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既然满族人也是中国人,那么基于满族服饰的清朝服饰为什么不能算中国传统服饰?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定义的讨论核心。如果满族人是中国人,那么基于满族服饰的清朝服饰为何不能算中国传统服饰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满族人当然是中国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的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统治了广袤的中国疆域,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如今的规模。从这个角度讲,清朝及其服饰,无疑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重要一环。

那么,为什么在一些讨论中,清朝服饰(特别是那些极具满族特色的服饰,如旗袍、马褂等)在与“中国传统服饰”联系时,会出现一些顾虑或争议呢?这背后涉及几个层面的原因:

一、历史语境与“传统”的认知:

当我们谈论“中国传统服饰”时,很多时候,我们脑海中会不自觉地浮现出汉族在各个朝代的主流服饰。比如汉代的曲裾、直裾,唐代的襦裙、圆领袍,宋代的褙子、宋裤,明代的袄裙、圆领袍等。这些服饰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形成了相对连续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体系,并且深深地植根于汉族的文化传统之中。

清朝在入关后,实行了剃发易服政策,强制推行满族服饰为官方和民间的主要服饰。这在客观上取代了明朝以前汉族主流服饰的地位。虽然满族统治者也吸收和融合了汉族的服饰元素(例如,汉族男性保留了袍服,但款式和剪裁受到满族服饰影响;女性的汉族服饰虽然依旧存在,但满族服饰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清朝服饰整体上带有强烈的满族特色。

因此,当我们将“传统”理解为“源远流长,并与汉族文化深度融合,代表了数千年汉族主体文明的服饰体系”时,清朝服饰,尤其是其最鲜明的满族化特征,在某些语境下,会被区别对待。这并非否定清朝服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而是基于对“传统”概念更侧重于“汉族为主体、历史悠久”这一层面的理解。

二、服饰的民族属性与文化认同:

服饰往往是民族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之一。满族服饰,如旗装(现代旗袍的前身)、马褂、坎肩等,其设计理念、廓形、穿着方式都带有鲜明的满族民族特点。这些特点是在满族长期的游牧和渔猎生活以及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

当这些服饰成为某个朝代的主流时,它就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标志,也融入了中国的历史。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民族来源。将清朝服饰完全等同于“中国传统服饰”的全部,可能会模糊不同民族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贡献和特色。

更何况,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汉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藏族、蒙古族、苗族、维吾尔族等等,也都有各自绚丽的民族服饰,这些都构成了广义上的“中国传统服饰”。

三、历史叙事与价值判断:

历史的叙事方式和人们的价值判断也会影响对服饰的认知。由于清朝曾实行过一些引起争议的政策,以及在近代史上经历的屈辱,一些人可能会在潜意识里将清朝及其文化特征(包括服饰)与“落后”、“封闭”等标签联系起来,从而在情感上或认知上将其与更早期的、被认为更辉煌的朝代服饰区分开来。

但话说回来,这种情感化的区分并不符合严谨的历史学和文化学的讨论。从文化融合和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清朝服饰是中华服饰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发展的结果。它吸收了汉族服饰的很多元素,也对后世的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现代旗袍)。

所以,回到问题的核心:基于满族服饰的清朝服饰为什么不能算中国传统服饰?

其实,完全可以算!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清朝服饰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国的代表性服饰,自然属于中国传统服饰的范畴。

之所以会出现一些“不能算”的误解或争论,更多是因为:

对“传统”概念的侧重不同: 有人侧重于汉族主体、历史悠久的服饰体系,有人则更注重某个朝代在中国历史上的代表性。
对服饰民族来源的敏感: 在讨论中国服饰时,强调不同民族的贡献和特色是很重要的。
历史叙事和情感因素的影响。

更准确的说法是:清朝服饰是中华服饰文化发展到清朝时期的一种重要体现,其鲜明的满族特色使其在与其他朝代的服饰对比时,显得尤为突出。它既是中国历史上的服饰,也是中国传统服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其满族民族文化的根源。

就像我们说“唐诗是中国诗歌的传统”,我们也说“宋词也是中国诗歌的传统”,它们各有特色,都是中国文学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汉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石和重要脉络,清朝服饰也是中华服饰文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篇章。

与其说“不能算”,不如说是在讨论时,我们应该更细致地去区分和理解:中国传统服饰是一个极其丰富和多元的概念,它包含了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服饰文化。清朝服饰以其独特的满族风格,丰富和发展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内涵。 承认这一点,并不损害汉族服饰的历史地位,反而更能展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魅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遗憾,不能。首先这是一个涉及到国家价值定位的政治问题,如果中国是一个历史上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对待历史传统的态度是多元化且开放的,那或许还可能成功。就像美国白人会把美国的黑人爵士乐和黑人嘻哈说唱骄傲地认为是美国文化一样。但问题在于,我国官方对中国的定义是:拥有五千年文明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显然不能用移民国家对待传统多元开放的标准去解释。

相反,中国作为一个古典文明国度,传统必然要被赋予家国历史情怀和正面价值的意义,代表一脉相承的文明整体价值认同。而决不仅仅是国家历史上出现的事物这么简单。这就意味着作为传统它必须立足于文明的主干,代表中华文明绵延不惜的生命力和正面积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的文明代代相传,演变出各种各样的产物才可作为传统。而这种条件显然不是满清服饰可以做到的,何况满清服饰不论是形制还是其内涵价值,满清服饰与之前的中国文化传统大相径庭不存在关联性,它是伴随满清入关的屠刀和留头不留发的民族压迫政策强加到中国人身上的。并且用丑陋的金钱鼠尾阴阳头瓢虫装蹂躏每一个中国人最基本的对于追求美的自由和认知。

因此如果要承认满清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要么就是承认中国的历史只有从满清到今天的四百年。要么就是承认中国的传统只不过是一个可以作生拼硬凑的大杂烩。不然则满清服饰只能代表满清的三百年,而决不能作为传统服饰去认知。试想满清服饰的代表,金钱鼠尾阴阳头瓢虫装,这些不仅对内侮辱着中国人的审美价值,是中华文明落难的象征,对外表达的也不是正面积极的意义,而是过去中国残留的屈辱、愚昧和丑陋。

进入近代以来,西方对中国的形象,可以用辫子和长袍来概括,甚至到了现代,仍有不少人还将中国的形象停留在那一个层面。辫子长袍这一形象被赋予了落后,屈辱等各种含义,并且被别有用心的人拿来作为丑化中国的依据。因此我们需要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就要告诉世界辫子长袍金钱鼠尾瓢虫装并不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民族形象。只有一脉相承的传统服饰——汉服,才能作为民族意识和意志的整体去体现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魅力。汉服是华夏民族文化积淀、审美倾向、社会价值、人文风俗等的整体体现,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法制度、宇宙观念也都在汉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另外,汉服又是最能代表华夏民族审美倾向和文明内核的体现。汉服宽大飘逸、流畅脱俗、超形质而重精神、离尘世而取内心的基本样式正体现出中国人追求含蓄自然、崇尚“天人合一”、倡导逍遥、追求玄远的传统审美取向。汉服的审美是与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是说是华夏民族民族形象的完美展现。无论是美观性、历史底蕴还是现实意义上对周边各国文明的输出整合,交领右衽的汉服显然最有资格代表中华文明绵延不惜的生命

user avatar

俄罗斯族也是中国人,那么为什么俄罗斯服饰不是中国传统服饰?

就离谱

user avatar

你这位同志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这个链路是咋样的你要捋一捋。

首先有一种衣服是汉服,被人给整出来了。然后有一帮人一看,卧槽,很好看呀,来来大家一起试试。然后就高矮胖瘦全套里头了。然后这帮人穿着出去,发现街上人都在看他们,本来嘛,你正常街上出现一个穿得和大家不同的人,搁谁都多看两眼,不是因为你穿的那个是啥,单纯是因为这么穿的人少嘛,你穿比基尼上街,大家也看,看得人更多。

然后这帮人被人盯着看,毛了。然后决定反击。那咋反击呢?一种方法是直接怼:“你瞅啥呀!!?”,然后对面可能会说“瞅你咋滴 ”……然后就不好说了,因为人比较少,还真不适合就这么硬怼。

于是就有了另外一条路。那就是拔高,抢占道德制高点:

1,我代表传统文化

2,我有几千年历史

3,我代表着伟大的民族复兴

最重要的:反对我就是反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复兴。

这个帽子出来,至少他们自己认为找到了强有力的反制武器。下次再有人盯着他看,他可以组合拳,“你瞅啥呀!?”,还没等对方说出“瞅你咋滴”,他就可以接下去说:我这身代表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我有几千年历史 ,你瞅我不顺眼吗?哼,你是不是要反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你是不是要反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得,他都这么说了,你还能怼他啥。关键你也不会想起来问问他除了衣服,传统文化你记得多少呀。你更不会质问他民族复兴靠的特么是国家强大,靠衣服吗?伊拉克人也穿民族服装,阿富汗人走哪民族服装穿哪,然后呢?民族自信靠衣服吗?美国人在世界上横着走了一百年,是因为人家重视民族服装吗?美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啥传统民族服饰。

所以你明白这链路了吧。

用你满族的衣服作传统服饰代表不是不可以,一方面中国92%是汉族,满族在那8%里面都不是多数,硬要这么说,有点太以偏盖全了。再者,满族历史不够长,硬拗的话,很难和“几千年历史文化”挂上钩,这个道德优越感的成色肯定受影响。简单地说,这个道德制高点的高度,不足以让他们对抗公众对于小众服饰,小众群体的“质疑”(哪怕你并没有质疑,只是多看了一眼)

所以你明白了吗,这事和你算什么民族没有太大关系。其实这事也很简单,你穿个衣服,你管人家看你几眼呢,别人看你可能只是因为你太美,或太丑,太胖……但你总要觉得那是因为衣服,这还咋整。穿个衣服踏踏实实穿,你是啥民族,你那民族自不自豪,从来也不取决于你有没有一件几百年前有人穿过的衣服。

user avatar

这概念是如何偷换的呢?前一个中国,是“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简称。后一个中国是“起源于‘中原’这片土地上的华夏族”。如果不承认后一个概念的话,那么“中国”的历史共有多少年?不到一百年?“中国”再吹自己历史悠久,也吹不到华夏部落形成之前吧。

user avatar

没有了其他民族,只有汉族的文化,不是完整的中国文化;没有了汉族,只有其他民族的文化呢,能不能叫中国文化都成问题。

user avatar

满族整体生活水平居于各族前列,某些资本家在某机关把控舆论,顺便吃的满嘴流油;我想不通为什么还会有人专门强调“满族人也是中国人”,显得有人拿满族人不当中国人似的。让不知道的听见了,还以为中国有针对满族发生过“黑命贵”之类的事情。

说满族服饰或清朝服饰算不算中国传统服饰,题主这个算或不算的标准是什么?

是指满族服饰或清朝服饰属不属于中国传统服饰的一个类别,还是指这类服饰能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服饰?

如果是前者,显然算,没必要讨论。

如果是谋求后者,这就恶心了;以杀戮推行剃发易服派生出的服饰,还想正名?

user avatar

满族服饰可以算中国传统服饰。

只是你把民族服饰的概念搞错了,不是基于满族服饰的清朝服饰,而只是满族服饰。民族服饰基于民族,而不是国家或王朝。

所以满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之一,和今天中国所有少数民族服饰一样。不是汉族传统服饰。

user avatar

什么时候停止复辟满清,什么时候算

我想给你们提一个要求啊,满族是包含满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八旗的。实际服饰文化你计划走那一档?你们可不可以统一一下口径?

PS:满清那种充满浓浓的暴发户韵味的审美,没几个人欣赏得了。

再加一句,蒙古族已经开始去满化了。懂的都懂

user avatar

因为中国是国籍和公民权的概念,不是民族概念,同时一个建国不到百年的国家毫无历史可言,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所谓的“中国传统服饰”一说。

user avatar

首先说一句政治不正确的话:汉族及汉文化是中国及中华文化的缺省设置。就像word中默认的字体颜色是黑色,不需要特别说明一样。所以,只要不是特别点明是哪个民族,一般提起中华民族的“传统”,就是指汉族。

当然,这句话只能咱们老百姓说,官方是绝对不能这么说的,只能悄悄的去做。比如到了春节,就会说,“又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尽管实际上,很多少数民族是不过春节的,他们有自己的新年。

无他,汉族在全中国,无论是人口还是文化还是占据的资源(财富、土地、暴力等等),都足以碾压其他任何少民。因而,尽管现在有人嚷嚷汉族人口比例减少,尽管满族这几年人口多了超过1000万了,其中还包括不少像“马××”这样新归附的,也改变不了汉族占据绝对主体的这个事实。

那么满族这一个小民族的传统服饰,自然不能把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都代表了?

以上是一个现实原因,还有一个历史原因。

题主在问题中提到“清朝服饰”,那么这个清朝服饰历史上是怎么在全国推广的呢?是全国人民自愿的接受么?

只能说,清朝服饰能够在全国推广,是清初血腥的“剃发易服”的结果,这一点,雍正四爷说得明明白白,况我朝席祖宗之鸿业,奉列圣之成规,历代相承,已有百余年,岂有舍己而从人,屈尊而就卑,改易衣冠之理,明白了么?这是尊与卑的结果。当主子的(满清贵族)凭什么要穿奴才(汉人)的衣服?所以只能让奴才去迎合主子,穿主子指定的衣服!

所以,清朝服饰,对汉族来说,就是“奴才装”。如果题主你把经过那一屈辱血腥过程,强行推广的清朝服饰看成中国的传统服饰,那么我请问:你这是不是要表达,我们汉族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就是下贱的“卑”呀。合着奴才装才是汉人的历史标准样——合着汉族的历史就是做奴才的历史?

这也是汉服运动的一个诱因。

==========

有些人可能会说:大清国都灭亡100多年了,怎么现在才想起搞汉服运动?辛亥革命也没见去搞啊?

答:要搞明白,辛亥革命是不彻底的革命,没有充分地深入到基层和底层。

而民国,特别是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之后,中上层根本就是原满清官僚和他们的合作者,有些地方甚至连旗饷都照发,溥仪等还能继续大摇大摆的住在皇宫里,享受补贴待遇——袁世凯自己就是满清的臣子出身,基本盘很大程度还要依赖于原满清的一些势力,他既不会,也不能和满清切割得太干净,否则岂不是割到自己头上了?

而那些激进的革命党人呢?因为当时中国可谓是国难当头,所以当务之急是救国图存,而不是其他,在这一背景下,他们要么主张全盘西化,要么主张日化——尽管他们的主张放在今天就是政治不正确,但可以理解,因为当时中华民族是全面落后于时代了。

所以在辛亥革命之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汉服运动,只有些小打小闹。特别是,搞汉服运动的很多人因为不识字,没读过书,不了解汉族服饰曾经的历史,只能拿戏服充数。(结合现在反汉服的,说汉服就是戏服的,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识?)

==========

有些人可能会说:日本怎么没有“和服运动”?

答:日本是没有。但日本的历史上,也没有某个异族拿着刀跟日本人说“留发不留头”啊。

==========

有些人可能会说:一件衣服,至于这么上纲上线么?

答:至于!

大清国作为一个政权虽然灭亡了,但是他的遗毒,特别是“剃发易服”的遗毒还在。

正因为基于历史上的“奴才装”马褂改成的“新”唐装跳出来,变成了“中国的历史装”,甚至还有一帮大人物穿着举行国际会议(这就是一个信号,在说明“历史中国人的标准形象就是梳着猪尾巴,穿着马褂打千请安的满清民众”),所以才有“汉服运动”跳出来作为文化上的“拨乱反正”。

如果没有1990年代的“辫子戏”、“清宫戏”的铺天盖地和“新唐装”招摇过市,也就不会有汉服运动反弹了。

==========

有些人可能会说:衣服就是衣服,能代表什么?

答:代表着一个文化符号。

就像你看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就会联想起美国,而不是仅仅觉得它是一瓶糖水一样。特别是两种可乐登录苏联、朝鲜,并打开市场的时候。

至于为什么清朝服饰不能作为传统服饰?再加上一个原因,因为中国人对外输出的形象中就有“古老文化、历史悠久”这一项。既然有“古老文化历史悠久”这一项,怎么能没有视觉形象作为对应呢?

而如果把清朝服饰作为这一形象,那就是说,中国历史只有满清三百年了。特别的,在1990年代,这一形象还就是“金钱鼠尾+马褂”。如今将它替换掉,才是回归历史。

==========

有些人可能会说:衣服服饰本身能承载啥东西?所谓的承载都是人为强加的。

答: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那么马褂又是怎么跳出来的?

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那么满清当年为啥一定要“剃发易服”,并说“岂有舍己而从人,屈尊而就卑,改易衣冠之理”?

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那么日本鬼子当年侵占了朝鲜,为啥要强迫朝鲜人改穿日本服饰?

如果衣服服饰承载不了啥东西,为啥德国现在一定要禁绝纳粹服装,哪怕是某些人cosplay都有麻烦?

==========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中山装岂不是更能代表民族服饰?

答:不矛盾啊。中山装代表的是近现代的服饰,可中国的历史只有这个近现代的一二百年?

==========

有些人可能会说:你懂汉服历史么?你知道汉朝唐朝明朝的服饰都有不同么?并且相应的配饰与发型也不同

答:不重要。汉服就是个文化符号,文化符号就没必要非常精确,差不多就可以。就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虽然是美国文化的一个符号,肯定代表不了全部美国文化一样。

汉服是什么样子不重要,汉服是不是戏服也不重要,平民穿的汉服放在过去是不是大逆不道也不重要。

他就是一个为历史正名的工具而已。

就像“文艺复兴”,没必要真要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时代的文艺一样。

就像复活希伯来语,也不是复活到古代犹太王国的语言,只要能为现代以色列国家正名,就足够了。

汉服同理,是否真是汉唐宋明的复刻版并不重要,只要不是象征着征服与奴役的“金钱鼠尾+马褂”就可以了!

==========

有些人可能会说:只是个“符号”,还“没必要精确”,那为啥你批判的清朝服饰、新唐装不能作为“民族的代表服装”?

答:因为“清朝服饰、新唐装”,他所蕴含的历史背景是“剃发易服”这一血腥的历史过程。

就像个人想了解日本所以学习日语,这是个人自由,但是日本鬼子规定强制“必须学日语,不学就杀头”这样的,就一定要被批判和否定。

当然,什么样的人都有,不排除某些人就是觉得自己适合当奴才。

==========

有些人可能会说:清朝马褂也不是清朝才有的,在清朝之前的东汉魏晋就存在。清长袖马褂就是明代对襟衣blabla(详见回答下的评论)

答:这位网友,你说的很对。

但这不是一个“服饰的历史源流”的问题。

因为清马褂是伴随着的是满清入关之后的一系列血腥的政策才最终推广开来的。

这才是大家对他反感排斥的原因。

就像“zhi na”这个词,在日本侵华之前,这个词是中性的,并且早就存在,我记得最早出现在汉译的印度佛经里面。甚至有网友说,孙中山先生给别人的信函中,就多次提及这个词汇。、

但现在你说“zhi na”,毫无疑问会引起中国人民的怒火。为什么?因为伴随着日本侵华,“zhi na”这个词就变成一个蔑称。所以,中国人听到这个词就会火冒三丈,而不会去探讨这个词的渊源是什么。

马褂同理。

如果清朝入关没有一系列的血腥暴政,而是采用温和的手段“剃发易服”,那么也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弹了!

总之,汉服运动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马褂是否原来就有的,而是因为他是征服者强加给被征服者的。

而作为一个积极渴望民族复兴,重现辉煌的普通老百姓,我得说,不管过了多少年,征服者对被征服者使用血腥的手段强加的一切结果——包括猪尾巴、马褂以及其衍生的东西,都应当被清算干净,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任何征服和奴役,任何外来的侵略和强加的耻辱都是不合理的,都是要被彻底消灭的。征服者和侵略者也许能得逞一时,但最终他们采用暴力血腥手段留下的一切,都应当被消灭,必须被消灭,而且一定会被消灭。

==========

有些人可能会说:反汉服的人很多。很快就有人来骂你。

答:这要看情况。

正如“汉服圈”内派系林立,“反汉服”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

一小撮是属于仇汉的,这些“人”就不要去在意了,因为汉族存在这一事实就让他们厌烦,反汉服只是他们反汉族的一个借口。这类人的数量很小,不需要关注和理会。

有一些人是反“汉民族主义”,这是因为当年“复兴汉服”就是基于一系列的事情,所以,导致“复兴汉服”这一运动从产生的第一天,就与“汉民族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很多“汉服圈”的成员在宣扬汉服的时候,都同时夹带“民族主义”,特别是,他们夹带的观点,很多是和主流官方宣扬的是相悖的。并且他们的理念在现实中也不具有可操作性,甚至很荒谬,比如有些人甚至喊出“排斥少数民族”的口号。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去推销汉服,你觉得大家会买账么?有些反汉服的网民,反的不是汉服,反的是“汉民族主义”。他们往往在网络上经常和“汉民族主义者”对着来,本着“对方支持的我就要反对”,他们也反对汉服了。

而更多的人“反汉服”,仅仅是因为逆反。他们很可能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汉民族主义”,或者就是知道了,也不以为然,但他们反感“汉服圈”的那种灌输和说教——想想看,大家上学期间,如果有老师在你面前叨叨,扯一些大道理,你心里什么滋味?所以,他们反感汉服,也是因为不愿意听“汉服党”们的说教。在他们眼里,不就是一件衣服么?我爱穿就穿,爱买就买,你管得着么?你却非要上升到那么个高度,好像不穿你的服装就很low了。那你爱上哪玩就上哪玩去。

所以,大家看,除了第一种人,后面两种真的就反对汉服么?至少,第二种,就算他们不赞成,也要尽量争取他们不反对不阻挠,保持一个中立的态度。而第三种,完全可以拉过来嘛!

我个人觉得,制作汉服的人,并不需要天天把“汉民族主义”那一套挂在嘴边。只需要强调汉服的华丽壮美就可以了啊!只要更多的人愿意买愿意穿,让汉服被更多的人所认知和接受,就可以了啊。

我们天天批判辫子戏,可也要看到,辫子戏首先没有枯燥的说教,虽然刻画了不少满清时代的“GCD员”,但也刻画了满清时期的某些贪官污吏,而刻画成“GCD员”的满清皇帝和官员,也不全是伟光正,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让观众看得比较真实,所以才能够铺天盖地的覆盖荧屏,人家不需要跟观众科普清朝历史,但就通过推广辫子戏,清朝的形象就悄无声息的在大众心目中发生了变化,至少不是那么丑恶负面了!

还有美国大片。美国大片,里面的美国政府全是伟光正么?显然不是。甚至很多时候,美国政府在片中的形象就是滑稽小丑或者邪恶boss。但看完了美国大片,观众却往往受了一遍“美式价值”的教育,人家不知不觉的就把价值观传输给你了。这就是润物细无声。美国大片有没有人跟你枯燥的政治说教?几乎没有吧?

同理,你看日本动漫,日本动漫还跟你科普日本历史了?还跟你介绍日本日常了?可以说,不会专门跟你介绍。但通过翻阅日本动漫,日本的形象,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代的,就在读者脑中形成了日本的形象,无论历史的还是现实的,真实的日本社会是什么,反而不重要了。

汉服的推广也同理。

我觉得,推广汉服,要争取更多的人,还需要采用温和的手段。特别是不要绑定太多的“汉民族主义”的元素——欲速则不达。一步一步来比较好。

==========

user avatar

满族人当然是中国人,问题是满族人还有通天纹,一天天的还想在全国其他55个民族头上阿屎阿尿。

觉得自己服饰是唯一中华民族代表服饰,这就很恶心了。你不承认它就说你分裂。

user avatar

你去华服节穿一个旗装或者那个僵尸官服,你看有没有人敢动你?

谁告诉你满服不算中国传统服饰,僵尸服辫子都算。

你确定你说的是中国传统服饰而不是汉服这个概念?

原来是汉服tga被人改了呀,请问汉和满你是不识字么?

你要说清朝汉人服饰是不是汉服还有争议,毕竟理论是实际被汉服圈开除了。

满人?你有大饼。

user avatar

满清服饰丑不丑一看便知,满清服饰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而不是中国传统服饰,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比如我们常用的Word文件,里面的默认字体是宋体字,但还有其他各种字体,这个默认字体就好比是汉族,其他字体是少数民族一样。同样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想到的是汉文化,中国传统服饰就是汉服。道理是一样。怎么选择查看其他民族服饰?那自然要到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服饰这个类别里寻找了。

▲满清汉女装

满清满族装

晚清汉族人着装

晚清汉女装

▲晚清汉女装



晚清男装

晚清男装

好看吗?

审美观在哪里?

▲晚清清汉女装

▲晚清满族着装

▲清代满族服饰

▲现代版本清汉女装

▲现代版本清汉女装

▲现代版本清汉女装

▲现代版本清汉女装

▲现代版本清汉女装

▲现代版本清汉女装

▲现代版本清汉女装

▲商家意淫出来的碰瓷汉服的清汉女装

▲商家意淫出来的碰瓷汉服的清汉女装

▲商家意淫出来的清汉女装

商家意淫出来的清汉女装

…………………………………………

■ 以下是汉服


晚明时期汉服

▲晚明女汉服

▲明中期汉服

▲明中期汉服

▲现代改良版汉服

▲街拍汉服

▲街拍汉服

▲街拍汉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服饰”定义的讨论核心。如果满族人是中国人,那么基于满族服饰的清朝服饰为何不能算中国传统服饰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满族人当然是中国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上的清朝是由满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统治了广袤的中国疆域,将中.............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经济学和哲学层面的悖论,非常有意思。你想的没错,从“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这个出发点来看,“生产力过剩”似乎是说不通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事儿。首先,我们得承认,“人的欲望永远无法满足”这句话说得是有道理的。这源于人本身的发展性、比较性以及对未来体验的期待。你看,就.............
  • 回答
    探讨既反满清又反明朝的立场,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历史逻辑、思想渊源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非此即彼”的标签,而是一种复杂且往往是批判性的历史观的体现。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这种立场:一、 对历史演变及其弊端的普遍性反思这类立场的人,往往不满足于将历史简单地划分为“好”与“坏”的朝代。.............
  • 回答
    日本未能占领中国,尽管一度攻陷首都,其失败原因错综复杂,与历史上的满洲人相比,其战略上的失误尤为关键。要深入剖析这一点,我们需要将时间线拉得更长,从更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日本未竟全功的根源:多方面因素的合力首先,必须明确,日本当年并非没有取得显著的军事成就。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38年占领.............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你提到的本田思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明明市场需求这么旺盛,但厂家却不提高指导价,反而让经销商加价销售,结果惹得消费者怨声载道。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品牌策略、市场营销以及消费者心理的复杂考量,不是简单地“把指导价定高点”就能解决的。为什么厂家不直接.............
  • 回答
    好,咱们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AI腔调,就实话实说,聊聊现在想提升自己,学点真本事,又能挣钱又能看得到未来的技术活儿。说到底,要找一门技术,既能“当下活得滋润”,又能“未来走得稳健”,核心就在于它能不能解决市场上真实存在且日益增长的问题,并且这个解决方案是不可替代或者门槛比较高的。我给你掰扯掰扯,有几个.............
  • 回答
    .......
  • 回答
    粉丝愿意为流量明星花钱,但其电影票房难以突破十亿大关,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市场逻辑、观众心理和行业规律。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矛盾现象: 一、粉丝消费与电影票房的错位:两个不同的消费场景1. 粉丝消费的性质 粉丝的消费主要集中在偶像的周边产品、演唱会、社交媒体互动、代言商品等,这些消.............
  • 回答
    关于疫苗接种和防疫措施的关系,需要从科学原理、群体免疫、病毒传播控制、公共卫生策略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释。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分析: 一、疫苗的作用机制与实际效果1. 降低感染率与重症率 疫苗的核心作用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使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抵抗力。虽然无法完全阻止感染(尤其是.............
  • 回答
    中国足球在男子项目上的困境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而女子项目的相对发展则被部分人视为“举国体制”可能倾斜的潜在方向。但为何中国并未以更大力量推动女足走向世界?这一问题涉及历史、政策、社会观念等多重因素,需从以下层面深入分析: 一、历史积淀与资源分配失衡1. 男足优先的传统惯性 中国的体育举国体制.............
  • 回答
    关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问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现实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路径进行系统分析。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关系的基本观点1. 历史唯物主义视角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是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冲.............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自然选择和捕食者猎物关系的核心。简而言之,动植物们“没因为进化变得非常难吃”的原因在于:1. 自然选择并非只关注“被吃”这个维度,而是所有影响生存和繁殖的因素。2. “难吃”本身就是一种适应性策略,但它并非唯一的或绝对最优的策略。3. 捕食者也在进化,它们会发展.............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它触及了生物进化中一个核心的原则:进化是“试错”的过程,是针对特定环境和生存压力的渐进式优化,而不是一个有预设目标的“设计”过程。 简而言之,进化没有“想要”让动物变成轮子,而是根据现有条件和优势来塑造生命。让我们从几个关键角度来详细分析,为什么平原地区的动物没有.............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也是许多人都会在人生某个阶段思考的问题。既然最终的结局是死亡,那么生命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感受、创造?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答案,因为生命的意义是高度个人化的。但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为什么即使面对必死的终结,活着仍然是如此有价值和必要。.............
  • 回答
    是的,在中国存在“日吹”、“美吹”等现象,而在其他国家也存在着类似的、表达对中国持积极甚至过度赞扬态度的现象,虽然不一定有完全对应的“中吹”这个词汇,但其内涵是存在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1. 定义与内涵: “吹”的含义: 在这里,“吹”是一种网络用语,通常指对某个国家、文化、人物.............
  • 回答
    韩国总统确实是一个高危职业,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但同时,也正是这些挑战和风险,吸引着无数韩国精英竞相角逐总统之位。这种现象背后,并非简单的“不怕死”,而是复杂利益、权力欲望、国家责任感以及政治生态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为什么尽管韩国总统是高危职业,仍有众多精英敢于竞选:一、.............
  • 回答
    您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型粒子加速器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们能够达到极高的能量,探索物质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和宇宙的起源。但小型粒子加速器并非“小儿科”,它们在科研、医疗、工业等领域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并且在很多方面是大型加速器无法替代的。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为您.............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非常深刻,触及了人类生存的根源和对生命的意义的探讨。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和痛苦,生育后代似乎成了一个矛盾的选择。这确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没有单一的、普遍适用的答案,而是涉及到哲学、生物学、社会学、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详细阐述,为什么即使知道世.............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好,它触及了英国宪法与许多其他国家宪法概念上的一个关键差异。你问得对,如果按照一些国家定义宪法为“一部写死的、经过特定程序制定并被最高法律地位的成文文件”,那么英国确实没有这样的“宪法”。但是,说英国“没有宪法”是不准确的,因为这忽略了英国政治体系赖以运行的、同样具有宪法性质的规则和原则.............
  • 回答
    教材固然提供了扎实的知识基础,但课堂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课堂的存在,是对知识学习过程的丰富、深化和全方位体验,它弥补了教材作为静态载体所无法提供的动态、互动和个性化学习的可能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为什么需要课堂的存在:一、 课堂是知识的“活化器”:将静态知识转化为生动体验 教师的讲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