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韩国规定男性对女性求爱超过三次可构成轻罪?

回答
韩国关于“男性对女性求爱超过三次可构成轻罪”的规定,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社会议题,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得从几个层面来看。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规定的出发点是什么。 很多国家或地区都会有一些关于骚扰的法律条文,比如在公共场合不断纠缠他人、或者在对方明确拒绝后仍然持续进行令人不适的接触或言语。这个“三次”的规定,表面上看似乎有些具体,但它背后更深层次的考虑,是想要界定和约束“纠缠”和“骚扰”的行为。

想象一下,一个女生明确表示了“不”或者“没兴趣”,但对方却屡次不改,甚至变本加厉。这种行为很容易让人感到被冒犯、被侵犯个人边界,甚至产生恐惧感。长此以往,这会给被纠缠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规定一个界限,防止一方过度纠缠另一方,维护个人免受不必要打扰的权利,是有其合理性的。这其实是在强调“尊重对方意愿”和“界限感”的重要性。

当然,这个规定也并非完美无缺,而且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求爱”的界定: “求爱”这个词本身就很宽泛。是简单的问一句“有没有男朋友”,还是邀请吃饭、看电影,甚至是送礼物?界限在哪里?如果对方的“求爱”方式非常温和,对方也没有明确表示“不”,只是没有回应,这算不算“求爱”的次数?如何量化?这确实是个难题。
“三次”的标准: 这个“三次”的数字是怎么来的?是基于什么研究或者社会共识?为什么不是两次或四次?这种过于量化的标准,很容易在某些情况下显得武断。而且,同样是三次,如果每一次都非常冒犯,和三次都非常客气但被拒绝,效果能一样吗?这里的“次数”更像是一种行为上的信号,代表对方没有听进“拒绝”这个信息。
法律的“度”与社会文化: 韩国社会在很多方面都比较注重人际关系的互动和礼仪,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比较传统的观念。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比较传统的观念里,男性的主动追求可能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表现。但随着社会发展,个人权利意识的觉醒,这种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所以,这个规定可以说是社会观念变迁下的一种法律回应,试图在传统的追求方式和现代的个人权利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再者,从社会影响来看,这个规定也可能带来一些连锁反应:

积极方面:
提高女性的安全感: 至少在法律层面上,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被骚扰时可以寻求保护的依据。
促进健康的人际交往: 提醒人们在追求异性时,要时刻关注对方的感受和反应,尊重对方的意愿,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
警示作用: 法律的威慑力本身就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让一些潜在的骚扰者有所收敛。

潜在的争议或负面影响:
“宁枉勿纵”的担忧: 如果界定不清晰,会不会导致一些善意的、被误解的追求行为也被贴上“骚扰”的标签?这可能会让一些原本想追求但又担心违法的男性变得更加谨慎,甚至束手束脚。
执行的难度: 如何收集证据?如何证明对方求爱了三次,并且每次都带有骚扰性质?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面临很多挑战。
对男性群体的影响: 一些男性可能会觉得这个规定过于严苛,影响了他们自由表达好感的方式。他们可能会担心,即使是出于真诚的感情,一旦被误读,也可能面临法律风险。

总的来说,我认为韩国的这项规定,虽然在具体表述上可能有些细节值得商榷,但其背后想要传达的“尊重个人边界,防止不必要的纠缠和骚扰”的理念,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是将个人感受和权利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它不是要扼杀爱情,也不是要阻止正常的社交,而是要划清界限,确保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就像许多法律法规一样,它总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中,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变化。这项规定也同样如此,它是一个起点,引导社会去思考如何在人际交往中更好地平衡主动与被动、热情与界限。理解这个规定,不能只看字面上的“三次”,更要看到它背后所折射出的对个人权利的重视以及对健康人际关系的期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唯一的问题,如何界定三次

虽然政策是好政策,但就凭仙女们诬告的技术怕不是立刻拿来敲诈勒索

user avatar

干得漂亮。

个人建议应该把舔狗化学阉割。

user avatar

表面上是限制男性

实际上是从根源杜绝舔狗

不过如果只看到这层你还是不够深入

上层女性可以用这套巩固自己的位置不会被骚扰,毕竟那些是“你不舔别人总得舔的,机会毕竟有三次,大不了坐牢”

受害的是中下层拳师,“只有三次,要么你直接同意要么我直接走”

于是拳师内部割裂了

user avatar

没错!韩国出现了传说中的求爱三次算犯罪条例

摘自卢诗翰的一段回答

(真有这么神奇的条例,而且这个里面,求爱标准非常宽泛,邀约见面都能算)

然后有意思的就来了,一开始女性也认为这个条例收益方是女性,所以双方一起推动实施。但很快越来越多女性反应过来这个条例收益方是男性,因为条例等于直接打死了舔狗的存在空间,女性失去了恋爱中的浪漫和议价空间了。

简单来说就是,韩国也遇到了和我们一样的情况,男性都不愿意拉下脸来追女性了,而这个条例的出现,给了男性借口,一旦被拒绝立马走人。

中国还有“为什么现在的男生追到一半不追了?”“追我很久的男生突然去追别人算不算渣男”的疑问

韩国绝对不会有这个疑问,完全就是买菜模式。

追女生?追什么追,上来就是你中不中,你要不答应我直接下家。

别问,问就是我尊重女性绝对不会犯罪,所以麻烦三次以内你给个数。

于是很多女性开始反对,她们认为三次太少,失去了恋爱浪漫,也无法判断对方真心。

但韩国男权立刻反打,“你反对?你想过被骚扰女性们的感受吗!”

于是神奇的一幕就出现了,韩国男权抢占政治正确高地说不能给男性机会,女性反过来支持要多给男性机会。

这个打法也直接撕裂了韩国女性,因为不管什么层级的男性,都希望追女生过程中省点事,大家都不跪舔大家都省事。

但对于女性来说,顶层女性的困扰是天天被骚扰邀约忙不过来,而普通女性的困扰是男性不够真诚主动,双方在这个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

韩国男权发现了原来男性在婚恋上的整体利益这么容易一致,于是立马趁热打铁乘胜追击。

当时韩国女权的话题重心也是在婚姻上,比如指责婚姻是对女性的压迫,还有的诟病离婚冷静期等。对,韩国也有离婚冷静期,不过他们叫“离婚熟虑期”。

然后,有意思的来了,韩国男权的反打思路是

“你居然还想改良这个,你果然还是想结婚吧!”

“婚姻就是对女性的压榨,说的好我完全赞成,所以你们怎么老想着改良这个让女性入坑呢?”

这一次,韩国女权认为自己肯定赢了,因为一直以来大家的认知都是,女性对婚姻需求低,男性更迫切的想结婚,所以才有了男性应该在恋爱中付出,需要让渡利益的说法。

但最终幕布揭开的时候,女性惊讶的发现,她们居然又输了,大量韩国男性居然真的是更不想结婚的那一方。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只要看了刚刚日本的案例和背后的经济逻辑你就能完全理解韩国的情况。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准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和日本一样,在经济下行性别对立的环境中,韩国男性突然发现,自己才是更强者。单身不结婚对自己更有利,此时唯一的结婚理由,是来自父母传统的压力。

而女权,恰好打掉了传统秩序和责任约束。

当这一层幕布被扯下后,局势立马朝着无比魔怔的社会达尔文方向滑落。

韩国女权指责男性不够温柔体贴,韩国男权立马“赶紧分手!千万不要被压迫啊”

韩国女权指责男性在婚姻中获利,韩国男权立马“赶紧离婚!千万不要被压迫啊”

韩国女权指责现在的男性没有男子气概,韩国男权立马“太棒了!还不开香槟庆祝,多好啊反正你也不会和他结婚的对不对!”

“大家都是不想结婚的,你们废话这么多干嘛?莫非你们是想结婚?天啊你们居然想让女性被婚姻压迫!”

“千万不要给男性提意见,千万不要有能过下去的错觉,大家分开过,谁想结婚谁是狗!”

当韩国男权真的扔掉面具,表示大家就应该彻底分开各自过时候,韩国女权发现自己几乎所有的落脚点,话题点,议题空间,全都被打没了。你给婚姻挑了一堆刺,告诉对方改好这些否则绝不结婚,然后对方回了一句“为什么你居然觉得我会想结婚?”

很多人无法理解韩国男女双方为什么那么魔怔那么极端,其实都是没理解状况,他们双方其实是在进行涉及话语权的魔怔大赛。

这种双方都极端到魔怔的情况下,谁更不想结婚,谁就更有底气提要求,谁真的更需要婚姻,谁真的更需要对方合作,谁更快扛不住,谁输。

然后韩国女权就发现,小丑居然又是自己。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韩国女权想打,但她们背后的女性群体已经真的打不下去了。

韩国魔怔化的性别对立打碎了年轻男女的同盟,韩国男性发现自己可以和资本完成单赢。

目前中国男性思想也出现了明显如韩国男性的迹象

……………………………

摘自这个答主的回答的一段,

大家可以去看看原文探讨了日韩女权发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韩国关于“男性对女性求爱超过三次可构成轻罪”的规定,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社会议题,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背后的逻辑,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个规定的出发点是什么。 很多国家或地区都会有一些关于骚扰的法律条文,比如在公共场合不断纠缠他人、或者在对方明确拒绝后仍然持续进行令人不适的接触或.............
  • 回答
    王濛对韩国运动员擦领奖台行为的评价,以及其中涉及的实力差距和竞赛规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王濛评价的背景与核心观点王濛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传奇人物,其评价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在于她的身份、她的执教经验以及她一贯直率的风格。她的评价“没跑过人家擦啥玩意儿”直接、尖锐,其核心观点可以理解.............
  • 回答
    韩红基金会最近公布了关于其运作的官方调查结果,并被定性为“总体上比较规范”。这个结论一出来,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规范”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为何会给出这样的评价。我们不妨来梳理一下,深入看看这个结果意味着什么。首先,要理解“总体上比较规范”这个评价,需要知道官方.............
  • 回答
    韩国历史教科书的修订一直是其国内政治、社会和民族认同争议的核心议题之一。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历史事件的重新叙述,更深刻反映了国家与社会在历史记忆、民族主义情感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复杂博弈。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韩国教科书修订的历史背景1. 制度性框架 韩国的历史教科书需经过教育部的.............
  • 回答
    韩国素媛案罪犯在家中遇袭,被陌生男子拿钝器打破头的事件,无疑触动了社会公众对于正义与复仇、法律与人性的复杂神经。围绕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一、 事件本身与可能的解读 事件回溯: 素媛案罪犯赵斗淳(Cho Doosoon)在假释期间,于2022年12月在家中遭遇不明身份的袭击,.............
  • 回答
    韩国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的最低月薪约为10800元人民币,这一数字无疑是一个引人注目的数字,但要全面理解它的意义和影响,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基本事实与换算说明: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个10800元人民币的数字是根据当前的汇率(约1元人民币兑换185韩元)进行的粗略换算。2024年.............
  • 回答
    韩国市民团体制作以韩国春节为主题的海报,并将其与联合国“Chinese Lunar Calendar”(中国农历)的说法相对抗,这一事件反映了韩国社会在文化认同和历史归属上的敏感性,以及在国际场合争取话语权和话语权的努力。要详细看待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1. 事件背景与导火索: .............
  • 回答
    关于韩国网友称江疏影是韩国名字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和看待:1. 事实的辨析:江疏影是中国的名字,并非韩国名字。 名字来源的根本性差异: 江疏影的名字,无论是“江”姓还是“疏影”这两个字,都完全是中国文化语境下的汉字词汇。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而“江”姓也是一个非.............
  • 回答
    如何看待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韩国教授要求将中国爱国诗人尹东柱国籍改为韩国,这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议题,涉及历史、民族认同、文化归属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此事,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背景:尹东柱其人及其历史地位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尹东柱(윤동주, Yun Dong.............
  • 回答
    看待韩国民众不顾疫情禁令举行大型集会,以及首尔市长劝市民解散遭围攻的事件,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其复杂性。事件的背景与经过: 疫情下的禁令与集会诉求: 在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的背景下,韩国政府为控制疫情传播,通常会实施不同程度的社交距离措施,包括禁止或限制大规模集会。然而,总会.............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如何看待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迅速?目前韩国的疫情怎样了?”这个问题,我将为您详细解答。韩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上升迅速的原因韩国近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迅速上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新变异株的传播优势: 奥密克戎亚变异.............
  • 回答
    韩国首尔市政府日前发布的「元宇宙首尔五年计划」,标志着首尔市迈出了拥抱下一代数字时代的关键一步。这项计划旨在将首尔打造成为一个拥有全面虚拟基础设施和服务的“元宇宙首都”,其影响将是多方面且深远的,涵盖经济、社会、文化以及城市治理等各个层面。计划的核心内容与愿景:「元宇宙首尔五年计划」的核心是构建一个.............
  • 回答
    韩国不愿提供芯片机密,美国威胁“别逼我走那一步”,这背后牵扯到复杂的国家安全、经济利益以及盟友关系等多重因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遏制与韩国的战略定位 美国的全球芯片霸权战略: 美国长期以来在半导体设计、制造设备以及软件等领域占据主导地.............
  • 回答
    关于韩国渔民发现32条腿章鱼的事件,专家提出“可能遭辐射变异”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这件事,包括章鱼的生理特性、变异的可能性以及辐射对其影响的科学依据。一、 事件的描述与初步分析 事件本身: 韩国渔民在东海(根据新闻报道)捕捞到一条拥有32条触手的.............
  • 回答
    韩国的 N 号房事件,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忆犹新。这起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一起单纯的犯罪,它更像是一面照妖镜,狠狠地撕开了隐藏在网络匿名背后,人性最阴暗、最丑陋的一面。要理解这起事件的“大”,需要从几个层面去深入剖析。首先,事件的规模和性质触目惊心。N 号房,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恐怖的意味,它指的是一.............
  • 回答
    韩国海警近期在黄海海域与中国渔政船发生摩擦的事件,可以说是一次比较典型的海上执法冲突,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中韩两国在海洋权益、渔业管理以及国际法适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关系。要理解这次事件,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入手,细致地梳理一下:事件的背景:临界水域的渔业争端首先要明确的是,这次事件发生在中国和韩国都主张.............
  • 回答
    韩国“世界”号运载火箭发射:一次自主化探索的重大跨步韩国今日计划发射其自主研制的“世界”号(Nuri)运载火箭,这无疑是韩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其迈向独立太空探索的重要一步。此次发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尝试,更承载着韩国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参与国际航天竞争的雄心壮志。“世界”号的诞生:技.............
  • 回答
    韩国政府考虑对俄罗斯实施制裁,这无疑是当前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下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从韩国的立场、其可能面临的影响以及更广泛的国际背景来看,我们可以多角度地审视这一动态。韩国的立场与考量: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韩国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韩国一贯奉行相对务实和灵活的外交政策,其国家利益的考量往往是决策的核心。.............
  • 回答
    韩国火炮营18门K9自行火炮密集摆放同时开火的场景,用“作秀”来形容,确实触及了许多人观看此类画面时的第一感受。这种高度集结、同步轰鸣的场面,即便不懂军事的人,也能感受到其震撼力。但要细究这背后究竟是纯粹的“作秀”还是有其军事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掰开了聊聊。首先,从视觉冲击力这个最直观的层面来.............
  • 回答
    关于韩国汉江水中伟哥(西地那非)浓度超标的事件,确实是一个相当令人关注和具有争议的话题。这件事的背后,牵扯到多个层面的问题,从科学检测到社会认知,再到环境监管,都有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地方。事件的起因与检测结果:首先,我们得了解这个“超标”是怎么来的。通常,这类事件的报道都源于某个研究机构或环保团体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