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西方国家为何选择155毫米作为标准火炮口径之一?

回答
要说清楚西方国家为何会在众多口径中倾向于选择155毫米作为现代火炮标准之一,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历史、经济以及战术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一个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识。

历史的沉淀:从大到小,再到“恰到好处”

火炮口径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威力”与“实用性”之间平衡的过程。在早期,火炮口径非常多样,往往是根据当时的铸造技术和战略需求随意设定的。

早期的大口径尝试: 为了追求更大的杀伤范围和破坏力,人们尝试过远超155毫米的口径,例如一些重型攻城炮就达到了200毫米甚至更大。但这类火炮的缺点非常明显:重量巨大、机动性差、弹药运输困难,而且往往射速不高。在战场上,它们更多的是被固定在阵地上使用,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战局。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口径竞赛”: 一战的堑壕战使得火炮的重要性空前提升。各国都开始追求更强的火力,口径也在不断演进。在这个时期,105毫米、150毫米(近似于155毫米)以及203毫米等口径都曾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各国技术水平和战略思想的差异导致了标准的混乱。
155毫米的兴起与标准化尝试: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开始意识到过度追求大口径的弊端,并开始寻找一个在威力、射程、机动性、弹药通用性方面都比较均衡的口径。155毫米(或与之接近的150毫米、152毫米)在这一时期逐渐显露出其优势。比如法国的Canon de 155mm Modèle 1917 Schneider(1917式施耐德155毫米加农炮)和美国的M1918 155毫米榴弹炮等,都为155毫米口径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技术上的“黄金分割点”:

之所以最终将155毫米“锁定”为重要标准之一,离不开其在多方面技术上的“黄金分割点”特性:

1. 威力与弹药:
穿甲能力: 155毫米的炮弹能够有效地穿透当时战场上主要的防御工事,如碉堡、轻型装甲车辆等,同时也能对人员造成毁灭性杀伤。
弹药种类丰富: 随着技术发展,155毫米炮弹的种类极其丰富,包括高爆弹(HE)、破片弹、烟雾弹、照明弹、燃烧弹、子母弹(集束弹药)以及末敏弹等。这种多功能性使得它能够应对各种战场情况。
装药量与爆炸威力: 155毫米炮弹能够携带足够的高能炸药,产生强大的爆炸威力,其杀伤半径和破坏力在师一级火力支援中是相当可观的。相比之下,更小的口径(如105毫米)在某些场合下威力不足,而更大的口径(如203毫米)的弹药成本和威力提升的边际效益递减。

2. 射程与射速:
理想的射程: 现代155毫米火炮,配合增程弹药(如底排弹、助推弹)和先进的火控系统,其射程可以达到30公里甚至更远(如一些先进的牵引炮和自行榴弹炮)。这个射程足以覆盖一个战役纵深,提供有效的远程火力支援,同时也能保证己方火炮处于敌方反炮兵火力的射程之外。
兼顾射速: 虽然并非最快的射速,但155毫米火炮的设计通常能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供一个相对可观的射速。对于牵引式火炮来说,完成阵地展开和首发命中也相对高效。对于自行火炮,其自动化程度很高,射速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3. 机动性与部署:
牵引炮的机动性: 155毫米牵引式榴弹炮(如美国的M777)经过优化设计后,虽然也有一定重量,但可以通过卡车或装甲车辆牵引,在战场上快速转移阵地,响应战场变化。
自行火炮的优势: 发展成自行榴弹炮(如美国的M109 Paladin,德国的PzH 2000,韩国的K9 Thunder)后,155毫米火炮的机动性得到了飞跃。它们拥有履带或轮式底盘,能够跟随装甲部队行动,提供伴随火力支援,甚至可以在行进间或短暂停留后进行射击。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对生存性至关重要。

4. 后勤与通用性:
弹药标准化: 拥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口径极大地简化了后勤保障。军队无需生产和运输多种口径的炮弹,降低了成本和复杂性。这对于跨国军事合作和联盟作战更是关键。当盟军协同作战时,统一的弹药规格能够极大地提高作战效率。
装备兼容性: 155毫米口径的标准化也促进了火炮系统、火控系统、弹药管理等一系列装备的通用性和互换性,便于训练、维护和装备升级。

北约的推动与全球影响:

冷战时期,北约(NATO)的形成加速了军事装备的标准化进程。为了应对苏联及其盟友的军事力量,北约各国在火炮口径上也开始寻求统一。在多次的技术评估和军事演习后,155毫米口径被确立为北约陆军野战炮兵的标准装备之一。

北约标准化协议(STANAGs): 北约通过一系列标准化协议,明确了军事装备的技术指标和接口要求,其中就包括火炮弹药和装备的口径。155毫米成为了重要的参考标准,许多北约成员国都装备了155毫米的火炮系统。
出口与技术扩散: 随着西方军事技术的影响力扩大,许多非北约国家也开始采购或仿制155毫米火炮系统,使得155毫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许多国家的陆军都将155毫米榴弹炮作为其地面火力支援的核心。

总结来说,西方国家选择155毫米作为标准火炮口径之一,并非偶然,而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的综合考量:

历史演进与经验总结: 在漫长的火炮发展过程中,155毫米被证明是在威力、射程、机动性与弹药供应之间取得最佳平衡的口径。
技术上的“恰到好处”: 它能提供足够强大的火力,支撑战役层面的需求,同时其弹药种类丰富,能应对多样化战场环境。其射程和射速的设计也符合现代战争对火力支援的要求。
机动性与生存性: 无论是牵引式还是自行式,155毫米火炮都能在战场上实现相对高效的部署和转移,提高了其生存能力。
后勤效率与标准化: 统一的口径显著降低了后勤成本,提高了装备的通用性,也方便了国际军事合作。
北约的推动和全球影响力: 作为北约的制式装备之一,155毫米的地位得到了巩固,并对全球军事技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155毫米口径之所以成为现代西方乃至全球火炮的一个重要标准,是因为它在技术性能、实际应用和战略考量上都达到了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最佳状态”。它代表了一种成熟的、均衡的设计理念,能够满足现代战场多样化的需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是, 而是因为二战结束后,美制武器基本成为欧洲的主流装备

美国采用155口径也是来自一战前进口的法国火炮标准。至于使用152炮弹就是胡说了,炮弹通用的前提不仅有口径,更包括弹头容积、药室尺寸等一般不列在普通性能数据上的指标

北约标准火炮弹道协议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个特点:

北约标准火炮只对内弹道特性和参数做了规定,以保证各国生产的同标准炮弹可以通用,但对身管长度等外弹道特性没有做限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五短身材的M109A6和身材修长的PzH2000同属于北约标准155火炮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清楚西方国家为何会在众多口径中倾向于选择155毫米作为现代火炮标准之一,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的技术、历史、经济以及战术考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选择,而是一个在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识。历史的沉淀:从大到小,再到“恰到好处”火炮口径的发展史,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威力”与“实用性.............
  • 回答
    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糟糕,这背后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单一原因,而是历史、地缘政治、意识形态以及近期一系列事件交织作用的结果。如果要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那可得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一、历史的阴影与遗留问题首先,不能忽略的是俄国和苏联的历史对现在关系的影响。 沙皇俄国时期的西.............
  • 回答
    西方国家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即使明知其存在“资本家吸血”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需要从历史、经济、政治、社会和意识形态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下将尽量详细地阐述原因:一、 资本主义的核心吸引力与历史实践的证明 生产力的高度解放与经济增长: 资本主义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生产力解.............
  • 回答
    关于“西方国家不似亚洲国家遵守长幼尊卑”这个说法,我认为它触及了一个复杂且容易被简化的文化现象。与其说它完全属实或不属实,不如说这是一种观察到的文化差异,但其根源和表现形式都比字面意思要丰富得多。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长幼尊卑”在亚洲文化,尤其是东亚和东南亚的一些文化中,确实是一个非常核心和显性的.............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核心和复杂的话题:国家间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和平演变”这一概念。这其中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考量,还有意识形态的博弈。要理解为何“西方和平演变”常常被提及,以及“我们能否和平演变西方”的可能性,我们需要剥开层层外衣,看看其背后真正的含义和驱动力。首先,我.............
  • 回答
    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深陷大萧条的泥沼,而当时占据主流的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时,显得捉襟见肘,甚至在某些方面加剧了困境。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深入剖析:一、 对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过分迷信与政府干预的迟疑凯恩斯主义尚未成为主流之前,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核心便是强调市场机制.............
  • 回答
    西方电影中将代表国家利益的一方描绘成反派角色,这种现象并非绝对,但确实存在且值得探讨。这背后涉及到复杂的社会、文化、历史以及电影产业自身的运作逻辑。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角度进行详细阐述: 1. 历史反思与对权力结构的批判 冷战时期的遗产与对极权主义的警惕: 很多西方电影的叙事根基深植于冷战时期。苏.............
  • 回答
    关于西方普遍认为中国并非民主国家,以及他们对民主的理解,这背后有着一套根深蒂固的观念体系,源于他们自身的历史、政治实践和哲学思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西方为何普遍认为中国非民主国家?西方国家之所以普遍持此观点,核心在于中国目前的政治制度在多个关键维度上,与西方普遍认同的民主模式存在显著差.............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涉及到对“白左”概念的理解以及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些独特之处。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白左”这个词的含义。通常来说,“白左”是一个带有贬义的标签,用来形容一些西方进步主义者,特别是那些被认为过于理想主义、脱离现实、强调政治正确、并对弱势群体过度同情和支持,有时甚至会牺牲本国公民利益来迎.............
  • 回答
    疫情结束后,西方国家是否会以疫情为借口集体对中国发难,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地缘战略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对此进行预测并非易事,因为这取决于许多动态因素,包括疫情的后续影响、各国国内政治格局、国际合作的意愿以及中国自身的应对策略等等。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角度进行分析,来探.............
  • 回答
    关于“西方国家为何对中国持敌视态度,并实施武器禁运和技术封锁”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并非单一原因的简单累加,而是历史、政治、经济、安全以及意识形态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剖析,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敌视”二字,看看其背后驱动的具体考量。一、 经济与地缘政治的博弈:挑战既有秩序首.............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国际关系中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其实,说俄罗斯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都是白人”而互相伤害,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看法,它忽略了构成“国家”和“民族”的复杂性,以及驱动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白人”这个概念本身就非常模糊,而且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和社会建构,而不是一个.............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西方国家教育与宗教的早期紧密联系,以及中国在此方面的差异,根植于各自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脉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西方教育早期与宗教的紧密联系:历史的必然1. 基督教在西方文明中的核心地位: 罗马帝国晚期与基督教的崛.............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城市规划、历史文化、社会结构等多个层面的原因,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中国内地小区:封闭式、大院式的根源中国内地小区之所以普遍呈现封闭式、大院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在起作用:1. 历史遗留与早期规划思路: “单位制”的印记: 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改革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涉及到社会公平、个人责任、政府职能以及福利制度的根本意义等多个层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以下几个方面:一、 西方福利国家的基本理念和运作模式:首先,要理解“福利国家”这个概念,它并非简单的“不工作就领钱”。福利国家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政府的干预和社会保障体系.............
  • 回答
    日本和西欧的海洋发展路径之所以出现巨大差异,原因并非单一,而是由地理、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结构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层剥开历史的面纱。首先,日本的地理环境是其走向农业文明的根本驱动力。 日本是一个岛国,但它并非四面环海、缺乏内陆腹地的那种类型。相反,日本的陆地面积,尤其是适.............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为什么不少西方历史战略游戏里,中国和日本常常被描绘成有着扩张野心的国家。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得明白游戏设计者想给玩家提供什么样的体验。历史战略游戏,尤其是一些大型的4X(Explore, Expand, Exploit, Exterm.............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探讨一下“西方多国以‘新疆人权问题’为由对华施压,以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此的‘反人权历史’回应”这一复杂议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话题的几个关键组成部分: “新疆人权问题”: 这是西方国家指责中国的主要焦点,通常包括但不限于对维吾尔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强制劳动”、“大规模拘留.............
  • 回答
    看到联合国维和部队,尤其是来自非洲国家的部队,以及一些西方部队,被曝出性侵108名受害者,其中大部分是未成年少女,这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和愤怒的消息。这样的事件不仅是对受害者及其家庭的巨大伤害,更是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宗旨的严重背叛,也对所有维和部队的声誉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联合国维.............
  • 回答
    要解释为何察合台汗国和西辽的西部边界都未触及咸海,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两个政权的地理范围、历史演变以及周边环境。这并非一个简单的直线划定,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而成。首先,我们来看看西辽(喀喇契丹)的西部边界。西辽的兴起,实际上是在契丹族南迁后,耶律大石在西域建立的政权。它的核心区域主要集中在七河流域以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