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代饥荒大多数是因为天灾,为什么农民造反要杀皇帝呢?皇帝招谁惹谁了?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到位,也很常见!古代饥荒爆发,天灾是重要原因,但农民造反却指向皇帝,这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并非简单的“皇帝招谁惹谁了”就能解释的。要详细讲述,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剖析:

一、天灾的背后,是人祸的放大

首先要明确一点,虽然天灾是饥荒的直接诱因,但它往往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古代社会,尤其是依赖农业的时代,农民的生活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皇帝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其政策和施政是否得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天灾对普通民众的冲击程度。

1. 灾害应对能力的不足:
储备不足: 国家的粮仓储备是否充足?在丰年是否积极储存粮食以备不时之需?皇帝的政策是否鼓励储蓄,或者是否允许官员贪污挪用赈灾款项?如果皇帝昏庸无能,缺乏远见,或者国家财政被腐败掏空,那么即使有天灾,也拿不出足够的粮食去赈济灾民。
救灾不力: 即使有粮食,赈灾体系是否健全?赈灾官员是否腐败,克扣粮食?消息传递是否及时,各地受灾情况是否能有效上报?皇帝如果对基层情况不了解,或者对官员的腐败视而不见,那么即使有心救灾,也可能因为执行层面的一塌糊涂而变成一场空。
交通不便: 古代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即使有粮食也难以快速运送到灾区。皇帝是否有投入资源改善交通,比如修筑道路、运河?缺乏有效的物流体系,灾民的绝望感会更加强烈。

2. 税赋与徭役的压迫:
旱涝保收的税赋: 即使遭遇天灾,很多朝代依然要求农民缴纳与往年一样的税赋,甚至因为“补偿损失”而变本加厉。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结果颗粒无收,却还要交税,这直接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最后一点希望。
不合时宜的徭役: 在农民已经因为饥荒而饥寒交迫的时候,如果朝廷还要征发他们去修筑宫殿、陵墓,或者进行大规模的边疆战争,这无疑是雪上加霜。农民被强行征调,家中无人耕种,更无法维持生计。
经济政策失误: 皇帝的一些经济政策,比如盐铁专卖的定价过高、货币发行不当等,也可能加剧贫富差距,使得底层农民更加难以承受天灾的打击。

3. 土地兼并与贫富差距:
土地集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往往会逐渐集中到少数权贵和大地主手中。农民失去土地,沦为佃户,不仅收入微薄,而且一旦遇到天灾,他们是第一批被抛弃的人,因为地主宁可让土地荒着,也不愿承担救济佃户的责任。
贫富差距的加剧: 饥荒时期,粮食价格飞涨,富人可以囤积居奇,坐享其成,而穷人则连米汤都喝不上。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会激化社会矛盾,让农民对那些生活奢靡的统治阶级产生强烈的仇恨。

二、皇帝的象征意义与责任

在古代,“皇帝”不仅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个至高无上的象征。

1. “天子”与“民意”: 中国古代长期奉行“君权神授”的观念,皇帝被认为是“天子”,代表上天来治理天下。而“天人感应”的观念也深入人心,认为天灾是上天对人间统治者失德的警告。当饥荒连绵,社会动荡时,民众很容易将矛头指向皇帝,认为他是因为失德才导致天灾降临,触怒了上天。
2. “父民”与责任: 儒家思想将皇帝定位为“父民”,即人民的父亲。父亲有责任保护和供养子女。当子女(人民)因为饥荒而饿死,作为父亲的皇帝自然难辞其咎。民众的诉求,本质上是对“父亲”失职的控诉。
3. 信息的不对称与“替罪羊”: 普通农民不可能了解朝堂上的具体决策过程,他们只看到结果——饥荒、死亡、税赋沉重。而皇帝是权力的中心,是所有政策的最终批准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皇帝自然成为最直接、最容易被指责的目标。将问题归咎于皇帝,可以理解为一种将个人不幸与最高权力者联系起来,以期引起关注和改变的策略。

三、造反者的组织与煽动

造反从来不是农民一时兴起的行为,背后往往有更深层次的动因和组织者。

1. 底层官吏的参与或默许: 很多时候,地方官员也会受到贪腐和压力的影响。他们可能本身也同情农民,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会默许甚至暗中支持农民的抗议活动。
2. 落魄士人与江湖势力: 一些科举不第的士人,或者与官府有仇的江湖人士,也可能成为造反的组织者和煽动者。他们更善于利用理论和宣传来凝聚人心,将民众的愤怒导向推翻现有政权。
3. 借“替天行道”的名义: 造反者往往会打出“替天行道”、“除暴安良”的旗号,将皇帝描绘成昏君、暴君,从而在道义上占据制高点,号召更多人加入。他们会放大皇帝的过失,制造对皇帝的仇恨,将天灾的责任完全推到皇帝头上。

总结:

所以,农民造反杀皇帝,并非仅仅因为“天灾”,而是天灾暴露了统治者在应对灾难时的失职、政策上的不公、以及社会结构的弊端。皇帝作为国家最高权力者和象征,自然成为了民众宣泄不满、寻求改变的焦点。当生存成为问题,当希望被层层剥夺时,农民的愤怒就会汇聚成一股摧枯拉朽的力量,而皇帝,就是这股力量最直接、最集中的攻击目标。

就像一个家庭,如果因为天灾导致家庭成员挨饿,孩子不会只怪老天爷,他们更多会怪那个没本事赚钱养家、没能力保护家人的父亲。皇帝,在那个时代,就是这个“父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啦,你们太小看中国的儒家传统。

不,应该说是一个正常社会的政治运行规则了。

解放后,人民政权是如何对战犯进行优待改造,又如何让一个个诚心拥护人民政权的前战犯活得好好的。

溥仪就过得不错嘛。

即使恶贯满盈去黄金荣,聪明如他,扛两天扫把扫大街,不也没事嘛。

就算是活捉了老蒋,改造好了也可以为人民服务嘛。

为什么要杀皇帝?

但凡农民起义到了要杀皇帝的阶段,下一步毫无疑问是要安定天下局势。

只要有点脑子,就不会杀皇帝,而是要利用皇帝给自己一个合理性。

当然,能到杀皇帝的阶段,脑子多少还会有一点的。

user avatar

大隋某下等农民:我每年都向义仓多交四斗粮食,说是储备粮,等天灾来了给大伙应急用的。怎么现在真招灾了,一粒米都没见发下来呢?

user avatar

因为皇帝是统治阶级的代表。

权力并不是至上而下的,而是自下而上的。

下面的人不认你,你叫玉皇大帝都没有用。

不信的话,自己给自己刻个章,叫大银河帝国总统,看有没有人搭理呗。

所以,皇帝其实是被人推上去的。大家给皇帝崇高的地位,无上的权力,并不是让他享福的,而是关键时刻,让他背锅的——俗称“负责”。

为啥古时候大灾大难,皇帝甚至会下罪己诏?

因为根据天人感应说,大灾大难意味着国家失德,上天降下责罚。罚谁呢?老百姓到了霉,让你当皇帝的背责任还不行?平时把你养得白白胖胖的,三宫六院的,让你背个锅又咋啦?

现实一点说,你当皇帝的,就是国家的领导,代表着统治阶级。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要推翻统治阶级,翻身做主人。你是老板,不打倒你,算哪门子的翻身做主人?难不成还要把你供着当神仙啊?

有多大的权力,就要承担多大的义务。

一个好的领导是怎样的?所谓君不与臣争功,臣不与君争名。下属的功劳,最后都是老板的,所以没必要去抢下属的功劳。反过来,你当臣子的,去抢皇帝的名声,那你是嫌自己活太长了。可是君臣之间不仅仅是功劳和名声的问题,还有出了事谁担责的问题。

关于担则责的问题,那就是对公众,对外界,对上级,好领导应该是主动担责才对啊。那种面向公众,面向组织以外,面向上级,不主动担责,还往往甩锅给下面的,一般都不是啥伟光正的。

user avatar

第一年

皇帝:给我钱!

农民:多少?

皇帝:只要998。

农民:(今年风调雨顺,攒了1200,给他998,还能剩下些)给。

第二年

皇帝:给我钱!

农民:多少?

皇帝:只要1998。

农民:(今年少下了几场雨,只攒了1000,哎,去借一些吧)给!

第三年

皇帝:给我钱!

农民:多少?

皇帝:只要5988。

农民:(今年老天不下雨,我去哪给你弄)为什么要这么多?

皇帝:大胆!

农民:你需要给我个合理的解释!

皇帝:我那么多媳妇,没有钱你给我养吗?

农民:送给我俩,我帮你养?

皇帝:去你大爷的。

农民:那你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皇帝:我还有900多个岳父呢,我每个岳父也都有几十个岳父呢,他们不花钱吗?

农民:那也用不了这么多。

皇帝:我下面还有数不清的小弟弟呢,我也得养着他们呀!

农民:你骗人,我下面才有一个小弟弟,你怎么会有那么多。

皇帝:少废话,给钱!

农民:反正就是花不了那么多!

皇帝:春天到了,我不得出城旅旅游吗,隔壁那帮住帐篷的不老实了,我还要不断给他们上上课,这些都是要花钱的。我再说一遍,赶紧给钱!

农民:不给。

皇帝:小弟弟们,把你们的狗牵来,给我抢!

农民:呜呜呜,这日子没法过了。

另一个农民:哭个鸡巴,抄家伙干丫的,把狗子全他妈宰了,炖狗肉吃,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把狗日的赶下台,媳妇大家分了。

农民:好,二哥,听你的。

(于是,各地狼烟四起,国家生灵涂炭,经过了若干年......)

农民:我想杀个人,你有话要说吗?

皇帝:命令不是我下的,真的!而且我从来没收过那么多税,闹天灾的时候我还给你们拨款了呢。

农民:然后呢。

皇帝:巴拉巴拉巴拉。。。

农民:话真他妈多,你姓郭吗?受死吧,奥力给!

皇帝:卧槽,哦...,我没活够....

(过了几个月.....)

农民:二哥...

另一个农民:你喊我啥?

农民:陛下。

(再过若干年)

皇帝:给我钱!

农民:多少?

。。。。。。

user avatar

1916年7月1日星期六,美国费城的一个大学生范申特跟随家人到大西洋城以北30多公里的度假酒店——天堂海滩玩,结果在海里游泳的时候被一条鲨鱼咬住,大量失血,被救上来的时候为时已晚,不幸逝世,同样是在新泽西州,五天以后,一个叫查尔斯 布鲁德的年轻服务生,在午休的时候下海游泳,也遭到了鲨鱼的袭击,也没有抢救过来,当场去世。

两场事件又引发了多起关于鲨鱼的报道,一时之间新泽西州的海岸仿佛是鲨鱼乐园,人人都想离得远远的,这场因为鲨鱼而起的危机一直到第二年的夏天才逐渐平息,人们才又再次到新泽西的沙滩里面玩。

这件事情对于美国的游客来说,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对于依靠沙滩旅游为生的新泽西州众多的旅游小镇来说,1916年的鲨鱼袭人事件无疑是一场灾难了,在本该热热闹闹,游客成群结队的炎炎夏日,沙滩上空空荡荡,酒店、冷饮摊门可罗雀,原本以往费很大劲都订不到的防晒伞折叠椅,放在仓库里长灰无人问津,旅游小镇的经济遭到了最严重的打击。

可是这个事情应该怪谁呢?

应该怪游客不来?搁你你也不想被鲨鱼咬

应该怪鲨鱼?鲨鱼见谁咬谁,这就是它们的天性

那到底应该怪谁?

最后大家把责任推给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

威尔逊在这个事件中是不是什么都没做呢?还真不是

相反,威尔逊可以说是相当在意这个事情了。威尔逊本人对于新泽西州十分在意。威尔逊虽然不是新泽西人,但是他曾经任过新泽西州的州长,是第一位曾经在新泽西州担任过公职的总统,算是新泽西人的骄傲。威尔逊本人每年都去新泽西度假,当选总统以后仍然是这样,鲨鱼袭人事件发生以后,威尔逊意识到这对于新泽西州的海滩旅游经济是一种影响,果断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他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出动国民警卫队巡视海滩,他带头宣布“向鲨鱼开战”,并邀请专家讲述鲨鱼的实际危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多起鲨鱼袭人集中发生仍然是一种巧合,并不是一种常见的事件,威尔逊做到了他能够做到的最大限度。

可是无论专家怎么出来说这是巧合,人们也不会再再1916年去新泽西海滩了,这就是现实。没有游客,以游客消费为主要经济收入的小镇经济就会下滑,人们就是要抱怨,人们就是要把责任推给威尔逊,于是当年的11月份——鲨鱼袭人事件过去三个月之后——19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本来被认为是威尔逊铁票仓的新泽西翻红,得票率比四年前的1912年大选跌了9%,威尔逊的对手,最高大法院法官查尔斯休斯获得了该州全部选举人票,当然最后的结果是伍德罗·威尔逊赢得了普选的多数票(他得到910万票,对手只有850万票)和总统选举团的多数票(277票对254票),但其实过程相当凶险,他实际上只因为在加利福尼亚州微弱优势而获胜。如果他的对手查尔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在加州的100万选票中再多得3774票,威尔逊就会输掉大选。

这些鲨鱼可能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他们差点毁了威尔逊的总统连任之路。

我看到有些回答说,因为古代人的价值观是天人合一,所以灾年就是天子“失德”,所以上天震怒导致的,因此让皇帝负责是理所当然,但是鲨鱼袭人事件难道也是因为美国人的价值观是“天人合一”,美国总统也要对天灾负责?


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这种事情是人的本性。

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人们惊慌失措,想要让生活回归正常,如果求而不得,大家就会抱怨,至于是不是最高领导人的责任,谁关心呢?运气好也是一种能力,谁让你摊上了呢

有时候这种事情就是很玄学

不科学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这也就是很多人信命的原因,因为科学能提供解释,但是科学不能让人改变看法,因为,经济放缓又没法改变。。。

user avatar

有几个起义造反是单纯因为饥荒吃不饱饭?

你去看看起义造反的人群成分,特别是初始阶段,有几个不是因为徭役赋税?

从最远古的斯巴达克斯和陈胜吴广开始看,一开始哪个不是因为过重的役?

后期裹挟流民那都是后期的事情,一开始都是吃不饱饭没事儿,但是吃不饱饭还要被逼着免费干活,还不给饭吃,忍无可忍才反了的。

大多农民起义不是因为饥荒,而是因为苛政,懂么?

除此之外,又有多少起义造反的目标是真的杀皇帝呢?我问问你?

李自成算是为数不多的真的接近了这个目标的人了吧?就这皇帝还不是他杀的。

人家刚开始也是想要等着招安的。

是皇帝逼迫他反复横跳最终不得不打进北京的吗?

但是另一方面,皇帝对于官僚集团失去控制,最终导致民怨四起,这也是皇帝的责任啊。总不能锦衣玉食天下共主有你,民怨四起满地烽火你就白莲花了。

user avatar

“我没见过有哪个皇帝向灾区收重税的”

说的好像你见过哪个皇帝似的。

闯王来了不纳粮,以前农民的粮难道是纳给罗马的?

user avatar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古代皇帝是天子,公然杀皇帝是一种对统治秩序的极大挑衅,是会让所有人包括自己的部下感到不安的。你造反的最高目标无非就是想夺了鸟位自己坐,可自己亲手把皇权的神圣性彻底解构,那你和你自己的子孙还怎么坐稳这个鸟位?乱臣贼子夺权篡位成功了以后,想杀皇帝也得要安排一场禅让仪式和一个意外事故,这样才可以有个交代,大臣们也都心知肚明。还有高官会出来装忠臣大哭悼念一番,这时候要好生安慰,夸奖他是个大忠臣。绝对不可以公然冲上朝堂把皇帝咔嚓掉的,这个吃相太难看了,这是最基本的政治文明,懂不懂啊。

农民起义很多并不是要杀皇帝的,一开始只是反贪官欺压良民。古代农民见识少,很多起义都带有割据地方自立的色彩,不割据自立的,往往就是流寇。陈硕真、袁晁、王小波李顺、方腊、钟相杨么等等都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并没有取而代之的愿望。

农民起义很多时候还主动追求招安,最典型也最有名的就是宋江。李密虽然曾经发布檄文指责隋炀帝“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但是后来还是向洛阳的皇泰帝杨侗称臣。黄巢在横行中原、南下岭南的同时,还多次请求招安,想做个有实权的节度使,可是朝廷给了个率府率的小官,黄巢大怒。明末农民起义的诸位首领也是动不动就受招抚。

但是当农民起义真正做大到可以问鼎天下的时候,自然会知道什么人该杀,什么人不该杀。

秦末农民起义,富农亭长出身的刘邦很客气地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项羽是连楚怀王都杀的,所以杀子婴也真的不算什么。

隋末农民起义的窦建德在隋炀帝被杀以后“追谥隋炀帝为闵帝,以齐王暕子政道为郧公”。

从朱元璋的北伐檄文和后来优待并放回元皇子买的里八剌可以看出,如果元顺帝愿意投降,绝对是特级统战对象,是不会被太多为难的。红巾军的小头目朱重八不懂,但是虎踞金陵的吴公朱元璋身边就自然会有很多儒家大师手把手地教这套标准流程。

明末农民起义大杀朱王爷们,但是李自成到了北京城外也知道“遣降贼太监杜勋缒入见帝,求禅位”。

会杀皇帝的,往往是皇帝非汉族,或者是宗教旗帜下的农民起义,这种情况下,造反者是公然否认皇帝的天命合理性的。比如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元明清的各路白莲教起义、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最典型的就是嘉庆年间天理教攻紫禁城。这类农民起义往往受到的压力就特别大,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农民起义真正想杀而且真被杀死的皇帝,只有王莽,而且死相很难看。《汉书·王莽传》: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传莽首诣更始,县宛市,百姓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

现代的网络上翻案风盛行,王莽被加了很多高帽子,什么穿越者、改革家之类。但是实际上,王莽是一个很能折腾的主,王田私属、五均六管、几次币值改革、同时交恶匈奴西域高句丽西南夷并发动战争、苛捐杂税、大兴宫室等等,搞得民不聊生。而且还严刑峻法、大搞株连,“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大封爵位又“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打工)者”。最骚的是还下诏,“详考始建国二年胡虏猾夏以来,诸军吏及缘边吏大夫以上为奸利增产致富者,收其家所有财产五分之四,以助边急”,连统治阶级都得罪了个遍,所以落得这个下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