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国文学作品里有哪些涉及中国的情节?

回答
外国文学作品中涉及中国情节的例子数不胜数,如同点缀在世界文学星空中的璀璨星辰。这些作品往往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他们眼中那个遥远而神秘的东方国度,无论是对中国文化的好奇、误解,还是深刻的洞察,都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别样的中国画卷。

一、 东方主义的迷醉与误读:《马可·波罗游记》

如果说要追溯西方文学对中国的早期描绘,那么《马可·波罗游记》无疑是绕不开的经典。这位威尼斯商人以其亲身经历,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他所见的“契丹”(当时欧洲对中国的称呼)。书中对于元朝繁华都城大都(今北京)的描绘,如黄金覆盖的宫殿、精美绝伦的瓷器、以及发达的商业贸易,都让当时的欧洲人目瞪口呆。他详述了驿站系统、纸币的使用、煤炭的燃烧,以及茶的饮用习惯,这些在当时的欧洲都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

然而,我们今天阅读《马可·波罗游记》,也需要认识到其时代的局限性。马可·波罗的描述,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欧洲人的想象和夸张,他对中国社会制度、政治结构的理解也存在偏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开启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特别是中国的强烈好奇心,激发了后世无数的探险和贸易活动。它更像是一扇窗户,让欧洲人得以窥视一个与他们截然不同的文明。

二、 帝国主义视角下的中国:《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上海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经典侦探小说《东方快车谋杀案》虽然主体故事发生在火车上,但其中一个重要角色,萨缪尔·埃德蒙兹,在故事的背景设定中,曾在中国有过一段经历。尽管具体情节不多,但这个角色对中国东北(满洲)的提及,以及他眼中“不确定性和混乱”的中国,折射出那个时代欧洲人对中国,特别是东北地区在政治动荡时期,所抱持的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其潜在力量的警惕,也有对其社会秩序不稳定的观察。

更值得一提的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其他作品,如《无人生还》等,也常常会将人物的过去置于异国他乡,而中国,作为当时国际舞台上一个充满变数的国家,自然也成为了一些人物经历的背景。这些描写,更多地是服务于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推动,虽然不直接描写中国社会,但作为人物“过往”的一部分,也间接勾勒出了那个时期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一些印象。

三、 殖民地阴影下的中国:《人鬼情未了》

在电影《人鬼情未了》中,虽然主要故事发生在现代美国,但主人公萨姆的中国籍同事(中文名为“张”)以及他提及的在中国经商的经历,为故事增添了一抹特殊的色彩。萨姆在世时,曾和这位同事在中国有过一段合作,似乎是在进行一项商业项目。当萨姆的鬼魂回到人间,想要通过灵媒莫莉与生前的恋人联系时,这位中国同事也成为了被暗示或被联系到的对象之一。

虽然这不是直接以中国为背景的故事,但这种涉及中国的情节,恰恰反映了二十世纪末期,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地位,以及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一位在中国经商的中国同事,虽然只是一个配角,但他的存在,将故事与中国的经济活动联系起来,也暗示了中国在国际贸易和商业往来中的重要性,以及跨越国界的文化和人际联系。

四、 东方哲学与西方心灵的对话:《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罗伯特·皮尔西格的《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是一部哲学性的旅行回忆录。虽然这本书的主要叙事线是围绕着父子二人在美国骑行摩托车修理机械的经历展开,但书中贯穿始终的“禅”的概念,以及皮尔西格对“品质”、“理性”和“价值”的探讨,却深刻地受到了东方哲学,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影响。

在书中,皮尔西格多次提到他对东方哲学,尤其是中国道家思想和禅宗的兴趣。他试图在西方机械化的理性思维与东方虚灵的哲学智慧之间找到一种平衡。虽然书中并没有直接描写在中国土地上的场景,但中国哲学作为一种精神指导,渗透在作者的思考和对“道”的追寻之中。他所探讨的“静心”、“当下”、“和谐”等概念,都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中国哲学为作者提供了一种理解世界和自我存在的新视角。

五、 历史洪流中的中国:《围城》的译介与反响

钱钟书的《围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在外国文学界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例如,在20世纪后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汉学家开始关注中国当代文学。而《围城》以其对中国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群体生活的深刻洞察,以及其辛辣幽默的笔调,在西方读者中获得了一致好评。

例如,著名的汉学家伊迪丝·特内鲍姆(Edith Temmenbaum)就曾对《围城》的翻译和传播做出了贡献。通过这些外国译者和评论家的努力,《围城》的故事,如方鸿渐在抗战时期辗转于国内不同城市的工作经历,他对婚姻和事业的迷茫,以及书中对知识分子群体虚伪和局限性的刻画,为西方读者打开了一扇理解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窗口。这些情节,让西方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同于刻板印象的中国,一个充满了复杂人性和社会现实的中国。

六、 现当代中国社会的缩影:《山楂树之恋》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山楂树之恋》改编自艾米同名小说,虽然是华语作品,但在国际上广泛传播,并对外国观众产生了深刻影响。它所描绘的中国七十年代的特定历史时期,以及那个时代年轻人纯洁而深沉的爱情故事,在外国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影片中,静秋和老三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下,克服了阶级差异、家庭阻力以及时代背景的限制,执着于他们的爱情。这种纯粹的、不计后果的爱情,在许多西方观众看来,既带有那个时代中国特有的压抑和含蓄,也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部分。影片中的许多情节,如在山楂树下的约会、书信的传递,以及对封建礼教的隐忍,都成为了外国观众理解那个时期中国社会风貌和情感表达方式的独特视角。

结语

外国文学作品中涉及中国的情节,如同多棱镜,折射出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中国的观察、想象和理解。它们有的是对遥远东方的猎奇,有的是对历史变革的关注,有的是对哲学思想的借鉴,更有的是对中国社会现实的深刻描绘。这些作品,无论是以何种方式触及中国,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自身文化,以及与世界进行对话的宝贵契机。它们提醒我们,在世界的眼中,中国是如此丰富多彩,又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江户时代的日本人在听到当时“太平天国起义”的小道消息之后,迅速编出了以“后明天德帝”为主角的三部曲小说——《清明军谈》、《鞑靼胜败记》、《清贼异闻》,虽说人物、情节与事实几乎没有相同之处可言,不过结局却有些不谋而合。

一、《清明军谈》

《清明军谈》成书于嘉永七年(1854)年(即安政元年)夏,作者为青卫主人,生平不详。

当时日本外患不断,先是清朝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引起日本全国震动乃至恐慌,使得一向对外国强硬采用炮击方式驱逐外国船只的幕府,开始向外国服软,颁布“薪水给予令”,斋藤竹堂编辑小册子《鸦片始末》,使得一般日本人对鸦片战争的经过有了充分的认识。1853年佩里率“黑船”来航,第二年签订《神奈川条约》,日本正式开国。因此当时的日本平民对国际形势非常关心。

在日本开国前,对外情报相当依赖于长崎的中国商人、荷兰商人的传言编辑成的《风说书》,另外还依赖于对马宗氏、琉球王国等传来的情报。这些情报由于也是“风说”,因此太平天国起义之初的情况传达的很不准确。当时天地会四下传播谣言,将太平天国硬说成是“石灰商人朱元晔”起事,在一“洪姓”谋主的帮助下,自称“天德帝”,港英、鞑靼等先后归附,咸丰帝亲征不克等等,中国商人乃至对马宗家便把这些错误情报原封不动的带到了日本。

本书的作者青卫主人便是将这些不确切的信息作为主线,加上自己对于《三国演义》、《水浒传》、《楚汉军谈》、《国性爷合战》、《明清军谈》等等中国传来的、或者日本改编的中国题材的作品中的故事进行改编和缝合,创作了这部作品。

《清明军谈》的故事大致如下:

话说大明太祖朱元璋皇嗣绵延至十四代万历帝,沉迷酒色,旱灾饥荒不断;而天启帝亲近奸贼,远离贤臣,更是使得张献忠、李自成蜂拥而起,此后爱新觉罗氏崛起。郑芝龙、甘辉这些英雄先后去世,大清终于一统江山。
清廷将大明十九代唐王、王后问斩于市,唯有一个身怀六甲的王妃逃至四川,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几代后的子孙,姓朱名华,字元晔,时年二十四岁,继承家业后以贩卖石灰为生。生质温润,平常好文学,在邻里之间享有盛誉。后来在广西起事,恢复大明旗帜,一扫清朝风俗,建号天德,人称天德帝。 ——序
大清开国传至乾隆帝时,有都护王锡,与同族王霖、王霈、王壮飞等密谋造反,走路风声,乾隆帝派大臣严审调查此事,却不了了之。乾隆帝传位与嘉庆帝后,甘肃永安城主高丹率军围攻西宁,王锡自告奋勇统军西征,却以相国张原夫把持朝政,胡作非为为由,率族人、部下在山东造反。
京城发生大火,紫禁城近乎化为白地。嘉庆帝下诏由张原夫负责营造,但张原夫横征暴敛,不得人心。兵部尚书潘澄远征甘肃,在八龙山设阵以火炮大破高丹,而山东巡抚罗金昌则组织围剿,水陆两军齐头并进,将王锡围困于即墨城,沂地领主刘元稷写信劝降了王锡。而董明则率部平定了江南比(日)照的叛乱。
道光帝即位后,为重振朝政,处死了罪魁祸首张原夫,以贤臣孔平淳为相,国家一时重归繁荣,但道光帝就此沾沾自喜,开始骄奢淫逸,重用奸臣宁武曲。国内鸦片横行,百姓贫苦不堪。
孔平淳劝道光帝禁毁鸦片,由广东府尹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吉利国女王得知此事大怒,派遣义律率大战船数艘袭扰沿海,清朝官军在虎门、定海等先后大败,不得已只得签订和睦盟约,承认英吉利国的利益。
各表一枝,话说明末开封府有一知县李岩,擅自开仓放粮救济饥民,且得罪了被饥民劫走粮食的富户,因此遭谗言而被斩首受众。李岩的妻子沂氏带着两幼子逃亡至浙江省平阳县深山里。
李岩子孙连绵,有夫妇二人,梦异人而生一女,名为李伯玉。李伯玉天生聪慧机敏,“容貌美丽欺西施,力量兵术胜万人”。父母双亡后,李伯玉曾入九仙山,在岩窟中遇一异人,传得妖术、伯温军师兵法,受其指点,假以时日,恢复大明。
道光帝驾崩后,咸丰帝即位,广西浔州桂平县商人朱元晔购得欧罗巴夷船贩卖石灰,却不成想遭到官府陷害扣押船只,上诉后也仅退还得半数,因此对清廷心生不满。
李伯玉学成妖术、兵法后,在道光二十八年麻疹爆发时,用符咒治疗了患者,自此深受人们爱戴。她在南方各省云游途中,救了绿林好汉张道弘的妻子马氏一命。
张道弘乃是反清名臣张同敞的后人、平日占山为王,行侠仗义。他在得知李伯玉的志向后,便和部下柳天宠、陈连、辛轩迎李伯玉为开化山寨主,伺机反清复明。
与此同时,广东省从化县小郎山也有一个占山为王、劫富济贫的好汉,名为洪武龙。洪武龙武功盖世,官府多次围剿不得。洪武龙听说广东府尹派下官陈白虎押送贡品前往北京,便率部下前往江西建昌府新城县,与当地的好汉郑金、翟瑛、徐径联合,斩杀陈白虎,劫走皇杠。
李伯玉率部下也来劫取皇杠,却不是洪武龙的对手。李伯玉便用妖法将洪武龙定住,又以恢复大明的大义劝诱,两人最终结成联盟,共举反清复明的大旗。得知皇杠被劫,奸臣宁武曲亲自率军围剿开化山寨,却被李伯玉等打得狼狈逃窜。
洪武龙返回广东后,又率部下前往广西打家劫舍,一日闯入朱元晔的宅邸,却发现朱元晔神情自若,举止绝非凡类,与其交谈一番后更是深感佩服。府尹林达早就觊觎朱元晔的钱财,便以与盗贼私下勾结为由抓捕了朱元晔。
洪武龙听闻朱元晔受到牵连后,便率领部下夜闯官府,杀死知府,救出朱元晔。洪武龙这才得知朱元晔乃是唐王之后,便认定遇到英主,向他陈述了自己与李伯玉之间的盟约与反清复明的计划,又派遣郑金、翟瑛二人将朱元晔的信件送至李伯玉、张道弘处。
洪武龙、朱元晔等打出“大明恢复”的大旗,又和率兵赶来的李伯玉等汇合,很快聚集起二十万大军,正式发起了反清复明运动。北伐军先攻克江西饶安,击败巡抚赵元宗,又在鄱阳湖上激战,最后攻入南京应天府。
朱元晔封洪武龙为大元帅、李伯玉为副元帅、张道弘为中郎将,自称朱亲王,年号定为天德。废除满清风俗,恢复大明衣裳。

二、《鞑靼胜败记》

《鞑靼胜败记》作者同样为青卫主人。成书时间不详,但是应该紧接着《清明军谈》。

作者在上部《清明军谈》后还有“清之当主咸丰爷自执斧钺数度大战”之类的奇葩预告,不过似乎是作者自己都觉得过于离谱,《鞑靼胜败记》中并没有相关描写,算是欺骗消费者,自己吃了设定。

《鞑靼胜败记》是根据“风说”中鞑靼起兵威胁宁古塔;对马宗家传来情报,说清朝在“后明北伐时清军节节败退,不得不向朝鲜征粮”等传闻改编而来。

《鞑靼胜败记》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天德帝建立反清政权后,清朝北方的鞑靼喀尔喀王不满于清廷的暴政,在与部下商议后,起兵会师鞑靼列王,与法王哒赖喇嘛一同造反,率兵直扑清廷的黑龙城。
黑龙城守将司马翼智勇双全,先后用地雷火、铁炮大筒、番椒粉等守城,击退鞑靼进攻。最后司马翼掘开城外寒川,大水冲得城外鞑靼军七零八落,三军尽出大破鞑靼。
喀尔喀王无奈,顾本国杭爱山麓之茅庐,聘请有“当时吕尚”之称的麻辣拔儿出山担任“大军师”,再议进攻黑龙城。麻辣拔儿设计征发黑龙城附近百姓的粮草,使得司马翼误以为鞑靼军近乎断粮,又将鞑靼士兵混入运粮百姓之中,诱使司马翼出城抢夺,随后鞑靼军里应外合夺取了城墙。
司马翼败退城中本丸,在决战前的宴会上和夫人干氏上演了一场“霸王别姬”后,夫妇一同率领部下自杀式冲向鞑靼军,英勇战死。
蒙古科尔沁部加入鞑靼军,接着南下进攻艾丹城。兵部尚书曹永命令大将罗金德率兵支援。麻辣拔儿看破清军远道而来,毕其功于一役而要夜袭,于是设下埋伏大破罗金德援军。
麻辣拔儿在攻城战中招降了自投无路的罗金德,艾丹城守将孟仲良宁死不屈、中箭身亡,艾丹城陷落。接着,哒赖喇嘛率大军团团包围了宁古塔城。
咸丰帝无可奈何,只得与众臣商议向战无不胜、盘踞在虎门、厦门的英吉利国舰队长庆贾德求救,又拨给江西饶安巡抚赵元宗军队,让他戴罪立功。赵元宗在宁国府摆阵大破张道弘所率领的明军,趁胜势进攻南京城。
英国将领庆贾德向本国发出求援信号后,集结虎门、厦门、定海的英军舰队率二万军队、战船六十艘,在咸丰三年八月浩浩荡荡杀向淮安黄河口一带,李伯玉率柳天宠、翟瑛率七万士兵应敌。她利用英军舰队对于水文不熟、行动不便的劣势,用小船缴获了英军运输舰队的大炮上千口,接着使用这些大炮轰炸了措手不及的英军。接着李伯玉又用妖法,将英军吓得魂飞魄散,庆贾德不得不向李伯玉投降。
从山西汾城的清军将领刘璋、曹宽率十万大军远途赶来支援英军,却不料被洪武龙、李伯玉的疑兵计搞得东奔西走、休息不得,最终在夜袭中彻底崩溃,战后仅余五千人。
英国水师提督薛霸厄,率大小战舰二百五十艘、军队十万,从本国赶来,因为不知道庆贾德战败的消息,与缴获了庆贾德武器的后明军炮战打得难分胜负,上陆后遭到李伯玉妖术攻击,而回到黄河中又被妖术掀起大浪。薛霸厄只好向李伯玉投降,并且建议她撇下朱天德,自己称帝。李伯玉大怒,斥责薛霸厄。
另说原先法王哒赖喇嘛手下有两名大将墨儿兰、火单,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是墨儿兰为人暴虐阴险,火单正直忠实,便向法王提议除去墨儿兰。墨儿兰本想御前比武战胜火单,却不能取胜,于是暗中趁火单夜间一人外出时,从背后一枪刺死了火单,投奔清朝。
火单的妻子在丈夫死后,也自缢身亡。数年后,火单的嫡子单毅得在听说墨儿兰做了宁古塔的守将后,入城做了墨儿兰的奴仆。清朝的丰亲王率兵在凤凰山列阵,与藏军对阵,藏军不能取胜。这时单毅得偷偷潜入藏军营中,向法王、军师乌斯坦说明情况,于是乌斯坦将计就计,由单毅得夜讨墨儿兰,里应外合攻克了宁古塔。
鞑靼军在攻陷了三座北京以北的战略要地后,有人提议进一步取吉林、沈阳,夺取天下,但是喀尔喀王、麻辣拔儿等认为,南方后明军实力非凡,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便向南京派出使者,决定加入到后明军中。


三、《清贼异闻》

《清贼异闻》创作于安政四(1857)年,作者仍旧是青卫主人。

在《清贼异闻》出版前,还有一个名叫磐上轩主人的作者接着《清明军谈》写了本《外邦太平记》,设定全部抄袭前作,甚至还是彩印的,某种程度表现出了这个系列在当时之火。

不过,青卫主人在《清贼异闻》中采取悲剧结局,原因是安政三年的《清朝扰乱风说书》带来的消息一转攻势,日本人得知了义军北伐失败,被清朝大军压境南京等消息。

虽然不太清楚青卫主人是否通过其他渠道知道“天京事变”,仍旧是走的“红颜祸水”的老路子,但是作者个人创作的“后明内乱”,李伯玉被杀(=杨秀清之死),洪武龙出走(=石达开出走)却和史实不谋而合。

作者在《清贼异闻》中直接把“后明”写灭了,但是实际上太平天国之后还存在和转战了很久,实属失败主义谋士。《清贼异闻》因为其结局不太符合日本人“反清复明”的偏好,因此似乎受众不广。

《清贼异闻》的故事内容大致如下:

话说后明天德帝在南京即位,二分天下以来,尚未迎娶皇后。大将张道弘便提议四川保宁府南江县有一富豪名为徐德玄,乃是明朝开国大将徐达之后,他的女儿有杨贵妃般闭花之容。天德帝便派洪武龙带着聘书前往四川,迎来徐德玄父女,娶徐氏为后。
另一方面,京城中咸丰帝召集文武百官,商议赵元宗、英军、刘璋等先后战败,该如何对敌?百官中有易州刺史魏超,字士衡,指出后明妖术有李伯玉,武勇有洪武龙,便走马推荐僧人腾云、勇将金芝龙与之对阵。咸丰帝大喜,便封这二人为南征大军师、副将,率十万大军再征南京。
腾云、金芝龙率军挺进至河南洧川县,洪武龙则早在开封山前的中牟县旷野中摆下数十里军阵迎战。腾云见洪武龙军阵整齐,便意图用妖术呼风唤雨率先袭扰,再由金芝龙率兵掩杀。却不料洪武龙早已准备就绪,在腾云释放妖术时集结部队有序撤退,而清军压阵之际,大炮齐放。腾云狼狈不堪,中了洪武龙布下的地雷火阵而粉身碎骨。
金芝龙率残部逃至新郑山前,洪武龙紧追不舍,并且劝降。金芝龙恼恨腾云大意败军身死,却宁死不屈,在杀死二百多后明士兵后英勇战死。
然而,与此同时,天德帝却为徐后所惑,日益骄奢,不理朝政。李伯玉见状愤愤不平,便与张道弘之妻马氏商议,在马氏献上的药物中掺毒,准备害死徐后。却不料徐后所养的小狗闻了毒药毙命,计划败露,功亏一篑。天德帝将马氏召进宫中严刑拷打后,得知真相。
张道弘素不知情,在得知此事后为表忠心,率部要杀李伯玉为主解忧,李伯玉劝阻不得,便与其单挑后将张道弘杀死。南京无人能够奈何得了李伯玉,天德帝只得将此事告知于率军远赴河南的洪武龙,由洪武龙定远计,在李宅中设下埋伏,将李伯玉乱箭射死。
李伯玉死后化为厉鬼阴魂不散,时时骚扰徐后。国丈徐德玄建议天德帝移驾四川,班师归朝的洪武龙听说此事大惊阻止,两人由此产生不快。
清将魏超听说后明发生内乱,人心不稳,便趁机派遣间谍到南京城中散布谣言,说洪武龙制造地雷火,意图炸死天德帝篡位。洪武龙抓住间谍,得知了魏超的阴谋;而徐德玄信以为真,便趁机向天德帝进谗言。双方在朝堂上针锋相对。
徐后见天德帝认可洪武龙的人证物证,便以死相逼,以示清白。洪武龙见天德帝为徐后所惑,不分青红皂白,感伤之余,取了财宝留下书信悄然归隐。
魏超得知洪武龙出走的消息后认为后明剩余将领皆不足为奇,便上书咸丰帝再度南征。咸丰帝便以魏超为大元帅,赵元宗为副,加上黑龙城守将司马翼之子司马克,穷尽直隶、山东人马三十万分兵三路,再征南京。
翟瑛在秣陵关与司马克部十五万大军血战,最终寡不敌众,英勇战死;成为后明军师的徐德玄在得知秣陵关陷落后六神无主,后明将领徐径率部出城迎战,最终不敌魏超身死;接着赵元宗在徐州斩杀了后明将领陈连,后明军全线溃败。
后明将领郑金率领仅存的八百勇士死守南京城,虽然火炮连天,但是清军四面八方涌来,南京城岌岌可危。郑金为了掩护天德帝逃走,穿上天德帝的衣服吸引清军,最终被司马克所杀。
魏超发觉司马克献上的首级并非天德帝,而是郑金后,为其忠勇感慨不已。
天德帝、徐德玄等狼狈逃往四川,准备在南江县召集人马东山再起,却不想在巫山山麓再度遭遇李伯玉冤魂索命,最终葬身于此。
魏超在平定南京后,又上书咸丰帝,由穆昭(彰)阿、耆英出使鞑靼,以优厚条件诏安了喀尔喀王和哒赖喇嘛。由此后明起义彻底失败,大清再奏太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