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牛顿提出三大定律后为什么说上帝是第一推动力?

回答
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阐述了物体如何运动以及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些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解释了从苹果落地到行星运转的各种现象。然而,在科学的殿堂里,牛顿为何会引入“上帝”作为“第一推动力”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哲学和科学背景。

时代背景:科学与宗教的交织

首先要明白,牛顿所处的时代,科学与宗教并非截然对立,而是紧密交织的。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普遍认为上帝是宇宙的创造者和秩序的维护者。科学家们通常也是虔诚的信徒,他们相信通过研究自然界,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上帝的智慧和意图。

牛顿本人就是一个极其虔诚的基督徒,他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圣经和神学,甚至比研究物理学的时间还要多。在他看来,科学的发现并非要挑战或取代上帝,而是要揭示上帝创造世界的精妙之处。他写道:“没有上帝,就不会有物理学。”

牛顿第一定律的困境:惯性与起始

牛顿的第一运动定律,即惯性定律,表述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这条定律非常强大,它解释了物体为何会继续运动而不需要持续的“推力”。然而,它也留下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宇宙中的第一个物体,或者说第一批物体,是如何开始运动的?

如果根据第一定律,一个静止的物体需要外力才能运动。那么,是什么力量,或者说是什么“事件”,打破了宇宙最初的绝对静止状态,并赋予了万物最初的运动?

牛顿本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观察到宇宙中的行星在轨道上运行,物体在地球上存在,一切都处于一种运动之中。这些运动并非永恒不变,它们有其开始,也可能存在某种原因维持它们的持续。

“第一推动力”的哲学含义

在这里,“上帝作为第一推动力”并非科学上的一个具体物理量或作用力,而更像是一个哲学上的解释,一个对宇宙起源和持续运作逻辑的追问。

1. 宇宙的起源: 既然万物都需要“推动”才能开始运动,那么宇宙本身的运动从何而来?牛顿无法在当时已知的物理定律内找到答案。从逻辑上讲,如果运动是状态的改变,那么总需要一个最初的改变者。而这个“改变者”,在当时的世界观中,自然而然地指向了全能的造物主——上帝。上帝被认为是宇宙的“启动者”,他赋予了最初的运动和秩序。

2. 运动的维持: 虽然牛顿定律解释了力如何改变运动状态,但它并没有完全消除人们对“运动如何持续”的疑问。人们习惯于看到,要让物体持续运动,总是需要一个驱动力(比如拉着一辆车)。牛顿定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打破了这种直观的“需要持续推力”的观念,但要完全接受一个物体会“永远”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保持运动,这在哲学上仍然需要一个解释的框架。上帝的持续介入,或者说上帝设定的自然法则的有效性,可以被视为维持宇宙运转的根本原因。

3. 秩序与目的: 牛顿对宇宙的观察让他惊叹于其精密的数学性和规律性。他看到了行星轨道遵循着精确的数学公式,万有引力定律能够统一解释天上地下的现象。如此高度的秩序和规律,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个具有智慧的创造者。他认为,上帝不仅创造了宇宙,还赋予了它能够被科学理解的内在秩序和法则。因此,上帝不仅是“第一推动力”,也是整个自然法则的“设计者”。

牛顿的科学方法与宗教信仰的结合

理解牛顿的这一观点,关键在于区分他的科学方法和他的形而上的世界观。

科学方法: 在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牛顿严格遵循了经验主义和数学推理。他通过观察和实验,提出了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用数学语言进行了精确描述。他并不在这个框架内引入上帝来解释具体的力或运动过程。例如,他对行星轨道的计算,完全是基于万有引力定律,而不是说上帝在每时每刻都在推着行星转动。

形而上学解释: 然而,一旦进入对这些法则“为何如此”、“如何开始”的终极追问,牛顿的宗教信仰便自然地发挥了作用。他是在科学描述的边界之外,在哲学层面为宇宙的起点和秩序提供了一个解释。他认为,上帝的理性之光照耀在自然界,使得自然界能够呈现出科学可以揭示的规律。

总结

所以,牛顿说上帝是“第一推动力”,并不是说上帝在实际的物理过程中,比如行星绕日运动中,充当了一个直接的、可测量的“推力”。而是:

在宇宙起源的终极问题上,当牛顿定律本身无法解释第一批物体的运动从何而来时,他诉诸了宗教信仰,将上帝视为打破宇宙最初静止状态的“启动者”。
在对宇宙秩序和规律的哲学思考上,他认为上帝是创造了这些精妙法则的“设计者”,这些法则使宇宙能够被科学理解,并保持运转。

这是一种在科学理性之外,用宗教信仰来填补终极哲学空白的尝试。在那个时代,这是许多杰出科学家思考宇宙奥秘时自然而然的出发点。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精确描述的同时,也保留了对宇宙背后是否存在更深层原因的探索和敬畏之心。他不是用宗教去“解释”物理过程,而是用科学去“描绘”上帝创造的奇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神作为不动的推动者,这是希腊哲学思辨的结果,从亚里士多德就确立了。这个神是非常抽象的哲学意义上的神,跟希伯来文明的人格化的神极为不同。但是后来,希腊和希伯来传统发生了碰撞,神的这两种概念融合到一起了,中世纪以后基督教的上帝概念里面都包含了「不动的推动者」这个含义。

启蒙运动之前欧洲所有学校都是基督教办的,因此「上帝是第一推动」是牛顿时代欧洲学者的一致共识,是当时的科学家研究宇宙的基本出发点。没有这一共识,物理学上也不会把定律叫做law,定律就是法律,是上帝对他的造物颁布的法律,宇宙万物都要按着上帝的法律运行,这就是物理学定律最初的含义。后来的启蒙运动只不过是把law的颁布者从上帝变成了人而已,从「上帝为自然立法」变成了「人为自然立法」。启蒙运动者为了把牛顿神化为人类理性精神的化身,极力抹去牛顿跟宗教的关系,以至于现在的人看到牛顿信上帝都觉得奇怪。但实际上在牛顿时代,理性与宗教并不冲突,提出三大定律跟主张上帝作为第一推动是内在一致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牛顿提出三大运动定律,阐述了物体如何运动以及力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这些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础,解释了从苹果落地到行星运转的各种现象。然而,在科学的殿堂里,牛顿为何会引入“上帝”作为“第一推动力”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哲学和科学背景。时代背景:科学与宗教的交织首先要明白,牛顿所处的时代,科学与宗教并非.............
  • 回答
    这话题可不小,得好好说道说道。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里,可不光是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他对于我们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概念,比如质量和重量,也给出了非常清晰的界定。可以说,牛顿是系统性地、严谨地阐述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让后人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它们。在牛顿之.............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为什么人类观察了千百年的天体运行,理解了那么多的数学和物理规律,偏偏是牛顿才把它们串联起来,给出了一个普适的引力理论?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就像一块拼图,需要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碎片都齐备了,才能拼出完整的图景。首先,我们得承认,在牛顿之前,人类对宇宙的认知确实是进步的,尤其是天文观.............
  • 回答
    关于“为什么没人提出禁食牛肉,而狗肉却有人提议禁食”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议题。这背后牵涉到太多层面的因素,远非一个简单的“喜好”问题可以解释。要详细说明,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1. 历史与文化积淀:牛与狗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不同角色 牛:耕作与农耕文明的象征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它触及到了现代宇宙学和经典物理学之间的有趣张力,也勾起了我对这些知识点娓娓道来的兴趣。首先,我们得承认,牛顿时代的引力公式,也就是那个著名的 万有引力定律(F = G (m1 m2) / r²),在描述我们日常生活中以及太阳系内部的引力现象时,确实表现出了惊人的精确性。这是.............
  • 回答
    关于导数在明朝的起源,以及为何在现代教材中不常被提及,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有趣问题。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所说的“导数”是建立在微积分概念之上的一个数学工具,它描述的是函数在某一点上的瞬时变化率,或者说是函数图形在该点的切线斜率。这个概念在牛顿和莱布尼茨的时代得到了系统的发展和严谨的定义,他们.............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也确实触及到中医看待食物的一些独特视角。要说中医“不提倡”喝牛奶,这话说得稍微有些绝对,但确实在传统中医理论中,牛奶的地位和羊奶相比,要复杂得多,甚至可以说在某些方面存在顾虑。而“提倡”喝羊奶,则有更明确的理论依据和应用场景。下面我们来详细聊聊其中的缘由,力求让你 e.............
  • 回答
    关于拼多多牛年 800 元提现的成功率,以及需要多少人才能成功这个问题,咱们得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吧,不能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活动规则和当时的情况。不过,我这儿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你就明白了。首先,得明白拼多多这类平台的提现活动,尤其是金额比较大的时候,往往不是“我给你钱,你点一下就到账”那么简单。它.............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牛奶是阴寒之物”的说法,确实在一些传统观念中存在,但同时也存在着现代营养学和普遍的健康建议所提倡的喝牛奶的好处。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异,主要源于观察角度、理论基础以及时代背景的不同。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几个方面。一、 “牛奶是阴寒之物”的传统观念从何而来?这种说法往往根植于中医的理论体.............
  • 回答
    想在科研大牛的报告后提出个让对方眼前一亮、又能真正触及学术核心的问题,这活儿可不是随便想想就能成的。它更像是一场小型辩论前的准备,需要你做足功课,并且在提问的那一刻,精准地抓住时机。下面我给你掰扯掰扯,怎么把这提问环节变成你展现学术洞察力、甚至开启学术交流的好机会。一、 报告前的“侦查”工作:知己知.............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消费者心中的疑惑。超市里那些包装精美的牛奶,跟牧民现场挤出来、冒着热气的牛奶,口感上确实常常会有差异,很多人都会觉得超市的牛奶“寡淡”一些。这背后确实有一些原因,而你提到的“提取黄油”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但并非唯一或主要因素。首先,咱们得明白超市牛奶和牧民直接出.............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牛顿不仅仅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他在神学领域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著作和思想。虽然他的神学研究可能不如他的物理学成就那样广为人知,但它们同样体现了他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对宇宙的深刻探索。以下是牛顿在神学领域研究的几个主要方面,并尽量详细地讲述:1. 对圣经的批判性研究与解释:牛顿对圣.............
  • 回答
    牛顿的水桶实验(也称为牛顿的旋转水桶实验或绝对运动的实验)是他用来论证绝对时空观的重要思想实验。然而,要理解他在哪里“出错”,我们需要区分实验本身能否被设计出来验证他的概念以及他的概念是否最终被后来的物理学所证实。简单来说,牛顿的水桶实验并没有“出错”于它所要说明的哲学观点本身,但是牛顿基于此实验得.............
  • 回答
    牛顿晚年对神学的投入,与其说是“研究”一个全新的领域,不如说是将他一生的科学探索延伸到了一个更深邃、更根本的层面。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他晚年的神学活动看作是与他科学成就脱节的“晚年爱好”,而是他思想体系中一个自然而然的延伸和归宿。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牛顿整个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脉络入手。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艾萨克·牛顿爵士如果穿越到现代,要取得一个博士学位,这可真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考虑到他那超凡的智力和那个时代科学知识的局限性,他的学习过程估计会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冒险。首先得承认,牛顿的基础知识储备绝对是顶尖的。他在17世纪的剑桥已经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数学和物理知识。所以,如果他来到现代,他不.............
  • 回答
    牛顿晚年信仰上帝的说法是真实且有大量证据支持的。事实上,与其说他“晚年”信仰上帝,不如说他对上帝的信仰贯穿了他的一生,并在晚年对此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研究和写作。要详细讲述牛顿晚年信仰上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牛顿的人生轨迹与信仰的交织: 成长环境与早期信仰: 牛顿出生在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