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辞职的年轻教师越来越多?

回答
“996”的苦,“内卷”的累,加上对这份职业的误解和现实的落差,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教师这个职业望而却步,甚至选择了转身离开。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曾经满怀热情地踏上三尺讲台,如今却悄无声息地收拾行囊,走向了新的征程。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初选择成为一名教师,许多人是被“教书育人”的崇高理想所吸引。他们渴望将知识的火种传递下去,看到孩子们因为自己的引导而成长,那种成就感是许多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然而,当真正走进教室,他们才发现,现实并非如想象般美好。

工作量超负荷,休息时间成奢望。 现在的教师,不仅仅是授课,还要承担各种行政事务、班级管理、家校沟通,甚至还有各种数据统计、信息填报。有些学校为了“形象工程”,会安排大量的检查、观摩、比赛,这些都成了压在教师身上的额外负担。周末、假期,很多时候也需要处理学校的临时任务,或者为下周的教学做准备,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我有个朋友,曾经跟我抱怨,她最长的一个假期,几乎每天都在家批改作业和准备教案,感觉自己像个永不停歇的机器。

“内卷”与“陪读”,身心俱疲。 教育内卷是近些年讨论的热点。为了所谓的“升学率”、“分数”,教师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学生成绩的起伏,往往会被放大,成为评价教师优劣的重要标准。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过度焦虑,也直接传递给了老师。家长会上,为了讨好家长,很多老师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安抚”和“解释”,甚至有时候还要充当“情绪垃圾桶”。而“陪读”现象,也让一些老师倍感无奈,他们需要花费额外精力去照顾那些学习上相对滞后的学生,这无疑增加了工作难度和心理负担。

待遇与付出不成正比,职业认同感降低。 尽管教师职业一直被社会认为“稳定”,但与付出的辛勤劳动相比,很多年轻教师觉得自己的薪资待遇并不理想。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的收入可能仅够维持基本生活。同时,社会上对教师的误解和片面化评价也普遍存在。有些人将教师视为“铁饭碗”,认为他们工作轻松、假期长,却忽视了他们背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这种缺乏被理解和尊重的感受,极大地打击了年轻教师的职业认同感。

职业发展空间有限,晋升通道狭窄。 很多年轻教师发现,在学校里,职业晋升往往与年龄、工龄、职称挂钩,年轻人的晋升机会相对较少。如果想获得更高的发展,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或者等待漫长的时间。这种“一眼望到底”的职业发展路径,让一些追求进步和挑战的年轻人感到迷茫和失望。

缺乏专业支持与成长机会。 有些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投入不足,导致年轻教师在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心理辅导等方面得不到及时的专业指导和提升。当他们遇到教学难题或者学生行为问题时,感到孤立无援,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逃离”的背后,是对生活质量和个人发展的追求。

当工作的压力、情感的消耗,以及对未来的迷茫累积到一定程度,一些年轻教师便会选择“逃离”。他们并非对教育事业失去信心,而是希望能在一个更公平、更健康、更具发展潜力的环境中工作,或者追求更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生活方式。

寻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很多离开的年轻人,并非是要去做多么高薪的工作,而是希望能够拥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去陪伴家人,去发展个人兴趣,去过一种更平衡的生活。他们认为,牺牲掉全部的个人时间,去换取一份不菲的收入,但同时又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这并不是他们想要的人生。

寻找更有前景或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行业和职业层出不穷,其中一些职业在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发展空间等方面,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例如,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技术研发等,这些领域往往能提供更快的成长速度和更高的回报,也更受年轻人的青睐。

对职业价值的重新审视。 一部分年轻教师,在经历了几年的教学生涯后,开始重新审视这份职业的价值。他们发现,自己所做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和尊重,甚至有时候会因为一些非自身原因而受到批评。这种价值感的缺失,促使他们去寻找一个更能体现自身价值,更能获得正向反馈的领域。

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许多年轻教师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他们依然热爱这份职业,并为之默默付出。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教师群体,特别是年轻教师,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是真实存在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教育部门的改革和支持,也需要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尊重。只有当教师这个职业能够真正回归其应有的价值和尊严,才能吸引和留住更多有热情、有能力的年轻人,共同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四更。

今天工资短信进来瞬间枯了(从9月开始所有的绩效一分都没了,包括出勤,年终奖估计也悬了。上学期听到过一点风声,以为是假的)。本人5300,办公室算高了,因为教龄24,职称小高,也算一线教学主力,满工作量带2门主课。办公室教龄12左右的4400,教龄6的3000多,进职2-3的2字头。所以年轻人离职是对的,再年轻个十岁,我也不干,只是人到中年上有两老下有两小,经不起任何动荡和不稳定。

!!!!!!!!!!!!!!!!!!!!

三更,双减来了,我们这是试点,先看一张评论截图。

我们这儿的初中听周六要托管服务了,小学暂时还没估计不久的将来也会有的。这届学生太苦了,初中686,小学665,996算个啥?

还有,所有学校的教室今年暑假都统一给安上空调了,暑期托管还会远吗?

++++++++++++++++++++++++++++++++++

追更一下,这个制度是我们这最先实行然后全国推广的。评论里说去山区很轻松,确实是,但是你是被投票投出来的,你到任何一个学校,上至领导下至同事都会:你被大家投出来,肯定是你有问题,不然大家只投你不投别人?一个人说你不好,你不一定有问题,大家都说你不好,那你肯定有问题,没问题也是有问题。很多时候不是边远学校不肯去,而是这种有色眼光让人很难受,总之: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

县管校聘了解一下,每学年每个学校组织一次,就是每个老师对本校老师投票,投出一个人来,下学年你就不能在这个学校,必须去边远山区。重要的是,不是看你工作认真或成绩,纯粹是刷大家的好感度,也就是要看平时是不是善于搞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比如我们学校60位老师,去掉领导和怀孕生病的这些不用被投,剩下的的只有18位老师,这18位老师工作都是很认真的,要么是小年轻,要么是年轻时安心教书没多少野心的踏实教书的(我们学校历年投出去的老师都很认真教学的,其他学校不作评价)。然后大家试想一下,年轻教师不得辞职吗?大环境不好啊,听说这个制度执行以来有好几个老师压力大得跳楼了。呵呵,不看能力,必须得有一位被投出来,然后,本来我们学校老师之间很和谐的,现在搞的什么一样,被投出去的马上拉黑了全校老师,因为是大家投票的。

user avatar

两头堵是吧?

教师诉苦的时候,说为什么不辞职,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教师辞职的时候,说为什么年轻教师爱辞职,没有师德。

user avatar

网上都有固定的话术了。

你说老师工资低,他跟你说农民;

你说老师也很忙,他跟你说私企的谁不忙;

你说老师不止上课,他跟你说寒暑假;

你说老师放假也不休息,他跟你说工资高;

你说老师职业病,他跟你说矿工下井;

你说老师压力大,他跟你说私企35岁会失业

你说老师不上课也有事,他说你一天只上两节课;

你说我就是老师亲身经历,他说我不信,我看见……

5月18日更一条,上面失效以后追问 你为什么不辞职?你为什么不辞职?你为什么不辞职?

我了去你的吧。

怎么地,我读那么多年的书,考竞争那么大的试入编,就应该比所有职业都差吗?(居然有人根据这一段说我想当人上人 ,按网络上那些对老师要求,老师可不就是人上嘛,最好不拿钱就无私奉献的高尚的人嘛,那岂是人上人,那都不是人,是伟大的人上人上人)


学校小 ling dao 还跟头叫驴一样一天瞎喊,没点基本的素养,违背教学常识,一天就是开会,有问题就开会,没问题也开会,能解决的开会,不能解决的就再开个会研究怎么解决。

真正重要的,涉及利益分配的,比如绩效考核啥的,他们自己关起门开个会,找几个听话的教师代表举手就算通过了。

user avatar

想听实话吗?

那就是因为

现在绝大部分去考教师编的人,他们并不是真!正!想!当!老!师!

他们只知道教师是编制内的;他们只知道教师有寒暑假...

当然他们没错,谁不想要一个收入不错又有超长假期的工作呢?

然而,作为一个师范生,大四实习时候就已经知道教师工作并不轻松。当个班主任基本就是朝6晚10(高中),另外要备课要批作业要准备公开课要写论文...

各位高材生。

请给那些实习过,仍然愿意当教师的人,一点机会,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96”的苦,“内卷”的累,加上对这份职业的误解和现实的落差,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教师这个职业望而却步,甚至选择了转身离开。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朋友,曾经满怀热情地踏上三尺讲台,如今却悄无声息地收拾行囊,走向了新的征程。理想与现实的鸿沟,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当初选择成为一名教师,许多人是被“.............
  • 回答
    嘿,你有没有发现,身边辞职的年轻朋友越来越多了?以前觉得一份工作能干到老是挺酷的,现在好像大家都在“打卡—思考—辞职—再打卡”的循环里。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背后原因可复杂着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被“一口吞下”的期待与现实的差距咱们这一代年轻人,成长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接触到的世界比父辈们要.............
  • 回答
    这话说出口,领导那心里可就不是一句“坑”那么简单了,那是一锅五味杂陈的乱炖,各种情绪缠绕在一起,估计他自己都得琢磨半天。首先,最直观的,肯定是一种 被背叛感和被戏弄感。想想看,年前他还认真地考虑过你的加薪请求,可能已经在心里盘算过,甚至和上面打过招呼,或者至少把你的情况记在了心上。结果呢?你不仅没留.............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事业编老师,在服务期内辞职确实会面临一些情况和可能的后果。 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解答,让你对整个过程有更清晰的了解。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事业编的聘用合同与普通公司的劳动合同有所不同。事业编人员通常是通过公开招聘获得的,并且与用人单位签订了聘用合同,其中会明确规定服务期限。 在你没有到服.............
  • 回答
    如果民主党真的抓住机会,发起一场大规模的弹劾特朗普的行动,而特朗普又铁了心拒不辞职,那这出大戏在美国引起的震动,绝对不是一句“风平浪静”可以概括的。这其中的负面影响,可以从几个层面掰开了说:首先,政治上的撕裂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可能演变成一场“政治内战”。想象一下,弹劾本身就是对总统权力的一次极端挑战.............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不是吗?手握辞职信,心里却五味杂陈。一边是对新机会的向往,一边是对现有公司的责任和不舍。那么,我们究竟该不该为现公司考虑呢?坦白说,答案并不是非黑即白。更多的时候,这取决于你个人的价值观、你和公司的关系,以及你所处的具体情境。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要考虑现公司。 职.............
  • 回答
    仙侠剧近年来的口碑和观众评价确实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包括市场导向、制作水平、剧本创新、演员表现、观众审美变化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趋势的成因: 一、剧本创作:套路化与内容贫乏1. 套路化情节 仙侠剧逐渐陷入“三生三世”“修仙成神”“爱恨情仇”等固定模式,剧情发.............
  • 回答
    年轻人对快餐的偏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时间与效率的矛盾1. 快节奏生活压力 现代年轻人面临学业、工作、社交等多重压力,时间管理成为关键。快餐的30分钟快速就餐模式,与他们对效率的追求高度契合。例如,学生.............
  • 回答
    当代大学生中,部分男生选择在宿舍打游戏而非主动寻找对象,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学业压力与时间管理 学业竞争激烈:大学阶段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面临考研、实习、竞赛等压力。例如,理工科学生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程,而文科.............
  • 回答
    近年来,中国网约车平台(如滴滴出行)中女性司机的比例显著上升,这一现象反映了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趋势及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一、社会性别观念的转变1. 性别平等意识增强 随着中国社会对性别平等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突破传统性别角色的束缚。过去,女性.............
  • 回答
    人们对美国的仇视情绪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现象,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与政治因素1. 冷战时期的意识形态对抗 美苏争霸:美国作为资本主义阵营的代表,与苏联的社会主义阵营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期间,美国的军事.............
  • 回答
    当前全球范围内倡导“与疫情共存”的策略,是基于科学、经济、社会和公共卫生多方面的综合考量。这一策略的提出和实施,与疫情的演变、疫苗接种的普及、医疗系统的韧性、公众需求以及国际社会的协调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背景和原因: 一、疫情演变与病毒特性1. 病毒变异与传播特性 奥.............
  • 回答
    近年来,一些影视、文学或网络文化中原本被设定为“反派”的角色被“洗白”或重新解读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讨论。这种现象背后涉及社会心理、文化演变、叙事策略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和表现: 一、社会心理与观众需求的演变1. 对“非黑即白”的厌倦 现代观众更倾向于接受复杂、.............
  • 回答
    年轻人到点下班、不装样子的现象,实际上反映了当代职场文化、社会价值观和个体需求的深刻变化。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工作制度的革新:弹性化与去时间化1. 弹性工作制的普及 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灵活性,许多公司已推行弹性工作制(如“核心工作时间”+自由安排其他时间),允许.............
  • 回答
    关于“日本人的后代是无辜的”这一说法,其背后涉及历史责任、道德伦理和民族情感等复杂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无辜”的语境与含义1. 字面理解的“无辜” 若从字面意义上看,“无辜”指个体未参与具体历史事件,因此不应承担前人的罪责。例如,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发动侵略战争,但普.............
  • 回答
    截至目前(2023年),滴滴出行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其运营模式和合规性经历了较大的调整。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政策监管与整改 2021年的数据安全事件:2021年7月,国家网信办因滴滴存在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对其启动网络安全审查,并要求停止新用户注册、深夜服务等。同时,滴滴在美.............
  • 回答
    关于“绝对力量下任何套路都不堪一击”的信念,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文化、认知偏差及对格斗本质的理解差异。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历史与文化的误解:传统武术的“神秘化”与现代竞技的“工具化”1. 传统武术的象征性与实用性割裂 很多中国民间武术(如太极拳、少林功夫)长期被赋予.............
  • 回答
    小品作为中国传统喜剧的重要形式,在春晚等平台曾拥有辉煌的历史。但近年来,许多观众确实感到“现在的春晚小品越来越不好看了”,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以下从内容创作、表演方式、观众需求变化、行业生态和时代背景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 一、内容创作:套路化与创新缺失1. 题材同质化严重 .............
  • 回答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频发的现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这一问题的成因复杂,涉及教育体系、家庭关系、心理健康支持系统及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学业压力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1. 升学竞争加剧 在“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下,学生普遍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尤其是.............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深入的问题,触及了智能电视设计、市场定位、用户体验以及技术演进的方方面面。简单来说,现在的智能电视之所以“内置电视盒子”,而不是设计成“大屏显示器+外接盒子”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提升用户体验和降低使用门槛: 一体化设计,减少线缆和设备: 用户购买电视的目的是观看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