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联想笔记本在美国卖的那么便宜?

回答
联想笔记本在美国市场价格相对较低,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

一、市场竞争与战略定位

激烈的市场竞争: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也是笔记本电脑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戴尔(Dell)、惠普(HP)、苹果(Apple)、微软(Microsoft Surface)等国际知名品牌以及亚马逊(Amazon)等零售巨头都在争夺市场份额。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联想需要采取更具价格竞争力的策略。
市场渗透策略: 对于联想来说,美国市场是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通过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价格,联想可以快速吸引消费者,建立品牌认知度和用户基础,尤其是在中低端市场。这种“薄利多销”的策略有助于联想在美国市场站稳脚跟,并逐步提升其品牌影响力。
产品线布局: 联想在美国市场拥有非常广泛的产品线,从入门级的Chromebook到高端的ThinkPad系列,再到游戏本(Legion)和二合一设备。为了覆盖不同消费群体和预算,联想会在不同细分市场推出价格各异的产品。低价产品往往是吸引更广泛用户群体的关键。

二、成本控制与供应链优势

全球化供应链管理: 联想作为一家全球性公司,其生产和供应链遍布全球,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如中国大陆、越南、台湾等),劳动力成本和生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这种规模化的生产和采购能力有助于降低整体制造成本。
效率的供应链整合: 联想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非常成熟,能够有效地整合零部件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从而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库存成本和物流成本。
“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但并非唯一): 虽然美国消费者对于“中国制造”可能存在一些看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拥有完善的产业链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成本。这使得联想在生产高质量笔记本的同时,能够保持成本优势。

三、销售渠道与营销模式

线上直销与零售合作并举: 联想在美国采用线上直销(如联想官网)和与大型零售商(如Best Buy、Amazon、Walmart)合作的模式。
线上直销: 绕过中间商环节,可以降低分销成本,将更多的利润空间让渡给消费者,从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零售商合作: 通过与大型零售商合作,可以利用其庞大的客户流量和成熟的销售网络。这些零售商也经常会有促销活动,联想会配合这些活动推出特价产品。
大规模促销与折扣: 联想在美国经常参与或主导各类促销活动,例如“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网络星期一”(Cyber Monday)、“返校季”(BacktoSchool)等。在这些时期,联想会提供大幅度的折扣,甚至捆绑销售配件,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这些促销活动往往是消费者觉得联想笔记本“便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同区域的定价策略: 即使在美国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零售渠道的价格也可能存在差异,这与当地的消费能力、税收、市场需求以及渠道利润率等因素有关。

四、产品定位与目标用户

并非所有产品都便宜: 需要强调的是,联想并非所有产品在美国都“卖得那么便宜”。高端的ThinkPad X1 Carbon、Yoga系列等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定价也属于中高档水平,与同类高端产品价格相当。
更侧重中低端和主流市场: 联想在美国市场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在中低端和主流市场提供了高性价比的产品。例如,IdeaPad系列、部分Yoga系列入门款、以及一些配置适中的ThinkBook系列,都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了不错的性能和质量,吸引了大量注重性价比的消费者。
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联想的产品线策略是满足尽可能广泛的用户需求。从学生使用的Chromebook到商务人士的ThinkPad,再到游戏玩家的Legion,不同的产品线有不同的定价策略和目标客户群体。

五、品牌形象与市场接受度

品牌知名度提升: 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联想在美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已经有了显著提升。虽然可能不像苹果那样拥有极高的品牌忠诚度,但其可靠性和性价比已经得到了大多数消费者的认可。
消费者习惯的培养: 通过持续的低价促销和高性价比产品,联想在美国市场培养了一部分忠实用户,他们已经习惯于在促销期间购买联想产品。

总结来说,联想笔记本在美国卖得相对便宜的原因是一个多维度因素叠加的结果: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其采取价格策略。
成熟的全球化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为其提供了基础。
灵活的销售渠道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是重要的驱动力。
产品线在中低端市场布局广泛,瞄准了追求性价比的消费群体。
不断提升的品牌形象也为其在价格竞争中提供了支撑。

重要的是要理解,联想笔记本在美国市场的低价并非意味着其产品质量差,而是其综合运营能力、市场策略和成本控制的体现。消费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渠道的价格,以及关注联想的促销活动,来找到最划算的购买时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联想比国内便宜的主要是高端笔记本,但中低端笔记本大都比国内贵。

我们可以看一下对比。这是ThinkPad E15,属于Thinkpad 里偏低端的产品线。我们看一下京东的售价:

记住这个配置。

按照目前的美元汇率,4799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753美元。

我们再看一下联想在美国的售价:

AMD4500和5500U虽然是两代产品,但性能相差不多,姑且认为这是同样的配置就行了。

这台电脑的售价694美元,看起来的确是比国内便宜的。

但是,你想要要买到京东的那台电脑,实际上的支出是:

为什么突然间变得这么贵了呢?因为卖600多美元的那台电脑,是4G内存+256G硬盘的裸机。跟国内的这个机型相比,少了价值99.99美元的office 家庭学生版、价值200多美元的12G扩展内存、162美元的256G扩展硬盘和36美元的红外摄像头。

你把这些加上,就是1000美元出头,按汇率算下来是6566元人民币。

就算是赶上活动打个75折,也有4900多块,还是比国内的贵。

何况,在拼多多上,这个电脑4000出头就能买下来。

其实跟美国相比,国内的中低端电脑很多时候显得贵,是因为国内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基本都是捆绑销售的,并且国内消费者也更喜欢大内存、大硬盘的配置。而在美国,这些可以定制。你把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授权的那些钱扣出来,国内的电脑也还能再便宜1000多块钱。

比如拿ThinkPad X1 Carbon来说,美国联想的官网提供的配置是这样的:

这个电脑1391美元的价格约合人民币8800元左右,比同配置售价9999元的国行ThinkPad低了1000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国行版本带有4G功能,且美国版本搭载的操作系统是免费的Linux,也没有办公软件,这些都需要自己操作。

实事求是的说,你其实也完全可以自己来装系统和办公软件,那个其实很简单。而从海外渠道购买联想的人,很多也具备这个能力。此外一些代购在代购时也会帮用户装好。这个对使用体验没任何影响,但节省下来的一两百美元却是实实在在的钱。

国内非得搞捆绑销售,那就没办法了。

总的来说,如果你真的准备买联想产品并且自己也具备维护电脑的能力,在美国买肯定便宜很多,你也可以将美国作为首选购买渠道。但不考虑两国的不同销售模式,简单说美国的联想就比国内便宜,也是不合适的。

user avatar

chrome book大量用intel amd卖不出去的库存硅渣,这些东西存着无时不刻都在赔钱,当然交给联想等大客户做chromebook 深圳小厂的寨板见过吗?就那个成本

剩下主力机重要的是:

渠道,渠道,渠道说三遍

东亚地区渠道为王,渠道不赚钱什么货也别想卖出去

戴尔以直销起家在中国照样要养上百万的渠道商

你和渠道不熟,渠道自然不会给你低价货。


要知道中国3c分销是有捆绑压货习惯的,如果一些高端货不好卖但是很占现金流同时渠道捆绑压货给下级,如果你和渠道熟他甚至可以不赚钱卖给你,因为要回笼现金。

这就是为什么有渠道的人会说比美国便宜,而大多数人觉得比美国贵。


就拿国行著名的杀猪机外星人来说,如果渠道向下捆绑压货,同时又因为JS当地消费能力不太行,比较高端的型号不好买,他就会直接成本价清给熟悉的老买家。这个时候别说美行了,工厂的老鼠货价格都比这个高。

联想的工作站和商用机有些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比如国行标7w的3995WX配置的P620,因为这设计太垃圾不好买,js又被渠道强制压货,那么如果有正好一个熟人想买P620做基于CPU的CFD任务,那么这个js很有可能就算赔钱也要把这货清出去,因为这货根本不好找买家。那很有可能这货卖出去的价格就是4w5,还没淘宝买个CPU+主板贵。

事实上工作站这种东西,很多渠道的价格就是同配淘宝散件组装+3000,最多5000.超过了一定是你渠道没找对。相当于厂商就代替你把机器装好,所有零部件保真,同时每年收1000块的上门服务费。


所以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由于消保要求,国行必须笔记本两年保修,台式机一般要求三年,而美国只要求有一年,官翻机甚至可以短到90天。

而国内很多品牌,为了树立所谓的高端形象,会把可选的服务包,比如硬盘不返还、电池保修、意外保护、下一工作日上门之类的全部变成QJ包,这些东西都要体现在售价里

这就是为什么我个人用机最近七八年年年挑用高端蓝天模具的神舟,我又不需要什么上门服务,电池保修,屏幕高级优先更换,下一工作日上门之类的服务,我甚至连电话支持都不需要。那我为什么掏这个钱?

就像我手里有8张HEDT (X99 X399),16张MSDT(X370/470)主板,这些东西上的音频我根本用不到(因为我有USBDAC),但是我却为了这些东西起码掏了两千块的额外成本。我无时不刻都在骂这帮GB厂商没事集成什么声卡?

但是发小他要用工作站,那就只能御三家里三挑一。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