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各种惨不忍睹,从连排级到高票答案的“正营或副团级技术干部”都出来了。直接说结论——水浒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根本不是什么军官,而只是身份低微的中下级军吏——按照今天的划分,属于专业技术士官,充其量还就是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不属于干部序列。
宋神宗时,主掌训练的军职人员依次有:巡教使臣、都教头、教头。
巡教使臣属军官,因为使臣是八九品的低级武官,在“使臣”之前可冠以各种名目。低于使臣的军阶就是无品的军吏了。
都教头比教头稍高,最初设置是以2500~5000:1的比例抽调武艺高强者任都教头——“殿前、步军司见在营兵各置都教头,指教弩手五指挥,弓手十指挥,枪刀标排手五指挥,各选一人武艺高强者奏差。”还有一个证明是元丰四年,“诸军都教头欲并行仓法,从之”,“仓法”是宋神宗针对吏人阶层的薪资改革措施,可见比教头更高的都教头也不会超过军吏。
水浒传第八十回写到——
“……跟随两个上将,去助高太尉杀贼。这两员将军是谁?一个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丘岳;一个是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周昂”。
且不论施大爷这掺杂了各种奇怪官名的描述本意是啥,但把这个“八十万禁军都教头”拎出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个高级士官。与我国现行的高级士官待遇向营团级军官看齐不同,宋代的官阶严格和工资挂钩,如无特殊津贴,无品军吏的收入肯定是低于最低品的军官的。
教头,最初出现在宋代军中是出于范仲淹的命令,“每指挥选少壮勇健者二十五人,先教之以弓弩、短兵,俟其技精,则补为教头,每人却俾分教十人,以次相授”——也就是说士兵以10~20:1选取出来,作为教习武艺的教头。然而这时只是临时性的练武标兵类岗位,没有正式编制。
到了宋神宗时逐渐有了专职的教头,如——
“开封府界、京东、西将下兵,每十人取一人,令所差去教头习马射”——这是先10:1选出士兵,再集合接受教头训练;
“於开封府界、京东西二十六将下各选差少壮轻捷性格可教兵级八人,押赴提举教习马军所教成”、“诸将下牌手步人,每将选蹻捷五人赴步军司”——内地每将约两三千人,大约是每几百人选拔出一人,受训成为教头。然后再分批次对1/10被抽调的士兵进行训练。平均下来,每个教头每次教习的士兵也只有几十人。
除了训练禁军,还有一个任务是训练义勇、保甲民兵。某次对开封府界的保长进行集中军训,从禁军中抽调训练人员,仅开封一地一次就选派了“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使臣十”(借此也可大致知道巡教使臣、都教头、教头的人数比例)。而教出来的保长回乡以后训练保甲民兵,也可称为“教头”——当然,这就不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范畴了。
所以,水浒传第二回中,史进到渭州经略府外打听王进王教头消息时——
茶博士道:“这府里教头极多,有三四个姓王的,不知那个是王进?”
回到问题,北宋后期禁军兵力在60万左右(八十万禁军是宋仁宗时的事了),按照上述几百比一的选拔标准,不说有上千个教头,大几百总是有的。教头从编制上属于无品的中下级军吏,薪俸高于一般士兵,每月也不过1~2贯的样子。
所以,林教头能一次性拿出1000贯买刀,肯定不能指望薪水,只能认为是首都食利阶层另有什么副业了。
==================================================================
2017/2/7一更
评论里有纠结林冲花钱的做派不像是吏人,倒像是军官的。那就看看林教头的社交层次。
林冲的朋友陆谦,是高俅家的帮闲富安推荐的“门下知心腹的陆虞候”,也只是高家雇来的帮闲下人。宋代军职中有所谓“三司都虞候”、“军都虞候”、“将虞候”等,为各级军事单位的副长官——然而陆虞候的此“虞候”却非彼虞候。水浒传中有许多陆谦这样的底层“虞候”,随杨志押运生辰纲的就有两个虞候。这种称呼,在宋人的《梦粱录》中归类在“雇觅人力及干当人”里,与门子、园丁等同属于行会中雇佣的人力。就如同茶肆里的茶博士不是真博士一样,虞侯也不是真的军官。
水浒传前期出场的好汉,大多是底层吏人,林冲能与高俅门下的帮闲为伍,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他所处的阶层不高。
参考答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