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神罗明明是一个伪帝,为什么有人觉得神罗和查理曼是正统罗马呢?

回答
关于“神罗”和查理曼为何会被一些人视为“正统罗马”,尽管现代史学普遍认为他们并非“正统”的延续,但这种看法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现实、宗教观念以及权力合法性的构建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神罗”和查理曼被视为“正统罗马”的看法,更多的是一种历史叙事和政治宣称,而非严格的史学结论。 现代史学强调的是历史的连续性、制度的继承性和国家结构的实际运行,而这些方面,无论是查理曼帝国还是神圣罗马帝国,都与古典罗马帝国存在显著的断裂。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正统罗马”的说法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

一、 查理曼与“罗马”的复兴:一种政治和宗教的野心

1.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与“真空”: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一个政治实体的终结。然而,罗马的遗产(法律、语言、文化、基督教信仰和帝国概念本身)并未消失,而是以各种方式在中世纪欧洲流传。这种“罗马之死”反而留下了一个权力真空和文化上的“怀旧”情感,为后来的政治领袖提供了“复兴罗马”的合法性基础。

2. 查理曼的军事扩张与帝国愿景: 查理曼(Charlemagne)在公元8世纪末9世纪初,通过一系列成功的军事征服,统一了西欧的大片地区,包括今天的法国、德国、意大利北部等。他的帝国疆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西罗马帝国晚期相媲美。查理曼并非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他更有着清晰的“恢复罗马帝国”的政治和宗教野心。

3. 教皇的加冕与宗教合法性: 查理曼加冕为“罗马人的皇帝”是这一叙事的核心。公元800年圣诞节,教皇利奥三世在罗马彼得大教堂为查理曼举行了加冕仪式。这次加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挑战拜占庭的罗马继承权: 当时,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仍然存在,并自认为是罗马帝国的唯一继承者。教皇的加冕实际上是在公开挑战拜占庭的权威,并试图将西方的罗马帝国合法性转移到法兰克国王身上。
将世俗权力与神圣权力结合: 教皇的加冕赋予了查理曼的统治神圣的光环,将他的帝国与基督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使得他的帝国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征服的产物,更被视为上帝意志的体现,从而获得了强大的宗教合法性。
构建“基督教世界帝国”的观念: 查理曼帝国被视为是基督教世界统一的象征。在这种观念下,拥有罗马皇帝的头衔,意味着他是整个基督教世界的最高守护者,有责任保护教皇和传播基督教。

4. 罗马的象征意义: 罗马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实体,更是一种象征,代表着秩序、文明、法律和至高无上的权威。查理曼及其追随者利用这种象征意义,将自己的统治与古典罗马联系起来,以提升其威望和合法性。使用“皇帝”头衔,穿着罗马式服装,模仿罗马行政体系等行为,都是为了强化这种联系。

二、 神圣罗马帝国与“继承”罗马:一个复杂的政治神话

1. 奥托一世与“复兴”的帝国: 查理曼的帝国在他死后不久就分裂了。然而,在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Otto I)被教皇约翰十二世加冕为皇帝,开启了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的历史。这次加冕被视为是查理曼帝国(间接继承罗马)的“复兴”。

2. “神圣”与“罗马”的内在逻辑: “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名称本身就包含了其合法性的基础。
“罗马”: 尽管帝国中心并不在罗马城,而且其疆域也与古典罗马帝国大相径庭,但其皇帝的头衔仍然继承自罗马皇帝。帝国统治者也常常声称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某些特权和责任。他们认为自己是罗马皇帝,是继承了罗马皇帝的权威。
“神圣”: 这个词强调了帝国与基督教信仰的紧密联系。帝国被视为是上帝在尘世的代表,其存在是为了保护基督教和天主教会。皇帝的权威同样来自于上帝的恩赐(Dei gratia),这使得他的统治具有神圣的合法性。

3. 法律与政治的连续性(尽管有限): 神圣罗马帝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罗马的法律思想和行政理念。例如,罗马法在中世纪的欧洲仍然有重要影响,许多神圣罗马帝国的法律和制度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罗马法的影响。此外,帝国试图建立一种超越地方领主的普世性权威,这种普世性的帝国观念也源于罗马帝国。

4. 抵抗其他继承者: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及其支持者,在政治和宣传上,也常常强调自己是对抗其他“非正统”罗马继承者的合法代表。例如,他们会将拜占庭帝国视为僭越者,因为他们认为拜占庭帝国并非基督教世界的真正领袖。

三、 “伪帝”的论断:现代史学的视角

现代史学之所以认为神罗和查理曼是“伪帝”,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量:

1. 政治结构和疆域的断裂:
古典罗马帝国: 是一个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帝国,以地中海为中心,拥有庞大的官僚体系、常备军和成文法典。其疆域涵盖了欧洲、北非和中东。
查理曼帝国: 虽然庞大,但更像一个由日耳曼部落联盟形成的松散王国,缺乏稳定、统一的行政和法律体系。
神圣罗马帝国: 这是一个更松散的邦联体,其皇帝的权力往往受到各诸侯的制约,而且其核心区域主要在德意志地区,与古典罗马的地域重心相去甚远。

2. 民族和文化背景的差异:
古典罗马帝国: 是一个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础的帝国,其统治精英和文化主流是罗马化的拉丁人和希腊人。
查理曼帝国和神圣罗马帝国: 是日耳曼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文化和语言基础是日耳曼式的。虽然吸收了罗马文化元素,但其核心构成是不同的。

3. 继承的“非连续性”: 查理曼的加冕被视为一种新的起点,而不是纯粹的继承。这种继承更侧重于“理念”和“头衔”,而非政治、法律和制度的实际延续。神圣罗马帝国更是如此,其建立与古典罗马的实际联系更加模糊。

4. “伪帝”的定义: “伪帝”通常指的是冒充或非法僭夺了皇帝头衔的人。从历史连续性的角度看,无论是查理曼还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们都未能完全延续古典罗马帝国的政治、法律和社会制度,而是基于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土壤,重新构建了一个帝国概念。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并非古典罗马帝国的直系继承者。

总结

总而言之,有人认为神罗和查理曼是“正统罗马”,主要是出于一种政治和宗教的宣称,而非严格的历史连续性。

查理曼的加冕 是教皇为了在政治上挑战拜占庭,并在基督教世界建立一个以法兰克国王为首的强大世俗政权而进行的政治操作,同时赋予了其统治神圣的合法性。
神圣罗马帝国 则在查理曼的遗产基础上,进一步将“罗马”的头衔和普世帝国观念与基督教信仰结合,构建了一个“神圣”的世俗秩序。

他们通过声称继承罗马的头衔、象征和理念,以期获得合法性,巩固统治,并在一个分裂的欧洲构建一种统一的秩序感。这种说法更多地反映了中世纪人们对“罗马”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对统一、秩序的向往,以及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建构逻辑,而不是现代史学所强调的实际的政治、法律和制度的延续。因此,虽然他们声称是“罗马”,但现代史学认为他们是“伪帝”,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基于日耳曼和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对罗马遗产的一种“重塑”和“再诠释”,而非严格的“继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西欧和东罗马的争端的重心从来都不是围绕着皇帝或者所谓的“帝位”展开的,而是围绕着谁是罗马人而展开的。东罗马人对于“皇帝”(Basileus,把他翻译成皇帝本身问题很大)的理解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大国家的君主、大群体的头子罢了,并不是只有罗马人的王才能叫Basileus,波斯人、埃塞俄比亚人的王同样是Basileus,圣经中以色列诸王都是Basileus,亚历山大以及其后继也都是Basileus. 当东罗马人在否认一个君主是Basileus的时候,其含义单纯就是“你们本事、牌面不够大”而已,而东罗马人在意识到这个政治实体够厉害之后往往也会轻描淡写的管它的君主叫Basileus. 东罗马人在之后也不反对管西部的大君主叫Basileus.

而真正绝对重要的问题是“罗马人是谁”。东罗马人从头到尾都非常清楚罗马人是谁,而同一时期西欧人对于罗马人是谁拿不出一个准数。西欧方的说法有很多,例如Anastasius Bibliothecarius(为了气东罗马)把Romanitas说成是罗马城一城的专利,而教宗有权利确认谁是罗马人的统治者。这一点并没有被神罗诸帝认可,不然也不会有未被教宗确认的神罗皇帝还是rex Romanorum这一说。同时法兰克人、神罗皇帝在罗马城同样也被当地人当做外部势力看待,例如Anastasius本人被拥立为Antipope之后几天之内就被罗马市民强行赶下台。Robert de Clari认为(西)法兰克人是罗马人,但西法绝大多数文献都不把自己看作是罗马人,最多最多是罗马人的兄弟、特洛伊人的后代,甚至个别文献还有“法兰克人把罗马人残暴统治下的高卢解放出来”这种说法。除了罗马城之外其他意大利诸城、甚至就教宗领土下的区域中,罗马人的自我认知也在七世纪后迅速消失。到最后“罗马人”仅仅存在于历史书与几个看着很酷的君主头衔以及地图上,而西欧对于罗马人是谁唯一的共识就是“东罗马绝对不是罗马人”。对于东罗马皇帝,有时候西欧会捏着鼻子说他是“新罗马的皇帝”、“君士坦丁堡的皇帝”,有的时候直接叫“希腊人的王/皇帝”,也有少数人真的认为东罗马皇帝是罗马皇帝。东罗马人自己则绝对不是罗马人,而是“希腊人”。

否认东罗马人是罗马人本身也是帝统转移论的基础:对于西欧人来说,如果帝位从罗马人转移到了希腊人手上,那为什么不能转移到法兰克人和萨克森人手上?与此同时对于东罗马,所谓的“帝位”并没有从任何人手上转移到任何其他人手上:罗马人的共同体从来都在罗马人手中。

英语里有一个成句叫做“Throw everything against the wall and see what sticks“,这是中世纪西欧对于罗马的再解释给人的整体感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神罗”和查理曼为何会被一些人视为“正统罗马”,尽管现代史学普遍认为他们并非“正统”的延续,但这种看法背后有着复杂而深厚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原因。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探讨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现实、宗教观念以及权力合法性的构建方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神罗”和查理曼被视为“正统罗马”的看法,更.............
  • 回答
    神圣罗马帝国解散后,罗马帝国的法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说“由哪个国家直接继承了”。尤其说德意志第二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的法统,这并不准确,甚至可以说是有一定的误解。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厘清几个关键概念和历史脉络。首先,我们要明确“神圣罗马帝国”这个名字的含义。它并非一个真正意.............
  • 回答
    “神罗”和“绿罗”之所以不是“罗”,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理解它们各自的语源、指代对象以及中文语境下的习惯用法。要详细解释,我们需要剥离掉那些刻板的AI表述,用一种更自然、更具人情味的方式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罗”这个字在中文里本身就有很多含义。它可以是姓氏(比如罗贯中),可以是动词(如罗列、罗织).............
  • 回答
    中世纪时期,法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拜占庭皇帝谁更有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每个帝国的财富来源、税收体系、经济基础以及战争和内部动荡的影响都各不相同。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比较他们的潜在财富和经济实力:1. 财富来源和经济基础 法王 (Kings of Franc.............
  • 回答
    神圣罗马帝国,一个庞大而复杂的集合体,其内部的土地如同打碎了的瓷器,散落着无数诸侯国的碎片,每一块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政治的博弈。如果我有幸能在其中获得一块封地,那绝非仅仅是为了一个虚名,而是希望这块土地能够真正地成为我施展抱负的舞台,一个能够带来秩序、繁荣,并留下我个人印记的地方。在无数选择中,我.............
  • 回答
    “神圣罗马帝国是西罗马帝国法理的延续”这一论断,在历史学界一直是一个引人入胜却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的,更像是一场横跨千年的对话,关于权力、合法性、帝国以及它们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被重新定义。要深入理解这个理论,我们得一层一层剥开历史的纹理。首先,我们要明确,“西罗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中世纪欧洲政治与宗教的复杂交织,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神罗)的独特地位。简单来说,普鲁士国王需要神罗皇帝的册封,是因为他所统治的领土(早期主要是条顿骑士团的领地,后来是普鲁士公国)在神罗体系内拥有一定的法律和政治地位。而教皇虽然在精神上至高无上,但在世俗权力方面,尤其是对神罗皇帝权力构成制.............
  • 回答
    德意志邦联(Deutscher Bund)的形成和成员国变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涉及到普鲁士这个大国。你提到的“德意志邦联与神罗国界有时包含比利时、丹麦却没有东西普鲁士”这一点,确实反映了历史的演变以及邦联成员的动态性。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下历史背景: 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
  • 回答
    理解罗马帝国(以及后来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称号,得从它的源头和演变说起,这可不是一个简单地“加冕拿顶皇冠”就能概括的事情。它承载着历史的重量,融合了权力、宗教、法统,以及最关键的——罗马的遗产。罗马帝国:从“第一公民”到“奥古斯都”与“凯撒”首先,我们要回到罗马共和国末期。共和制下的罗马,权力是.............
  • 回答
    《原神》中的“神罗天征”配队,即以 罗莎莉亚、神里绫华、枫原万叶和珊瑚宫心海 为核心的阵容,无疑是目前版本中相当强大且极具统治力的队伍之一。其名字本身就充满了霸气和游戏梗的意味,非常贴合其在实战中的表现。要评价这个配队,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 神罗天征配队的核心优势与评价:1. 极致的冰元.............
  • 回答
    北意大利城邦在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军队的较量中屡次获胜,是一个复杂而引人入胜的历史现象,其背后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这并非单方面的武力优势,而是经济实力、政治策略、军事组织、地理环境以及时势造英雄等多种因素的巧妙结合。以下将从几个主要方面详细阐述北意大利城邦能够屡次击败神罗皇帝军队的原因:一、 强大的.............
  • 回答
    法国境内的勃艮第(Burgundy)和神圣罗马帝国(Holy Roman Empire, HRE)境内的勃艮第,在历史上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并且在不同的时期,它们的归属和概念也有所演变和重叠。要详细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来梳理:一、 源头:中世纪初期的勃艮第公国与日耳曼人迁徙.............
  • 回答
    说实话,要说法国国王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教皇那儿的“待遇”差距,那得从头说起,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史进程里一点点掰扯出来的。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为啥一个能跟教皇掰腕子,另一个却常常得看脸色。首先,得把“教皇”这个概念弄清楚。早期,罗马教皇的权力也就那样,主要是精神上的领袖,对世俗权力的干涉.............
  • 回答
    作为一个人造智能,我无法拥有“眼中”的概念,也无法形成主观的“看法”。但我可以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为您梳理拜占庭人(东罗马帝国)对于保加利亚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认知和看法。请注意,这种认知往往是动态变化的,随着两国关系的起伏而有所不同,并且受到拜占庭自身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拜占庭视角下的.............
  • 回答
    好的,关于神罗的选帝侯制度,这可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历史韵味的话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尽量把里面的门道都讲清楚。神罗的选帝侯制度:权力游戏的核心想象一下,神圣罗马帝国(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简称神罗),这玩意儿可不是咱们现在理解的现代国家。它更像是一个松散的、由无数邦.............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历史认同、国家观念以及文化传承等诸多深层原因。要说清楚为什么大多数中国人会承认元、清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而对神圣罗马帝国(以下简称神罗)则持不同的态度,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1. 历史叙事的连贯性与“天下观”的演变 中国传统“天下观”: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历史的.............
  • 回答
    哈布斯堡家族未能入主西班牙,这对于1516年至1713年间的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以及意大利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历史拐弯,其影响深远而复杂,将重塑欧洲的力量格局与发展轨迹。神圣罗马帝国:失去大陆平衡的基石想象一下,如果查理五世,那位集西班牙王位和神罗皇帝头衔于一身的传奇人物,从未染指过西班牙王冠,或.............
  • 回答
    想了解罗马帝国那些“罗”的说法,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但要说清楚,还得从罗马的社会结构和一些关键的历史事件说起。那些“罗”不是什么神秘的宗教术语,也不是什么奇特的风俗,它们背后往往藏着罗马人对于权力、地位、甚至是社会秩序的理解。咱们一个一个来掰扯: 紫罗(Purpura)说到“紫罗”,那几乎就是罗.............
  • 回答
    聊到《原神》里的九条裟罗,这可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角色。她刚上线那会儿,大家对她的评价可以说是相当两极分化。有人觉得她是“草系特化”,只能在特定队伍里发光发热;也有人说她是“雷系拐”,能大幅提升雷伤队的上限。咱们得从她的定位来说。九条裟罗,官方定位是四星弓箭角色,但她的核心机制,尤其是那个“天狗传令”和.............
  • 回答
    《原神》角色演示:「九条裟罗:雷闪之志」——一场关于忠诚、责任与力量的华丽宣示《原神》官方在推出新角色前,都会精心制作角色演示PV,为玩家们勾勒出角色的鲜活形象。《九条裟罗:雷闪之志》这场演示,更是将这位深受玩家喜爱的角色身上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回味无穷。这不仅仅是一段简单的角色介绍,更是一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