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这样建议的,年轻人出来闯闯是好事,也是有意义的,趁着年轻能回头,在一线城市经历过2-3年后,再和老家的朋友生活收入对比下,看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是哪种,然后再做决定。
在北上广也好,待在老家也好,都有精彩的生活与重重的烦恼,哪个选择都正确,也不比另外的选择聪明或高贵。
以前,我喜欢劝人下沉。
因为在小城市,一辆3000块的电动车就可以到达城市每个角落,不到1000的价格,就能住一个月的两室一厅。
可总有人跳出来跟我说,“大城市虽然容不下肉身,但小城市容不下灵魂”“你以为工作那么好找?我在深圳一个月能拿6000”
我说在小医院一天管五个轻病人对头发好,
他非说不去邵逸夫干麻醉也能叫医生?
渐渐地我也懒得说了,
愚蠢的清华博士都知道去非洲打灰,去杭州街道办接电话,
聪明的二本双非觉得挤地铁骑摩拜才能实现人生意义。
那就让他们去吧,
别搞最后没人去了,
出台一个“必须在大城市工作三年”才能考三支一扶,
那时候哭都来不及。
20年前这个说法没问题。
彼时超一线城市还在大发展,很多行业新兴且集中于超一线城市。所以【地利】和【天时】是共有的,年轻人可以挤上发展快车道。
现在情况变了。
1,新兴产业,多为集约化的,因此个人跟随的收益预期降低了,且大量新兴产业不依赖于超一线城市。
2,在北上广学习技能和观念,然后再回小城市创业,进行降维竞争的窗口期正在关闭。
3,风口这种过去几十年常常造富的理论正在失效,投机性竞争未来将有更多失败率。
所以年轻人是否去北上广,要看具体的个人情况。
如果无法积蓄第一桶金,北上广可能不是善地。
在有些情况下,下沉也是一种竞争策略。
你们再不带着六个钱包来一线城市,
资本去吸谁的血?
大城市local老龄化导致的社保亏空谁来补充?
涨到天上去的房子谁来接盘?
人家(资本)都急死了好么………
年轻人不应该一味的追逐大城市,大城市收入高机会多,但是大城市的生存成本也高,大城市的房价都快涨上天际了好不好。
不管你收入涨了多少,买不起房子,就安定不下来,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会白扔了。
没有房子,就没有归属感;没有房子,后一代受教育也是问题,会被各种学区规则碾压;没有房子,结婚也是个大难事。
能不能买的起房子,才是年轻人选择城市的标准。
有了房子才能安定下来,开始积累人脉,后续的生活也不会受过大的影响。
知名大城市吸引人们去发展,包括:生产和消费等等活力大的活动,这是基本经济原则。
大生意人和城市的老板们肯定希望大城里不断注入新血,助长经济有更大远景,时代巨轮虎虎生风。
至于年轻朋友们去不去?关键在个人的生涯规划,自己要有感觉有主张,把人生目标订定清楚,并明确发展途径,去不去?不必犹豫!
还犹豫的年轻人,务必回头把人生规划好再抉择。有问题可以请教专家 @青青生涯原小青 ,不嫌弃问我也行
北上广(姑且算广东吧)加起来,过半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