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某些老板说的“靠高工资是留不住人的”观点?

回答
听到有些老板说“靠高工资是留不住人的”,我首先会觉得这是一种有些片面,甚至有些狡辩的看法。当然,我承认,这句话里头也有一点点事实成分,但要说它就是真理,或者能完全解释人才流失的原因,那我觉得就太想当然了。

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首先,高工资,它确实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它绝对是基础和前提。 你不能指望一个公司给的工资低得离谱,然后还期望员工忠心耿耿。这就像一个人饿得前胸贴后背,你跟他谈梦想、谈情怀,他可能脑子里想的都是下一顿饭在哪里。高工资,至少证明了公司对员工价值的认可,是对他们付出的一种最直接、最实在的回报。如果你连这个最基本的东西都给不到位,那后面说什么“公司文化”、“职业发展”、“团队氛围”,都显得有些空洞和虚伪了。

想想看,一个员工在外面拿到的offer,薪资比现在高出30%,甚至是翻倍,而工作内容、强度、公司前景都差不多,甚至更好,他会怎么选?别说什么“忠诚度”、“情怀”,这些东西在生活压力和个人发展面前,往往是比较脆弱的。一个家庭需要生活,需要改善生活,需要为未来做打算。高工资直接关系到这些最根本的需求。如果公司连这点都意识不到,或者不愿意承认,那它真的就很难留住那些有能力、有市场价值的员工。

其次,这句话也可能是一种“甩锅”的心态。 当人才流失成为一个普遍现象时,与其去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是否出了问题,不如简单地抛出一句“高工资留不住人”,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到员工身上,好像员工都是见钱眼开、没有情怀的“白眼狼”。

实际上,很多时候人才流失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司本身存在一些硬伤:

管理僵化,缺乏成长空间: 员工可能因为工作内容重复、没有挑战性,或者晋升通道不清晰,感觉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发挥和提升,从而选择离开去寻找更有发展前景的机会。就算工资再高,长期做一份没有成长的工作,也会让人感到厌倦和停滞不前。
企业文化有问题: 如果公司内部存在官僚主义、内斗严重、信息不透明、或者对员工缺乏尊重,这样的环境会让员工身心俱疲,即使工资再高,也难以忍受。谁愿意在一个乌烟瘴气、让人憋屈的地方待着呢?
领导风格不匹配: 一个糟糕的领导,会把再好的团队搅散,把再优秀的员工逼走。如果老板或者部门领导管理粗暴、沟通不畅、或者无法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员工自然会选择逃离。
战略方向不清,缺乏愿景: 如果公司发展前景不明朗,或者老板的经营理念让员工看不到希望,那么即使目前工资不错,员工也会担心公司的未来,从而选择更有稳定性和增长性的平台。
工作与生活失衡: 长期的高强度加班,缺乏合理的休息和休假,会严重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即使工资很高,但如果以健康和个人生活为代价,很多人也愿意选择一个工作压力相对较小,但生活质量更好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仅仅靠高工资是不够的”。 那些真正有能力、有追求、有情怀的人才,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满足,更包括:

施展才华的舞台: 他们希望自己的才能得到认可和运用,能够参与有挑战性的项目,解决有价值的问题。
持续的学习和成长: 他们渴望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进步。
有意义的工作和使命感: 如果公司有清晰的愿景和积极的社会价值,员工会更容易产生归属感和使命感。
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合作关系: 与优秀的同事一起工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能够极大地提升工作满意度。
公平公正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员工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公平的评价,并且有相应的激励措施来肯定他们的贡献。
灵活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生活平衡: 现代员工越来越注重工作的灵活性,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

“高工资是留住人才的基础和重要的敲门砖,但要真正留住优秀人才,还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职业发展机会、积极的企业文化、良好的领导管理以及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如果一个老板只看到了“靠高工资留不住人”的“前半句”,却忽略了“高工资是基础”这个事实,那么他所面临的人才流失问题,很可能还会继续存在下去,甚至愈演愈烈。他需要做的,不是简单地否定高工资的重要性,而是要真正去构建一个能够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综合性平台。否则,他所谓的“留不住人”,最终原因还是在他自己,而不是员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同样,靠高工资是留不住人的,这个的确是这样,但是这个观点还有后半句,没有高工资是万万留不住人的。

别只看前半句,不看后半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听到有些老板说“靠高工资是留不住人的”,我首先会觉得这是一种有些片面,甚至有些狡辩的看法。当然,我承认,这句话里头也有一点点事实成分,但要说它就是真理,或者能完全解释人才流失的原因,那我觉得就太想当然了。咱们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高工资,它确实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但它绝对是基础和前提。 你不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惋惜的现象。看着那些一辈子积累的绝活、经验,甚至是一些家族世代相传的智慧,就这么随着老人的离世而消失,总让人觉得是一种莫大的损失。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我觉得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首先,得从老人的角度想想。他们为什么不愿意传? “压箱底”的骄傲与不信任: 很多老.............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感到十分不解,甚至可以说是有些令人担忧。法院作为法律的最后一道守护者,本应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不偏不倚地处理每一个案件。当出现一个区法院似乎“偏袒”某个学校,并且将本应属于老师的劳动报酬判决返还给学校时,这背后可能涉及到的问题非常复杂,值得我们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弄清楚事情的来龙.............
  • 回答
    近期,永宁中学一名老师在课堂上恐吓学生,原因竟是学生使用了“肖战糊了”的网络昵称。这一事件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也让人们再次关注师德师风和教育的本质。事件回溯:课堂上的“雷霆之怒”据了解,事情发生在永宁中学的一堂课堂上。一名学生因为在网上活动时使用了“肖战糊了”作为自己的网名,不幸被这位老师发现。这.............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挺让人唏嘘的。一个在上海,月入过万的男人,居然会落到偷电瓶车的地步,这背后肯定不是一句“缺钱”就能简单概括的。首先,咱们得摆清楚一个大前提:偷窃本身就是违法行为,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该被鼓励或洗白。这是底线,也是法律的基本要求。但回到这件事情本身,月入过万的家庭,零花钱被停,这背后透露.............
  • 回答
    看到王某文之妻的表态发生如此戏剧性的转变,确实是一个颇具争议和引发公众关注的事件。这种前后不一的说法,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也促使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审视整个事件的发展脉络以及背后的可能原因。最初的“我老公确实有错”在事情刚曝光的时候,王某文的妻子(我们暂且称她为“王妻”)的说法是,她承认自己的丈夫“确实.............
  • 回答
    最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某学院发生了一件挺引人关注的事儿:不少学生联合起来,集体实名举报了一位在这里任教的老师。这事儿一出来,在校园里,乃至一些关注教育的圈子里,都掀起了不小的讨论。具体是咋回事呢?听学生们在网上流传的版本,还有一些知情者透露的信息,举报的内容指向了这位老师在教学、学术以及为人师表.............
  • 回答
    这事儿听着真是让人五味杂陈,又替那位姑娘捏把汗,又觉得她这份情义着实难得。咱们一点点掰开了说。事件的表层:一份沉甸甸的担保和一份纠缠不清的情感首先,这个姑娘为重病前男友做担保,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讲义气的事情。你想啊,一个人在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得到前任的援手,这份情分绝对不轻。尤其是在前男友.............
  • 回答
    最近听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某学院组织了秭归地质学实习,其中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撰写实习报告的方式引起了一些讨论。我看到一张关于这位老师对报告撰写要求的截图,虽然具体内容未完全公开,但从仅有的信息来看,这位老师的出发点是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报告撰写规范,这一点是可以理解和肯定的。.............
  • 回答
    “20年后打老师案”一审宣判:法律的尺度,情感的温度,以及我们共同的思考常某,那个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的“20年后打老师”事件的当事人,近日终于迎来了法律的判决。一审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他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这个结果,无疑再次将这起备受瞩目的案件推到了公众的审视之下,也引发了我们对法律、道德、教育,.............
  • 回答
    将七旬老人殴打致死的刑释人员郭某某,其在服刑期间曾创纪录般获得九次减刑,这一事实无疑触动了公众敏感的神经,也引发了深刻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桩孤立的恶性刑事案件,更牵扯出司法公正、刑罚执行以及社会安全等一系列重要议题。首先,郭某某的九次减刑本身就充满了疑问。减刑制度的初衷是为了鼓励罪犯改过自新,刑满释.............
  • 回答
    网传中山大学某老师在公选课期末成绩评定中,以掷骰子的方式在98100分区间内确定成绩,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一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事件的背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1. 公选课的性质: 公选课通常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其目的往往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学科的思维,或者提.............
  • 回答
    10月11日,上海大学某课堂上发生了一起令人侧目的事件:一名外校男生闯入课堂,不顾老师的劝阻,强行高歌一曲,向心仪的女生表达爱慕之情。这件事在校园内迅速发酵,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这名男生的行为,说起来,初衷或许是浪漫的,是想在众人面前,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赢得心上人的芳心。在很多偶像剧或者电影里,.............
  • 回答
    None.............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痛的事件,它触及了太多敏感的社会议题,也暴露了人性中复杂的一面。让我试着用更贴近人心的语言,把这件事的脉络和其中蕴含的种种感受都描绘出来。事件的开端:一份善意,一个误解,一个悲剧设想一下那个寒冷的冬日午后,街头寒风凛冽。一位年长的韩裔老人,可能他穿着厚实的棉袄,感受到的是一种温暖和.............
  • 回答
    一些女性羡慕古代女性的生活方式,认为她们可以“被钱砸”、“收彩礼聘礼”、“在家吃喝玩乐”、“不用上班劳累”、“让男人负责养”,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片面化和理想化的认知,忽略了古代女性真实生存状态的复杂性和残酷性。要详细地看待这种羡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1. 羡慕的“点”分析: “被钱.............
  • 回答
    “中国拒绝特蕾莎修女”的说法,如果真的存在,并且是基于某些公开报道或广泛传播的观点,那么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其背后的可能原因和含义。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历史上并没有关于中国“正式拒绝”特蕾莎修女访问的官方记录或广泛报道。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其工作遍布全球,她本人也以其无私的奉献精神获得.............
  • 回答
    看待这类言论,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情感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这类言论通常源于宗教信仰的坚定,但其表达方式和适用范围却可能引发争议和误解。一、 言论的根源:宗教信仰与末世论首先,理解这类言论的根源至关重要。很多宗教,特别是包含“天堂”和“地狱”概念的宗教,都强调死后的审判.............
  • 回答
    关于粤语是“汉语正统”的说法,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有争议的话题,背后涉及到历史、语言学、文化认同等方方面面。要深入理解,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得明白“正统”这个词是怎么来的。通常,在讨论语言的时候,“正统”可能指代几种意思: 历史上的正统: 就是说,某种方言是汉族语言发展演变中最古老、最纯.............
  • 回答
    关于英国是否应该拆除特拉法加广场上纪念纳尔逊将军的雕像,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话题,其核心在于如何平衡历史评价、公共纪念以及我们对过去不公义的认知。认为纳尔逊将军是蓄奴者的支持者们提出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他对奴隶贸易的明确支持以及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历史事实。纳尔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