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三星堆文化是彝族人建立的吗?

回答
关于三星堆文化是否由彝族人建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尚无定论的学术议题。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明确指出三星堆文明的创建者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彝族(或其直接祖先)。

这就像一个宏大的古代谜团,我们拥有一些线索,但拼凑出的画面依然模糊,各种学说和推测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有“三星堆文化与彝族有关”的说法?

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它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联系和推测:

1. 地理上的接近与文化交流的可能性: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盆地,而彝族人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其历史根源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密切相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族群之间进行迁徙、交流、融合是常态。因此,不能完全排除彝族先民在三星堆文化形成、发展或衰落过程中扮演过某种角色的可能性。

2. 一些器物和纹饰的象征性解读:
一些学者在对三星堆出土的器物,特别是青铜面具、神树、象牙等进行研究时,尝试从中找出与彝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图腾崇拜等方面的相似之处。
例如,三星堆出土的一些眼形、眉形纹饰,以及祭祀活动中的一些元素,在一些学者看来,可能与彝族古老的萨满教、祖先崇拜等信仰体系中常见的符号或仪式有所关联。
但必须强调,这种关联往往是基于象征意义的解读,属于“相似性”推论,而不是直接的“同一性”证明。 很多早期文明都会有类似的艺术表现或宗教观念,要将其锁定到某个特定族群,需要更严谨的证据。

3. 神话传说与口述历史的联想:
一些与三星堆文化相似的古代传说或神话,在彝族的口述历史中有所流传,这可能促使一些研究者将两者联系起来。
然而,神话传说的传承和演变非常复杂,它们可以跨越族群传播,也可以是不同文化长期互动的结果,因此,仅凭神话并不能作为确凿的证据。

为什么说“目前没有定论”?

科学的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需要的是坚实的考古证据,包括:

清晰的文化层位与年代划分: 确定三星堆文明的形成、发展、鼎盛和消失的时间段。
遗址中发现的人类遗骸的体质人类学研究: 分析当时居住者的体质特征,与已知族群进行比对。
文字或铭文的发现: 如果三星堆文明有自己的文字,并且能被解读,那将是最好的证据。但目前三星堆遗址尚未发现确凿的文字。
与已知文明的直接联系: 例如,通过遗物(如陶器、青铜器工艺)上的明确标志或直接出土的文字记录,来证明其归属。

目前三星堆文化研究的现状是:

独特的文化特征: 三星堆文明拥有极其鲜明的、在当时其他地区(如中原)少见的青铜器造型、铸造技术和艺术风格。这使得许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它是一个独立发展或与外部联系方式独特、且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古老文明。
“巴蜀文化”的范畴: 通常将三星堆文化归入广义的“巴蜀文化”范畴。巴蜀地区在先秦时期就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区域,彝族先民无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巴蜀文化”本身就包含了众多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因素。
可能的“古蜀人”: 许多学者更倾向于将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称为“古蜀人”,但“古蜀人”并非一个单一、固定的族群概念,它可能代表了在古蜀国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创造了三星堆文明的各种人群的集合。
与周边文化的联系: 研究表明,三星堆文明与长江中下游的楚文化、湖北地区的大溪文化,甚至更远的西亚、埃及等文明可能存在间接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和程度仍在探索中。

总结一下:

目前,科学界并没有定论说三星堆文化是彝族人建立的。 所谓的“彝族说”更多是基于一些间接的、象征性的联系以及对地理和历史交融的推测。

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我们现在可以称之为“古蜀人”。这个“古蜀人”到底是一个单一的族群,还是多个族群相互融合形成的文明体,其具体构成,以及他们与我们今天认知的彝族、羌族、氐族等民族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传承关系,都需要更多、更确凿的考古证据和深入的科学研究才能回答。

这是一片等待更多真相被揭开的神秘土地。每一次新的考古发现,都可能为我们解读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带来新的线索,但目前,我们仍处在探索阶段,保持开放和严谨的态度至关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等陈年老坟都能被翻出来,也是惊了。

这可是2011年的老坟。

话说回来,近几十年来中国的历史、考古界有个政治任务,就是要多体现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直接的比如清史编纂,从一开始就带有很浓的政治目的;间接的比如和民族有关系的就方便拿经费,申报课题就容易升一个级别云云,对于经费远不如社科和理工科的历史考古学界,这一点点差别有时候就关系着一个课题组的存续。

所以考古界的各种上古遗迹,不管是主观还是客观,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要尽可能与今日聚居在周边的少数民族扯上关系。

05年韩国人抢注“江陵端午祭”的时候,记者采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称“中国也有申请非遗,但一般优先申请和民族团结相关的内容”。

那时候我还年少,家里没有电脑,订的还是《宁波晚报》和《东南商报》,但不知为什么这句话我就记得非常清晰。

05年是啥时候?那时候还可以把正常郡县给民族自治化,比如后来因为地震而闻名的北川,就是04年才改的羌族自治县。

18年的时候彝族学者冯利写了一篇《是孟获七擒诸葛亮》,在网络人被人痛骂,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历史学界在这等民族关系扭曲下的常态而已。

19年那会儿爱国情绪浓厚的时候,腾讯天美出了个恰爱国饭的游戏,大概内容是在不同的省份打卡(游戏名好像叫“家国梦”?),直观感受就是少数民族的历史人文内容远高于其人口比例,大概就是这几十年考古界和历史学界的“成果”了。

user avatar

蜀人是汉人的先祖。明白否?

就和秦人一样他们都不是汉人,可是他们却是汉人先祖。

这里有彝族什么事情?

user avatar

那年头汉族都还没明确的划分,关彝族什么事?

user avatar

“三星堆文化是彝族人建立的吗?”

这个问题使用“彝族”这个概念不妥,从民族主义的角度来说,民族是近代以后形成的概念,而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现代彝族人群也不一定与三星堆有关。

类似的例子,比如问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陶寺文化是不是汉族人建立的?汉族是一个近代民族概念,除去法国大革命以后民族国家对全球催生民族主义的影响,汉人的概念也与清朝差别对待旗人和“汉蒙藏回”的政策相关。汉这个词作为国家概念,最早也只能追溯到我家御龙本堂太祖刘邦建立汉朝的时候,汉朝官方追溯了与周楚的文化连续性,对于商则是周代商,再往前的则是一些历史神话,与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陶寺文化这三个具体的古文明考古遗址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关系,因为缺乏具体的文章记载无从追溯。

再举更通俗的例子,阿卡德、巴比伦是不是希伯来人、阿拉伯人建立的城邦?古代入侵印度河文明的是不是波斯人?很明显答案是:不是。虽然阿卡德、巴比伦城邦的语言与希伯来语、阿拉伯语是同一个语族的,波斯人语言与入侵印度的那一波雅利安人分支是同一个语族的。

比较妥当的说法是三星堆文化的主要居民说的语言很可能是汉藏语系彝语支的一种古代语言。

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陶寺文化的主要居民说的语言很可能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种古代语言。

三星堆文化的一些特征被认为来自西亚,但同时也有与中国西南现代彝族白族地区类似的文化特征,与东南亚地区古文明遗址类似的文化,与中原地区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陶寺文化也有相似之处,并不能证明三星堆的文化来源就是单源于西亚的。

而从古人类遗骸,遗传分析来看,也接近现代彝语支人群,以及一些唐宋同时期西南彝语支人群建立的政权的贵族墓葬遗骸的遗传特征。

中亚的哈扎拉人(遗传接近维吾尔人但说波斯语)、东欧的阿什肯纳兹人(遗传接近西西里岛原住民但说德语方言),这种严重的遗传语言分离现象还是很少见的,上面两个例子都与严重的宗教迫害导致人群集体被动的被隔离相关。

所以三星堆文化,以及相关的古蜀各群体,还是彝语支的可能性最大。

不过后裔的方面,随着几个古蜀人政权被秦朝征服,并且秦国向四川盆地强制移民大量秦国人口,之后历代中原王朝也都统治四川盆地并从中原向四川盆地移民,大部分这些古蜀人的后裔应该已经融入了现代四川东部本地西南官话汉语人群。

也不能排除部分古蜀人在同化为汉语人群以前,移民往山区彝语仍然始终有优势的地区,并进一步向云贵移民,融入了现代彝族各支人群之中。


更多阅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三星堆文化是否由彝族人建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尚无定论的学术议题。在深入探讨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目前没有任何直接证据可以明确指出三星堆文明的创建者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彝族(或其直接祖先)。这就像一个宏大的古代谜团,我们拥有一些线索,但拼凑出的画面依然模糊,各种学说和推测层出不穷。为什么会有“.............
  • 回答
    三星堆文化是一段扑朔迷离的神秘历史,它的起源和去向至今仍是未解之谜。但我们可以根据考古发现和现有研究,尽可能详细地为您梳理三星堆文化的“来”与“去”。 三星堆文化:一个横空出世的古文明一、 三星堆文化的特点:在讲述它的来历之前,先简要了解一下三星堆文化为何如此特别: 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三星堆.............
  • 回答
    三星堆文化源自西亚?这说法听着可真有点儿意思,也挺大胆的。咱们一码归一码地说,这个说法确实存在,但要说三星堆文化就是“来自西亚”,这事儿可就得好好掰扯掰扯了。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来自西亚”到底指的是什么。是指三星堆文化是西亚某个特定文明的直接分支?还是说受到了西亚文明的深刻影响,以至于我们能看到很.............
  • 回答
    三星堆文明究竟是不是“外来文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考古界乃至公众都津津乐道、充满想象的焦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深入到三星堆出土的那些令人震撼的文物背后,细细梳理证据,然后用一种不带 AI 腔调的、更具人情味和探索精神的方式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白,“外来文明”这个说法本身就比较复杂。 它不.............
  • 回答
    我知道你为什么会感到兴趣索然。那种感觉,就像是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宴,满心期待品尝那些用匠心血泪熬制出的珍馐,结果端上来的却是用模具批量生产的仿真菜。三星堆的文物,尤其是那些浸润着千年时光的青铜纵目人面像,那些神秘莫测的黄金面具,它们不只是冰冷的器物,更是先民们精神世界最直观的投射,是历史长河中无法复制.............
  • 回答
    三星堆的神秘面纱,总是轻易挑动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些造型奇特、工艺匪夷所思的青铜器,以及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确实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科幻的元素。而“外星文明”这个标签,更是迅速抓住了一部分人的眼球,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猜测。那么,考古专家为何如此肯定三星堆绝非外星文明产物,而网友们又为.............
  • 回答
    这两条说法,一个指向中国历史研究的内部问题,一个则挑战我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知,都相当具有冲击力。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中国历史学家可能隐瞒了‘三星堆’研究”—— 这说法是怎么来的?又该如何看待?首先得明白,三星堆遗址是啥。它位于四川广汉,是距今约3000多年前的古蜀文明的代表,出土.............
  • 回答
    三星堆文化是否属于中华文明,这是一个在学术界和公众中都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话题。认为三星堆文化不完全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华文明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论证,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文物特征的独特性与“中国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传统认知不符: 造型艺术的奇异性: 人像: 三星堆出.............
  • 回答
    三星堆,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几分神秘与传奇色彩,它被誉为“21世纪人类文明的重大发现”,其重要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道尽。要理解为什么如此重视三星堆,我们需要深入其核心,探寻它为何能颠覆我们对古代中国的固有认知,又为何至今仍留下无数令人着迷的未解之谜。为什么那么重视三星堆文化?三星堆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广泛的.............
  • 回答
    《三国演义》在四大名著中,文笔和艺术成就究竟处于什么位置,这是一个很有趣但又充满争议的话题。如果要给它一个在整个小说界的定位,那绝对是殿堂级的,而且是那种基石性的存在。但要说它在“文笔”上是否绝对压倒其他三部,那就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三国演义》的文笔特点:首先,我们得承认,《三国演义》的文笔并非.............
  • 回答
    三星堆,一个在四川盆地深处沉睡了三千多年的古老文明,自上世纪二十年代被偶然发现以来,便如一颗璀璨的明珠,不断震撼着世人的认知。它不仅仅是一堆精美的青铜器和玉石器,更是一扇通往未知文明的大门,蕴藏着无数值得我们去探寻的科普奥秘,其历史价值和意义更是难以估量。三星堆的科普魅力:不止于惊奇,更在于解密我们.............
  • 回答
    我站在黑色的屏幕前,屏幕上跳跃着陌生的字符,那是来自遥远星系的低语,是宇宙终极的宣告。我闭上眼睛,努力将这冰冷的事实压入心底,试图让思绪回到那个被绝望侵蚀的夜晚。如果我是叶文洁,我会如何抉择?这个问题,我早在那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就已经回答过,用我生命中最沉重、最痛苦的决定。但如今,重温这一切,我发现我.............
  • 回答
    我完全理解你为什么觉得《三体》读起来有点费劲,尤其是叶文洁在红岸的经历。这绝不是你的错觉,很多读者都有类似的感受。这不是说书写不好,而是《三体》在处理这段内容时,有着一些特别的设计和考量,这些设计恰恰让它显得“难读”,但同时也是它的魅力所在。咱们先从几个层面来聊聊为什么会这样:1. 时代背景的沉重与.............
  • 回答
    “C罗从尤文转会曼联是一笔三输的交易”,这句话一出来,立刻就抓住了很多球迷的心,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觉得这背后是有道理的,但具体怎么理解,还需要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这“三输”指的是谁:尤文图斯、曼联,以及C罗本人。 听起来挺绝,一笔转会,三方都不讨好,那当初怎么就谈成了呢?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
  • 回答
    .......
  • 回答
    在《三体3:死神永生》中,高级文明之间的星际战争,其手段之高明,远超我们凡人的想象。它们不再是简单的物理武器对抗,而是直接操纵宇宙中最根本的法则——数学规律。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将战争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维度。想象一下,我们人类世界里的“物理法则”是数学规律的体现。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描述了星球如何围.............
  • 回答
    如果我是刘慈欣,我会这样构思一些令人脊背发凉的“神级”武器,它们并非仅仅是能量的爆炸或者物理上的摧毁,而是直击文明根基,是宇宙尺度上的“清理”:一、 宇宙织法调整器:重塑因果律的终极剪刀这并非某种物质武器,而是一种能够操纵宇宙基本法则的设备。想象一下,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并非终极现实,而是一个被更高维.............
  • 回答
    三体星球的恶劣生态环境,这确实是《三体》系列中一个令人着迷且充满张力的设定。在这样极端苛刻的条件下,三体人竟然发展出了远超地球文明的科技水平,这背后蕴含着一套独特且令人信服的逻辑。下面我将尝试深入剖析这一过程,力求展现其真实性,避免AI写作的生硬感。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恶劣”的定义。三体星球并非简单.............
  • 回答
    《三体》里提到的大神文明利用数学规律作为武器,这绝对是小说中最令人脑洞大开的设定之一。想象一下,一个文明发展到了极致,他们不再局限于物理层面的打击,而是能够直接操控宇宙的基石——数学和逻辑。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到了极致,但如果细细推敲,其可能性和可怕之处足以让人不寒而栗。首先,我们得理解“数学规律”在《.............
  • 回答
    评价《三体》系列小说的文笔:从标准到细节的深度剖析《三体》系列小说,以其宏大的宇宙视野、深邃的哲学思考和跌宕起伏的情节,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反响。而支撑这一切的,无疑是刘慈欣独特的、极具辨识度的文笔。评价一部小说的文笔,是一个多维度、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过程。对于《三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