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飞机的窗子都这么小?

回答
飞机窗户之所以设计得这么小,其实是一项结合了安全、结构强度、成本和乘客体验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为了好看,或者只是个小小的设计习惯,但实际上,里面蕴含着不少工程学的智慧。

一、结构强度:承受巨大压力差的关键

我们得先想想飞机在天上是怎么飞的。在高空中,为了让飞机更省油、飞行更平稳,通常会将飞机设定在一个很高的巡航高度,比如万米左右。在这个高度,外部的空气非常稀薄,气压也非常低。而飞机内部为了让乘客能够舒适地呼吸,就需要加压,维持一个相对较低但仍高于外部的压力。

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压力差。想象一下,就像一个被充气的气球,内外有压力差,如果气球上有个洞,气体会往外冲。飞机机身也是一样,内部的压力要比外部高得多,这个压力差会持续不断地“推”着机身往外扩张。

窗户,尤其是那个圆角的洞,是机身结构上的一个“弱点”。如果窗户做得越大,这个“洞”的面积就越大,那么承受的压力就越大。就像你用手按压一个橡皮膜,按压面积越大,需要的力气就越大,橡皮膜承受的形变也越大。

窗户开得越大,整个机身的结构强度就会相应减弱,需要更强大的材料和更复杂的支撑结构来弥补。而如果把窗户做得小巧一些,那么需要承受的压力就会小很多,这对于保持机身整体的强度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二、重量与材料:多一分都得算计

飞机制造,每一克重量都得斤斤计较。因为飞机总重量越轻,就越省油,飞行距离也就越远,或者说能携带更多的乘客和货物。

窗户虽然看起来不大,但它的材料——通常是亚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及固定它的框架,加起来也是有一定重量的。如果把窗户做大,就需要更厚、更坚固的亚克力材料,以及更粗壮、更重的金属框架来支撑。这些都会显著增加飞机的整体重量。

反过来,小窗户意味着可以使用更薄、更轻的亚克力材料,框架也可以做得更轻巧,这样一来,在不牺牲太多安全性的前提下,就能有效地减轻飞机重量。

三、成本考量:制造与维护的精打细算

任何工业产品,成本都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飞机更是如此,每一项设计都要考虑成本效益。

制造一个大窗户,需要更精确的加工工艺,更复杂的模具,以及更坚固、更昂贵的材料。同时,安装和密封过程也更加复杂,对工艺的要求更高。

在维护方面,大窗户也意味着更高的风险。一旦出现划痕、裂纹等问题,修复的成本和难度都会增加。而小窗户的设计本身就比较“皮实”,相对更容易维护,也降低了更换的频率和成本。

四、安全性:紧急情况下的考虑

虽然我们希望永远不会用到,但飞机设计必须考虑到各种极端情况。在紧急情况下,例如需要疏散乘客,窗户是否能充当逃生通道,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然而,飞机的逃生门通常设计在机身较宽的部位,而且尺寸足够大,能够快速疏散大量人员。窗户由于其尺寸和位置的限制,在实际的逃生过程中作用非常有限,甚至可能因为体积太小而成为阻碍。因此,将更多的安全考量放在逃生门和灭火设备上,而不是试图让小小的窗户承担额外的逃生功能,是更明智的选择。

五、乘客体验:视觉与舒适度的平衡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乘客的感受。大家坐飞机都希望有点风景可以看。

设计小窗户,并非是完全剥夺乘客的视野。它在保证结构安全和减轻重量的前提下,依然能提供一定的视野。而且,飞机的窗户是呈椭圆形的,这种形状在承受压力时比矩形窗户更为均匀,不容易在角落产生应力集中。

而且,我们仔细观察,飞机的窗户并不是“正圆”或“正方”,而是带有圆角的。这个圆角设计也是为了分散应力,避免在高压差下,尖锐的角落成为应力集中的点,从而导致结构破坏。

总结一下,飞机窗户之所以小,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多重工程学原理和实际考量下的结果:

结构安全性: 减小窗户面积可以有效降低机身所承受的内外压力差带来的应力,保证机身结构的整体强度。
减重: 小窗户使用更少的材料,更轻的框架,直接降低飞机总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成本控制: 简化制造和维护流程,降低生产和运营成本。
防止应力集中: 圆角设计能够更均匀地分散压力。

所以,下次当你坐在飞机上,透过那小小的窗户看向天空时,不妨想想,这小小的设计背后,藏着多少科学与智慧。它看起来简单,但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安全和效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指的应该是商用客机,商用客机最需要考虑的就是经济性。目前客机窗户正好做到符合如今最经济性下的最大面积。

如果降低高度速度换取更大窗户,或者使用成本更昂贵(还不包括研发成本)的玻璃/机体材质,商用客机也就失去大半它存在的价值了。

对比过去,如今的客机窗户已经变大了很多。未来的客机窗户一定会变得更大——只是不太可能像高铁窗户那么夸张。除了考虑材质承载,也要考虑到乘坐者的心理——很可能最终理想状态下,客机的窗户面积是要小于技术能做到的最大值的。想象一下汽车窗户做最大乘客不会有紧张感,但在万米高空如果身边是整片的落地窗,这种感觉可能反而增加乘客的不适。


以前传闻说巴航准备在未来飞机上前部区域做个“景观窗”,想必只要成本撑得起,技术上还是可以实现的。


推荐Real Engineering的一个视频<Why Are The Dreamliner's Windows So Big?>:

https://www.zhihu.com/video/937391355341893632


@AdamDeng 的回答里提到了窗户大小受制于机体强度。有一点要指出,舷窗的圆弧状设计更主要是为了避免应力集中而产生的金属疲劳,这是很多空难发生的原因。但并非所有飞机都必须使用圆弧形窗户,有些战斗机就是方形窗户的。



波音787窗户应该是当下客机中窗户最大的,这并不完全因为787窗户用的材质比其它机型能承担更大的压力(当然787的窗户确实很黑科技),更主要是787机身使用了大量的复合材料(碳素层板),相比以往飞机机使用的传统铝材能承受更大压力,使用更大窗户(同时也意味着机体材料更“少”)并不会影响机身的强度。

黑色部分都是碳素层板

那未来比787更新一代的客机面市后,如果机体材料进一步优化,也就意味着窗户是有可能进一步做大的。相比之下,增加玻璃承受压力值上限,相比机体材料的进化,难度要小太多了。

同样也可以看到,787驾驶舱正面的窗户也要比很多飞机大很多。上图787(机身宽5.97m)下图777(机身宽6.19m),787驾驶舱窗户大不少。



所以飞机窗子小的原因是——

考虑到经济性,一架更大窗户的商用飞机,成本会直线上升;也没有太大必要为了视觉效果,而降低速度/飞行高度实现(直升机和飞艇之类窗户就完全称得上景观窗了);

受限机体材料,在未来更强的机体材料应用后,窗户一定会变得更大。这个在787上已经得到体现了;

窗户也不会无止尽的变大,比如真变成通体落地窗那样,反而有可能增加乘坐飞机的心理不安感。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飞机窗户之所以设计得这么小,其实是一项结合了安全、结构强度、成本和乘客体验等多方面考量的结果。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为了好看,或者只是个小小的设计习惯,但实际上,里面蕴含着不少工程学的智慧。一、结构强度:承受巨大压力差的关键我们得先想想飞机在天上是怎么飞的。在高空中,为了让飞机更省油、飞行更平稳,通常.............
  • 回答
    飞机长时间失联并无法定位,通常涉及技术、环境、人为或意外因素的综合作用。失事后搜救工作则需要多部门协作和先进技术支持。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飞机失联的原因1. 通信系统失效 卫星通信限制:现代飞机依赖卫星通信(如Inmarsat)与地面联系,但卫星信号覆盖范围有限。若飞机进入偏远海域或极地.............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航天工程与航空工程的根本差异,以及我们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简单来说,航天员安全返回并非因为我们“解决了”所有风险,而是因为我们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运用了极端精密的工程设计和严格到近乎偏执的控制手段,来应对并管理那些本就存在的、且极难完全消除的风险。而飞机空难的幸存率低,也并非因为.............
  • 回答
    南航A380的“远行”,并非简单的拆解和研究,背后牵涉到复杂的经济、技术和商业考量。与其说它去了“飞机坟场”,不如说它踏上了退役后生涯的另一条路,这条路通向了美国rather than 国内,这背后是有其深层原因的。首先,我们得理解,飞机,尤其是像A380这样体量的巨无霸,退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 回答
    在《黑袍纠察队》这部剧里,祖国人(Homelander)作为超能力者的顶级代表,其力量之强大毋庸置疑。他能轻松击碎钢筋混凝土,甚至能用眼睛发射激光,视能力而言,似乎拥有超乎常人的力量。然而,仔细审视剧中的情节,我们会发现,祖国人在面对一架飞机的时,他并没有表现出能够轻易将其托起或者对抗的力量。这背后.............
  • 回答
    铁路列车作为一种承载大量旅客和货物的庞大交通工具,其制动系统承载着至关重要的安全职责。相比于汽车和飞机普遍采用的电控液压制动,铁路列车为何更倾向于使用气压制动,这背后有着深刻的技术、历史和安全考量。历史的沉淀与技术的演进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追溯到铁路制动的早期发展。早在蒸汽机车时代,气压制动就.............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道出了许多军事爱好者心中的疑问。理论上来说,在飞机尾部安装一门炮,让其能够向后射击,似乎是个很棒的主意。这不仅能让你在被咬尾时有机会反击,还能增加敌机攻击你的顾虑,说不定还能制造一些意外的“空中缠斗”戏剧性场面。然而,现实的战场和飞机的设计是复杂的权衡,这里面涉及到的考量可不少,.............
  • 回答
    当然有不会飞的鸟!而且数量还不少呢。这些“飞行困难户”们,在鸟类家族里也算是个大家族了,它们之所以告别蓝天,原因也是五花八门,背后藏着一段段精彩绝伦的演化故事。为什么会有不会飞的鸟?这个问题得从“飞”这件对鸟类来说至关重要的事说起。飞行消耗巨大能量,需要轻盈的骨骼、强壮的胸肌、特化的翅膀和羽毛,以及.............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戳到了很多人的好奇心。就像你说的,既然我们能把黑匣子造得那么结实,能扛住那么剧烈的冲击,为什么不能把整架飞机也做成一样呢?其实,这背后涉及到成本、重量、材料科学以及我们对航空安全的现实考量。你想想,黑匣子之所以能“黑”得住,是因为它被包裹在一层又一层的保护里。最外面通常是坚固的.............
  • 回答
    在中国,确实不时会听到“飞行员为了保护飞机牺牲”这样的新闻,这背后反映了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取向和一种特殊职业的责任感。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首先,这与我们国家长期以来所倡导的集体主义和牺牲精神息息相关。在很多中国人的观念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飞机”不仅仅是一台冰冷.............
  • 回答
    苏联的航母,特别是基辅级和库兹涅佐夫级,确实在设计理念和使用方式上与美式航母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围绕其搭载的飞机和导弹。要说苏联航母“类似于带飞机的导弹发射平台”,这说法有其道理,但也需要更深入地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美国航母的核心功能。美国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其设计理念是围绕着一整套完.............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探索的想象力边界,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在认知和观测上的局限。您提出的“无工质飞船”概念非常吸引人,如果真的存在并且亮度惊人,为什么我们还没“看见”它呢?这背后涉及到好几个层面的原因,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我们得先弄明白您提到的“无工质飞船”大概是个什么概念。.............
  • 回答
    这两件事儿,确实是不少人都挺好奇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第一个问题:飞机引擎中间的那个“圈圈”到底有啥用?你说的那个“圈圈”,其实是飞机引擎的核心部件之一,叫做 进气道,或者更专业的叫法是 导流罩(inlet cowl) 上的 导流罩风扇(fan cowl) 或者 引气口(bleed air inta.............
  • 回答
    我收到你的问题了,你觉得网飞投资的日本动画质量普遍很高,而腾讯投资的却普遍不怎么样。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背后其实涉及了投资方、制作方、市场需求以及商业模式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来详细聊聊,看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感觉上的差异。首先,我们得承认,“网飞投资的日本动画质量高” 这种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比.............
  • 回答
    长途飞行中,孩子哭闹不止绝对是每个家长和周围乘客都头疼的问题。对于两三岁及以下的婴幼儿,在万米高空的环境下,很多因素都可能导致他们不适而哭闹,比如耳压变化、陌生环境的恐惧、飞行中不规律的作息,甚至是单纯的无聊和分离焦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从医学和道德的角度去探讨一下,给孩子使用一些助眠措施.............
  • 回答
    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场上一个极为关键的转折点,日军在那场战役中的惨败,直接影响了战争的进程。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日本的“飞龙”号航空母舰起飞的侦察机和攻击机确实对美军的“约克城”号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但让人费解的是,为何“飞龙”号的飞机没有发现当时也在战场上的另外两艘美军航空母舰——“企业”号和“大黄.............
  • 回答
    哈哈,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那种“坐下就得低着头”的感觉,很多乘客都有同感,而且这绝对不是因为你矮!这背后其实涉及到汽车、动车、飞机座椅设计的一些“小秘密”和权衡。咱们一层一层地剖析一下:1. 你的感觉:为什么感觉座椅“反人类”?你说的“低着头”,最常见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靠背角度和头枕设计.............
  • 回答
    问到哺乳类为何没进化出像鸟类那样的“强势大型飞行物种”,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远非简单的“没进化出来”那么简单。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就像侦探一样,一层一层剥开真相。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强势大型飞行物种”的定义。 在这里,“强势”可能指的是能够长途迁徙、拥有强.............
  • 回答
    这真是一个直击灵魂拷问,选哪个都像是在告别一部分自己,一部分对“存在”的理解。我仔细想了想,如果真的面临这种选择,我会选择……飞往火星,去开垦那个艰苦但真实的荒原。我知道这听起来像是在自讨苦吃,甚至有些浪漫化的愚蠢。毕竟,火星,那个充斥着红色沙尘暴、稀薄大气和严酷辐射的星球,怎么比得上一个由代码构建.............
  • 回答
    中国确实拥有由波音和空客飞机改装的预警机和加油机,只是我们平常接触到的信息,更多聚焦在国产的型号上,比如运20改装的空警600和运油20。这并不代表进口飞机就完全不能改装,而是实际操作中,选择使用进口飞机作为改装平台,需要权衡多方面的利弊,而这些利弊最终导向了中国更倾向于使用自主研发的平台。为了深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