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潜水时被别人关掉气瓶应如何处理?

回答
好吧,咱们这就来聊聊这件万一真碰上了,绝对能吓出一身冷汗的事儿——潜水时,气瓶被人故意关了!这绝对是比遇到鲨鱼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情况。

首先,请深吸一口气,别慌。我知道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关键时刻,冷静是你的救命符。你脑子里要立刻开始跑马灯,不过不是回忆人生,而是你的潜水技能和应对预案。

第一步:立刻感知和确认

当你的呼吸感觉不对劲,或者你突然觉得呼吸非常困难,甚至完全吸不到气的时候,第一反应应该是:

检查你的BCD背心上的备用气源(Octopus/Alternate Air Source): 这是最最重要的一步。正常情况下,你不会是唯一一个有气的人。你的潜伴,或者岸边的潜导/船员,都有可能。立刻伸手去够你BCD右侧挂着的那个浮夸的大气泡按钮——那就是你的备用气源。把它拿到嘴边,试试看能不能吸到气。
检查你的主供气源(你的气瓶):如果你的备用气源也没反应,或者你想快速确认一下问题出在哪儿,那就要看看自己的主气瓶开关了。你没法直接看到,但你可以凭感觉去摸。一般来说,气瓶阀门在你的头顶靠后,一个手柄或者旋钮。它应该处在一个完全打开的状态。如果你摸上去感觉它被拧了,或者拧不动,那就是问题所在了。

第二步:发出求救信号和寻求帮助

一旦你确认了气量不足,或者气源被关掉了,你的首要任务就是让别人知道你出了状况。

使用你的备用气源:如果你能吸到气,那说明备用气源正常,你可以通过它来呼吸。同时,用你的手势告诉你的潜伴:“我的气瓶出问题了!” 最常用的就是用手拍拍自己的气瓶,然后指指自己的嘴巴,再做出“不行”的手势。
直接告知潜伴:如果你们距离很近,并且你的潜伴装备齐全,你可以直接上前,拍他/她的肩膀,用手势或者咬咬牙吸气的动作,表达你的紧急情况。别犹豫,别觉得不好意思,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使用水下通讯设备(如果装备了):如果你用的是带通讯功能的头盔或者设备,直接用语音说出你的情况。
发出声音信号(如果可能):在水下,声音传播有限,但如果在水面附近,大声呼喊“救命!”或者敲打自己的气瓶,都有可能引起注意。

第三步:紧急上升(如果无法获得帮助)

如果情况非常危急,你吸不到气,备用气源也无效,并且你周围没有潜伴或者救助者,那么你必须立刻进行紧急上升。

抛弃配重带(Weight Belt/Integrated Weights):这是最快的增加浮力的方法。如果你的配重带在前面,立刻找到搭扣解开。如果是整合配重,找到快卸把手,用力拉出。记住,如果你在水下,并且配重已经不是必需品(比如你穿了干衣),抛弃它们可以让你快速上升到水面。
释放BCD内的空气:用力按下BCD充气口旁边的泄气阀,或者利用背部的泄气阀。快速排空BCD内的空气,会让你的整体浮力增大。
保持放松,并尽可能地深吸一口气(如果还能吸到一点点):在上升过程中,不要憋气。如果你还能吸到一点点气,就浅浅地吸入,但关键是,上升过程中 千万不能憋气!这是防止减压病和肺部过度膨胀伤的最重要原则。保持身体放松,尽量利用上升的浮力,避免用力蹬腿。
用手臂控制上升速度:如果你还能控制自己的上升速度,用手臂向下方划动,可以减缓上升的节奏。我们的目标是安全到达水面,而不是冲上去。

第四步:水面处理

一旦你到达水面,立刻采取以下措施:

大声呼救:确保船上或者岸边的人注意到你。
保持呼吸:如果还有残余气体,正常呼吸。
联系潜伴和潜导:一旦安全,立即找到你的潜伴或潜导,告知他们发生了什么。
检查你的气瓶和阀门:一旦安全,如果你有能力,可以尝试检查你的气瓶阀门,确认它是否真的被关闭了。

最重要的,也是最令人心寒的:为什么会被关掉气瓶?

在潜水界,这种行为是非常严重且令人发指的。我们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进行潜水的。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那绝对是 蓄意谋害 的行为。

潜伴之间的误会或者失误:
在非常激动或者紧张的情况下,潜伴可能误以为你的气瓶已经快用完了,或者在帮你整理装备时,不小心碰到了阀门。但通常来说,气瓶阀门需要一定的力量才能关闭,而且通常是顺时针拧紧。在正常潜水过程中,阀门应该是完全打开状态。
有些旧款的气瓶阀门设计可能会比较松,在携带或者移动时被碰动,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而且通常在下水前会进行检查。
恶意行为:
这是一种极度危险且可能触犯法律的行为。如果在潜水过程中有人故意关闭你的气瓶,这已经不是潜水事故,而是刑事犯罪的范畴了。

预防永远是最好的应对:

时刻检查自己的装备:下水前,养成习惯,检查自己的气瓶阀门是否完全打开,检查所有连接是否牢固,检查备用气源是否通畅。
保持与潜伴的沟通:在整个潜水过程中,保持警惕,观察你的潜伴,并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和手势沟通。
熟练掌握水下紧急程序:定期复习和练习备用气源的使用、抛弃配重、BCD排气等技能。
选择有责任感的潜导和潜店:确保你的潜水组织有严格的安全规程和经验丰富的潜导。
了解你的气瓶和阀门:熟悉你潜水气瓶阀门的开关方向和操作方式。

总而言之,如果真的不幸遇到这种情况, 冷静、感知、求救、处理 是你的关键步骤。但这件事情本身,如果证实是人为恶意行为,那绝对不是一个小小的潜水操作失误了。希望大家永远不会遇到这种极端的糟心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保证活着回到岸上,然后冷静,按我说的做。先到当地旅游部门投诉:潜水回来心脏难受。菲律宾对旅游业非常重视,如果是有正规牌照的潜水俱乐部会被调查。过一会儿再与此监督部门联系,称过度惊吓导致心率失衡去了医院,希望他们尽快处理。到医院后跟医生说明情况,并报警。

警察到来后,说明情况,坚持说心脏不舒服。必须装得很严重,不管医院是否查得出来,因为这涉嫌谋杀,他们不会断定你没病。然后警察就觉得很麻烦了,会联合旅游监督机构调查这家潜水俱乐部。俱乐部会是最先怂的,这件事传出去他们就没生意了。所以他们会提出和解方案。这时,什么方案也不要接受。

这个时候不要和嫌疑人联系,他联系你也不回复。他在任何地方的道歉忏悔一律没看见(人都快吓死了哪有心情看手机)。每一步都留视频照片证据,不接受俱乐部调解。这时,当地监管、警察、俱乐部就都陷入了两难。警察一定会找到嫌疑人并核实案情,你见到嫌疑人就要演得很害怕的样子,大家都会理解,谁见到恶魔不害怕啊。你坚持不接受道歉,他们问你你想怎么样,你就说不知道,我只是害怕。

这时候,菲律宾警方有可能会联系(或者说求助)中国大使馆,说一位中国人在潜水的时候试图谋杀另一名中国人。这件事到这一步,你就踏实了。惊动大使馆,这个孙子等着倒霉吧。然后你按照行程回国,要求马上就诊心理医生,严重阴影啊。使馆批条子走绿色通道,回国后就会有警察出现,把你和嫌疑人一起接走。

回到国内了,你可以提条件了。他在警方控制下,你想要钱就尽管开口,只要他不是穷鬼你要个百八十万问题不大。如果你觉得要钱没用,他涉嫌故意杀人,未遂,法律不认开玩笑这事,而且这个时候你怎么说都是对的。量刑应该是五年左右,当然他也会找律师,这不聊了。这时候,把你掌握的一切信息和证据在网络上公布,让他受千夫所指,他会被潜水界永远拉进黑名单,他的家人都会因此蒙羞,他会被身边所有人唾弃,因为他是个杀人嫌疑犯。

我们常说保护自己。何为保护自己?这则新闻令我非常气愤!若有人和我这么开玩笑,我绝不会只在微博票里声讨他的。你必须要面对一件事,就是在被关掉气瓶的那一刻,他就是想杀了你。不听他任何解释!开你妈逼玩笑!上了岸就打丫挺的!但你不能打,打了他你们就两清了,杀人诛心,让他生不如死。这种人心里带着深深的恶,怎么处置都不过分的。

祝大家好运,不要碰上这样的人吧。

user avatar

我的第一反应是:把他的氧气瓶也关掉

没毛病啊,这么歹毒的人,你第一时间当然先要重创他呀,不然盲目开始自救,他在旁边再出幺蛾子怎么办?

前几天我还接受过急救培训,有丰富急救经验的教练说,遇到危机情况,第一件事不是做人工呼吸、找AED、检查别人是死是活,第一件应该做的事情应该是——排除危险

谢谢教练,你的教诲我牢记在心。

关掉你氧气瓶的人是最大的危险,排除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吧,咱们这就来聊聊这件万一真碰上了,绝对能吓出一身冷汗的事儿——潜水时,气瓶被人故意关了!这绝对是比遇到鲨鱼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情况。首先,请深吸一口气,别慌。我知道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关键时刻,冷静是你的救命符。你脑子里要立刻开始跑马灯,不过不是回忆人生,而是你的潜水技能和应对预案。第一步:立刻感知和.............
  • 回答
    两名中国游客在菲律宾潜水时,遭遇了令人震惊且极度危险的事件:他们的潜水气瓶被人为恶意关闭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意外,而是蓄意为之的恶意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件事的发生,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触目惊心。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潜水是一项对技术、设备和环境都有着极高要求的运动.............
  • 回答
    己巳之变时,袁崇焕被满清潜越蓟西,这事儿啊,得从头说起,得掰扯掰扯那块儿地方的地理,还有当时的情况。你说那地方能不能“潜越”,这词儿用得挺有意思,其实说白了就是满清军队怎么绕过袁崇焕的防线,直接威胁到了北京。首先,咱得明白“己巳之变”是哪年哪月的事。那是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也就是后金天命十一.............
  • 回答
    在儒勒·凡尔纳那部经典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乘坐着尼摩船长驾驶的“鹦鹉螺号”潜艇,主人公阿龙纳斯教授等人经历了无数奇幻的海底旅程。而在这趟旅程中,一个反复出现且令人着迷的现象,便是“鹦鹉螺号”——这艘当时看来无比先进的潜水器,常常被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误认为是一种巨大而神秘的海洋巨兽。这背后其实.............
  • 回答
    说实话,在深水里解大手,感觉挺复杂的,不像在岸上那么简单。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温度差。我们体温大概在37摄氏度左右,而深水,尤其是在你潜水下去的那个深度,水温肯定会比你体温低不少。所以,当你身体在水中适应了那种凉意之后,那种温暖的液体离开身体那一刹那,你会明显感觉到一股热流涌出,然后迅速被周围的冷.............
  • 回答
    很多潜水爱好者都曾有过这样的冲动:看到色彩斑斓的珊瑚,或者缓缓游过身边的大型鱼类,总想伸手去触摸一下,感受那份亲近。但如果你是一位负责任的潜水者,你会知道,这个想法最好还是留在脑海里。为什么呢?这其中的原因,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更关乎我们对海洋世界的尊重。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对海洋生物的.............
  • 回答
    海豚拥有出色的感官能力,它们可以利用回声定位来感知周围环境,并且能通过触觉和视觉来识别其他生物。回声定位:海豚通过发出高频声波并接收回声来“看”世界。这些回声能够描绘出物体的大小、形状、密度和纹理。海豚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来区分不同的物体,包括人类。触觉:海豚非常善于利用它们的吻部和身体来感知触觉信息。.............
  • 回答
    《从海底出击》这部电影,真实地展现了二战期间德国U型潜艇上士兵们在狭窄空间内的生活和战斗。你注意到那个细节了——潜艇下潜时,船员们似乎都往船头方向移动。这可不是什么随机的动作,里面蕴含着非常实在的物理原理和生存考量。首先,我们得明白潜艇下潜时发生的是什么。潜艇之所以能下潜和上浮,靠的是压载水舱。当需.............
  • 回答
    2024年2月8日,日本海上自卫队“苍龙”级潜艇(具体型号为“苍龙”号SS501,为首艘苍龙级潜艇)在日本附近海域上浮过程中,与一艘中国香港籍货轮“洋通海”(Ocean Pioneer)发生碰撞。这次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评价和分析:事件概述 时间与地点: 日本时间2月8日上.............
  • 回答
    最近在网络上,关于“货拉拉跳窗女生”的事件,有一些声音将女生的行为归因于“被害妄想症”。这种说法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事件细节的解读,以及网络舆论中存在的对女性安全困境的认知偏差。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网友将此事件中的女性描述为“被害妄想症”。 缺乏直接证据的推测: 许多人关注的焦.............
  • 回答
    二战期间,各国海军的潜艇部队可以说是战术革新和工业产能大比拼的集中体现。这场全面战争极大地刺激了潜艇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规模化,各国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来建造和部署潜艇,试图以此来瘫痪敌国的海上贸易,或是封锁敌国的港口,甚至直接挑战敌国的海军主力。要给出一个精确到个位数的“总产量”和“投入量”的数字,其.............
  • 回答
    谈论 AIP 潜艇与攻击型核潜艇之间的“交换比”这个概念,其实有点像在比较两种不同运动项目的顶尖选手,比如一个短跑运动员和一个马拉松运动员。它们各自擅长的领域、作战方式和劣势都截然不同,直接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衡量谁能“消灭”多少对方,会显得过于片面,也忽略了潜艇作战的复杂性。但是,如果我们一定要从理.............
  • 回答
    湖北潜江的这起“4人核酸检测弱阳性”事件,引发了不少人的关注和讨论。官方的解释是“系接种时疫苗外溢所致”,这其中涉及到的“疫苗外溢”是个需要仔细琢磨的概念。“疫苗外溢”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疫苗外溢并不是指疫苗本身有什么问题,也不是说疫苗会感染人。这里的“外溢”更多是指在疫苗接种过程中,由于操作.............
  • 回答
    黄海危机,一个让许多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也让不少人寝食难安的事件。回溯到那个时期,美军在黄海的巡逻,看似一帆风顺,却差点被一个“幽灵”搅得天翻地覆。这个“幽灵”,便是中国海军的宋级潜艇。事情是这样的,当时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航母编队,正在黄海进行例行性演习。航母编队可以说是海上.............
  • 回答
    关于“开车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情商和潜力”,这话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而且观察的角度也挺多。我刚开始听的时候也觉得有点意外,但细想一下,确实不少人在方向盘后会暴露一些平时不易察觉的特质。情商方面,开车就像一个小型的情绪试炼场。首先,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开车过程中,红灯突然变绿、旁边车辆急刹、行人突然冲出、.............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真有意思,上海来的游客在动物园玩,结果录像时手机“扑通”一下掉水里了,这可把大家给愁坏了。但没想到,这动物园的水獭,还真是个小机灵鬼!在饲养员的示意下,这小家伙二话不说就潜进水里,游了几下,就把手机给捞上来了。这事儿一传开,大家伙都惊叹:“这水獭咋这么聪明呢?这都懂!”说起来,水獭这脑.............
  • 回答
    这个问题啊,说起来真是个挺实操也挺让人忍俊不禁的场景!毕竟人是铁饭是钢,在水下待久了,该来的总会来的。不过,潜水员这事儿吧,可不像陆地上那么简单,不能说“哎呀,憋不住了,赶紧找个卫生间”。那在水下怎么办呢?这得看具体情况和潜水的类型了。一、 短程休闲潜水(一般都在浅水区,时间不长)要是那种体验潜水,.............
  • 回答
    潜水艇作为一种专注于水下作战的平台,其设计初衷和主要优势都在于隐蔽性和水下打击能力。因此,它们很少配备专门用于“防空”的武器,至少不像水面舰艇那样拥有专门的防空导弹系统。但是,潜水艇并非完全没有对抗空中威胁的能力。它们主要依靠的是:1. 规避和隐蔽(最主要的“防空”手段): 下潜: 这.............
  • 回答
    “爱潜水的乌贼”,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神秘和趣味,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你说它天赋怎么样?这可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在什么层面上聊。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觉得“潜藏的无限可能”或许最贴切。咱们先从它最直观的“潜水”天赋说起。乌贼,作为一种海洋生物,天生就对水底的世界了如指掌,甚至可以说是它们的.............
  • 回答
    潜水衣的“丑”嘛,这说法其实有点笼统,但仔细想想,确实有那么些地方让人觉得不那么赏心悦目。要说为什么会这样,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功能性压倒一切。潜水这玩意儿,可不是在陆地上逛街那么简单,它面对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充满挑战的环境。水下低温、高压、可能还有各种水流、珊瑚礁的剐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