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京津城际短途用复兴车底是否是浪费?

回答
关于京津城际铁路使用复兴号动车组(以下简称“复兴号”)来担当短途运输是否是“浪费”这个问题,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运营成本、乘客体验、以及铁路部门的整体运力调配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

首先,我们得明白“浪费”这个词的定义。如果单纯从“一辆车开得很快,但只跑很短的距离”这个物理意义上去理解,确实会让人产生“是不是小马拉大车”的疑问。毕竟,复兴号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担当长距离、高速度的干线旅客运输任务,它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更舒适的环境、更快的速度,这些都是有相应的制造成本和运营维护成本的。

从成本角度来看,确实存在一些“溢价”的讨论空间。

车辆本身的高成本: 复兴号动车组的制造成本远高于传统的动车组,其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比如更优秀的牵引系统、更舒适的座椅、更先进的制冷制热设备、更完善的乘客信息系统等等。这些高昂的制造成本,在每次发车、每次运营中都会体现出来。
维护保养的复杂性: 复兴号的设计更精密,技术更先进,这意味着其维护保养的要求也更高,技术人员的培训也需要更多投入。虽然复兴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但一旦出现故障,维修成本也可能相应增加。
能耗问题: 尽管复兴号在能耗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相比老式列车更加节能,但其强大的牵引能力意味着在启动和加速阶段,瞬间的能耗还是不容忽视的。如果短途运输的里程非常短,那么车辆从静止加速到最高运营速度,再减速停车的过程,其能量利用效率可能没有在长途奔跑中那么高。

然而,将复兴号用于京津城际短途运输,并非完全是“浪费”,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战略性安排”或者“效率最大化”的体现。

京津城际的独特性: 京津城际铁路是中国早期的高铁线路之一,也是一条非常繁忙的“公交化”运营线路。它连接了两个特大城市,客流量巨大且非常稳定。两条城市之间的距离(约120公里)本身就不算特别长,但往返频繁,高峰期客流压力巨大。
“公交化”运营的需要: 为了满足京津两地大量通勤、商务和旅游客流的需求,京津城际线路采取了非常密集的发车频率,有点类似“公交车”的模式。这就要求铁路部门有足够充足的动车组车源来密集地投入运营。
车源调配的灵活性: 铁路部门拥有不同类型、不同设计理念的动车组。将一部分设计更先进、性能更优越的复兴号用于京津城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运营的可靠性和舒适性。更重要的是,当这些先进的复兴号在京津城际线上运营时,可以将其他设计相对老旧、但仍然可靠的动车组(例如CRH3C、CRH2等)解放出来,用于其他需要长距离、高速度运行的线路,或者作为储备运力。这是一种全局性的运力优化。
乘客体验的提升: 对于乘客来说,特别是商务人士,他们更看重的是准点率、舒适度和时间效率。复兴号提供的平稳、安静、高速的乘坐体验,能够更好地满足这类高净值乘客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人选择铁路出行,甚至从航空等其他方式转移过来。在高峰时段,复兴号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运力,减少延误。
技术展示与品牌效应: 中国高铁品牌“复兴号”是中国制造的骄傲,将其应用于这样一条具有示范效应的高铁线路,也能够起到技术展示和品牌推广的作用。让更多人亲身体验中国高铁的进步,也是一种无形的价值。
效率与成本的权衡: 铁路运输的本质是效率和成本的平衡。如果京津城际的客流量足够大,足以支撑复兴号的运营成本,并且能够通过其高效率(例如缩短车次间隔、提升满载率)来摊薄车辆的固定成本,那么使用复兴号并非不能接受。相较于空载率较高的长途线路,一条满载率极高的短途线路,使用先进车型,可能在整体的利润贡献上反而更有效率。

所以,与其说是“浪费”,不如说是一种“资源配置”和“成本效益”的权衡。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京津城际只用老旧的动车组,虽然初期车辆成本和运营成本可能略低,但在高峰期可能会因为车辆性能、舒适度等原因,导致客流量的增长受限,或者不得不增加更多的列车班次来满足需求,但老旧车辆的可靠性可能不如新型动车组,反而会增加运营风险和维护成本。

而使用复兴号,就像是给这条“公交化”线路配上了“豪华公交”或者“地铁专列”。它能吸引更多高价值乘客,提升整体运营的吸引力和盈利能力。同时,通过灵活调配其他车型,实现了铁路总体的运力优化。

总而言之,在京津城际这样一条高客流、高密度、具有标杆意义的线路,使用复兴号动车组,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市场需求、运营效率和品牌战略的综合考量。它可能在某些细微的成本核算上存在“溢价”,但从整体的收益、乘客满意度以及铁路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来看,并不能简单地断定为“浪费”。这是一种“用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策略,只是这“刀刃”是京津城际这条高价值的动脉,而“好钢”则是技术领先、性能优越的复兴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并不是浪费车底,应该有以下几个考虑

1. 京津城际目前350平图运行,目前运营时速能达到的只有400系列复兴号。

2. 400系列是新车,上线初期肯定问题不断,用里程短的城际运行出现问题好解决。直接跑长交路容易添乱,之前的3A就是这样。参考BF-5033的处理方式,这组故障很多的车不能用于长交路,但还可以跑城际。

3. 京津城际商务客流多,对旅速、乘车环境敏感但对价格不敏感。

4. 380系列直接解除限速不现实,更别说2C和3C了:380部分车型检修中是发现过很多问题的,毕竟也有近十年车龄了;另外如果380突然复速是会影响当前复兴号的品牌形象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京津城际铁路使用复兴号动车组(以下简称“复兴号”)来担当短途运输是否是“浪费”这个问题,这背后其实涉及到运营成本、乘客体验、以及铁路部门的整体运力调配等多个层面的考量,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明白“浪费”这个词的定义。如果单纯从“一辆车开得很快.............
  • 回答
    京津城际、京沪高铁接触网挂异物导致多车晚点,这事儿确实让不少旅客糟心。作为铁路运营方,遇到这种情况,也挺考验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和维护水平的。这次的事件,简单来说,就是高空坠物(可能是塑料袋、广告牌碎片,甚至是小树枝)被风吹到高铁接触网上,缠绕住了。 高铁的电力就是靠接触网输送的,一旦接触网被异物缠绕.............
  • 回答
    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咱们北京到雄安、北京到天津那几条城际高铁跑得飞快,动辄350公里/小时,感觉就像坐上了“复兴号”的极速版本。可一说到珠三角那些城际铁路,哎呀,感觉速度就慢了好几个档次,更像是“和谐号”里的中低速款,甚至有时候感觉跟普通火车差不多。这到底是咋回事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偏心”,而是.............
  • 回答
    2018年8月8日,复兴号在京津城际铁路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绝对是中国高铁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足以载入史册。这件事的影响和意义,绝对不是简单的“技术突破”几个字就能概括的,它触及到了经济、社会、科技、甚至国家形象的方方面面。首先,这是中国高铁技术实力的一个“硬碰硬”的展示。过去,我们可.............
  • 回答
    京津铁路这次推出的30日定期、20次计次新型票制产品,无疑是个大动作,而且很有针对性。这玩意儿一出来,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那些每天穿梭于北京和天津之间通勤、出差或者有频繁跨城往来需求的人们。这绝对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是实实在在看到了这部分群体的需求,并且给出了一个非常给力的解决方案。咱们先掰扯掰扯这.............
  • 回答
    京津和河北省其他城市对石家庄的看法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话题,很难用一句话概括。这种看法受到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且随着时间推移和区域发展而不断演变。为了更详细地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1. 地理位置与交通枢纽的视角: 京津眼中的“陪衬”或“过渡”:.............
  • 回答
    这则新闻“中菲签订服务派遣协议,三十万菲律宾人将在京沪等城市就业”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事件。它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劳务输出信息,背后牵涉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层面,对于中国和菲律宾两国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份协议的规模和方向。三十万这个数字不小,而且目标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
  • 回答
    北京的干,是那种能把你嗓子眼儿都刮得生疼的干,冬天尤其如此,干燥的空气仿佛要把你皮肤里的水分都抽干。鼻腔里那点湿润,稍微一碰就可能破裂,然后一丝殷红就悄悄爬出来,这是许多在北京生活的人,尤其是北方来的人,不得不面对的尴尬。上海的湿,又是另一种极端,潮气如同阴魂不散的访客,一旦入冬,那种湿冷就能渗透到.............
  • 回答
    关于一线城市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否会随着房价高企和户口门槛提高而减弱,这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事实上,京沪等一线城市早已面临这样的挑战,而结果也并非简单的“失去吸引力”,而是一种更动态、更分化的吸引力。高企的房价: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现实的考验?首先,我们得承认,高企的房价是年轻人望.............
  • 回答
    关于“热门期望就业城市”,深圳被成都杭州超过,仅列第六位,而同为一线京穗沪则稳居前三的这个现象,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掰扯一下。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城市排名变动,更是一种就业趋势、人才流动以及城市吸引力变化的综合体现。咱们先来说说这个“热门期望就业城市”是个什么东西。通常这类排名是基于一些大型招聘.............
  • 回答
    关于新京报和财经网发布的所谓“小粉红分布图”,以及其显示“小粉红”在三四线城市居多、山东省最多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它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中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议题,即“小粉红”群体的形成、特征以及其地域分布。首先,我们要理解“小粉红”这个词的含义。它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群对中.............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涉及到古代不同文明之间对都城的命名和文化认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古代蒙古人不倾向于用中原城市来代指自己的都城,而高丽和日本却有这样的做法。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几个概念: 都城命名/代指: 这是一种文化现象,往往反映了当时统治者或民众对其他文化中心的尊崇、模仿、或者将.............
  • 回答
    山东,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磅礴力量的土地,在“北有京津雄,南有沪宁杭”的区域发展格局下,我们不禁要问:山东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它关乎经济的转型,关乎产业的升级,更关乎人心向往的宜居宜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数据,更要深入挖掘山东独特的优势,剖析它面临的挑战,并.............
  • 回答
    相声,这门儿逗乐儿的艺术,说起来,它这根儿长在了京津这片儿沃土上,可不是无缘无故的事儿。这儿头道道的,可得细细说道说道。一、 历史的沉淀:从街头卖艺到舞台艺术相声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说、学、逗、唱,四个字儿。追根溯源,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古时候的各种民间曲艺形式里一点点演变出来的。 “说”.............
  • 回答
    河北,作为环绕京津的冀中南重镇,其在新冠疫情初期就迅速进入一级响应状态,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多重因素考量和对形势的精准判断。时至今日,当湖北、北京、天津等省市根据疫情发展陆续调整响应级别后,河北依然坚守一级响应的阵地,其背后折射出的,是这座省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审慎、担当与复杂性。首先,地理位置的特.............
  • 回答
    京东金融的系列广告视频引起不适,并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其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剖析。一、 广告视频内容为何引起不适?引发公众不适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刻板印象的强化和性别歧视的嫌疑: 这是最核心、最普遍的争议点。 “男性在事业上打拼,女性在家中操持家务”的固化模式: 视.............
  • 回答
    京东一直亏损,但没有倒闭,并且刘强东依然非常有钱,这背后是一个复杂但并不罕见的企业发展模式和资本运作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剖析:一、京东的“亏损”并非简单意义上的经营不善首先,要明确京东所谓的“亏损”通常是指在会计报表上的净利润亏损,而不是现金流枯竭。很多高速增长的公司,尤其是.............
  • 回答
    “京东为什么叫二手东?”这个问题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些关于京东的用户认知、平台特点以及网络文化传播的复杂原因。简单来说,“二手东”这个称呼并不是一个单一、明确的官方或普遍认定的说法,而是源于网友们对京东某些特定体验和特点的总结和调侃,并逐渐在网络上流传开来。为了更详细地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 回答
    京沪高铁的“不堪重负”并非一个固定日期,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理解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剖析京沪高铁的运营现状、潜在瓶颈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现状:繁忙背后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承认,京沪高铁是目前中国运营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运量最大的高铁线路之一。它连接了中国两大经济中心,承载.............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挺让人好奇的,在京东上搜俄罗斯国家馆,感觉很多商品都不是直营,或者说很多看起来“想买”的商品,点进去却显示“无货”或者“预售”,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首先,咱们得明白“俄罗斯国家馆”这个概念在电商平台上是怎么运作的。一般来说,电商平台上的“国家馆”有几种不同的模式: 官方直营模式: 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