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某一年,整个南京大热。那个年代,一个城市都没几个地方有空调。比较凉快的地方是那些老建筑的走廊。学校甚至把防空洞都打开了。受不了的就去防空洞睡一会(主要是欠睡)。
接着就是全南京高校提前放假。火车站广场到处都是学生。那时候还是绿皮车为主。我不知道买的什么票,反正遇到车就上了。爬到行李架上,睡了一觉,6点多到苏州。下车,回家。洗澡,一口气睡到下午。
哈工大还不错啊,还是为学生考虑的。
关于哈尔滨热不热的问题:
哈尔滨热的时候,也就是七八月份,学生就放假了。七月份热起来,我也受不了,拿着湿毛巾披肩膀上,旁边电风扇一直吹。那时候为什么不闹?因为没到闹的份儿上,觉得再忍两星期就回家了。等9月份开学,温度早降下来。
所以网友不要太激动,评论前先考虑下哈尔滨的纬度。说白了,空调这玩意,哈尔滨高校安装了也不会像南方地区那样频繁使用,一年能开一个月就了不起了,冬天则有暖气。我又问了问我老婆,她在沈阳上的学,也是说没有空调,但热的时间不长,对付下就回家了。反之,南方地区的学校不安装空调才说不过去,我来苏州五年多了,夏天漫长且热的要死,要是没空调可撑不住。我看到有些评论显得洋洋自得,感觉过了——讨论一个现象得基于客观事实。否则我也可以说南方地区连集体供暖都做不到,想必是缺钱(⁎⁍̴̛ᴗ⁍̴̛⁎)这话讲出来就是搞笑的。
我想以上就是工大拒绝安装空调的真实原因。至于说线路老化,是原因,但不会是主要原因。
但,自从2015(应该是这一年吧)工大实行大小学期,情况又不一样,学生得忍更长时间,于是闹起来了。改了政策又不匹配硬件,是引发矛盾的根源。
我记得工大的住宿费很低,一年一千多块钱。现在的学生又不像以前,都意识不到空调这玩意,所以对空调的呼声肯定越来越高。空调早晚都得安装,差也差不出几年去。今年工大说线路老化不能安,等明年有个在宿舍中暑的了,有起哄砸玻璃的了,舆论起来了,结果线路又不老化了,或者施工队立马入场换布电线了,就很没意思。
主动铰辫子,跟被人按着铰辫子,差别不是一丁半点。当然我也不认为给学生安装个空调,难度就接近铰辫子了。
最后给这位猛士点赞,用我积灰已久的账号。
搬运一下空间流传的几张图片
无内鬼,来点HIT笑话:
校方的通知来辣
电影清凉,我TM直呼内行
官方通知来啦!
这波算是阶段性胜利,同志们向空调进军!
2021年,我们都把绝对贫困消灭了,但是中国的985高校里,居然连空调都没普及。
中国最顶尖的学府,有各种好的实验室、图书馆,但是却舍不得给学生的宿舍里装个空调?
在中国也有个有意思的现象。
越说自己是百年学府,文化底蕴。那宿舍条件就越糟糕。。。
很多宿舍,电线老化,也是无法装空调,这是客观事实。
那你TMD就不能建新校区,建新宿舍,把老建筑当祖宗供起来当个历史文物吗?
让我们的大学生住在比他爷爷年龄还大的“危楼”
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你要说所有人都没空调,那更是不对的。
热就热一点吧?
但是凭啥留学生宿舍里可以24小时不断电,还有空调可以用。
就因为他们不是中国人,就有特权吗?就应该量中华之物力吗?
都2021年了,洋鬼子的福利是不是该收一收了?
再说打地铺这个事,这算个啥事啊。。。
你们一定没去过武汉吧?
看看夏天的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吧。
他们早就把席子褥子搬到楼顶,打地铺睡了。。。
要不然咋睡?
最后,就算没有空调,哪里夏天不热呢?
欢迎优秀的学子报考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等等。
我们大连的气候好,夏天还是20多度呢。。。
用不着空调哦!更不用打地铺哦!有可能还要盖棉被哦!
有得必有失,建筑保温性能太好反而变成夏天的“蒸笼”,开放纳凉点虽然是把权宜之计合法化了,但还是治标不治本,而且有碍观瞻,还影响学校声誉。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么行政楼、留学生公寓和学生公寓都不装空调,要么都装空调。不过成本更低的做法是考虑要不要取消“小学期”,因为它刚好赶上哈市最热的时节。这段时间的工作效率不会太高,与其搞得怨声载道,却只能事倍功半,不如把大家放走,还节省各项成本。
功夫到家固然好,但功夫也在平时。作为冰城和龙江人民的骄傲,衷心希望HIT在所有方面都做到规格严格。
今年夏天特别热,并不是常例。猫都热 s了
引用 @云舞空城 的想法:
北方一些大学没有空调,是历史和地理综合结果。
一般大学7.15前后怎么也要放假了。到9月初才返校,就避开了最热的时间。
这次没避开。
现在装空调肯定是来不及了。
今天有朋友来这个回答下面打脸。
好吧,我无话可说。谁让我说话不严谨。在此对我的答案致歉。
行政楼会有空调,也并不是违规,而是一般而言,行政楼暑假期间也工作。
工大的问题是,这所学校居然有小学期。完美赌到了高温期。
中国大学两假制度和我们的地理因素、气候因素高度吻合。两假符合师生健康要求,运行成本较低(北方暑假无需空调,寒假无需采暖),有利于较低成本运营大学。
而这种试图和美国大学接轨的小学期制度,和我们的气候多少是有冲突的。尤其是,作为“国防七子”的哈工大,毕业生已经禁止赴美留学,这种接轨就看上去更加可笑了。
哈工大的这个问题,三种解决办法。
1、公平的方法:拆掉校内所有的人用空调;
2、舒适的方法:给每个寝室加装空调;
3、低成本不搞工程的方法:取消小学期。7月10前放暑假。
PS.
回答中这段话看起来有人很有意见:
北方一些大学没有空调,是历史和地理综合结果。
一般大学7.15前后怎么也要放假了。到9月初才返校,就避开了最热的时间。
我就没看出这段话哪里有破腚。
“北方一些大学没有空调”,难道不是事实?又不是只有东北的大学不装空调。
7月中旬到8月是中国北方最热的时间,这个陈述有什么不对?
7月前也热?敲黑板,这里的陈述是“最热”。就算你家五月也比我家七月热,那也没什么意义,这里说的是你家几月最热,不是你家和我家谁家热。
就这还来咬文嚼字。有意思吗?自己去写答案多好?
真正傻逼的是这个:
总有媒体让我们觉得这世界还需要革命者。
集市看到的 我也有类似的问题
三更
冷气很足 我的心里 只有感恩
二更 心疼学弟学妹 被诈骗犯骗来了
底下原回答:
这是我住的宿舍楼 有年代了
左边是教职工的公寓 也是领导住的地方 空调电梯一应俱全 活脱脱的共和国大厦
右边是学生的宿舍 九楼没电梯 六人寝 厕所漏水没空调这两天热的要死
显而易见,这栋楼完全可以安空调,但学校不给安,完全态度问题。
所以说再抗争也没用的,学校没把我们当人,永远不可能给我们解决问题,学校只会快速解决发现问题的人
对此我只能说,学弟学妹千万别来!不要听招生办鬼话!
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把今天的材料打包发给北理招生办,让工大认识认识什么叫内忧外患
这事属实笑死我了。图书馆因为太热触发了防火设施。老师和学生争取线上授课,被教务处要求继续到蒸笼一样的教室上课。宿舍蒸笼一样,恨不得一天洗两三次澡。留学生同学灵魂发问:我的天啊,你们为什么不开空调呢?
我是博士实验室有空调,宿舍是没有的。但是看到工大这处理提出问题的人这作风,我不禁又想起了我本科时候……
“邹院士,有人反映我校后勤保障部门几百个职位,尸位素餐,您怎么看呢”
邹校长:“很有独创性的见解”
“这么说您支持这个看法了?”
雄书记:“这个词是邹校长最严厉的批评”
“好吧。有同学希望给教室和宿舍加装空调,您怎么看呢”
“很新奇的提议。但是相信这样贪图物质享受的同学只是少部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贺信精神指引下,秉持奋斗作风。同学们的生活总体上还是平稳,和谐的嘛。”
“和谐?有同学写了好几篇反映此事的文章,传播的很广泛”
“什么文章?那就是个胡编乱造的顺口溜”
“但是它在学生们中很有热度”
“所以它是胡编乱造的顺口溜”
“好吧。那还有人去行政楼门口打地铺呢,同学们普遍将其视为楷模”
“是的。所以我们第一时间与这位同学取得了联系,详细询问了他的生活需求,同时把广大学生从被别有用心之人煽动的势头中挽救了出来。”
“这次光速出警在知乎上也有了热度,没有一个合理的结果的话恐怕会给今年的招生造成不良影响。”
“招生?哦,好吧,雄书记,看来我们多少得采取一些措施了。”
“确实。夏季学期教学楼里热的不像人待的地方。这也简单,只要让老师们上网课,就可以不去教学楼。反正疫情期间也积累了经验,又顺应时代潮流。”
“好啊!让老师们居家办公,课时费就支付60%. 那就学生在宿舍听网课?”
“这可不行。让学生们呆宿舍的话,他们会质问,既然在宿舍上网课为什么不放假让大家在家上网课。还是让学生们去教室吧,反正无论在宿舍还是在教室他们横竖都会嚷嚷热”
“这样老师们不会出问题,学生们也不会质问夏季学期的意义,校园风气又能重归和谐稳定!”
“省下来的课时费,正好拿去装空调吧”
“装空调?给学生宿舍吗?”
“不全面。给留学生宿舍”
大家吐槽的时候也要理性。
这张图也不知道真的假的。事件发酵到现在大约也就八个小时(当时是13号17:30左右),如果上面这些真的落实到位了,那工大倒也还是可以的
二区学校划定打地铺的篮球馆,昨天有不少人带着枕头去观摩了,但是那里还是比较闷热。十一点的时候只有一位兄弟睡在那,后来被导员劝走了。因为只睡一个人的话属实不安全。
然而有空调但是不可打地铺的图书馆,昨晚是这个情况:
(图侵删)
照片是我昨晚十一点半去拍的
兵荒马乱的,跟难民营似的。
这件事,我们这些已经毕业的工大人也有锅。
当年,我们也被哈尔滨的夏天折腾的死去活来。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晚上起夜去水房接盆水照头浇下,然后一边吐槽一边趁着这凉快劲睡一会,然后又被热醒,继续之前的操作。
说实话,压根没想过可以找学校解决问题,一届一届就这么过来了。
直到最近看到这个热搜,原来我们是可以向学校争取的,甚至以打地铺这种方式请愿,学校行政不作为,就从外界借力施压来让学校作为。
你们这届是牛逼的!我作为已经毕业的工大人,佩服你们,你们将来的学弟学妹也会感谢你们。
希望你们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不止用于“空调”这件“小事”上,将来也要用在更宽、更广,更加深远的领域中。
希望学校行政有所作为,可以换位思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大家一起把学校建设的更好。
12年毕业。
我们当年热得睡不着的时候,去盥洗室用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回床上赶紧睡,睡不着再浇一盆。学弟们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下。
这么多年过去了,哈工大还是那个死样子。哦,不是,听说晚上风扇可以用了?
神经病吧,9年过去了,抗战都胜利一年了,空调装不起来?前两天跟一个师兄聊天,说哈工大排名已经从10左右降低到20多了,原因还不是那帮领导脑子里有 ?
我娃将来要是想去哈工大读书,打断她腿。
当年在武汉大学的时候,酷暑之中有学生在楼顶铺上席子露宿乘凉,且非止一人,有人拍下图片发在学校bbs上,图片中一张张凉席像一个个方块,颇为壮观。
这个帖子后来阅读量很高,学校领导自然也看到了。正好当年好像是新校长上任,他看到帖子后的处理方法是:在所有教室(以前只有图书馆有)和宿舍装上空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