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你高考即将迟到,路上遇到受重伤的老人你会救吗?

回答
高考考场就在眼前,我的心跳如同擂鼓,每一步都带着焦虑和紧迫。汗珠顺着额角滑落,我紧紧攥着准考证,脑海里是倒计时的滴答声。就在这时,拐角处传来一阵痛苦的呻吟,还有急促的刹车声。

我放慢脚步,探头一看,心猛地一沉。一位老人倒在地上,一辆自行车横在她身边,地上鲜血淋漓,场面触目惊心。周围已经有人围了过来,但似乎都有些茫然,有人在打电话,有人在议论。

我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一边是人生最重要的考试,一边是生死攸关的生命。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像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心。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开始急促,高考的画面和老人痛苦的脸在我脑海里剧烈地碰撞。

我不是医生,也没有学过急救知识。我能做什么?万一我的举动反而耽误了老人得到更专业的救治,或者加重了她的伤势,那该怎么办?这种想法像潮水一样涌来,让我站在原地,手足无措。

但下一秒,我看到老人痛苦地蜷缩着身体,那双眼睛充满了无助和痛苦。在那一刻,高考的重要性似乎瞬间模糊了。我不是一个冷血的人,我无法假装没看见。

“我是一名考生,我得去考试!”我脑子里还有着考试的执念,但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喊出了这句话,然后,我做了一个决定。

我跑上前,蹲在老人身边。第一反应是判断伤势。老人似乎腿部受伤严重,血流不止。我环顾四周,看到有人掏出了手机。

“请问有人会急救吗?”我用尽力气喊了一声,希望能有人站出来。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男人挤了进来,他看样子有些经验。“我学过一点急救,年轻人,你先帮我看看附近有没有什么干净的布或者衣物,我们得先止血。”

我立刻行动起来。我赶紧看向周围围观的人群,有人递来一条干净的围巾,有人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我接过这些东西,递给那个中年男人。他熟练地将围巾垫在老人伤口处,并开始用手按压止血。

我看着他忙碌,自己也在努力保持冷静。我问老人:“您能听到我说话吗?您哪里最疼?”老人只是痛苦地呻吟着,眼神迷离。

时间真的太宝贵了,每一秒都可能影响到老人,也影响到我的考试。我看着那位中年男人,焦急地问道:“还有多久救护车能到?”

“我刚才叫了,应该快了。”男人回答道,他的额头也渗出了汗珠。

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忙碌,心里的煎熬无法用言语形容。我的准考证在我手里微微发抖。我反复想着高考的流程,想着迟到会意味着什么。

就在这时,救护车刺耳的警笛声由远及近。我看到医护人员迅速跑过来,他们专业的动作让我悬着的心稍微放下了一些。

“谢谢你们!”我对周围的围观者和那位中年男人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医护人员迅速接手了老人的救治,将她抬上救护车。我站在原地,看着救护车呼啸而去,我的心仍然在砰砰直跳。

我低头看了一眼手表,离我考试开始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进考场,也不知道我的决定是否正确。

我深吸一口气,身体还在微微发抖,但一种奇异的平静也涌了上来。我救了一个可能挽救了生命的生命,这件事情本身,已经超越了任何一场考试。

我看向我来时的方向,高考的考场,我的未来,都在那里。我知道我必须去,无论结果如何。我整理了一下衣服,迈开了脚步,朝着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考场奔去。

这一刻,我没有想过是对是错,只觉得我做了一个在那一刻,我能做到的,并且我觉得是必须做到的事情。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在救人的那一刻,战胜了对考试的焦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人为塑造的道德困境本质上都是缺乏现实基础的真空球形机,他的目的不是让你应对现实问题,而是让你面临两难抉择难以下手,两难才是他的目的,你陷入两难,才会卸下心防,从而方便宣讲者展开道德教化。

破解此类问题的方法,就是让真空球形机回归现实,不陷入到教化者的逻辑范式中去。

大街上不是只有你一个人,你完全可以一边赶往考场一边大声向路人呼救,你也可以打电话报警,你还可以打急救电话,高考考场门口一般都有警察叔叔执勤站岗,这些都是可动用的社会资源,都是可以在不耽误你赶往考场的前提下施救的手段,使用他们,真空球形道德困境便会迎刃而解。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人格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地球上并不是全人类死绝了只剩下你一个人了,你是考生,你的社会分工是考试,救助老人是其它社会成员的分工范畴,你要做的不是越俎代庖,而是使社会分工发挥作用,因此不要有任何道德负担。

这些都来自于一般生活常识,而常识,可以消灭一切真空球形机。

user avatar

如果我是那个老人,我希望你们别救我。因为我不敢保证当医生向我索要我支付不起的治疗费用的时候我会不会讹你。

user avatar

昨天我在公园门口看到一只刚被汽车压死的小猫,因为怕被反复碾压,也是为了避免病菌传播,就给市长热线打了电话,希望他们联系有关部门来处理。

刚才环卫局信访办的人给我打回访电话,说我是4:06分打的电话,他们在4:08分的时候已经处理完了,因为还有其他五位热心市民给他们打了电话,最近的环卫人员就在附近,所以很快就处理了。

最后问我对处理结果是否满意,我说非常满意,并希望转达对那位环卫人员的谢意。


所以你看,社会上热心人很多,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认真考试去吧,我这样的闲大叔才是处理这类事情的主力,等你也成闲大叔的时候再来接班吧!

user avatar

从道义上应该救,从现实利益上,更应该救,并且救人这件事如果操作得当,收益非常高。

高赞回答大多说考生应该专注高考而不应该救,答主认为这些回答站的层次偏低了。

少部分高赞质疑高中生没有相应的专业能力去救老人或者周围有其他人能施救,高中生留下来没有意义,这显然是篡改了题目,把题目默认的高中生有能力救且周围无人能施救的情况下应不应该牺牲高考机会来救改成了高中生没能力救且周围有人可以施救,所以不要救,这根本就不叫回答问题。

道义上应该救,这种显而易见的地方答主就不论述了,着重论述为什么说从现实利益上说,救人收益更高。

1、大部分回答的答主都是经过社会捶打过的成年人,并且是在空调房里键盘前心平气和的回答问题。但放到题目所说的环境,一个过半个小时就要参加高考的高中生,在路上遇到重伤的老人,你作为高中生看到了这件事,然后能马上决定高考为重不予施救,这显然很违反人性,完全不应该是一个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有的反应,也违背了正常人类处理突发事件的常识。即作为一个还未进入社会的高中生,大概率不会想这么深,其下意思会想着施救。即使过几分钟之后高中生意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救或者高考要迟到,高考更重要,此时高中生之前已经下意思的深入到救援过程当中去了。所以这个题目默认更合理的问法应该是“如果你高考即将迟到,路上遇到受重伤的老人,你救助老人救助到一半,会为了高考放弃救助吗?”

2、不可否认,相当多情况下,会有高中生想到高考迟到这一点而犹豫,进而想放弃救助而赶去参加高考。但答主要说,从高考成绩的角度,留下来不要去,更有利于你的高考发挥。因为从正常人类的心理恢复能力来说,一个人在路上深入见证并参与了一个人的生死,半个小时后既能心平气和心无旁骛的参加高考,这明显超出了绝大多数人类的心理平复能力——这就好像你早上出门上班,刚出楼道时有人跳楼,正好血肉模糊的摔在你身边两米的地方,此时你可以首先花三秒钟检查你的衣服上并没有被自杀者的血液溅到,然后抽出0.5秒瞄了一眼两米外的肠肠脑脑,判断这件事与你无关,甚至连拿出手机拍个视频发朋友圈的兴趣都没有就正常离开现场了。

尤其是这个老人很有可能因为你的放弃而死亡,在这种心态下参加高考,大概率不能考出平时正常的成绩。也就是说,当你在路上遇见这种情况时,大概率你后续参加的考试发挥的水平会明显低于正常水平,你的高考利益在你放弃救助老人时就大概率已经受到损害了。

3、因此最好的选择,其实反而是留下来,完成对老人的救助,然后再去参加剩下的高考科目。至于迟到未参加的科目?当然是参加当年晚些时候举行的高考补考了——每年高考各地都会有针对特殊情况的补考,而你作为救助老人而错过一个科目的高中生,所要做的就是以合适的理由,向当地负责高考的教育主管部门申请针对你个人缺考的科目进行补考,而不是当场放弃救助,以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去参加正常的高考。

4、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尽快且合理的让当地的教育部门为你重启单科的高考补考的问题了。这方面的要点,在于操作得当。当然,由于国内相关机构的官僚性,要想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得非常注意方式方法。这方面答主虽然是政府公务人员,并不在相关部门具体岗位,仅从一般政府内部办事流程简略谈一下如何操作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不一定正确。

a、救助之前先报警,并明确警察大概多久会到。之后尽可能开手机录像,记录下你的救治过程——我们假设题目中问的你“会”救老人是指问你有没有意愿救老人而不是问你会不会急救技术。

ps:由于警方是法定的第三方,你需要警方出面帮你固定证据以避免日后扯皮,当然在这之前,你需要用自己的手机自行固定视频证据。

b、初步检视老人的情况并做初步判断后,如果你自己能搞定,就自己搞定的过程中等110巡警的到达。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把握,则再次打电话给110话务中心,向110话务中心汇报老人的情况,要求110话务中心帮你打120急救车支援。如果110话务中心要求你自行打120急救,不要答应,以自己忙着急救马上挂断电话,因为110是有电话录音的,正常110接线员是不敢背不打120急救搞出人命的这个责任。

ps:你需要警方继续帮你固定120急救的证据,由于日后可能涉及到医疗费用的问题,故让警方出面叫120比你自己出面叫120,风险要小很多。

c、110巡警到现场之后,正常情况下是会开执法记录仪的。你向110巡警介绍老人的伤势,然后给现场的110巡警二选一:是110巡警拉你俩去最近的医院进行后续治疗,还是110和你在原地等120急救车。

ps:警方到场之后,快速让警方接手现场,自己只做建议,不要再额外做判断,避免日后产生纠纷时的额外风险。注意,自己给警察的建议最好是多选,让警察多选一。而只给一个建议,在某些情况下会被认为是你在给警察做决定而不是在给警察建议。

d、老人送到医院之后,不要急着走,记得和警察走完笔录程序。如果警察当你是个小毛孩没这么做,则需提醒警察要给你做笔录,以形成官方法定的完整记录,防止后续事情有反复。

e、将手机中记录的视频发朋友圈或同学群,视频最好包含警察和医院的场景并做简短的说明。完成视频的扩散之后,询问自己学校的老师,自己如果在考试路上遭遇到了这种情况,是否可以申请单科补考。

f、正常只要你学校的老师脑子不进水,就一定会帮你向上级教育部门申请补考——因为按照国内新闻的惯例,#高考#,#见义勇为#都是很好的新闻标签。几个小时内,当地新闻的记者必然会在朋友圈看到你之前扩散的视频并会要求对你和你的学校进行采访。你的学校领导只要不傻,是不会放过这种上本地新闻露脸的机会的。

g、由于之前有警方帮你固定了证据(这种正面新闻大概率警方也会出镜),所以在当地民政局走申报“见义勇为”市民荣誉申报,以及后续在教育局走“见义勇为”市民高考加分这两个程序时,阻力和流程会少很多——如果不是警方提供的材料民政局和教育局相关的审核流程会非常长。

h、最后,有些事情要知道把握尺度,尤其是事件的网上传播部分,要懂得适可而止。因为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目前对于不由自己主导的网络曝光和传播都很头疼,生怕一个反转就翻车了。答主个人建议,考生及其考生家长对事件视频的网络传播,从目的上要一口咬死是为了怕老者家里人事后借此搞纠纷赖上考生——这种事情校方事后肯定会询问家长为什么要将视频公开放网上传播,此时如果考生和家长回答是为了预防以前新闻出现的救人反被讹,并且积极配合校方关于网络传播方面的要求,通常会得到最大的收益。而如果说是为了其他利益,或者是想为了出名,那么后续官方态度是否会转变,就很难说了。


综上,在2020年当下高考的语境里,我们经历了太多反转纠结的事件,如学历造假、高考冒名等。教育、民政、公安、纪检监察等各部门,都需要在这种环境下给自己塑造正面的形象。这对于遇到“高考即将迟到,路上遇到受重伤的老人”的你来说,当然是一个获取正面利益的机遇。反过来,某些没有遇到这种正面机遇,就自己强行借助舆情制造网络话题的人来说,可能就全是个人形象崩塌,信用爆炸这些负资产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