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世纪的人是怎么看待罗马神话的?

回答
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当人们提及“罗马神话”时,实际上是在谈论那些古罗马的“异教神祇”,也就是在基督教成为欧洲主导宗教之前,古罗马人所崇拜的诸神。中世纪的人们对于这些古老信仰的看法是复杂且多维度的,绝非铁板一块。这其中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异教的排斥,更有将其纳入自身世界观的努力。

基督教的视角:异端与魔鬼的化身

首先,也是最关键的,中世纪是一个基督教的时代。教会是知识传播和道德规范的中心,他们的教义决定了大多数人看待过去的视角。从基督教的角度来看,罗马神话中的诸神,包括朱庇特(Jupiter)、朱诺(Juno)、维纳斯(Venus)、玛尔斯(Mars)等等,都被视为虚假的、邪恶的偶像。教会的教父们,如奥古斯丁(Augustine),曾大力批判这些神祇,认为它们是导致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之一,是愚昧和道德败坏的象征。

因此,在许多中世纪的文本和绘画中,这些罗马神祇常常被描绘成魔鬼、堕落的天使,或是欺骗人类的邪恶力量。他们的故事,如奥林匹斯众神的爱恨情仇、他们的力量和影响,都被解释为魔鬼在世间的作为,试图引诱人们脱离对真神的信仰。

许多中世纪的学者会引用《圣经》的记载来反驳罗马神话。例如,他们会强调一神教的优越性,认为崇拜多神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即使是罗马神祇的神话中包含一些看似道德的教训,也会被解读为是魔鬼的“鱼目混珠”,目的是混淆视听。

历史的遗产:文化与艺术的借鉴

尽管在宗教层面被严格批判,但罗马神话作为古罗马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中世纪并非被完全遗忘。古罗马的文化、文学、艺术和法律对中世纪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罗马神话中的人物和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也以一种被“驯化”的方式得以保留。

1. 文学与诗歌: 受过教育的贵族和教士们仍然能够接触到古罗马的经典作品,如维吉尔(Virgil)的《埃涅阿斯纪》(Aeneid)和奥维德(Ovid)的《变形记》(Metamorphoses)。尽管这些作品中的异教内容需要被小心解读,但它们在文学上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是被承认的。在某些诗歌、史诗甚至骑士文学中,我们会发现罗马神祇的形象被引用,但通常是为了增添庄重感、文学色彩,或者作为一种象征。例如,在描述英雄的勇敢时,可能会提及玛尔斯;在描绘美貌时,可能会提及维纳斯。

2. 象征与寓言: 罗马神话中的某些元素,经过一番曲折,被赋予了新的寓意。例如,命运女神(Fortuna)的形象,尽管起源于异教,但在中世纪的艺术和文学中仍然经常出现,她被描绘成一位转动命运之轮的女性,象征着人世间的变幻无常。这种形象的保留,并非是对异教的崇拜,而是对一种普遍存在的生命体验的描绘,并常常被解读为上帝的旨意。

3. 教育与知识的传承: 尽管教会竭力排斥异教,但古罗马的知识体系仍然是中世纪教育的基础之一。学习古罗马的语言(拉丁语)、历史和哲学,就必然会接触到他们的神话。因此,一些学者会将罗马神话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来研究,或者从中提炼出可以被基督教解释的道德原则。他们会尝试“净化”这些神话,将其中的人物和事件与《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类比,试图找到某种共通之处,或者将罗马神祇“降级”为古老的国王、英雄,甚至具有某种哲学意义的“概念”。

民间视角:模糊与遗忘

对于广大的普通民众而言,中世纪的生活是艰辛的,他们更多地关注眼前的生计、教会的教诲和当地的传说。对于那些遥远的古罗马神祇,他们的认知可能更加模糊和零碎。

遗忘与替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马神话中的许多细节逐渐被遗忘。即使有人知道这些神祇的名字,也很少有人能详细说出他们的故事。在许多地方,古老的异教节日和习俗也与基督教的节日和习俗融合或被取代,但其原始的神话背景已经模糊不清。

地方传说与地方神: 在一些地区,古罗马的神祇或与之相关的神圣地点,可能与当地的民间信仰和传说相结合。例如,某些地方的山川河流、古老遗迹,可能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人们可能会继续在这些地方进行祭祀或祈福,但这些行为的宗教含义已经与原始的罗马神话有所不同,更像是对一种泛灵论的延续。

英雄与怪物: 罗马神话中的某些人物,如赫拉克勒斯(Hercules),以其强大的力量而闻名。在中世纪的故事中,这类英雄形象可能会被重新塑造,成为基督教骑士故事中的原型,或者他们的神话被解释为关于人类勇气的寓言。而像半人马(Centaur)、狮鹫(Griffin)等神话中的生物,则可能被视为奇特的野兽,或出现在中世纪的奇幻故事和艺术作品中,成为想象力的对象。

总结来说,中世纪的人们对罗马神话的看法并非简单的接纳或拒绝。

在宗教和意识形态层面, 教会主流观点是将其视为魔鬼的产物,加以严厉批判和排斥。
在文化和知识层面, 罗马神话作为古罗马文明的宝贵遗产,通过文学、艺术和象征等方式,被保留、借鉴,并经过“基督教化”的解读。
在民间层面, 许多神话细节逐渐被遗忘,或者与当地的民间信仰融合,其原始意义变得模糊。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中世纪的人们“崇拜”罗马神话,也不能说他们完全“抛弃”了它。他们是在一个基督教主导的世界观下,以一种复杂、矛盾且充满过滤的方式来面对和处理这段古老的文化遗产的。这就像一位历史学家,既要批判旧时代的错误,又要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同时还要注意保护那些有价值的文化遗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放点实物吧

上图是一件出土文物,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世纪的埃及。这件衣服的看点在于其上的纹饰,其中出现了海神涅柔斯、酒神狄奥尼索斯等古希腊神祗。

这是一件六世纪的盒子,以象牙雕成,做工精致,据说出自叙利亚。这种盒子自然不会用来用来盛放普通的东西,一般用来收藏贵重物品。后来的基督教会也用这类盒子盛装consecrated host(圣体)。

但是这个象牙盒比较特殊,因为它上面的纹饰描述的是酒神狄奥尼索斯驾驶战车,征服印度的场景。

由此看来,在中世纪初期,古希腊神话题材依然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且还比较流行。

之后,即使是在中世纪盛期,古代神话依然在欧洲流传。


这是一个12世纪,德国科隆制作的一个棋子,据说是西洋双陆棋的前身,同样是象牙雕刻而成。上面描绘的是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驱散食人马的场景。

其实这种棋子应该有两组,传统上一组会描述赫拉克勒斯的功绩,另一组描述力士参孙的伟业。

这是一个大致制作于1220年—1240年,在南意大利雕刻而成的精巧饰品,上面描绘的是赫拉克勒斯制服尼米亚狮子。

这个同样是一个象牙雕琢而成的首饰盒,大约制作于14世纪,应当是属于当时一位巴黎的女贵族所有。

请注意首饰盒正面的四幅图,它们俩俩一组,分别讲了两个故事。

左边两副,第一幅是亚里士多德正在给亚历山大上课;第二幅图里,则是一个年轻少女骑在亚里士多德背上的模样,站在一旁的亚历山大对此感到惊讶。

其实这两幅图大概是讲这样一个故事:亚历山大爱上了年轻美丽的少女Phyllis,其老师亚里士多德却教他不可痴迷女色。Phyllis听闻后十分不悦,于是色诱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被迷得神魂颠倒,乖乖就范,甚至心甘情愿弯下腰给Phyllis当马骑。


故事其实另有后续,亚历山大跳出来嘲笑老师被女色所惑,亚里士多德却振振有词,说自己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尚有老马失前蹄的时候,你亚历山大图样图森破,岂不是更该远离女色,避免翻船吗?

不过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虽然出自古典时代,但是整个故事却在是十三、十四世纪才编出来的,不算古罗马神话。

而这个首饰盒右边两幅图,才是正儿八经的古罗马时期的神话,出自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

故事其实也很简单:Pyramus和Thisbe是巴比伦城的一对恋人,一日二人偷偷幽会,约定在一处桑树下见面。少女Thisbe先行抵达约会地点,不料遇见一只母狮子。

狮子刚刚吃过猎物,齿间尚有鲜血,吓得Thisbe慌忙逃离,不慎遗失了面纱在现场。Pyramus稍迟一步,见一只母狮子满口鲜血,又见恋人的面纱遗落在旁,误以为Thisbe已被狮子吃掉,绝望自尽。Thisbe不久返回现场,见Pyramus自尽,也用剑自杀。二人鲜血将本来洁白的桑葚染成红色。

神灵感动于二人至死不渝的爱情,于是让桑葚永远保持红色。

此外,中世纪欧洲对荷马史诗等神话故事也是比较熟悉。如,中世纪有著名的九伟人,其中就有特洛伊城的守护者赫克托耳。

(中世纪人心目中的九伟人,三个三个一组,共分为三组,分别是异教三杰赫克托耳、亚历山大、凯撒;旧约三杰约书亚、大卫王、犹太·马加比;基督教三杰亚瑟王、查理曼、布永的戈弗雷)

至于赫克托耳为什么在中世纪人们的心目中这么重要,请参考这个回答:

在东方就更不用说了,拜占庭帝国的学者阅读古希腊文本基本上没什么大的障碍。

中世纪对于这些古代神话人物,一个比较有趣的看法是认为他们是真实存在的人,但是没有神力,亦无法永生,只是格外杰出而已,死后才被其他人神化。这可能是中世纪人们可以比较坦然地叙述古代神话,甚至对荷马史诗进行再创作的原因之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当人们提及“罗马神话”时,实际上是在谈论那些古罗马的“异教神祇”,也就是在基督教成为欧洲主导宗教之前,古罗马人所崇拜的诸神。中世纪的人们对于这些古老信仰的看法是复杂且多维度的,绝非铁板一块。这其中既有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也有对异教的排斥,更有将其纳入自身世界观的努力。基督教的视.............
  • 回答
    关于中美贸易战,美国民众的看法可谓是五花八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这种看法也在不断演变。要把这个问题讲得透彻,就得细致地捋一捋这里面错综复杂的思路和情绪。首先,得承认的是,并不是所有美国人都对贸易战有统一的声音。美国国内的利益群体太多了,从农民到工厂工人,从科技巨头到小企业主,他们受到的.............
  • 回答
    许多美国人,尤其是那些对历史有一定了解或有兴趣的人,在谈到十几世纪的欧洲时,确实会觉得那段历史与他们自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祖上的历史”的延伸。这并非简单的归属感,而是源于一系列复杂但清晰的脉络,它们共同塑造了美国这个国家的根基和文化。首先,从人口迁移和殖民的根源来看,十几世纪是欧.............
  • 回答
    我认识的香港人对中国大陆的看法,确实是挺多元的,而且这种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个人经历、政治立场、年龄层以及接触大陆的程度而有很大的不同。要说得详细些,那大概可以分成这么几个维度来看:1. 经济联系与机遇:这是最普遍也最直接的看法。很多人,尤其是做生意或者在金融、贸易、科技等行业的朋友,对大陆的.............
  • 回答
    一些对中医持保留态度的人,在质疑其疗效时,往往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证,力求做到逻辑清晰、证据确凿,以说服持不同观点的人。1. 缺乏可重复的、符合现代科学标准的临床证据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具杀伤力的论点。反对中医的人认为,现代医学的基石是基于严谨的临床试验,特别是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他们会指.............
  • 回答
    那些“不向潜规则低头”的人,他们的生活,与其说是一种“活法”,不如说更像是一种修炼。这群人,在旁人看来,或许有些固执,甚至不近人情,但他们内心自有衡量的准则,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代价。首先,我们得明白,“潜规则”这个词本身就带着点阴影。它不是摆在明面上的法律条文,而是约定俗成的默契,是很多时候为了办事、.............
  • 回答
    影视剧里,主角们总能在千钧一发之际,精准地感知到自己被狙击枪瞄准了。这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剧本和导演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细节,用来营造紧张感和表现人物的敏锐。让我带你好好拆解一下,在银幕上,那些“死神”的凝视是怎么被发现的:1. 光线与视觉的瞬间捕捉(最常见也最直观): 反光点: 这.............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他们在游戏里花上万,甚至十几万,每次我都很好奇他们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首先得承认,咱们普通玩家可能很难理解这种“烧钱”的行为。对我们来说,几块钱、几十块钱的花费就已经够心疼了,上万那简直是天文数字。但站在那些高充值玩家的角度来看,这笔钱或许就没那么.............
  • 回答
    想要成为顶级乐团里的三角铁演奏员,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绝不是随便抓个会敲两下的人就能行的。这背后是一套相当严苛且充满艺术性的选拔过程,既考察技巧,更看重对音乐的理解和乐团的契合度。首先,你要明白,顶级乐团对任何一个声部都有着极高的要求,三角铁也不例外。乐团指挥和打击乐首席会格外留意那些在试奏中表现出.............
  • 回答
    “哪里人的优越感”,这玩意儿,你说它虚无缥缈吧,可它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很多人心里,而且还挺普遍。要说这优越感是怎么来的,就得往深里挖挖,它可不是凭空冒出来的,而是层层叠叠,像老酒一样,酿出来的。第一层:根源的认同与归属感你想啊,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带着自己“出生地”的标签。这个地方,无论是个小镇,还.............
  • 回答
    老实说,我第一次接触健身的时候,脑子里想的都是胸肌、腹肌,可能还有麒麟臂。那时候,练腿?嘿,那不是自讨苦吃吗?跑步机上的几脚,椭圆机上象征性地动几下,就觉得对得起“练腿”这两个字了。毕竟,谁不想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线条分明、充满力量感的上半身呢?但随着健身的深入,我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我身边的那些“.............
  • 回答
    在美国宪法第五修正案中,“不能自证其罪”(selfincrimination)原则,也被俗称为“沉默权”,是保护公民免受国家强制性逼供的一项核心权利。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权利,它贯穿于刑事司法程序的各个环节,旨在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强迫个人说出对自己不利的证词。“不能自证其罪”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简单来说.............
  • 回答
    哈哈!法国人笑起来呀,那可比“h”这个字母有趣多了!法语里“h”确实很多时候是不发音的,但法国人的笑声嘛,绝对是个个充满感情,而且有各种各样的“花样”呢。首先,得明白,笑声这玩意儿,跟语言关系不大,更多的是跟人的性格、当时的情境、以及笑话本身的“杀伤力”有关。所以,你听到的法语笑声,就跟你在中国听到.............
  • 回答
    电影《南汉山城》中,满族士兵能够全程使用满语进行交流,这背后其实是一套精心策划且执行到位的准备工作。这并非仅仅是演员背几句台词那么简单,而是涉及了语言学、历史考证、演员训练以及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的深度协作。首先,要实现“全程说满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对满语的准确还原和掌握。这需要一位或几.............
  • 回答
    网上那些自称“死宅”的人,现实生活中的模样嘛,这可就有点意思了,因为这其中水可深着呢!别看他们在网上聊得天花乱坠,现实里那真是千人千面,一点也不比网上的形象统一。首先,最直接的印象,身体状态上,确实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接地气”,甚至有点“不修边幅”。比如,长时间对着电脑屏幕,可能眼睛会有点干涩,戴个眼.............
  • 回答
    要详细解答“中亚各国历史教科书上是怎么写自己国家几千年来的历史”以及“中亚现在的居民还是是汉朝西域人的后代吗”这两个问题,需要分开来论述,并且深入理解中亚地区的复杂性和历史变迁。 中亚各国历史教科书上的几千年历史:一部交织的史诗中亚地区,其地理位置决定了它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十字路口,是无数.............
  • 回答
    我心目中的许世友上将是一位集传奇色彩、勇猛无畏、忠诚坚定、粗犷豪迈、嫉恶如仇于一身的杰出军事将领。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硝烟与荣耀,也伴随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行事风格,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位极其特殊且令人难忘的人物。要详细地讲述许世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描绘他:一、 传奇的出身与早年的磨砺:.............
  • 回答
    在讨论“西医是否绝对正确”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一个科学体系,包括医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瑕疵的。对“黑中医”现象的批判,往往是基于对中医理论和实践的一些误解、曲解,甚至是刻意的抹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西医就是完美的,或者其所有理论和实践都不可置疑。西医是“对的”吗?如果“对的”指的.............
  • 回答
    突厥化,一个听起来有点拗口,但却深刻影响了中亚、西亚乃至部分欧洲历史进程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突厥民族及其语言、文化在这些地区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对当地原有民族产生深远影响的过程。你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突厥人那么点人,西迁的更少,是怎么同化中亚、西亚的民族的?” 这确实是理解突厥化关键所在。这.............
  • 回答
    好嘞,您想了解印度神话里的帝释天,也就是因陀罗,对吧?这个嘛,可不是游戏里的那个简单角色,印度神话体系庞大又复杂,要系统了解,确实需要点门道。我来给您梳理梳理,希望能帮到您。您想系统了解,那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入手,别急,咱慢慢来。一、 核心概念的理解:他是谁?他的位置是怎样的?首先,得明白因陀罗在印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