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穷b现身说法。
其实,“竹鼠三块钱一只,十块钱三只”,不只是段子,而是赤果果的事实。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超市看一下,有时候,三联装的薯片比一盒一盒单买要贵上一些;按克数单价算,大包的麦丽素比小包的麦丽素价格还要高;按分量算,买两个小包装的牙膏可能比单买一盒大的还要便宜。(不同超市定价未必一样,但是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
因为这种奇葩的定价策略,所以我现在无论是去超市还是网购,都是先用计算器算一下,每克或者每单位多少钱,再决定买哪种容量的。
这种现象背后,至少折射出两点我们可以说道说道的东西——价格歧视和锚定效应。
先说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就同一种商品或者服务,对若干买主实行不同的售价,则构成价格歧视行为。价格歧视是一种重要的垄断定价行为,是垄断企业通过差别价格来获取超额利润的一种定价策略。[1]
其实,价格歧视的本质就是筛选出那些对价格不敏感的顾客,让他们对产品付出相对较高的价格,而对那些价格敏感的顾客,降低产品价格,并促进他们的购买。从而增进总体的营业利润。
麦X劳、肯X基的优惠券,双十一各大电商费心费力的搞各种拉人活动抢优惠券也是如此。
如果你对价格不敏感,不愿意花费精力找优惠券、做任务,那就付出更高的价格。如果你对价格敏感,想要更低的价格,那你只能遵从商家的活动,去找人叠蛋糕、喂小猫,做商家的人肉广告机。
在罗伯特·弗兰克(Robert.H.Frank)教授的《牛奶可乐经济学》中,也有一个相应的案例,介绍星巴克的大中小杯问题:
问题:普通“杯”的容量是8盎司,可为什么星巴克最小杯的咖啡叫做“高杯”,容量是12盎司?
回答:星巴克是全世界最大的现磨现泡咖啡连锁店。自1999年以来,该公司出售的咖啡都分为3种规格:高杯(容量12盎司),大杯(16盎司)和超大杯(20盎司)。
但从技术上来说,普通的一杯咖啡,应该为8盎司,6盎司亦可。连星巴克自己的泡咖啡说明书上也写着,“我们建议,每6盎司水冲兑两汤匙研磨咖啡。”那么,为什么星巴克不卖标准杯咖啡呢?
实际上,星巴克是卖的。如果你找服务生要“小杯”,就能得到传统的8盎司杯装咖啡。但该店的售卖单上并未列出“小杯”,而知道这一点的顾客也很少。 “小杯”是该公司折扣最大的咖啡。小杯卡布其诺的售价比12盎司的高杯少30美分,但浓咖啡的量是一样的,又因为它包含的奶泡较少,味道更为浓烈,不少咖啡迷都喜欢。
星巴克营销“小杯”的秘密方式,使它成了一种歧视性门槛价格。阻止对价格不太敏感的顾客购买打折“小杯”咖啡的门槛,是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小杯”的存在。
在大多数市场,为了发掘最划算的交易,对价格敏感的顾客会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
如果你是个对价格敏感的购物者,很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至少有一个朋友会发现星巴克“小杯”咖啡的秘密,并把它告诉你。与此同时,对价格不那么敏感的顾客则继续安于享受20盎司的“超大杯”。
并非所有价格歧视的例子都包含折扣门槛。比方说,假设一家餐厅对65岁以上的就餐者提供半价晚餐,那么,35岁的就餐者就迈不过这道坎,达不到享受这一折扣的资格。经济学家多把这一类的价格歧视视为单纯的细分市场,在此例中,划分原因在于:老年人的平均收入比其他成年人要低。[2]
接下来,我们可以再谈谈锚定效应:
所谓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起始值,起始值像锚一样制约着估测值。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的重视。
锚定(anchoring)是指人们倾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已采用过的估计联系起来,同时易受他人建议的影响。当人们对某件事的好坏做估测的时候,其实并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好与坏,一切都是相对的,关键看你如何定位基点。基点定位就像一只锚一样,它定了,评价体系也就定了,好坏也就评定出来了。[3]
锚定效应是个心理学现象,但是对于此类差别定价的经济学现象也可以用此来解释。
对于某些价值模糊的商品,人们对于此类商品的愿意付出的价格,往往需要参考同类其他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历史价格。
举个例子:三千块的戴森吹风机,我们都感觉很昂贵,因为同类的产品往往只需要100元左右。
而假如是一线城市3000块一平的房子,我们反而会感觉很便宜,因为同类的产品价格远远高于3000元。
而商家又是如何应用这个锚定效应来定价的呢?答案就是给消费者们提前找到一个“锚”。
双十一的先涨价再打折,其实也是对于此效应的一个应用。
前几年XX严选刚出来时候,他们都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和XX大厂是用的一样的生产线、一样的技术、一样的原材料,但是价格只是同类大牌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
消费者们一看,哇,这么划算,不买还是人嘛?纷纷下单抢购。
但是,在购物下单的过程中,他们却忽视了,购买同等质量的其他小牌子的价格,可能比XX严选的还要便宜。
换到问题当中的奶茶也是同理,中杯19元,大杯24元,消费者可能会觉得中杯已经花了那么多钱,再多花5块喝更多感觉会亏得少一些,这就是通过设定了一个中杯的锚,来促进大杯销售的例子。
当然除了这些,这其中还有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展开说篇幅较长,我们下次再说。
(小声bb: @编辑部小李 李哥要是能给我点个赞,我下午就开始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