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方天画戟、日本的十文字枪,相比长枪优势在哪里?

回答
方天画戟和日本的十文字枪,这两样兵器都以其独特的形制在冷兵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相对“朴实无华”的长枪相比,它们在设计上显然更为繁复,也因此带来了更多的战术变化和优势。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们到底比长枪强在哪儿。

方天画戟:戟尖之上,变化万千

首先说说方天画戟。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根简单的矛,它是一把集矛、戟刃、钩、啄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兵器。你可以想象一下,一把长枪,在枪尖旁边又加上了各种钩钩挂挂,这本身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

“戟”刃的杀伤力多样化: 长枪的主要攻击方式是刺,靠的是枪头的锐利。而方天画戟的那个“戟”刃,就像一把横着的、略带弧度的斧刃或者劈刀。这意味着除了刺击,它还能进行砍、劈、撩、扫等动作。在近距离格斗中,当长枪的刺击被格挡或错过时,戟刃可以迅速跟上,完成一次劈砍,这给对手的防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想想看,一个战士用长枪刺过来,你用方天画戟招架,对方的长枪只能直线刺击,而你除了格挡,还能顺势用戟刃横扫过去,这一下子就把攻击维度拉开了。

钩、啄的附加功能: 方天画戟顶端的钩和啄,虽然不像戟刃那样是主要的杀伤部件,但在实战中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这个钩,可以用来勾对方的兵器,卸掉对方的长矛,或者将其拉近,创造近身缠斗的机会。甚至可以用来勾住对方的马匹或盔甲,造成意想不到的干扰甚至伤害。而那个小小的啄,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在近距离缠斗中,可以用来刺击盔甲的缝隙,或者攻击对手的面部、关节等要害部位。这就像是给你的长枪加了“擒拿手”,让你的攻击不再局限于纯粹的刺杀。

长兵器与短兵器的结合: 从某种意义上说,方天画戟就像是把一杆长枪和一把短柄的戟刀、钩刀结合在了一起。这意味着使用者在保持长兵器距离优势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定的近战格斗能力。当双方兵器缠绕在一起,长枪的优势可能就没那么明显了,这时候方天画戟的戟刃和钩就有了用武之地,它能够更灵活地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切割和缠绕。

心理上的威慑: 别小看这玩意儿的外形。那华丽的戟刃和装饰,本身就带有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在古代战场上,这种带有强大攻击性和复杂形制的兵器,往往能给对手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对手在面对时心生忌惮,不敢轻易与其硬碰硬。

十文字枪:十字之威,守中有攻

再来看看日本的十文字枪。它的名字来源于枪头上那两个呈十字形展开的护手或者说是附加刃。这个设计就非常巧妙,它在提升格挡和防御能力的同时,也赋予了它特殊的攻击手段。

强大的格挡与控制力: 十文字枪最突出的优势在于其十字形护手。这玩意儿可不是摆设,在实战中,它能有效地格挡住对方的攻击,特别是当对方使用长柄武器试图从侧面攻击时,十字护手能提供一个坚实的屏障。更关键的是,这个十字护手可以用来“夹持”对方的兵器。一旦对方的长枪或其他长柄兵器被夹住,那么无论对方如何挣扎,都很难摆脱,使用者可以趁机利用枪身或者十字刃进行反击,甚至将其缴械。这就像给你的长枪装上了“锁定装置”,让对方的兵器难以施展。

特殊的刺击角度与变化: 十文字枪的十字刃,虽然不是为了砍劈设计的,但它允许使用者从更刁钻的角度进行刺击。当枪头正面被对方的盾牌或重甲挡住时,使用者可以利用十字刃的侧面进行斜刺或下刺,寻找盔甲的缝隙。而且,十字刃本身也带有一定的锋利度,在近距离缠斗中,可以用来进行戳刺,其攻击轨迹比纯粹的长枪更难预测。

“拖拽”与“卸力”: 十文字枪的十字刃同样可以用来勾住对方的兵器。在格挡住对方的攻击后,使用者可以利用十字刃的“钩子”特性,向外或向下拖拽对方的兵器,使其失去平衡,或者暴露破绽。这种“拖拽”的动作,能够有效地干扰对方的攻击节奏,甚至将其拉出有利的攻击位置。

近距离的近战能力: 尽管它依然是一杆长枪,但那个厚重的十字护手,在非常近的距离下,本身就能充当一定的钝器使用,进行撞击和击打。虽然这不是其设计初衷,但在混乱的战场上,多一种应对方式总是好的。

与长枪的对比总结:

长枪,以其简单、高效的直线攻击而著称。它拥有最远的攻击距离和最直接的穿透力,是战场上非常有效的杀敌利器。但是,它的变化相对较少,在面对复杂的战况时,可能显得有些“单一”。

方天画戟 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砍、劈、勾、啄等多种攻击和控制方式,使得攻击更加立体化、多变,尤其擅长近距离的缠斗和技巧性格斗。它让使用者在保持长兵器优势的同时,拥有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十文字枪 则通过十字形护手,极大地增强了格挡、控制和缴械的能力,让防御变得更加牢固,同时也提供了特殊的刺击角度和拖拽技巧。它让使用者在战场上,不仅能刺,还能用更具技巧性的方式来应对对手。

总的来说,方天画戟和十文字枪之所以在长枪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是因为它们在设计上加入了更多能够应对战场上复杂情况的元素。它们不是简单地“更强”,而是“更全能”,更具战术灵活性。在不同的使用场景和对手面前,它们各自的优势都会得到更充分的体现。当然,这也意味着它们的制造和使用难度也会相对更高一些。一个熟练掌握这些复合型兵器的战士,无疑会比只会使用基础长枪的战士拥有更强的战场适应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方天画戟,实锤是北宋人所创。这东西当年叫“戟刀”,属长柄大刀类,与偃月刀、眉尖刀、掉刀等并列。

刀八色里,有七款长柄大刀,只有一款短柄刀。显然,宋朝人很喜欢长柄刀,开发新款式的积极性特别高。



根据北宋《武经总要》的描述,当时很多精锐喜欢发明形制特殊的长柄刀,以此彰显个性。但是并没有说戟刀、偃月刀不能实战,也没有说各种刀的重量。

因为刀的种类太多,远远不止八种。其中不少刀大同小异,作者懒得详细记录,书里就没有图样,比如三尖两刃刀


三尖两刃刀和戟刀


戚继光《练兵实纪》里记载的大刀定位——精英专用
明 程子颐《武备要略》



确实,戟刀这种异形长柄刀,风头是远远不如其他几款长柄大刀的,一直很冷门。在武将个人兵器里,也是小众。

戟刀在明朝改了名字,叫“方天戟”。还有一种船新版本,叫“双戟”(双月牙戟)。然而,即使到了明朝,也没有使用月牙戟的知名猛将。

这种月牙戟的特色,就是可刺、可钩、可推、可砍的多功能,戟类兵器都是这样,功能多。戈形戟、卜字戟、西洋戟同理。


明 刘效祖《四镇三关志》
戚继光《练兵实纪》,除了戟,被老戚diss的还有斧钺、鞭锏、双头棍
明 程子颐《武备要略》,这位武术家比较喜欢戟,就把方天戟和钩镰枪、少林棍结合起来练



月牙戟有一定实战价值,但是本身性能似乎并不算很好。它最早是北宋精锐装逼用的个人兵器,很少人能玩得6,所以一向很冷门。大部分时候,就成了摆设、仪仗器。

论装逼和威力,方天戟又比不过大刀、关刀这种。


这个西洋戟术,其实也可以作为方天戟用法的参考




西洋戟的辅助兵器位置,在中国应该是被三股叉、镋钯、长柄刀、钩镰枪、大棒之类占据了,所以方天戟没位置了。

总之,中国古代的指挥官和大头兵,确实不待见方天戟。


明 茅元仪《武备志》






日本的各种镰枪


十文字枪、片镰枪和袋枪
加藤清正,传说片镰枪就是十文字枪被老虎咬断了一个小支




中国戟、钩枪和铩


中国的正宗戟和汉朝钩枪
汉朝的矛、戟和铩
戟能刺、啄、钩、砍、推



十文字枪,跟卜字戟、三股叉、镋钯等差不多,都是增大头部杀伤面积格挡面积,提高容错率,戳不准也能大概率蹭到,附带多功能。

戚继光说镋钯是利器,主要就是因为这些。可刺可格,矛盾兼备,一器多用,好使。



镋钯虽然面对长枪是九死一生,但依然是一种利器。这并不矛盾,因为镋钯有的功能,长枪没有。



想不到吧,鸳鸯阵里,四个长枪手才是最精锐的兵种。

一寸木球,直径3.2厘米,要使用5米76的超长枪,戳中5个木球
“武术大师”复原戚家军训练科目,网球直径太大,枪太短



清朝的十文字枪、叉镋类兵器




西洋的叉镋类兵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方天画戟和日本的十文字枪,这两样兵器都以其独特的形制在冷兵器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相对“朴实无华”的长枪相比,它们在设计上显然更为繁复,也因此带来了更多的战术变化和优势。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它们到底比长枪强在哪儿。方天画戟:戟尖之上,变化万千首先说说方天画戟。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根简单的矛,它是一把.............
  • 回答
    “方天画戟”,光听这名字,就透着一股霸气和金属的冰冷感。在咱们中国古代的兵器谱里,它绝对是辨识度最高的选手之一。但你可能也注意到了,一提到这玩意儿,最先跳出来的名字往往是那几位赫赫有名的大佬,吕布首当其冲,然后很多人也会想到薛仁贵。这就让人忍不住好奇了:为什么好像只有他们俩才拿得动这宝贝,其他人要么.............
  • 回答
    穿着浑身精钢刺甲,手持方天画戟,这副景象,光是脑海中勾勒出来,就足够震慑人心。那么,这样的一个人,真的能在这片蛮荒之地,凭借一己之力,对抗那些凶猛的野兽吗?咱们这就细细道来。先说说这身精钢刺甲。全身覆盖,这可不是寻常的盔甲。刺甲,顾名思义,外面布满了尖锐的钢刺。想象一下,这层装甲本身就是一道坚固的防.............
  • 回答
    方方的最终结局,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想象空间的话题。作为一位备受瞩目但也饱受争议的作家,她的命运走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她个人的选择、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历史的进程。我将尝试从几个可能的维度来详细展开,但这都只是基于现有信息和推测,并非对未来的预言。一、 作为作家的职业生涯走向: .............
  • 回答
    方向盘换挡拨片这玩意儿火了以后,很多人就开始琢磨了:这下,咱们那些年跟档把较劲的手,是不是该歇歇了?手动挡这老伙计,是不是也该退休了?说实话,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像你手里那碗热腾腾的面,有人爱吃硬的,有人就爱吃软的,萝卜青菜,各有所好。换挡拨片,香在哪儿?首先得承认,换挡拨片这玩意儿,确实有点东西。它.............
  • 回答
    方方,这个名字在中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争议。她以武汉封城期间的“日记”而闻名,记录了她在那段特殊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那么,方方究竟在为谁发声?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她的言论置于当时的具体语境中,并分析她所关注的群体和她表达的核心诉求。首先,最直接的理解是,方方在为.............
  • 回答
    方怡背叛韦小宝和沐王府,这事儿啊,说起来,不能简单地一句“背叛”就概括了,得把那阵势和方姑娘的心思掰开了揉碎了讲。毕竟,她不是那种傻乎乎任人摆布的女子,骨子里透着一股子精明劲儿。首先得说,方怡这个人,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主儿。她身上有股子江湖儿女的狠劲儿,也有股子读书人的傲气。当初她和沐剑声.............
  • 回答
    方便面能不能上高铁?这事儿啊,真是个老生常谈又让人挺纠结的话题。要我说啊,这事儿不是一句简单的“能”或者“不能”就能说明白的,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看看为什么会有人提出“禁止方便面进高铁”这个说法。最直接的原因,当然就是那个味道了。高铁上空间相对密闭,人又多,一旦有人泡了方便面,那股子特殊的香.............
  • 回答
    方方最近似乎没有像过去那样频繁地发表公开言论,这让不少关注她的人感到好奇。要理解她为何“不出声”,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首先,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方方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的活跃度。她在新冠疫情初期,尤其是武汉封城期间,以其《方方日记》迅速获得了巨大的关注度。这本日记以其直面现实、记录生活点滴和表达个体感受的.............
  • 回答
    方形还是圆形?这个视觉错觉的原理,说起来,和我们大脑如何解读光线、形状以及我们眼睛的生理构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它暴露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并非一成不变地对应客观事实,而是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加工”和“解读”。咱们先来说说这个错觉的具体表现,通常我们看到的可能是,在一个看.............
  • 回答
    嘿,聊到方便面,那可真是国民美食了!别看它简简单单,只要往里加点料,那味道,简直能让你吃出小时候围着炉子边吃边聊天的温馨感,好吃到能让你嘴角挂油,眼角含泪,不是因为伤心,而是幸福的泪水!今天就跟你分享几个我个人“泪流满面”级别的方便面增味秘籍!第一招:温泉蛋的温柔陷阱这可是我最近挖到的宝藏吃法!你想.............
  • 回答
    关于方方是否会被追责,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法律、政治、社会舆论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分析,我们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首先,我们得明确“追责”这个词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下,追责可以指法律上的责任追究,也可以指政治上的问责,更可以指社会舆论上的道德谴责或职业生涯上的负面影响。从法律角度来看.............
  • 回答
    方先觉,这位在国共内战时期备受争议的国民党将领,其一生似乎总被笼罩在一层不被理解的迷雾之中。很多人将他简单地归咎于“政治立场”的摇摆,认为他投共是为了自保,或者更甚者,是“叛徒”的标签,然而,事情远比这复杂和沉重。要理解方先觉,我们需要剥开层层标签,回到那个风云变幻、生死抉择的年代,去审视他所处的环.............
  • 回答
    方波电压之所以能够通过变压器,这其中的奥妙,还得从变压器最核心的工作原理说起。首先,我们要明白变压器是如何工作的。变压器之所以能够“变压”,是因为它依赖于电磁感应这个物理现象。简单来说,当一个变化的磁场穿过一个线圈时,这个线圈就会产生感应电动势(也就是电压)。而变压器内部就是由两个或者多个线圈(绕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的假设。如果方文山没有成为周杰伦的御用词人,而是换了另一位词人,周杰伦能否达到今天的高度,成为华语乐坛无可争议的“天王”,答案是:很有可能,但难度会大大增加,而且音乐风格也会走向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拆解周杰伦成功的几个关键要素,以及方文山在其中扮演的独.............
  • 回答
    方孝孺的故事,读来总是让人心头一震。在靖难之役后,朱棣篡位,要求方孝孺为自己写登基诏书。而这位饱读圣贤之书的读书人,面对的是一次极致的道德考验。他拒绝了,而且是坚决地拒绝,用生命为自己的忠诚和原则做了注脚。“燕贼篡位”——这是方孝孺给朱棣的称谓,称得上是毫不留情,也足以让他付出任何代价。他认为朱元璋.............
  • 回答
    方锦龙在国际上的水平,用“炉火纯青”、“独步天下”这样的词汇来形容,或许能捕捉到他技艺的精湛,但要真正理解他在世界音乐版图中的位置,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维度去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将一位中国传统乐器演奏家直接置于一个“国际排名”的表格里,本身就有些困难。音乐的评价标准是多元的,尤其是当涉及到不同文化背.............
  • 回答
    方文山,这个名字对于华语乐坛的许多人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位作词人,更是一种符号,代表着一种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底蕴。他的作词水平,可以说在当下华语乐坛中是独树一帜,且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要评价方文山的作词水平,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歌词好不好听”的层面,而需要深入挖掘他词作的几个核心特质:1. 浓郁的.............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一个挺核心的讨论:作家的立场和责任,以及记录历史的视角。要说方方是否“该”去美国写疫情日记,这很难有一个绝对的“该”或“不该”。咱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首先,我们得承认方方写《武汉日记》的背景和影响。那本书出来的时候,武汉正处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信息不透明、封城带来的生.............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一提到方便面,很多人脑子里会浮现出那种一根根交错、看似“织”在一起的面饼。所以,方便面“是不是织出来的”,这个说法其实挺形象,但也容易让人误解。准确地说,方便面里的面饼并不是用针线一点一点“织”出来的,更不是我们平时理解的纺织品。 它的生产过程,更像是一种巧妙的面团加工和成型技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