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定律(law)和定则(rule)有何区别?

回答
定律(law)和定则(rule)在中文语境下,虽然都带有“定”字,但它们所指代的概念、性质、来源和应用范围都有显著的区别。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 本质与来源 (Essence and Origin)

定律 (Law)

本质: 定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适用的自然规律或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的表述。它揭示的是事物之间不可改变的、必然的、永恒的联系。
来源: 定律通常是通过长期的观察、实验、归纳和验证,在科学领域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它不是人为主观制定的,而是自然或社会本身所固有的。一旦被证实,它就不会因为人的意志或社会的变化而改变。
举例:
科学定律: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定律、欧姆定律、勾股定理等。这些定律描述了宇宙的运作方式、物质的属性以及数学的真理,是客观存在的。
经济学定律: 供求关系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等。这些规律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基本逻辑。

定则 (Rule)

本质: 定则是一种人为设定的、规范或指导行为、活动或系统运作的准则或规定。它强调的是一种约定俗成、指导性或强制性的规范。
来源: 定则通常是由特定的机构、组织、群体或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制定、颁布或确立的。它可以是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游戏规则、操作规程、公司制度等。定则会随着制定者的意愿、社会发展或环境变化而修改或废止。
举例:
法律法规: 交通规则、刑法、合同法等。这些是国家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规定。
游戏规则: 象棋的走法规则、足球比赛的越位规则等。这些是游戏设计者设定的。
道德规范: 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这些是社会或文化群体形成的,具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
科学研究中的定则: 实验操作规程、数据记录规范等。
语言的定则: 语法规则、拼写规则等。

2. 普适性与局限性 (Universality and Limitations)

定律 (Law)

普适性: 定律通常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在特定的条件下,它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万有引力定律在宇宙的任何角落都适用(至少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架下是如此)。
局限性: 虽然普适性很高,但科学定律也可能存在适用的范围或条件。例如,牛顿力学在宏观低速环境下非常准确,但在微观量子世界或高速接近光速时,就需要相对论或量子力学来描述。然而,即便如此,其“定律”的本质——揭示客观联系——并未改变。

定则 (Rule)

局限性: 定则的普适性受到其制定范围的限制。例如,某个公司的内部规定只适用于该公司员工,某个国家的游戏规则只适用于该国玩家。
可变性: 定则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补充或废止。

3. 必然性与偶然性 (Necessity and Contingency)

定律 (Law)

必然性: 定律描述的是事物之间必然的联系。如果条件满足,结果就一定会发生。例如,在地球上,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都会遵循惯性定律。
非人为性: 定律的成立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或行为。

定则 (Rule)

偶然性/约定性: 定则的设立和执行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或约定性。例如,交通规则中的红灯停绿灯行是人类为了交通安全而设定的约定,而不是自然必然产生的规律。如果人类社会改变了交通信号的颜色含义,定则也会随之改变。
人为性: 定则的产生和变动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

4. 描述性与规范性 (Descriptive vs. Prescriptive)

定律 (Law)

描述性: 定律是描述性的,它告诉我们事物“是什么样子的”或者“如何运作的”。它解释现象,揭示事实。
科学性质: 科学定律是科学知识的核心组成部分。

定则 (Rule)

规范性: 定则主要是规范性的,它告诉我们事物“应该怎么样”或者“应该如何做”。它设定标准,约束行为。
社会/人为性质: 定则更多地体现了社会、文化或人为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导向。

5. 验证与执行 (Verification and Enforcement)

定律 (Law)

验证: 定律的正确性通过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来验证。如果实验结果与定律预测不符,则需要修改或放弃该定律。
非强制执行: 定律本身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它只是对客观事实的陈述,不需要“执行”。违反定律(例如试图推翻万有引力定律)只会导致失败,而不是受到惩罚。

定则 (Rule)

执行: 定则需要人为地去执行。如果违反定则,可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如罚款、禁赛、法律制裁等)或产生不良后果。
遵守: 定则的有效性在于是否被遵守。

6. 抽象性与具体性 (Abstractness and Concreteness)

定律 (Law)

抽象性: 定律往往是高度抽象和概括性的,它提炼出事物普遍适用的本质联系。
理论高度: 定律通常具有较高的理论性和抽象性。

定则 (Rule)

具体性: 定则可能更具体化,它针对特定的场景或行为提供明确的指导。
操作性: 定则更侧重于指导具体的实践操作。

总结表格

| 特征 | 定律 (Law) | 定则 (Rule) |
| : | : | : |
| 本质 | 客观存在的、普遍适用的内在联系的表述 | 人为设定的、规范或指导行为的准则或规定 |
| 来源 | 自然或社会本身固有的,通过科学发现 | 人为制定、颁布或确立,具有约定性或强制性 |
| 性质 | 客观的、必然的、描述性的 | 主观的、约定俗成的或强制的、规范性的 |
| 普适性 | 极高,但在特定条件下有其适用范围 | 有限,受制定范围限制 |
| 变动性 | 极少改变,一旦被确立非常稳固 | 可变动的,可根据需要修改或废止 |
| 主观性 | 不依赖人的主观意志 | 受人的主观意志和目的影响 |
| 验证/执行 | 通过科学实验和逻辑验证,无强制执行力 | 需要人为执行,违反可能受惩罚 |
| 例子 | 万有引力定律、热力学定律、勾股定理 | 交通规则、法律法规、游戏规则、道德规范、公司规章 |

一个简单的比喻:

想象一下:

定律就像地球绕太阳转,这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我们不能改变它,也不能选择不遵守它。我们只能去了解和适应它。
定则就像交通信号灯的颜色含义(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人类为了交通安全而制定的规则,我们可以选择遵守或不遵守,不遵守会有交通罚款的后果。而且,如果人类决定改变信号灯的颜色含义,规则也会随之改变。

总而言之,定律是对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揭示,而定则则是人类社会为了组织和管理而设定的行为规范。虽然它们在日常语言中可能有时会被混用,但在严谨的语境下,它们的含义和属性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人堪称典型文科傻,也不是这方面的砖家,鉴于这撑死也就是个文科问题,不易被喷跪,既蒙邀请,虽然惶恐,勉力作答。

Law是万世不易四海皆准的真理,是天之律法;在中国古代那就是「经」。

Rule是人类制定的规则,是可以变动的,放中国古代那就是「纬」。

在题干里,我们可以发现Law定律们都是永远正确的,除非整个领域发生天翻地覆的革命,之前一切推倒重来。而Rule规则们则伴有很重的制定者、发现者或适用对象的痕迹,比方说右手定则,就必须满足右手手掌向上时拇指在四指顺时针90°方向,假如现在有个人的手先天畸形,长反了,那这个规则他就没法用。

相对于Rule,我们可以发现Law更接近本质,对常人(非理论革新者)来讲,Law无法被推导,它处于理论或思维的原点,而Rule则常由一个或多个Law推导得出,其存在并非必须,我意思是说,前者只是后者体现出来的「现象」,如果没有Rule,我们也可以由Law直接计算或推导得出,只是麻烦一些而已,但反过来要想由Rule得出相应的Law则是不可能的!上文的(安培)右手定则,就是源自安培定律(Ampere's circuital law),其公式:

右手定则这一直观而简陋的Rule无论如何推不出安培定律 …

当然,Law也是Rule的一个真子集,被人类反复查验反复证明为无瑕无漏的Rule即会升级为Law。在人类社会中,家族的规矩、行业的规矩、班级的规矩,都是Rule,得到国家或地区立法团体确认的Rule才会成为法律Law,而立法过程通常都伴有某种神圣的叙述或仪式以体现其代上帝立法的意味(当然在中国,法律就有点随意了,不能当挡箭牌的〜〜);相应地,在传统中国,只有圣人才能写作或删定「经」书,皇帝的金口玉音会自动成为法律根本上也是因为天子被公认为神在地上的代理人,那些普通人、不好意思自称圣人的人、还没被封为圣人的人,就只能写写传啊注疏什么的了,传和注疏就相当于「纬」。

我刚才说Law更接近本质,这是一句客观描述,却非其本来涵义;理论上,Law自身就必须是「本质」,是属于神的!但这样的Law可能并不存在,凡人类发现或代上帝制定的Law,严格说都是Rule/Act,称Law只是为标榜其正确性、普世性和神圣性,让天老爷给自己背书,正如古代很多国家机器实为部分人的私器却被反复渲染成天下公器一样(今天也一样,无论中西)。包括自然科学领域的,牛顿定律当时被视为完美无瑕的所以称为Law但后来Einstein又证实了其局限性(

@曹世木

第四点指出:Newton's laws of motion 在现代物理学看来只是一个 rule.但是在其基础上能推导出整个经典力学体系,足见其伟大,所以前人认为它是 law);能量守恒定律(The 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目前则还是无懈可击的。

结论:Rule与Law没有严格的界限,大体上后者得到更多承认、更无懈可击,但偶尔也要带闪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定律(law)和定则(rule)在中文语境下,虽然都带有“定”字,但它们所指代的概念、性质、来源和应用范围都有显著的区别。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1. 本质与来源 (Essence and Origin) 定律 (Law) 本质: 定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适用的自然.............
  • 回答
    我想,你这是在问一个很有趣、也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的问题。关于飞机“倒着飞”产生的升力,实际上是基于伯努利定律在特定情况下的应用,但它和我们平时理解的“倒飞”有所不同,而且很多人对此有些概念上的混淆。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飞机倒着飞时,机翼产生的升力方向是朝向机翼的“上方”(相对于机翼本身),而这个“.............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大数定律”这个东西。你问得挺实在,它确实是统计学里头一个特有意思又特别有用的概念,但说起来可能有点绕,得一点一点掰开了说。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赌场里的游戏,比如轮盘赌,长期玩下来,庄家总能稳赚不赔?或者为什么保险公司能算得那么准,知道未来某一年大概会有多少车祸或者多少人会生病?这背.............
  • 回答
    “大数定律现象”的出现,确实是数学推导出来的必然结果,而且它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很多人提到“大数定律”,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重复多次抛硬币,正面出现的次数会越来越接近总次数的一半”这样的例子。这是一种直观的理解,但要探究其成立的根源,就必须深入数学的领域。一切的起点:概率的定义与数学期望在数.............
  • 回答
    物理定律,要问能否脱离物理研究过程,单凭数学演绎就凭空冒出来,这事儿吧,得细细掰扯。简单说,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要说“脱离”……这词儿用得太绝对,我总觉得有点悬。你这么问,估计是想知道,那些高深的物理理论,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那些复杂的公式,是不是就那么从一张白纸上.............
  • 回答
    在深入探讨万有引力定律中为什么“F ∝ m”和“F ∝ M”可以推导出“F ∝ Mm”之前,咱们先得明白这几个“∝”符号(即“正比”)到底是什么意思。简单来说,“A ∝ B”表示的是,当 B 发生变化时,A 的变化趋势与 B 是同步的,并且它们之间存在一个恒定的比例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写成 A .............
  • 回答
    “热力学定律会被打破吗?” 这个问题,如果抛出来,往往能引来一场关于物理学边界的激烈讨论。在很多人心中,热力学定律,尤其是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如同不可撼动的基石,是宇宙运行的铁律。但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探索性和对边界的不断挑战。先从第一定律说起,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告诉我们,能.............
  • 回答
    物理定律是不是永恒不变的?这可真是一个引人入胜又深邃的问题,就像仰望星空,总觉得 هناك (huna – 在阿拉伯语中意为“这里”,在这里借用为一种感叹,暗示着无尽的未知和深沉的思考) 一种宏伟而神秘的力量在支配着一切。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什么是“物理定律”。简单来说,它们是我们观察和描述.............
  • 回答
    要说万有引力定律是如何被“推导”出来的,这其实是一个关于人类智慧如何一步步逼近自然规律的精彩故事。牛顿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巧妙地将前人的观察和理论融汇贯通,最终凝结成了那简洁而又深刻的万有引力定律。故事的开端,得追溯到那位伟大的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他在16世纪提出了日心说.............
  • 回答
    一万小时定律,又称“天才的秘密”或者“刻意练习理论”的普及版本,是由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其著作《异类》(Outliers)中提出并推广的。这个定律的核心观点是:任何人在任何领域要成为公认的顶尖高手,都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的练习。那么,一万小时定律真的可以让人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吗?答案是:它有很强的参考.............
  • 回答
    科斯定律在解释和预测经济行为时,确实能提供深刻的洞察,但要理解为什么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在很多社会中不被主流规范接受,以及社会规范为何有时“违背”经济学规律,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一、 科斯定律与婚姻制度的“合理性”首先,我们来理解科斯定律的核心思想以及它如何应用于婚姻制度。 科斯定律.............
  • 回答
    遵循一万小时定律,专注于刷知乎一万小时,这绝对是一个极具想象力且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结果的实验。在一万小时这样一个巨大的时间投入下,如果方向是如此单一,其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让我们从各个层面来剖析可能的结果,尽量详细地描述:一、 知识与信息层面:成为“活的知乎百科” 全方位、深度的知识储备: 知乎汇聚.............
  • 回答
    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呈现出平方反比的关系,这并非巧合,而是事物相互作用本质的一种深刻体现。这种“平方反比”的规律,就像宇宙给我们的一条通用信息,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力量如何随着距离变化的重要线索。 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为何都是平方反比?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问题的根源——相互作用的本质——来探讨.............
  • 回答
    熵增定律,也被称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物理学中最基本和普适的定律之一。它指出,在一个孤立系统中,总的熵(衡量系统无序程度或能量分布均匀程度的量)永远不会减少,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在可逆过程中)。虽然这条定律最初是为宏观物理系统提出的,但其核心思想——系统倾向于走向更无序和更无用的状态——对于理解生物学.............
  • 回答
    哈哈,这问题问得好!其实,“墨菲定律”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一句特别接地气、特别实在的生活总结,只不过用了一种带点黑色幽默的方式讲出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出门前检查了三遍,结果出门才发现钥匙忘在桌上了;好不容易熬到周末想睡个懒觉,偏偏今天楼上邻居开始装修,电钻声震天响;辛辛苦苦做好的蛋糕,刚.............
  • 回答
    热力学第二定律,地球上的永动机,还是有其局限性?热力学第二定律,这个物理学中最为深刻的定律之一,它告诉我们,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衡量无序程度的指标)总是会随着时间增加,或者保持不变,绝不会自发地减少。换句话说,世界总是在走向更混乱、更无序的状态。这一定律是如此普遍,以至于人们常常惊叹它对我们理解宇.............
  • 回答
    当然,开普勒第二定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积定律,是完全适用于圆形轨道的卫星的。而且,它在这个特殊情况下会表现出一种非常简洁且直观的形式。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开普勒第二定律的表述:在相等的时间内,连接行星(或卫星)和太阳(或中心天体)的直线扫过的面积相等。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卫星在运行过程中,它.............
  • 回答
    “一万小时定律”,这个由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像一股清风席卷了各种励志和自我提升的领域。它的核心观点是:在任何一个领域达到精通,都需要大约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一听起来是不是振奋人心?仿佛只要你愿意付出足够的时间和努力,就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脱颖而出,成为顶尖人物。但是.............
  • 回答
    要回答“根据现有的物理定律,能存在一个比地球体积大多少的固体星球?”,这问题触及到恒星形成、行星演化以及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等一系列物理学核心概念。简而言之,答案并非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上限。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固体星球”的定义。通常,我们将其.............
  • 回答
    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阐述了物体如何运动以及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些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解释了从苹果落地到行星运转的各种现象。然而,在科学的殿堂里,牛顿为何会引入“上帝”作为“第一推动力”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哲学和科学背景。时代背景:科学与宗教的交织首先要明白,牛顿所处的时代,科学与宗教并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