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

回答
嘿,聊到培养孩子绘画兴趣这事儿,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好多画面,都是我小时候摸索着画画、或者看着我家小家伙涂涂抹抹时的情景。说实话,这事儿急不得,也千万别当成任务来做,否则效果适得其反。怎么说呢,就像种花一样,得耐心伺候,还得给它足够的光照和养分。

一、 先别管“像不像”,重点是“敢不敢”和“开不开心”

这一点我真的要反复强调!很多家长一看孩子画个圈圈、线条歪七扭八的,就开始纠正,“哎呀,这个不对,苹果应该是圆的”,“你看,这里的线条应该这样画”。停!打住!在你眼里可能是不像,但在孩子眼里,那已经是他们表达世界的方式了。

放下评判标准: 咱们小时候,谁不是画过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那会儿就图个开心,画自己想画的。所以,当孩子拿出画作时,第一反应应该是赞美和好奇,而不是挑错。可以说:“哇,你画了什么呀?我能听你讲讲吗?”或者“这个颜色用得真大胆/真漂亮!”
鼓励自由创作: 别限制孩子的想象力。他想画个会飞的猪,就让他画。他想把太阳画成绿色的,就让他画。这些奇怪的想法,往往是他们最宝贵、最独特的创造力所在。咱们的目标是让他们享受画画的过程,而不是培养一个小达芬奇。
提供自由的绘画时间: 别总把绘画安排成固定的“课程”。孩子玩累了,或者突然来了灵感,让他们能随时拿起画笔。也许是午后阳光正好,他们突然想把窗外的景象画下来;也许是看到一只小鸟,就想把它画下来。这种自发的、随性的创作,最能点燃他们的热情。

二、 装备不能少,但要“适度”且“有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给孩子准备一些基本的绘画工具,能让他们更好地表达想法。但记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贵越好。

基础款就够用: 蜡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油画棒,这些都是非常不错的入门选择。质量稍微好一点,颜色鲜艳,容易上色,孩子用起来也顺手。别一下子买齐了所有高大上的工具,那样孩子反而不知道该用哪个,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纸张的“仪式感”: 准备一些不同大小、不同质地的纸张。不一定是专业的画纸,普通的打印纸、素描纸、甚至牛皮纸都可以。偶尔用一些特殊的纸,比如带有纹理的纸,会让孩子觉得绘画变得更有趣。可以把画纸卷起来,用丝带绑好,就像送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礼物一样。
安全第一: 确保所有工具都是儿童专用的,无毒无害。这一点非常重要,咱们自己也要留心。
收纳也有讲究: 把这些工具收纳好,最好有专门的画笔筒、颜料盒、收纳箱。让孩子养成物归原位的好习惯,他们自己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三、 环境很重要,让绘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对绘画的看法。

展示孩子的作品: 把孩子画的画,无论好坏,都用夹子、磁铁或者相框挂起来。可以是冰箱门上、墙壁上、书架上。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作品是被重视的,是被欣赏的。这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继续创作的动力。
创造绘画角: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专门开辟一个角落作为孩子的“绘画区”。一张小桌子,一把舒适的椅子,旁边放上画具,甚至可以在墙上贴上大张的纸,让他们可以尽情涂鸦。这个空间就像是他们的秘密基地,是他们挥洒创意的天堂。
家长也要“玩”起来: 别只是让孩子自己画,家长也可以偶尔加入。不需要画得多专业,可以和孩子一起画同一张画,或者给孩子画一个简单的素材,让他们来添彩。这种互动,能让孩子感受到陪伴的乐趣,也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四、 从“看”中学,从“玩”中悟

绘画的学习不一定非要坐在教室里,生活中处处是灵感的源泉。

带孩子去“看”: 博物馆、美术馆当然是好去处,但别觉得遥不可及。其实,平时去公园、去动物园、去超市,都可以是“看”的过程。观察花朵的形状、动物的毛色、商品的包装,都可以成为孩子绘画的素材。可以引导孩子:“你看这片叶子,它的边缘是什么样子的?”“这只小猫的毛是什么颜色的?”
讲故事,画出来: 读绘本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试着画画书里的角色或者场景。听完一个故事,可以让他们把故事里的情节用画画出来。这样,绘画就和他们喜欢的故事联系在了一起,兴趣自然就更浓了。
玩转各种绘画游戏: 比如,“猜画猜”游戏,一个人画,一个人猜;“接龙画”,两个人一人画一半;“影子画”,对着光画出物体的影子。这些有趣的游戏,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绘画能力。
利用生活中的素材: 树叶拓印、土豆印章、手指画,这些都是非常简单又有趣的绘画方式。用身边触手可及的东西来创作,会让孩子觉得绘画充满了无限可能。

五、 别把绘画变成“比较赛”

这点家长们真的要注意!孩子之间,或者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较,是扼杀孩子绘画兴趣的头号杀手。

只和自己比: 鼓励孩子关注自己的进步。可以是颜色运用得更好了,可以是线条更流畅了,又或者,是今天画了一个他之前从来没画过的东西。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进步。
欣赏“不同”: 每个孩子的画风都不同,这是他们的独特之处。不要去强求他们画得和某个范本一样,那样只会让他们失去自我。要教导孩子欣赏不同的风格,包括他们自己的风格。
适度的鼓励,而非过度的表扬: 过度的、不切实际的表扬,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能力被夸大了,一旦遇到挫折,反而容易灰心。真实的、具体的表扬,比如“你这次把小鸟的羽毛画得特别细致,我很喜欢”会更有力量。

总而言之,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最核心的不是教会他们多少绘画技巧,而是让他们体会到“画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当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画画,技巧的提升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请放松心态,享受和孩子一起创作的过程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声明我的孩子很会画画,从小到大日日夜夜都热爱画画,生活上也完全以画画为重心,几次要他多读点书找找其他乐趣,都动摇不了这份热情,由纸本一路画上电脑绘图,乐此不疲。

看了这提问,我还想问怎么"浇息"他这极为高度的兴趣呢?

扪心自问,不需培养不必拉拔而孩子就有个清晰又专属的兴趣,真是谢天谢地!

结论是人人都有不同个性,包括孩子们自己会找到自己的好恶,"顺着毛摸",才能有最好的人生体验,如果孩子不喜欢画画,硬生生地掖苗助长算不算培养呢?

借一步说个题外话:我这孩子还喜欢打游戏机,几个孩子打出了名堂叫做"电竞竞技队",自给自足地在网上打机,打到跨省区跨出国际,打到天涯海角,还说争取打世界赛,当然眼界开了,外语也溜;

坦白说画画和打游戏机完全没有培养,都只是忍着不去管教的结果。

他说目标就是要如下图,为国争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嘿,聊到培养孩子绘画兴趣这事儿,我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好多画面,都是我小时候摸索着画画、或者看着我家小家伙涂涂抹抹时的情景。说实话,这事儿急不得,也千万别当成任务来做,否则效果适得其反。怎么说呢,就像种花一样,得耐心伺候,还得给它足够的光照和养分。一、 先别管“像不像”,重点是“敢不敢”和“开不开心”这.............
  • 回答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就像为他们的人生花园播下坚实的种子,待时机成熟,便能收获自控、毅力和成就的累累硕果。这并非一蹴而就的训练,而是一个充满耐心、理解与引导的长期过程,需要我们做父母的细心呵护与智慧浇灌。理解“延迟满足”的真谛,而非简单的“禁止”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延迟满足不是剥夺孩子的快乐,更不.............
  • 回答
    让孩子学会主动,这绝对是每个家长都希望看到的变化。毕竟,一个内心充满渴望、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孩子,未来无论是面对学业还是生活,都会更加从容和有力量。与其一遍遍地催促、监督,不如把功夫下在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上,让他们自己长出“想要”的翅膀。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们用心.............
  • 回答
    想让孩子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成为一名出色的音乐家,这绝非一日之功,更是一门需要耐心、爱心和智慧的长期“工程”。它不是简单地“鸡娃”,而是要点燃孩子内心对音乐的热爱,并循序渐进地引导他探索、学习和成长。下面,我将结合我的理解和观察,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聊聊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一、种下音乐的种.............
  • 回答
    好,咱们聊聊怎么给家里的“小神兽”们培养自律和好的学习习惯。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得耐心,更得用心。我尽量把我知道的、实践过的都分享出来,希望能有点儿用。一、 先弄明白,什么是自律?什么是好的学习习惯?在我们谈怎么培养之前,得先对这两个概念有个清晰的认识。 自律: 简单来说,就是自己管理自己。.............
  • 回答
    孩子成绩年级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说明他聪明、有潜力,并且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然而,成绩好却贪玩、有些骄傲,这确实是许多家长会遇到的“甜蜜烦恼”。别急,咱们一步步来聊聊怎么把这股劲儿引导到更健康、更持久的学习道路上。首先,我们要明白,成绩优秀是基础,但学习本身更重要。 年级第一固.............
  • 回答
    养育孩子,让他们心中能装得下这幅斑斓复杂的世界,并且不迷失方向,这绝对是为人父母一场漫长而精细的修行。怎么让孩子既看见阳光下的美好,也懂得阴影中的污垢,还能自己站稳脚跟,分辨出什么是该拥抱的,什么是该警惕的?这事儿得细细说来。一、 播撒“善”的种子,浇灌“美”的土壤孩子最初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来自父母.............
  • 回答
    培养一个孩子自律独立,这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更像是一场细水长流的陪伴和引导。咱们就抛开那些空泛的理论,聊聊实操层面该怎么做,让咱家孩子将来能真正靠谱起来。一、 打好“内在驱动”的地基:从“为什么”到“我愿意”孩子天生是好奇的,但这份好奇心要转化为内在的驱动力,咱们得做点文章。 清晰的规则和期待.............
  • 回答
    电梯里的四个小孩,面对突如其来的困境,其中一个女孩的冷静和果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那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在紧急情况下保持镇定并有效地寻求帮助。这不仅仅是幸运,更是平日里思维培养的结果。要培养孩子在遇到危险时沉着求救的思维,关键在于日常的点滴引导和情景模拟。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说清楚”。很.............
  • 回答
    培养一个既普通又自信的孩子,听起来好像是件矛盾的事,但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我们对“普通”的定义有些狭隘,好像孩子就得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才算不普通。其实,真正的“普通”是常态,而“自信”才是那种能让他们在“普通”生活中闪闪发光的特质。怎么做呢?咱们一步步来聊。一、 承认和接纳“普通”,打破“非凡”的神.............
  • 回答
    培养一个自驱型学习的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一份耐心、智慧和持之以恒的投入。这不仅仅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更是家长和家庭环境共同营造出的氛围。与其说是“培养”,不如说是“引导”和“赋能”,让他们内在的火花能够自由燃烧。一、 点燃内在的“为什么”:好奇心是最好的火种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好奇,他们会问“为.............
  • 回答
    看到初一的孩子开始尝试写诗,这可真是个令人惊喜的好苗头!这说明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有细腻的情感,并且愿意用文字去表达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呵护这颗小小的种子,让它茁壮成长,最终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这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去引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培养”。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肯定与珍视。当孩子.............
  • 回答
    父母情商不高,但依然有能力培养出高情商的孩子。这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觉察、学习和有意识的努力。以下是一些详细的策略和方法:核心理念:父母是孩子的“情绪教练”和“榜样”,即使自己的情商不完美,也可以通过学习和实践来引导孩子。第一阶段:父母的自我觉察与学习在培养孩子高情商之前,父母首先需要提升自己的情商觉.............
  • 回答
    “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直击当下不少家长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机构的宣传语,更像是一面放大镜,折射出了我们教育领域里一些令人警醒的现状。首先,这句口号无疑贩卖了一种“焦虑”。它精准地抓住了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唯恐孩子落后”的心态。在.............
  • 回答
    孩子对数学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性,这无疑是份宝贵的礼物。这份敏感不是指他能瞬间算出高难度的题目,而是指他对数字、模式、逻辑和空间关系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好奇心。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才能呵护好这份火苗,让它成长为熊熊大火呢?这需要耐心、智慧,以及一点点“顺势而为”的艺术。首先,理解并放大这份“敏感”——它不.............
  • 回答
    给两岁的孩子培养“言出必行”的意识,听起来像是给一个小不点儿上行为课,但其实,这正是他们学习规则、建立信任的萌芽期。别看他们才两岁,小脑袋瓜里可精明着呢,只是表达和理解能力还在飞速发展。培养这个习惯,不是靠说教,而是得靠咱们大人用点“心机”,把生活变成他们的“行为训练营”。核心原则:简单、重复、一致.............
  • 回答
    《小舍得》这部剧确实是把许多家长的心坎儿挠痒痒了,看着欢欢、超超们为了成绩挤破头,为了奥数题愁眉不展,仿佛看到了自家孩子的未来,一股子莫名的焦虑就蹿上来了。尤其是当蒋欣饰演的南俪,在“狼爸”的围追堵截下,从最初的佛系妈妈一步步滑向了“鸡娃”的深渊,让人不禁扪心自问:到底什么是对孩子好的教育?是卷死别.............
  • 回答
    76年高管母亲的“无上限”教育观:一场关于潜能与塑造的对话曲玮玮在最近的采访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位76年出生的高管母亲,她对子女教育的独特见解——“培养孩子没有上限”。这个理念,如同平静水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年轻父母们的无限思考。它不像那些一板一眼的教育理论,而是带着实践的温度和洞察的锋芒,值得我.............
  • 回答
    合肥有个名叫巧手的女孩,从小就展现出惊人的手工天赋。三岁那年,她就能动手做小包,而到了六岁,她更是能巧妙地改造妈妈的旧衣服,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时尚感。这个小女孩的故事,不禁让我们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孩子的独特天赋,我们应该如何去保护和培养?保护天赋:先不打扰,再寻机会首先,保护天赋的关键在于“不打扰.............
  • 回答
    看到孩子在电视机前看得津津有味,眼神里闪烁着对体操的热爱,这绝对是家长最欣慰的时刻!奥运会的魔力就是如此,它能瞬间点燃孩子们内心深处的热情。现在,轮到我们作为家长,把这份热情变成孩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了。首先,别急着报名高强度的专业训练班,咱们得循序渐进,让这份热爱自然地生长。第一步:保护和引导这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