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普通的食客也就能品出个味道。
比如说你去跟朋友吃小龙虾,吃了之后觉得虾肉没那么紧实。你知道这个小龙虾不如你昨天吃的那家店,但你知道这个这个小龙虾没做好到底是因为虾不新鲜、炸虾的过程有问题、放的调料有问题、炖的时间有问题还是虾的品种问题?
你就知道个虾不好吃,剩下的你什么都不知道。
当然,作为普通顾客,也没必要去想这么多。好吃就常来,不好吃下次不来就行了。但是在专业人士看来,事情远比这个要复杂。假设你是一个厨师,参加了某个厨艺比赛,最后评委打分的时候只是说“我觉得这个好吃,给10分,那个不好吃,给3分”,你觉得这是个靠谱的评委?
这不就是个冒充评委的吃货吗?
电影也是一样。好看和不好看,完全是一个主观的感觉。xfx们还觉得割割的演技天下无敌呢,你也去跟他们一起混?
那么,在评价一部电影的各个元素——比如演技——的时候,如何能避免出现xfx们的这种自嗨?那就需要有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叙事节奏,也可以是思想深度,也可以是美学风格。总之,单纯一句“我喜欢”、“爽”肯定不是理由。
在文艺创作中,好的批评家跟作家的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批评家需要一针见血的指出作品中的问题,反之好的作家也能给批评家提供更大的表达空间。
除此之外,在影视、音乐等领域,也一直有“通俗”、“流行”与“艺术”、“古典”等的划分。普通人所谓的评价,充其量也就是针对前者。而对于更专业的内容的评价,至少还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专业学习。不信的话,可以评价一下下面这段文字写的怎么样: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不好好学一下古代文学,你现在连看都看不懂。
题主弄错了很简单的一件事。
不是文人们给文学加门槛,是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有很高门槛的。
就像是高等数学,你不能说是数学家们给数学加了诸多门槛,故意让你学不懂。
事实上只是你自己学不懂,不能学不懂怨数学家吧?
还说文学家自抬身价……我真是不知道如何说题主好了。
人类的很大一部分知识都来源于对权威的相信,比如地球是圆的、太阳系外有多少星体……你都没有亲自考察过,都是相信权威才获得知识。
你要是完全否定权威,那你会陷入怀疑主义的漩涡中,世界上会没有任何正确的东西。
至于由读者评判文学作品的好坏,早就有类似的市场了。读者难道没有用钱投票的自由么?一直有的。
只不过世界比你想的更加多元和复杂,读者能评判,专家也能评判,并不是说一方就要完全否定代替另一方。
多元共存,容纳多种观点,是比较健康的。
只能采纳一种观点、站在一点思考,注定走向狭隘和一叶障目。
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