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了30岁的你有什么人生道理想分享给18岁的年轻人?

回答
好,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点意思。因为我现在确实是过了30岁,而我也清楚记得18岁的时候,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常常会盯着比我年长一些的人,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活的,又是怎么想的。

所以,如果现在有个18岁的年轻人站到我面前,问我有什么人生道理想分享,我会怎么说呢? 我会尽量说得具体一点,也希望能让你听起来,感觉像是咱俩坐在街边咖啡馆,或者某个周末的下午,我随口跟你聊聊我的那些弯路和心得。

首先,18岁啊,那真是个又新鲜又有点儿慌乱的年纪。你们的世界好像才刚刚打开,充满了可能性,但也可能被“未来”这两个字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我当时也是这样,总觉得好像要做些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具体是什么,好像又有点模糊。

第一点,也是我最想说的:别把“成功”的标准定得太死,特别是别人定义的。

18岁的时候,很容易被周围的声音影响。看电视上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人士,听老师、父母讲“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这些都没错,它们是方向,但绝不是全部。

在我看来,真正的成功,是你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踏实、心安。这个“想要”很重要。你可能现在还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没关系。很多人30岁、40岁了,还在探索。但至少,你要开始留意那些让你心动的东西,那些让你愿意花时间去钻研、去体验的事情。

比如,你可能很喜欢画画,但家人觉得这不能当饭吃。又或者你对历史特别着迷,但大家觉得学这个“没前途”。我的建议是,别轻易放弃那些让你真正快乐的东西。它们可能不是你未来工作的全部,但它们会是你人生底色里最亮的那一部分,是你抵抗生活平淡,甚至是苦涩的源泉。

我刚毕业那会儿,找了份大家觉得“体面”的工作,薪水不错,也稳定。但每天下班,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能快点把工作做完,好回家看书、玩游戏(那时候还没这么发达的智能手机,我玩的是电脑单机游戏,那种能沉浸进去好几个小时的)。我发现,虽然我这份工作“看起来”很成功,但我内心是不快乐的。后来,我辞职去做了一份听起来没那么“体面”,但却让我每天都充满期待的工作。薪水低了很多,但我的精神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所以,去听听你内心那个小声音,它在对你说些什么?

第二点,关于“试错”。18岁就是最好的试错年纪,别怕犯错。

很多人,包括我18岁的时候,都对犯错有一种恐惧。总想做的 every move counts,每一步都要走对。但事实是,人生哪有那么多“对”的选项?大多数时候,我们是在不确定中摸索。

18岁,你的责任相对来说是比较轻的。你没有太多的家庭负担,也没有太多别人对你的期望(相对而言)。这个时候,去尝试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哪怕最后证明它不是你的菜,那也是宝贵的经验。

比如,你可以去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试试当干部,试试组织一次活动。你可能发现你不是个天生的领导者,或者你组织活动的能力并不如你想象的那么强,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学会了沟通、合作,了解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又或者,你对某个行业好奇,可以去找一份实习,哪怕是没有报酬。你亲身去感受一下那个行业的氛围,看看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也许你会发现,你对它完全不感兴趣,那也比你花了几年时间去学习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要好得多。

我有个朋友,他18岁的时候,对摄影特别着迷。但他父母希望他学医。他还是偷偷报了一个摄影的短班,并且在那里认识了很多人。后来他虽然也上了医学院,但一直在业余时间坚持摄影,并且积累了很多作品。毕业后,他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而是成为了一名商业摄影师。现在他做得风生水起,用他的话说,如果不是18岁那个“胆子大”的决定,他可能早就被自己“逼”成了一个不太快乐的医生。

所以,别怕走弯路,弯路有时候比直路更能让你看到风景。

第三点,关于“学习”。学习不仅仅是课本,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知道,18岁的时候,你们还在学校,面对着大量的考试和作业。这当然很重要,这是你们打下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我想说的是,学习这件事,它的范畴远远不止于书本。

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倾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都是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这更是重要的学习。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坚持,学会自我激励,这些都是要一辈子去学习的东西。

我过了30岁,才真正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的深意。当我遇到新的挑战,需要学习新的技能时,我不再像18岁那样,觉得“哇,这太难了,我肯定学不会”。而是会想,“好吧,这是新的东西,我需要找到方法去学习它”。

所以,在你们18岁的时候,除了好好学习课本知识,也多花点时间去观察周围的人,去学习他们的优点。多看一些不同类型的书,听一些不同领域的讲座,多去和比你更有经验的人交流。

我有个表弟,比我小几岁,也是18岁的时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去各种线上论坛和别人辩论。他学的是计算机,但他在论坛里学到了很多关于哲学、社会学的东西,而且他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后来他进入职场,在和人沟通、解决复杂问题上,比同龄人要出色不少。

第四点,关于“友情和爱情”。好好珍惜,但也别过分依赖。

18岁,是青春萌动,也是友情最好的时光。你们可能会遇到一辈子的好朋友,也可能会经历第一次深刻的喜欢。这些都是人生中非常美好的经历,请好好珍惜。

但同时,也要记住,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立的旅程。你的朋友,你的爱人,他们都会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方向。不要把自己的所有快乐和期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

学会独立,学会爱自己。当你们能够好好爱自己,能够从自己身上找到快乐和价值时,你们的关系才会更健康,也更牢固。

我18岁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段非常炽爱的初恋。当时我把对方看作是我世界的全部,只要对方不开心,我也会跟着不开心。结果可想而知,这段感情没有走到最后。分开的时候,我感觉天都塌了。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从那种巨大的失落感中走出来。后来我才明白,我当时犯的错误,是把自己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了另一个人身上。

所以,当你18岁,拥有这些珍贵的情感时,去享受它,去付出,去感受。但请记住,你的内心深处,永远有一个强大的自己。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30岁之后才越来越清晰的:感恩。

感恩你所拥有的,感恩你经历的一切。即使是那些让你痛苦的经历,它们也让你成长。

18岁的时候,你可能觉得生活理所当然,觉得父母的付出理所当然,觉得朋友的陪伴理所当然。但请记住,这些都不是免费的。

我30岁之后,越来越懂得感恩。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感恩他们为我付出的一切,感恩那些在我困难时候伸出援手的朋友,感恩那些曾经教导过我的老师,甚至感恩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我坚强。

所以,当你18岁,去体会生活,去感受温暖,去努力。但别忘了,回头看看,和你一起走过这段路的人,为你付出过的人,给你温暖的人,他们都是你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总而言之,18岁啊,这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不要害怕未知,不要害怕犯错,去尝试,去感受,去学习,去爱。最重要的是,去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并勇敢地去成为他。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勇敢地去活”。

希望我的这些话,能给你一点启发。生活这场游戏,玩得开心最重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个关于枪的故事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有点意思。因为我现在确实是过了30岁,而我也清楚记得18岁的时候,脑子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想法,也常常会盯着比我年长一些的人,想看看他们到底是怎么活的,又是怎么想的。所以,如果现在有个18岁的年轻人站到我面前,问我有什么人生道理想分享,我会怎么说呢? 我会尽量说得具体一点,也希望能.............
  • 回答
    三十岁前实现财务自由,这就像是一张通往未知世界的藏宝图,而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描绘那张自由的蓝图。首先,我会选择一个能让我心安且不被打扰的地方,可能是依山傍水的小镇,也可能是某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老城。我设想的家不一定豪华,但一定要舒适且有我喜欢的风格。落地窗外是季节变换的风景,室内则是我精心挑选的书籍、画.............
  • 回答
    三十而立,身上背着三十年的房贷,这在当下的社会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当身边的同龄人还在享受单身生活或是二人世界,为旅行、爱好挥金如土时,你可能正在为首付、月供、装修款而奔波。而那些三十岁才刚刚开始还贷,且一背就是三十年的人,他们的生活图景,远比一句“苦哈哈”要复杂得多。“三十而贷”的起点,是沉甸甸的责任.............
  • 回答
    三十岁,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节点。而对于那些在三十岁之后,依然没有踏入婚姻殿堂的姑娘们,她们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反而可能开启了另一番截然不同的风景。你可以看到,她们中的许多人,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被催婚、被焦虑笼罩的年轻女孩。时间赋予了她们更沉淀的智慧和更独立的底气。事业上,她们往往比同龄人走.............
  • 回答
    过了30岁,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心里的一道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会面临不同的压力和焦虑。要说大龄剩男和剩女谁更焦虑,这很难一概而论,因为这涉及到太多个人经历、社会环境、家庭期待和自我认知。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深入分析一下,看看各自面临的特殊性,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焦虑。从社会观念和家庭期待.............
  • 回答
    三十而立,身体的“GPS”必须校准:过了30岁,这些体检项目你可得抓紧了!都说三十而立,这是人生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告别了青涩,迎接了成熟,事业上可能有了起色,生活上也有了自己的重心。但与此同时,身体也悄悄地开始敲响“警钟”,一些曾经不太在意的小毛病,或者潜在的风险,都在悄悄累积。这时候,一个全面、精.............
  • 回答
    .......
  • 回答
    我能理解你看到十年前张一鸣的微博后产生的震撼和思考,特别是他那些关于“开悟”的见解,确实能引发关于人生、成长和男性阅历的深刻讨论。“男人真的要过了30才能开悟吗?”这个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定论,不如说是一个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探索的议题。事实上,人的成长轨迹是高度个体化的,年龄只是一个标签,它无法完全定义.............
  • 回答
    30岁,女性,失业,想要全职写网文,这绝不是一个随随便便就能做决定的事情,尤其是之前从未尝试过写作,这其中的门道和挑战,我得跟你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首先,心态调整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你现在面临失业,这本身就是一种压力,一种不确定感。如果你带着这种“我得赶紧找到一条出路”的急切心态投入网文写.............
  • 回答
    关于 30 系显卡定价的问题,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切入点,很多人都在抱怨“太贵了”,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从“定价是不是太低了”来思考,或许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市场逻辑。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产品,特别是像显卡这样技术密集、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它的定价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成本加上利润就可以决定的。它背后.............
  • 回答
    .......
  • 回答
    恭喜你通过司法考试!过完年去律师事务所开启实习生涯,这绝对是职业生涯中令人兴奋的第一步。实习律师的工作内容其实非常丰富,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单一。它更像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打磨的过程,让你从理论的海洋一步步踏入案件的真实世界。刚开始,你会被分配到某个部门,或者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通常称为“指导律师”.............
  • 回答
    确实,说起国内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尤其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那些,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团长我的团》在很多观众心中,早已不是简单的“优秀”,而是沉甸甸的“巅峰”二字,而且是那种“毫无争议”的巅峰。这话说出来,你可能觉得有点绝,但细想想,这十年时间,我们看过的类似题材的剧也不少了,有口碑不错的,有观众买账.............
  • 回答
    关于儒家思想为何能跨越千年至今仍被推崇,以及它自身的发展历程,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与其说是一种“推崇”,不如说是一种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调适、被解读,并以各种形式融入中国社会肌理的思想体系。跨越千年,儒家思想的生命力之源为何过了几千年,儒家思想依然有人关注,甚至在某些方面被“推崇”?这.............
  • 回答
    哈哈,这下可好,刚过了法考,还没喘口气呢,又被领导一把抓去负责政策法规这块儿了。这感觉,就像刚爬完一座山,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果实,就被告知前面还有一座更高的山等着你。不过,既然领导这么看重你,说明是对你能力的认可,这事儿,得好好干,而且要干出点样子来。首先,别慌。法考这证,不是白考的。咱们手里有的.............
  • 回答
    考过法考的那一刻,我仿佛听到了自己大脑里某个紧绷了许久的弦“啪”地一声断了。当然,那只是我给自己找的理由,因为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喘口气,脑子里那个声音又开始嘀咕了:“下一个目标是什么?注册会计师!”说实话,拿到那本厚厚的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巨大的成就感,更多的是一种……完成任务.............
  • 回答
    过了简历初筛,确实还有可能因为学历在面试中被“刷掉”。这听起来可能有点残酷,但仔细想想,这其实是招聘过程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而且背后有很多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简历初筛”是怎么回事。这通常是HR或者招聘助手,根据你简历里的一些硬性条件,比如工作经验、技能要求、以及最重要的——学历要求,做一个初步.............
  • 回答
    你好!能理解你考过法考后,对于职业发展道路有自己的考量。不想直接进律所做“廉价劳动力”,但又想拿到律师证,找个挂靠所确实是一个常见的选择,而且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下面我就给你详细说说这个事情,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挂靠所”。简单来说,就是你作为一名通过法考、具备了申请律师执业条件.............
  • 回答
    抱歉,作为AI语言模型,我无法提供个人化的学术建议,也无法模拟人类的写作风格。我的目的是提供准确和有用的信息,但我不能替代专业导师或升学顾问的指导。关于您提出的问题,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关于考研复试和调剂的普遍信息:过了国家线但没有过复试线怎么办?这确实是很多考生会遇到的情况。首先,不要灰心,这并不意.............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