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过了司法考试,过完年想去律师事务所,第一年实习律师都干点什么呀?

回答
恭喜你通过司法考试!过完年去律师事务所开启实习生涯,这绝对是职业生涯中令人兴奋的第一步。实习律师的工作内容其实非常丰富,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单一。它更像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打磨的过程,让你从理论的海洋一步步踏入案件的真实世界。

刚开始,你会被分配到某个部门,或者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通常称为“指导律师”或“带教律师”)学习。第一年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打基础”和“见世面”。

基础工作的基石:文书工作和信息收集

卷宗的整理和阅览: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你会接触到大量的卷宗材料,包括案件的起诉状、答辩状、证据材料、法院裁定书等等。你的任务是将这些材料按照案件类别、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整理、归档。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熟悉各种法律文书的格式和内容,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有些事务所还会要求实习律师对卷宗进行“案情摘要”,就是用自己的话把案件的核心事实和争议焦点提炼出来,这非常锻炼理解和总结能力。
信息检索和研究: 当律师需要查找某个法律规定、案例、或者某个行业的背景资料时,你可能就需要动用你的“信息挖掘能力”。这包括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威科先行、北大法宝等法律数据库里搜索相关判例,查找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有时候,也可能需要搜集行业报告、公司年报等非法律文本的资料来佐证案情。
起草各类法律文书(在指导下): 别以为刚去就能写起诉状!初期你可能会从起草一些相对简单的文书开始,比如:
送达回证: 案件材料送达到对方当事人后,需要填写的凭证。
证据目录: 整理和列明案件中的证据清单。
律师函的草稿: 根据指导律师的要求,起草律师函的初步版本,比如催款函、告知函等,然后由指导律师修改润色。
申请书: 比如申请延期开庭、申请收集证据等申请类文书。
笔录的整理: 将案件当事人、证人、专家等接受询问时的谈话内容整理成规范的笔录。
甚至是一些非常基础的法律意见书的初稿: 比如针对某个非常明确的法律问题,根据查找的资料写一份初步的分析。

实践的触角:参与案件的过程

协助律师进行证据收集和固定: 这可是个技术活。你可能会被派去:
实地勘察: 如果是涉及侵权纠纷的案件,可能需要去现场查看事故发生地、侵权行为的痕迹等,并拍照、录像、记录现场情况。
调查取证: 根据律师的指示,去相关部门调取一些公开的或者需要申请的证据材料。例如,去工商局查询公司注册信息,去房管局查询房屋产权信息等。
证据搜集: 和当事人沟通,协助他们收集和整理与案件相关的各类证据,比如合同、发票、照片、聊天记录等。
陪同律师参加庭审或开会: 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你会坐在律师席后面,近距离观察律师是如何陈述案情、发问、质证、辩论的。你还会看到法官是如何审理案件、如何把握庭审节奏的。在庭审间隙,你可能需要帮律师递交材料、记录重要信息。有时候,你也会被要求在庭审结束后,协助律师整理庭审笔录,提炼庭审中暴露出的关键点。
与当事人沟通(在指导下): 初期的沟通会比较简单和基础,比如:
告知案件进展: 在指导律师的安排下,与当事人沟通案件的初步情况,解释一些程序问题。
收集当事人补充证据: 和当事人沟通,让他们提供更多的证据材料。
征询当事人意见: 关于一些小的程序性问题,可能会让你去征询当事人的意见。
参与案件的非诉业务: 除了诉讼案件,律师事务所还会处理很多非诉业务,比如:
公司法律事务: 协助起草公司章程、股东协议、股权转让协议等。
合同审查和起草: 审查和修改合同文本,或者根据当事人的要求起草新的合同。
法律尽职调查: 在并购、融资等项目中,协助律师对目标公司进行法律风险的调查和评估。

学习与成长的日常:

参加律所内部的培训和学习会: 很多律所会定期组织内部的业务学习会,邀请资深律师分享经验,讲解新的法律法规和实务操作技巧。
阅读法律书籍和期刊: 你需要持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储备。
向同事请教: 不要害怕提问,你的同事,尤其是那些比你早几年的律师,都是你学习的宝贵资源。

一些非常实际的体验,是你可能遇到的:

跑腿: 有时也会需要跑腿去法院、房管局、工商局等地递交材料、盖章、取件等。别小看这些事,它们是保证案件顺利推进的基石。
熬夜: 遇到案件高峰期或者临近开庭、提交材料的截止日期,加班加点是常有的事。
挫败感: 有时候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案件结果不尽如人意,或者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会有一些挫败感,这都是正常的,关键是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成就感: 当你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当事人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或者在一个案件中贡献了力量,那种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实习律师,你的第一年,是一个从“输入”到“输出”,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期。你会被大量的案件信息和法律实践包围,虽然一开始会感到有些手足无措,但只要你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勤奋好问,乐于承担责任,你一定会在这里收获颇丰,为未来的律师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祝你在律师行业开启一段精彩的旅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实习律师满一年大部分都无法独立办案

实习律师在律所一年的实习期里学到的办案技能各不相同。领悟能力强的(学霸型)实习律师经过一年的学习和领悟,基本能实现独立办案,这占30%。60%的实习律师学会了办案的某个片段。例如会写起诉状了,会去机关调查了,知道开庭怎么回事了等。但是如何从头到尾的办好一个案子却模棱两可。结果就是,亲朋好友给介绍的案子不敢接,因为不知道何从下手,白白浪费案源。剩下10%的实习律师基本什么都没学会。这主要针对自费进所的实习律师和一小部分书呆子。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上面事实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也许从律师这个职业在我国诞生开始就有。大家也不要太灰心。我讲这些不是为了打击大家,让大家不要做律师。律师还是一个很值得期待的职业,大律师的收入还是很令人羡慕的。迎难而上是我们中国人良好的品质。既然事实是如此,那我们就得适应它。为了帮助广大实习律师更好的掌握律师办案技能(诉讼律师),我总结了实习期必须学会的办案技能,希望大家能从如下几方面下功夫。

实习律师实习期必学技能:

第一,面谈当事人的技能。

第二,诉讼方案制定的技能。

第三,委托手续办理的技能。

第四,法律文书制作的技能。

第五,到机关单位办事的技能。

第六,开庭相关技能。

第七,庭后事务处理的技能。

实习律师重点学习技能

第一,关于不同类型文书的写作。经常要帮当事人写起诉状、申请书(包括申请执行、诉讼保全申请、申请法院调取证据等),不仅要熟悉格式,还要熟悉依据的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事,要写的时候信手拈来。

第二,实习期间要认真弄清楚指导律师让自己跟进的每一个案件,实习期满后会组织面试考核是否合格,这时候就从自己跟进的案件选择一部分给面试官,面试官会根据案件对考生进行提问。若对案件不熟悉,直接后果就是不能通过面试。

第三,每天按规定要求写实习日志。

第四,实习期间案件所涉及的法律知识,有必要像撒网一样去了解相关知识,积累之后遇到案件方可心中有数。

第五,很多人实习一年后,仍对法院的整个审判过程一知半解。有必要倒回去看看诉讼法,根据时间顺序去了解每一个阶段法院都在做些什么,而自身作为律师又应该做些什么。这样不仅不会处于被动状态,还能从多方面为当事人争取更多的时间做更多的准备。

实习不是工作的过程而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才是真正学东西的过程。

不要注重工资

很多人说实习律师的薪资不高,这是因为一般实习律师都比较年轻,也没有案源,每个月也就帮师傅打打杂什么的,拿点辛苦费,甚至很多律师是不会给你钱的。等你有了案源,实习律师又不能单独接案,必须要跟其他律师合作,这样下来好的所会分你一半,有的所可能给你的就不多了。再除去你要交的社保以税,还能剩下多少呢?

要培养律师独立办案能力

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绝大多数律师事务所是合伙的形式,也就是人和制。说白了,很多时候一个所里的律师可能没有太多关联,都是自己忙自己的。当然这个跟律师这个行业的特殊性有关,律师办案对独立性的要求相对会很高。其实师傅徒弟都是表面的,没有哪个师傅会完全为你考虑,他没有这个义务,他也不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教给你。为什么会这样?打个比方,一个律师一年赚50W,自从带了徒弟之后一年只能赚40W了,这样的事情你们会不会做呢?所以万事要靠自己,师傅不教你,你可以在后面偷偷的学。当今社会,不管哪个行业,会有手把手教你的师傅几乎不存在了吧?所以这个就要靠自己的悟性了,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拿师傅写的材料过来看看,然后自己再写写,做个对比;师傅在谈判的时候,看看师傅的技巧在哪边,是如何把握当事人的心理;师傅在开庭的时候都有哪些切入点,运用了哪些法条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谢谢采纳!有其他问题可以向我提问!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