复博弈,需要对需求的准确把握和捕捉,需要整合资源,进行集约利用。
这些东西才是真正能够推高生产力水平的办法。
事实上,我国在战国和南北朝时期,思维并不狭隘的。
比如牧业,从战国到汉唐,都有大规模的牧场,进行集约化经营。
面对现状,是积极主动的改变,建设新的制度,开创新的天地。
还是抱残守缺,固守成规,认为任何变革都是有害的。
决定了一个集团,一个朝代,是否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否能给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